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風采”撐起中職生髮展的一片天

職業教育 職業規劃 教育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7-06-13

關注全國中職學校“文明風采”競賽④

作為第十三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學校優秀組織獎的獲得者,我們濟南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從“上善若水”的泉城文化中吮吸營養,在“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文化中汲取精髓,恪守“讓每位學生享受最適合教育”的育人情懷,堅守“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和健康成長奠基”的育人理念,成為齊魯大地中等職業教育的靚麗名片。“內化於心、提高認識,外化於行、狠抓落實,凝化為魂,堅守初心”,是我們在組織“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中的深切體會。

內化於心,成為全體學生自覺意願

“我參與、我成功、我快樂”已成為我校學子自覺參與“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內心體驗。我校的做法主要有三點:一是校長掛帥整體推進,把“文明風采”活動看作學校育人質量和社會形象的核心競爭力,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領導和推進活動的實施。二是宣傳造勢營造氛圍,利用大眾傳媒、校園網、教師自媒體等對參賽師生的靚麗形象進行宣傳報道;利用獲獎節目展演強化師生的自信與尊嚴;參賽師生風采視頻在家校信息平臺展示,向家長傳送學生獲獎喜報,強化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和喜愛。三是完善機制激發活力,把學生參與競賽活動的情況納入綜合素養評定、評優評先和學分評價體系;把教師的輔導情況計入工作量、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把部門之間協作參賽情況作為考核部門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據。“文明風采”的要求不僅在全體學生、教師中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學校以競賽活動為抓手,極大地提升了學生文明素養、凝聚了育人合力,起到了“以賽促教、以賽育人”的目的。

外化於行,成為全體學生自覺行動

德育的本質是育德,“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就是實現實踐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一是特色活動搭建舞臺,學校將“文明風采”活動與每年度開展的“三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六月”(禮儀教育月、感恩教育月、讀書與經典誦讀月、技能達標展示月、安全健康養生教育月、家長技能競賽月)活動融合起來,做到“月月有主題、週週有活動、班班有評比、人人有展示”。二是日常德育豐富內涵,學校將“文明風采”活動融入日常德育,與其他各項德育工作有機結合,比如圍繞“徵文演講”賽項,與語文課、德育課課程教學及國旗下主題演講、主題班會等結合,開展一分鐘高臺演講、課前三分鐘故事演講、即興演講比賽;圍繞職業生涯規劃賽項,與德育課、企業實習及邀請能工巧匠、優秀畢業生進校園等活動結合起來,激勵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涯規劃。三是立體推進落地生根,學校把活動納入年度整體工作計劃,把賽項內容列入課程教學,並開設了“‘文明風采’徵文專題寫作”的選修課程;成立教師事業發展部負責輔導團隊的組織,提升教師指導團隊的水平;投入專項資金、專門活動場地及聘請專業人員輔導,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全力支持。

凝化為魂,助力全體學生出彩圓夢

德育是教育的靈魂,“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已成為中職學生成長的沃土,成為學生築夢起飛的良田。在這裡,他們播下了“愛與責任,文明與陽光”的種子,放飛了自己的職業夢想,領略了“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人”的真諦,擁有了追求幸福人生的內在動力,甚至影響和改變了自己一生的發展軌跡。曾在初中因演講卡殼心理受挫的王天姿,在“文明風采”競賽的舞臺上重拾自信,成為學校金牌主持;2012級畢業生邢琦娜因“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歷練,畢業不久就榮獲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行業技術標兵。在“文明風采”活動的薰陶影響下,學子們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融合發展,不僅在全國技能大賽中摘金奪銀,而且養成的文明修養和職業素養,受到行業的推崇和喜愛。學校也成為山東省知名禮儀學校,承擔了濟南教育大型活動的禮儀服務工作,成為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人才培養基地,相繼有300多名學生進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工作,贏得國賓館的高度讚譽。

每一箇中職學子都是等待打磨的黃金和期待雕琢的璞玉,以“工匠精神”讓每塊黃金和璞玉閃光,是我們每個職教人的光榮職責。讓我們不忘初心,擼起袖子加油幹,用“文明風采”撐起學生髮展的一片天空,以“立德樹人”的初心為每個中職學子一生幸福和健康成長奠基——這也是我們每個職教人的根本使命。

(作者系濟南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13日第11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