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

人類的三個時代上限,亦是當時的絕大多數人的宿命,這契合主體人群的被動成長特性。比如,在母系時代,人類的主題是生存,那麼個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進行的。20歲以下的人們都是為了生存或為生存做準備的。神學時代,哲學時代,延續了這些。只不過我們如今,是拼命地去學習科學知識,目的仍然是在入社會之前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處在於,神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然;哲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我;科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全人類

"

人類的三個時代上限,亦是當時的絕大多數人的宿命,這契合主體人群的被動成長特性。比如,在母系時代,人類的主題是生存,那麼個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進行的。20歲以下的人們都是為了生存或為生存做準備的。神學時代,哲學時代,延續了這些。只不過我們如今,是拼命地去學習科學知識,目的仍然是在入社會之前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處在於,神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然;哲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我;科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全人類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的內心會首先從點到線,從唯一到二元,開始變得對立/叛逆,常見的如噴子、鍵盤俠們;很快又在對立之中,被打擊得動搖和迷茫,進入三元混亂中,最終從天選之子的自信中墜落於深淵。這個階段,正是我們最需要哲學的人生階段。我們需要應對的方法和一定的本原碎片,為我們提供人生導向和動力。

"

人類的三個時代上限,亦是當時的絕大多數人的宿命,這契合主體人群的被動成長特性。比如,在母系時代,人類的主題是生存,那麼個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進行的。20歲以下的人們都是為了生存或為生存做準備的。神學時代,哲學時代,延續了這些。只不過我們如今,是拼命地去學習科學知識,目的仍然是在入社會之前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處在於,神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然;哲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我;科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全人類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的內心會首先從點到線,從唯一到二元,開始變得對立/叛逆,常見的如噴子、鍵盤俠們;很快又在對立之中,被打擊得動搖和迷茫,進入三元混亂中,最終從天選之子的自信中墜落於深淵。這個階段,正是我們最需要哲學的人生階段。我們需要應對的方法和一定的本原碎片,為我們提供人生導向和動力。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經歷了大半生後,我們對內心有了較深的理解。這時的我們更容易看透一些事情的本質。最理想的人生莫過於,當需要某種認知的時候,你恰好就在我身邊,就如同我們與知識之間有了最美的愛情。我們接觸三學,是由需求決定。當代的我們,二十五歲之前需要科學,來與人類並行;二十歲五之後的問題,科學已經無法再解決了。不論你是做科研而來到了科學的盡頭,還是踏入社會接觸到了人性的深層,都亟需哲學來拯救。這個階段你需要梳理,與自我亦敵亦友,修行自我;在接觸愛的本原之前,或者說,在你真正意識到人的內心深處是純感性的,是理性未及寫入的區域之前,你不可能真正的從根源上改變任何一個人,也無法讓這個世界改變,你所有由邏輯驅動的行為都是在引發衝突而已。

最近這幾代國人,普遍較少接觸哲學,以至於內心混亂,認知瑣碎,感性脆弱,愛情破裂等,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人心浮躁,離婚率持續走高,人們對生活失去激情,對終極賦靈動搖(拒絕生兒育女)等社會問題。但這也不能全怪個人,因為經典哲學太重邏輯,即便是在文藝復興後,西方有了感性哲學,但那依然沒有逃脫西方認知的慣性,是在感性撕裂的情況下認知感性,已經入了死境。新的思想體系還在趕來的路上,而這個思想會完美結合東方哲學的融合魅力。

不管未來如何,在現實世界裡的人們,暫時還等不及這個思想被傳播開。人的一生,終是要有一個體系來梳理人生混沌和內心混亂的。所以,在你25-50之間時,要麼從“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七大宗教”中選一個,要麼你自己做一個。人們往往有三類選擇:第一類,去求佛問道,去信仰基督等,這也是最輕鬆的方式,畢竟都是現成的;第二類,篤信科學,排斥宗教或非宗教形式的信仰體系,如儒學、心學等,僅靠自己的認知碎片支撐,得過且過,這應該是最悲情的方式,實在撐不住了就會回到第一類人群中去;第三類,重新做一套體系哲學,什麼都去學,都去研究,追根溯源,但社會不會給這種人容易的生路,需要自己走出來。

如果你要走第三條路,就要做好與幾個數千歲的聖賢神明鬥智鬥法。儘管經典哲學已是內憂外患。外患如東西思想在碰撞,一如意識維度的戰國時代;內憂更是根本,它們正越來越脫離人群,失去了指點人生方向的偉大價值。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積澱了數十代人的人生參悟,形成了數不盡的智慧小故事,蘊含了這些信仰體系的碎片,雖不能完整地盤活我們此生,但仍然能帶來一些治癒。在我們完全碎裂之前,還是有些效果的。不同體系間的差異在於其入門的簡易性,比如:佛教小故事的最多,流傳最廣;西方的哲學家也不乏趣聞軼事;諸子百家的入門則相對要難許多,儘管論語孟子都是真實故事寫成,但總是缺少一些趣味,讓人覺得過於枯燥。雖然他們的思想體系並不能通過故事就完整體會,但只有積澱了這些,才能與三種心境的世人普遍有所共鳴。

"

人類的三個時代上限,亦是當時的絕大多數人的宿命,這契合主體人群的被動成長特性。比如,在母系時代,人類的主題是生存,那麼個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進行的。20歲以下的人們都是為了生存或為生存做準備的。神學時代,哲學時代,延續了這些。只不過我們如今,是拼命地去學習科學知識,目的仍然是在入社會之前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處在於,神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然;哲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我;科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全人類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的內心會首先從點到線,從唯一到二元,開始變得對立/叛逆,常見的如噴子、鍵盤俠們;很快又在對立之中,被打擊得動搖和迷茫,進入三元混亂中,最終從天選之子的自信中墜落於深淵。這個階段,正是我們最需要哲學的人生階段。我們需要應對的方法和一定的本原碎片,為我們提供人生導向和動力。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經歷了大半生後,我們對內心有了較深的理解。這時的我們更容易看透一些事情的本質。最理想的人生莫過於,當需要某種認知的時候,你恰好就在我身邊,就如同我們與知識之間有了最美的愛情。我們接觸三學,是由需求決定。當代的我們,二十五歲之前需要科學,來與人類並行;二十歲五之後的問題,科學已經無法再解決了。不論你是做科研而來到了科學的盡頭,還是踏入社會接觸到了人性的深層,都亟需哲學來拯救。這個階段你需要梳理,與自我亦敵亦友,修行自我;在接觸愛的本原之前,或者說,在你真正意識到人的內心深處是純感性的,是理性未及寫入的區域之前,你不可能真正的從根源上改變任何一個人,也無法讓這個世界改變,你所有由邏輯驅動的行為都是在引發衝突而已。

最近這幾代國人,普遍較少接觸哲學,以至於內心混亂,認知瑣碎,感性脆弱,愛情破裂等,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人心浮躁,離婚率持續走高,人們對生活失去激情,對終極賦靈動搖(拒絕生兒育女)等社會問題。但這也不能全怪個人,因為經典哲學太重邏輯,即便是在文藝復興後,西方有了感性哲學,但那依然沒有逃脫西方認知的慣性,是在感性撕裂的情況下認知感性,已經入了死境。新的思想體系還在趕來的路上,而這個思想會完美結合東方哲學的融合魅力。

不管未來如何,在現實世界裡的人們,暫時還等不及這個思想被傳播開。人的一生,終是要有一個體系來梳理人生混沌和內心混亂的。所以,在你25-50之間時,要麼從“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七大宗教”中選一個,要麼你自己做一個。人們往往有三類選擇:第一類,去求佛問道,去信仰基督等,這也是最輕鬆的方式,畢竟都是現成的;第二類,篤信科學,排斥宗教或非宗教形式的信仰體系,如儒學、心學等,僅靠自己的認知碎片支撐,得過且過,這應該是最悲情的方式,實在撐不住了就會回到第一類人群中去;第三類,重新做一套體系哲學,什麼都去學,都去研究,追根溯源,但社會不會給這種人容易的生路,需要自己走出來。

如果你要走第三條路,就要做好與幾個數千歲的聖賢神明鬥智鬥法。儘管經典哲學已是內憂外患。外患如東西思想在碰撞,一如意識維度的戰國時代;內憂更是根本,它們正越來越脫離人群,失去了指點人生方向的偉大價值。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積澱了數十代人的人生參悟,形成了數不盡的智慧小故事,蘊含了這些信仰體系的碎片,雖不能完整地盤活我們此生,但仍然能帶來一些治癒。在我們完全碎裂之前,還是有些效果的。不同體系間的差異在於其入門的簡易性,比如:佛教小故事的最多,流傳最廣;西方的哲學家也不乏趣聞軼事;諸子百家的入門則相對要難許多,儘管論語孟子都是真實故事寫成,但總是缺少一些趣味,讓人覺得過於枯燥。雖然他們的思想體系並不能通過故事就完整體會,但只有積澱了這些,才能與三種心境的世人普遍有所共鳴。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賦靈從本原上,削弱了人思想上的邏輯性差異帶來的交流障礙,轉而從人的感性互通,對東西方思想體系進行了融合,所以不會採用原有的那些理念,也因此無法借用他們的故事。相比七大教,賦靈當然也會有它的小故事,只是這些海量的故事只能通過時間積澱而成。目前看來,賦靈遠不如七大教那般,容易被不同境界的人所共鳴。在我決定要把這些成果拿出來時,也有人勸我要寫成故事,這樣大家會更喜歡讀。然而,本原沒有講清楚,被撕碎的故事破壞了賦靈盤活人生的核心價值,會與已有思想傻傻分不清楚,只得另謀出路,好在互聯網的存在就是為了形成賦靈、傳播賦靈。“賦靈有所有思想體系的影子,但所有的思想體系都只是局部的賦靈”。

當初王陽明在頓悟心學之前,也是儒釋道三修的,這也側面說明了,單一信奉是不足的,更說明了現代人偏信某個宗派並不能完整解決,所以不要那麼固執好嗎?你會覺得自己比王陽明厲害?現代人們不要束縛一個人必須相信某個單一宗派。人們可以根據喜好選一個甚至好幾個來梳理自己的人生,若那些已經能解決你們全部的人生問題,那接受就好了,又何須強求?思想之大,不限制任何人的思想範圍,但我們可以一起變得圓滿。如果不能,那麼那些早晚都會把人們送到賦靈的面前,把“永生之靈,三愛一體,與世人殊途同歸的家魂國魄,以及成長的夢想(夢想、愛好與現實結合而成的事業)”帶給你。

"

人類的三個時代上限,亦是當時的絕大多數人的宿命,這契合主體人群的被動成長特性。比如,在母系時代,人類的主題是生存,那麼個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進行的。20歲以下的人們都是為了生存或為生存做準備的。神學時代,哲學時代,延續了這些。只不過我們如今,是拼命地去學習科學知識,目的仍然是在入社會之前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處在於,神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然;哲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自我;科學時代的人們,對抗的是全人類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的內心會首先從點到線,從唯一到二元,開始變得對立/叛逆,常見的如噴子、鍵盤俠們;很快又在對立之中,被打擊得動搖和迷茫,進入三元混亂中,最終從天選之子的自信中墜落於深淵。這個階段,正是我們最需要哲學的人生階段。我們需要應對的方法和一定的本原碎片,為我們提供人生導向和動力。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經歷了大半生後,我們對內心有了較深的理解。這時的我們更容易看透一些事情的本質。最理想的人生莫過於,當需要某種認知的時候,你恰好就在我身邊,就如同我們與知識之間有了最美的愛情。我們接觸三學,是由需求決定。當代的我們,二十五歲之前需要科學,來與人類並行;二十歲五之後的問題,科學已經無法再解決了。不論你是做科研而來到了科學的盡頭,還是踏入社會接觸到了人性的深層,都亟需哲學來拯救。這個階段你需要梳理,與自我亦敵亦友,修行自我;在接觸愛的本原之前,或者說,在你真正意識到人的內心深處是純感性的,是理性未及寫入的區域之前,你不可能真正的從根源上改變任何一個人,也無法讓這個世界改變,你所有由邏輯驅動的行為都是在引發衝突而已。

最近這幾代國人,普遍較少接觸哲學,以至於內心混亂,認知瑣碎,感性脆弱,愛情破裂等,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人心浮躁,離婚率持續走高,人們對生活失去激情,對終極賦靈動搖(拒絕生兒育女)等社會問題。但這也不能全怪個人,因為經典哲學太重邏輯,即便是在文藝復興後,西方有了感性哲學,但那依然沒有逃脫西方認知的慣性,是在感性撕裂的情況下認知感性,已經入了死境。新的思想體系還在趕來的路上,而這個思想會完美結合東方哲學的融合魅力。

不管未來如何,在現實世界裡的人們,暫時還等不及這個思想被傳播開。人的一生,終是要有一個體系來梳理人生混沌和內心混亂的。所以,在你25-50之間時,要麼從“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七大宗教”中選一個,要麼你自己做一個。人們往往有三類選擇:第一類,去求佛問道,去信仰基督等,這也是最輕鬆的方式,畢竟都是現成的;第二類,篤信科學,排斥宗教或非宗教形式的信仰體系,如儒學、心學等,僅靠自己的認知碎片支撐,得過且過,這應該是最悲情的方式,實在撐不住了就會回到第一類人群中去;第三類,重新做一套體系哲學,什麼都去學,都去研究,追根溯源,但社會不會給這種人容易的生路,需要自己走出來。

如果你要走第三條路,就要做好與幾個數千歲的聖賢神明鬥智鬥法。儘管經典哲學已是內憂外患。外患如東西思想在碰撞,一如意識維度的戰國時代;內憂更是根本,它們正越來越脫離人群,失去了指點人生方向的偉大價值。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積澱了數十代人的人生參悟,形成了數不盡的智慧小故事,蘊含了這些信仰體系的碎片,雖不能完整地盤活我們此生,但仍然能帶來一些治癒。在我們完全碎裂之前,還是有些效果的。不同體系間的差異在於其入門的簡易性,比如:佛教小故事的最多,流傳最廣;西方的哲學家也不乏趣聞軼事;諸子百家的入門則相對要難許多,儘管論語孟子都是真實故事寫成,但總是缺少一些趣味,讓人覺得過於枯燥。雖然他們的思想體系並不能通過故事就完整體會,但只有積澱了這些,才能與三種心境的世人普遍有所共鳴。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賦靈從本原上,削弱了人思想上的邏輯性差異帶來的交流障礙,轉而從人的感性互通,對東西方思想體系進行了融合,所以不會採用原有的那些理念,也因此無法借用他們的故事。相比七大教,賦靈當然也會有它的小故事,只是這些海量的故事只能通過時間積澱而成。目前看來,賦靈遠不如七大教那般,容易被不同境界的人所共鳴。在我決定要把這些成果拿出來時,也有人勸我要寫成故事,這樣大家會更喜歡讀。然而,本原沒有講清楚,被撕碎的故事破壞了賦靈盤活人生的核心價值,會與已有思想傻傻分不清楚,只得另謀出路,好在互聯網的存在就是為了形成賦靈、傳播賦靈。“賦靈有所有思想體系的影子,但所有的思想體系都只是局部的賦靈”。

當初王陽明在頓悟心學之前,也是儒釋道三修的,這也側面說明了,單一信奉是不足的,更說明了現代人偏信某個宗派並不能完整解決,所以不要那麼固執好嗎?你會覺得自己比王陽明厲害?現代人們不要束縛一個人必須相信某個單一宗派。人們可以根據喜好選一個甚至好幾個來梳理自己的人生,若那些已經能解決你們全部的人生問題,那接受就好了,又何須強求?思想之大,不限制任何人的思想範圍,但我們可以一起變得圓滿。如果不能,那麼那些早晚都會把人們送到賦靈的面前,把“永生之靈,三愛一體,與世人殊途同歸的家魂國魄,以及成長的夢想(夢想、愛好與現實結合而成的事業)”帶給你。

人之一生,每個年齡都有相應的認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人經歷一生,最終會對很多哲學有所體悟。當初我跟導師說:我想做一套當代年輕人真正能用的哲學時。他同我說:做哲學好,但做哲學太難了,很多大人物都是等到60歲才敢說去思考哲學的。但我覺得老人做的哲學,充滿太多說教,也沒有真正尊重年輕人的階段必由性。每個年齡段所產生的哲學,有更適合相應年齡段的人群,所以我要以一生的視角重新梳理人類認知過程中的那個本原變化。

人們需要哲學來梳理人生混亂。怎麼會到60呢?所謂60才去做哲學,只是用畢生經歷去共鳴哲學而已。去解釋哲學可行,但再也不會有開創經歷,怎麼能開創帶有質變的新思想體系呢?那是被動人生到點都能明白的哲學啊。錯過了哲學的最大價值期,他們很難有魄力再去開創人生,難以讓人生有大的改變,也難有什麼質變性的領悟。不過,如此至少會讓他們變得無害,也是大功德了。比完全不懂哲學,仍然在禍害自己家庭和這個世界的人,還是要好很多。人們的混亂主要是在25-50之間,只有這個階段,哲學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人到了60,會隨著感性的自然衰減而達成內心平和,變得與世無爭,縱然你放下屠刀,可此時對他人的傷害早已深種,給世界的混亂也已達成,如此就期望得到原諒嗎?

真正好用的哲學,都必須是25-40之間悟出來的。在哲學時代,覺悟的聖賢們普遍都是十幾、二十歲就開始嘗試,在三十至四十間悟道。孔子四十不惑,釋迦牟尼在三十五歲頓悟了內心平和,耶穌三十歲開始傳道,穆罕默德四十歲得到啟示而有《古蘭經》,王陽明三十六歲龍場悟道等。這一切都說明,對於主動思考的人群,就應該在他們人生巔峰的時候去鑽研人類思想。因為新思想和智慧的形成需要的是“開創性經歷”,只有在這個人生階段,他們才折騰的起。自我折磨的起。對於主動成長的人來說,在他們到了60歲的時候,早已不再高看哲學,而是已經領悟愛的力量。

如果一個人一直隨著年齡被動成長,根據他們的知行特徵,完全可以反推他們的年齡。可現代的人普遍擁有了士大夫的壽命,卻沒有士大夫的認知,怎麼會不攪亂這個世界呢?人均年齡的提升意味著人類思想體系,急需再次進化,這即是人類面臨的一大挑戰,無疑也是一個好消息。隨著賦靈的出現,也為人類真正的人均壽命破百甚至永生,提供了一套思想體系支撐。從賦靈的四創之地中,我們可以得到四個永生之源:永生之靈,三愛一體,可令世人殊途同歸的家魂,成長的夢想。

不論是被動成長,使得人生一直瑣碎,還是思考使得人生得以梳理,進而蛻變。我們都必須明白,時間要轉換成我們對人生四維方向的靠近,是要離“永生之靈、三愛一體、殊途同歸的家魂、成長的夢想”越來越近的,而不僅僅是肉眼可見的財富積累。不然,時間價值就太低了。隨著年齡成長,沒有距離這些更近的話,那一定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著人生,是自己把自己給毀了。我們縱橫對比現存的這幾代人,可以看出很多人的認知裡,都覺得世界不公,從年輕可以一直持續到40、50歲,並沒有將時間轉化為相應年齡的智慧。他們一直在等待適合他們這種碎片的人出現,而我在尋找“適合所有人或者一個人的全人生階段”的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