《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文/殺手裡昂

與之前《蜘蛛俠》系列電影相比,這次重新啟動的電影《蜘蛛俠:英雄歸來》最大的不同是,將蜘蛛俠這一超級英雄首次納入到漫威宇宙世界中,所以觀眾在這部以蜘蛛俠為主角的電影中還可以看到鋼鐵俠、美國隊長等漫威超級英雄。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面對漫威超級英雄前輩們,蜘蛛俠始終保持著“迷弟”姿態。影片開頭便承接了《美國隊長3》的故事線索,鋼鐵俠邀請蜘蛛俠臨時加入他們的隊伍,對抗內鬥。沒見過世面的蜘蛛俠便開啟了瘋狂自拍直播模式,無論是坐車,還是住賓館,甚至連打鬥的時候都在自拍,有種想要當網紅的趨勢。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影片一開始,蜘蛛俠就已經成為紐約市家喻戶曉的超級英雄。關於彼得·帕克被蜘蛛叮咬而成為蜘蛛俠,以及目睹親人被歹徒殺害的人物前史部分,導演直接砍掉,沒有贅述,而是直接將蜘蛛俠推向超級英雄的位置,再讓他慢慢迴歸凡人。這也是這部電影與其他超級英雄電影不同的地方,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都是讓主角經歷由人到英雄的蛻變,而《蜘蛛俠:英雄歸來》卻反其道而行之,讓蜘蛛俠先成為英雄,最後再回歸凡人。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作為超級英雄的蜘蛛俠刻在心裡的一枚勳章。所以年輕氣盛的蜘蛛俠總想憑藉自己的超能力,幹見大事情。並且仰仗著導師“鋼鐵俠”的幫助,蜘蛛俠的制服也做了全方位的升級,蛛網可以發射576種可能的組合形式,不僅能夠發射分叉網、電擊網、蛛網炸彈,還可以超級彈跳、蛛網飛翼,配有勘探無人機,戰鬥模式大大升級。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為了維護正義,蜘蛛俠的各種搞事情,也對電影的特效技術提出挑戰。蜘蛛俠飛天遁地去打擊犯罪、高樓爆破實施緊急營救,特別是那場海上輪渡大戰,特效技術全程高能。為了不讓斷成兩半的輪渡沉沒,蜘蛛俠用蛛絲給輪渡結網打包,最後用身體的力量拉住斷裂的船體,視覺效果真實震撼。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身著酷炫制服的蜘蛛俠幾乎無所不能,但沒有這身衣服的時候卻什麼都不是。作為精神導師的“鋼鐵俠”說:“如果你沒有它什麼都不是,更不該擁有。”這句話其實是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一種顛覆。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並不是依靠超能力,更多的是依靠內心的力量。從這裡開始,蜘蛛俠從一位超級英雄又迴歸到凡人。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失去了高科技的制服之後,蜘蛛俠穿上了低配版的蜘蛛衣,像一個凡人一樣的去戰鬥,甚至在發射蛛絲的時候還要依靠隨身攜帶的蛛絲髮射器來完成,卻依然憑藉強大的精神力量,在被廢墟掩蓋之後仍然站起來繼續戰鬥。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在所有的超級英雄中,蜘蛛俠應該是最具有平民氣質的了。他既沒有鋼鐵俠那樣風流倜儻、出身豪門,也沒有超人那魁梧的身材和壯碩的肌肉。彼得·帕克就像是隔壁的鄰家大男孩,其貌不揚,平凡簡單,身上散發著一股青春氣息,甚至還有點稚氣未脫,這一版蜘蛛俠的飾演者湯姆·赫蘭德演蜘蛛俠的時候才19歲,創造了電影史上最年輕的超級英雄扮演者紀錄。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蜘蛛俠之所以吸引觀眾,並不只是因為他擁有在城市高樓大廈之間飛簷走壁,吐絲倒掛的超能力,而是由於這個英雄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雙重人生:一種是將“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視為己任的孤獨城市守護者;一種是終日為學業奔波,為愛情隱忍的鄰家大男孩彼得·帕克。這種雙重人生所具有的巨大反差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蜘蛛俠:英雄歸來》:先成為英雄,再回歸凡人

正是這種帶有“草根”英雄的特質拉近了他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而深受觀眾的喜愛。因為觀眾在這位平民英雄的身上可以找到許多自己身上的影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