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本文對智能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做了全景式介紹,指出值得關注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在智能製造中的投資機遇。建議在WIFI環境下閱讀。

愛就投研究院不定期選擇公開行業研究成果,願與各行業實際從業者和投資人分享、交流關於創業、創新機會的洞見。

一.什麼是智能傳感器?

傳感器(Transducer / Sensor)是能感受被測量,並按照一定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傳感器是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敏感元件感知被測量的物理或化學特性;轉換元件將敏感元件輸出的微弱信號調製/放大,輸出數據。

隨著集成技術的進步,傳感器逐步發展為微型化、多功能化、無線網絡化的智能傳感器(Samrt / Intelligent sensor)。智能傳感器兼具多個傳感器的檢測功能與微處理器的信息處理功能,兼有信息檢測、信息處理、信息記憶、邏輯思維與判斷功能。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1

從結構上,智能傳感器可分為非集成式、集成式智能傳感器。

圖1為典型的非集成式智能傳感器構成框圖,見於《科技論壇》雜誌。非集成式智能傳感器由多個相互獨立的模塊組成,包括多個傳感器、微處理器,以及其他電路如電源、傳感器數據表、ADC(模擬數字轉換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信號濾波放大、多路開關、數據交換模塊、D/A(數模轉換器,Digital to Analog)、控制模塊、外部網絡接口模塊、數據採集模塊和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傳感器特性參數漂移、校正、補償。

集成式智能傳感器是在同一硅片上集成多個敏感器件與微處理器、信號處理電路,通常為三維立體結構。

二.目前有哪些公認的智能傳感器?

目前公認的智能傳感器如多功能傳感器、3D智能傳感器,隨著消費需求的帶動,率先應用在了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醫療電子領域。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2

多功能傳感器是指將多種檢測功能集合於一體的傳感器。圖2是Loop Labs公司於2015年在美國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的智能傳感器notion。這個不到手掌大小的notion可以感測溫度、加速度、自然頻率、光、運動、聲音、距離、水八種信號,並可通過無線網將信息傳輸到手機上。目前notion主要應用於智能家居領域。

Notion集成了7種傳感器: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環境光傳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陀螺儀(Gyroscope)、溫度傳感器(Temperature sensor)、壓電式轉換器(Piezoelectrictransducer)、近距離傳感器(Proximity sensor)、水洩漏探測器(Water leak probes)。與notion類似的智能傳感器有Quiky公司與GE(通用電氣)共同研發的 Spotter、三星的SmartThings。

3D智能傳感器(也被稱為3D攝像頭、深度攝像頭)是指可以同時獲取二維影像信息和三維深度/位置資訊的智能傳感器,在體感遊戲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自動駕駛汽車、醫療電子領域已有應用。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3

如圖3,目前3D智能傳感器主要有三類主流技術:結構光、雙目立體成像和TOF(Time of Flight,光飛行時間)。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4

圖4是2015年IDF(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大會上Intel發佈的實感計算(RealSense)近距離3D攝像頭的構成圖。採用結構光技術,集成了紅外傳感器(IR Sensor)、色彩傳感器(Color Sensor)、紅外激光發射器(IR Laser Projector)、實感圖像處理器(RealSense ImagingProcessor)。

其原理是紅外激光發射器發射光源,經衍射光柵(DOE)/光學稜鏡(Lens),向空間投影預定圖像(光斑/條紋),紅外傳感器獲取反射回來的圖案,與原來投影圖案對比,經實感圖像處理器測算出深度信息。結合色彩傳感器捕捉的色彩像素值,從而輸出三維深度圖像。

結構光技術是較為成熟的深度檢測方案,特點是受光線影響較大,精確度和算法難度中等,硬件成本較高。蘋果收購的Prime Sense和我國的奧比中光均是採用結構光技術。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5

圖5是Intel的遠距離3D攝像頭,比近距離3D攝像頭多了一個紅外傳感器。由於物體與攝像頭距離越遠,反射回來的圖案與原始圖案偏離的也越遠,因此遠距離的3D攝像頭採用兩個分散在兩端的紅外傳感器。左右兩個紅外傳感器獲得的影像存在相位差,實感圖像處理器通過對比計算兩個影像差,輸出三維深度圖像。兩個紅外傳感器與人的兩隻眼睛類似,該技術也被稱為雙目立體成像。

雙目立體成像技術需要目標具有良好的特徵變化,其特點是強光環境成像良好、精確度低、硬件成本高、算法難度高。目前Peap MoTion和我國的圖漾公司都採用這一技術。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6

採用TOF(光飛行時間)技術的代表企業有:德州儀器、微軟的第二代Kinect、意法半導體、PMD、英飛凌和我國的樂行天下。TOF的原理是通過給目標物連續發送光脈衝,然後用傳感器接收從物體返回的光,通過探測光脈衝的飛行(往返)時間來計算目標物距離,得到深度影像。

圖6是德州儀器的TOF技術構成圖,光源(IR LED / IR Laser)發射連續光脈衝,光傳感器(OPT8241)控制光源發射、接收和處理反射光,並將原始數據逐步輸出(Digital raw phase out)給TOF控制器(OPT9221)。TOF控制器負責整個系統時序和控制(Timing and control),並把原始數字相位信息處理並輸出景深數據。需外配DDR(資料定向寄存器,Data Direction Register)。光源(LED 或Laser)發熱較大,需要TMP103 溫度傳感器監測溫度給OPT9221 以作系統溫度校正。除了電子元器件,還需要接收反射光的透鏡,調整鏡頭焦距來決定測量目標的遠近。

TOF技術的特點是對光環境敏感度低,精確度高、硬件成本中等,算法難度低。TOF深度計算不受物體表麵灰度和特徵影響,可以非常準確的進行三維探測,且精度不隨距離改變而變化,對於大範圍運動的應用場景非常有意義。

3D攝像頭目前已有應用在電腦、平板等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產品上。美國權威諮詢機構Cowen and Company預測蘋果可能會在2017年的iPhone8上集成3D傳感器。3D傳感器進一步與激光雷達配合,可以實現對路況的實時監測,是自動駕駛實現的關鍵傳感器。

三.智能傳感器對於智能製造有什麼價值?

智能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是製造業生產活動的智能化升級(工業4.0)。對於單個企業,智能化升級是要使研發、採購、生產、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數據都實現可精確追蹤、分析;對於整個製造業,通過企業間供應鏈數據共享、分析,實現整體資源最優化配置。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7

以傳統的製造業質量管理流程為例,通常是人工取樣檢測,以研發人員制定的性能指標(Specification,Spec)區間為參考,偏離Spec樣品所對應的該批次產品均需進入待檢區。待研發中心技術人員再次性能評估後,再進一步確定產品是返工、作為次品降價出售,或是直接報廢。從生產線上工人取樣、檢測,到研發人員確認分析,再到產品處理、質量偏離指標原因分析,整個週期長,有時甚至需要停產排查故障。縮短質量管理週期,提升質量管理效率,是工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

在質量管理流程中,傳感器是所有數據的採集端口。傳統工業用的傳感器如壓力計、流量儀表、溫/溼度計等這類儀器儀表,已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能源化工、電子信息、紡織、醫藥、食品等領域的製造過程中。但傳統的傳感器通常功能單一,如溫度計只能測量溫度、粘度計只能測量黏度,硬度儀只能測量硬度;體積較大,如觀察表面結構的顯微鏡、掃描電鏡。大部分質量參數都需要人工抽樣檢測,如流體黏度、物品硬度、表面光潔度、氣味、組分、顏色,無法在線、快速檢測產品質量。

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目前軟件、系統已初步完善,而智能傳感器是智能製造最大的短板。智能傳感器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參數,在工業製造中,可提高檢測速度,甚至在線檢測。通過無線聯網,可讓研發人員實時監控生產線上的產品質量情況,縮短異常批次處理週期。智能傳感器的應用,有助於跨越式的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減少質量管理週期,降低勞動、生產成本。

視頻為德國易福門IFM公司關於3D智能傳感器(3D Smart Sensor)在工業中的應用介紹。該3D智能傳感器採用TOF技術,可以在瞬間檢測到物體的色彩、深度信息,輸出三維空間圖像。通過體積、距離及料位三維空間檢測,可精確算出物體的不同形態,為辨別物體存在、完整性、位置及質量控制,以及對物體分類和計數提供了快速的在線解決方案。

四.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現狀和投資機遇如何?

智能傳感器是萬物互聯的基礎,目前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醫療電子領域的應用已備受資本關注。隨著全球工業4.0的到來和我國對智能製造的規劃,智能傳感器在製造業的應用將可能迎來新的增長。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8

我國傳感器企業在2000年前後開始崛起,現已超過百家。圖8對我國傳感器行業內的十六家代表企業進行梳理,目前智能傳感器主要由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的需求帶動。隨著智能製造概念興起,國家先後發佈《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十三五”先進製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相信未來智能傳感器在智能製造領域將迎來跨越式增長。

智能傳感器的原理、應用與投資機遇|愛就投行研

圖9

圖9進一步梳理了傳感器代表企業的基本資料。我國傳感器行業中,民營企業已經崛起。消費電子領域的代表企業,歌爾股份主營MEMS麥克風傳感器,2014年以5000萬美元收購丹麥音響製造商丹拿,現成為全球第二大MEMS麥克風供應商;工業傳感器領域的大華股份,今年5月25日發佈的智能雲存儲,一站式融合了雲存儲、雲識別、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化,集直播、點播、智能播放功能於一體,可支持數據節點、視頻圖像結構化實時智能分析、摘要搜索的大數據服務能力,推動了視頻物聯網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論文:井雲鵬,智能傳感器的應用與發展趨勢展望。

[2] Notion: Be home, even when you’re not.

網址: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notion/notion-be-home-even-when-youre-not

[3] Smart sensor for new industrial functionnalitiesand opportunities.

網址:https://www.qubes.com/smart-industry/industry-of-future/smart-sensor/

[4] Democratization of Innovation_RealSense andAssistive Technologies, Robert Cooksey, RealSense Design Lead, mEnabling Summit2015.

[5] 德州儀器,3D ToF 三維場景距離(景深)測量系統簡介。

[6] 書籍:《製造業傳感器》,[德] H. K. 屯肖夫,[日] I. 稻崎。

[7] 德國易福門IFM公司官網。

本文由愛就投行業研究部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