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哲學60個易錯點,看完不再怕'

"

在考研政治備考過程中,哲學方面的易錯點非常多,小細節大家一定要多注意,避開這些易錯點。今天整理了哲學的60個易錯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章18個易錯知識點

(1)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混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區分哲學的基本問題和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

(3)不要將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特有觀點混淆。如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與意識對物質的能動性、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與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認識是反映與認識和能動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義的共同觀點,後者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特有觀點。

(4)舊哲學把哲學看成“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而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和具體科學兩者之間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5)西方的人本主義不同於近代人道主義。近代人道主義崇尚理性和科學,傾向於唯物主義(舊唯物主義)。西方的人本主義也不同於當代流行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是理性和科學的產物,強調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體能動性的統一。

(6)“意識轉化成物質”是需要條件的。這一條件就是必須是正確的意識指導實踐在改造世界中獲得成功。因此,“意識可以轉化成物質”的論斷是正確的。“意識必然轉化為物質”的論斷是錯誤的。

(7)下列說法都是錯誤的。“哲學就是世界觀”(不確切)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它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世界觀的理論化和系統化。世界觀則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

世界觀是每一個有相當生活經驗的人都有,但並非每個人都自覺地系統地掌握某種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原始社會的人也有世界觀,但還沒有哲學;“哲學是說明哲理的學問”(同語反覆);“哲學是理論體系”(定義過寬);“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定義過窄,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範圍)。

(8)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下列說法都是錯誤的。“哲學基本問題是經驗和知識的關係問題”“哲學基本問題是經驗和邏輯的關係問題”“哲學基本問題是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是主觀和客觀的關係”“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問題”。以上命題都是試圖用認識論的問題來取代哲學基本問題。

(9)“物質和精神是並行不悖的”屬於錯誤的二元論思想。

(10)“辯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是一樣的”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兩者雖然都承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否認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而辯證唯物主義承認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11)凡唯心主義者都不承認世界的可知性,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大多數唯心主義者也承認世界的可知性。

(12)“與物質和意識的概念相併列,出現了第三個更為廣泛的概念——信息,信息的天職是消滅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對立”。以上說法是錯誤的。信息固然不能歸結為某種具體的物質,但信息仍然是依賴於一定的物質過程和能量過程的。

(13)唯心主義不等於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不等於辯證法,有的唯心主義者也承認辯證法,有的唯物主義者(機械唯物主義)則採用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待世界。

(14)“唯心主義均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這是錯誤的論斷。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也就是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世界的問題,唯心主義者不一定全都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就是說,它們不一定都是不可知論者。只有那些不可知論者才根本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15)哲學的黨性和階級性既有聯繫也有區別。階級性是黨性的基礎,黨性是階級性的理論表現。黨性指的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立場的根本對立,階級性指的是在階級社會中哲學服務於一定的階級及其利益。

(16)“唯物主義產生於誠實,唯心主義產生於欺騙”的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誠實有助於形成唯物主義,欺騙必然要導致唯心主義。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產生有深刻的認識根源、社會根源和階級根源。

(17)“意識是由物質產生的,因而一切物質都有意識”的認識是錯誤的。意識是由物質產生的,但並非一切物質都有意識。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社會的產物。認為一切物質都有意識,是物活論的錯誤觀點。

(18)“可知論是一切唯物主義的共同點”的認識是正確的。一切唯物主義都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因此,一切唯物主義都堅持反映論,這就必然得出世界是可知的結論。

►第二章21個易錯知識點

(1)物質與物質範疇的關係應該是客觀與主觀、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係。

(2)意識與主體是有區別和聯繫的兩個概念。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主體是指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意識是主體的屬性或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承擔者。沒有意識的機體並非主體。沒有主體的意識也是不存在的。

(3)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但不能把物質和運動等同起來。

(4)時空與時空觀念不同,時空隨物質運動而轉移,是客觀的。而時空觀念因人而異,是主觀的,是人們對時空的反映。否認時空存在的絕對性、客觀性,是唯心主義的時空觀,否認時空具體特性的相對性、可變性,是機械唯物主義的時空觀。

(5)人腦是意識的器官,不是意識的源泉,也不是意識的產物。任何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錯誤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誕的意識,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其客觀原型。

(6)“存在”是個多義詞,哲學基本問題中與思維相對立的存在,是物質存在,這是正確的說法;另一方面,籠統地講存在,既可以是物質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統一於存在”不是唯物主義的觀點。

(7)“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存在”的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8)世界上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例如精神活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物質和運動不可分,任何運動都有物質承擔者,精神活動同樣存在物質載體,同時其反映的內容也具有客觀性。

(9)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它既不是純精神的,也不是純物質的。

(10)人類世界就是精神世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人類世界是指人類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統一。它是客觀世界,而不是精神世界。

(11)“客體是指客觀事物”的說法是錯誤的。客觀事物只是潛在的客體,只有進入主體認識與實踐領域時才能成為客體。

(12)“既然人腦是思維的器官,因此有了人腦就會有意識”的認識是錯誤的。人腦是思維的器官,意識的產生不能離開人腦,但僅有人腦還不會有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沒有被反映者就不會有反映。

(13)“人腦產生意識和肝臟分泌膽汁一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是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它把人腦的生理活動同意識的心理活動混為一談,把物質和意識看作就是一個東西,從而否認了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取消了哲學基本問題。

(14)“隨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完全會代替人腦”是錯誤認識。電腦能模擬人的思維活動,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人腦。但它永遠不能完全代替人腦。因為電腦的模擬活動,是由人創造和賦予的。從根本上說,沒有人腦就不會有電腦。

(15)“勞動和語言一起對意識的產生和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是正確認識。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也是社會的產物、勞動的產物。勞動使類人猿轉化為人,才產生人的意識。

勞動產生了語言,語言是思維的物質產物,而思維則是語言的內容。勞動不斷擴大人的視界,從而豐富和發展意識的內容。可見,勞動和語言一起對意識的產生和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6)“先有設計圖,然後進行建築,這同物質在先、意識在後的唯物主義原理是不矛盾的”是正確認識。設計圖是在人們長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並且在客觀物質世界中可以找到它的根源。先有建築設計,然後進行建築說明和表現了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

(17)“意識能直接作用於客觀外界”的說法是錯誤的。意識能反作用於客觀世界這是意識的能動作用。但意識反作用客觀外界必須通過實踐,而不能直接作用於客觀外界。

(18)“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創造一切”是錯誤認識。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受客觀規律性制約的,只有認識和尊重客觀規律,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為可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創造一切這是唯意志論。

(19)“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間的聯繫都是直接聯繫”是錯誤論斷。事物的聯繫是普遍的多種多樣的,事物除了直接聯繫外,還有間接聯繫、必然聯繫、偶然聯繫等。

(20)事物都是“自己”運動。此為正確論斷。這種觀點認為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因而事物是“自己”運動。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轉化。

(21)“物質這一範疇不過是人們純粹主觀抽象的結果”此為正確論斷。物質是一個概念,範疇,屬於理性認識的形式,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才能把握。因而是正確的。

►第三章21個易錯知識點

(1)規律與規則不能混同,規律是事物固有的、客觀的;而規則是人為制定的、主觀的。當然,合理的規則必須要反映客觀規律的要求。

(2)規律的重複,是本質性、必然性內容的重複,不是具體事件的重複,因為事物的發展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

(3)假象和錯覺不是一回事情,假象是事物的一種現象,是客觀的;錯覺是錯誤的感覺,是主觀的。當然,如果為假象所迷惑就會產生錯覺。

(4)現象和本質都是客觀的,兩者之間不是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而是體現與被體現的關係,即現象不是反映而是體現本質。

(5)唯物辯證法和詭辯論具有本質區別。第一,前者既承認區別又承認聯繫(既講非此即彼、又講亦此亦彼)。後者不承認區別只承認聯繫(不講非此即彼、只講亦此亦彼)。

第二,前者既承認運動又承認靜止(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後者只承認運動不承認靜止(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三,前者既堅持兩點又分清主次,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後者雖然堅持兩點但不分主次,屬於均衡論。

(6)部分質變歸根到底是量變,不是質變。質變有爆發式飛躍和非爆發式飛躍兩種基本形式。量變有數量變化與結構變化兩種基本形式。

(7)不能把矛盾的同一理解成等同,同一是矛盾雙方的同一,是以差異為前提的;也不能把鬥爭混同於鬥爭的具體形式,如錯誤地認為鬥爭即對抗。

(8)矛盾鬥爭性的無條件性,不是講矛盾雙方的鬥爭不需要條件,不受任何條件約束,而是指矛盾雙方的鬥爭在任何條件下都存在,但鬥爭的具體形式受不同條件的制約。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不同於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因為普遍存在於特殊之中,沒有超出特殊;整體由部分構成,但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已經超出部分。

(10)“事物既然是永恆發展的,就不存在靜止或者倒退”,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事物的發展只是運動變化的一種狀態。相對靜止或者倒退也是運動變化的形式。

(11)“度即關節點”是錯誤的論斷。作為哲學範疇,度與關節點是密切相關的,但二者有不同的內涵。度是關節點之間的範圍、區間,關節點是度的端點、臨界點,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12)“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

(13)“必然性是偶然性的總和”的說法是錯誤的。必然性與偶然性是一般和個別的關係,而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14)“運動”和“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運動是指“一般的變化”,包括世界上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而發展是指一種特殊的運動變化——前進性、上升性運動。即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運動變化。發展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5)“現象和自在之物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的說法是錯誤的。現象和自在之物之間即事物的現象和本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透過現象可以認識本質。

(16)“辯證法本來是人類的全部認識所固有的”的認識是正確的。在人類任何一個認識命題中,都可以發現辯證法一切要素的胚芽,都包含著一般和個別、本質和現象、必然和偶然等辯證關係,這就表明辯證法本來是人類的全部認識所固有的。

(17)“矛盾的特殊性存在於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是錯誤認識。矛盾的普遍性是從矛盾的特殊性中抽象概括出來的。所以,矛盾普遍性只能寓於特殊性之中,絕不能將它們的關係顛倒過來。

(18)“矛盾雙方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相互轉化”是錯誤認識。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離開條件去談轉化是詭辯論的錯誤觀點。

(19)“因為內容決定形式,所以新內容不能採取舊形式”。此觀點是錯誤的。對內容決定形式不能作機械的理解。新內容的發展,不但要求新形式來為自己服務,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應該而且可能利用舊形式為自己服務。

(20)“凡是現實中具有可能性的東西,都要努力創造條件實現它”。此觀點是不正確的。在現實中具有可能性的東西存在著很複雜的情況。有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我們要努力創造條件爭取實現好的可能性,盡力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

(21)“事物的量發生變化,事物的質也都隨之發生變化”的認識是錯誤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趨勢。但在一定範圍內,量變並不引起質變。只有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事物的質才能隨之發生變化。

以上就是政治哲學的60個易錯點啦!大家一定要識別錯誤的觀點與認識,避免這些錯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