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張晶晶/文 劉鴻翔/圖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歷經十屆的磨礪,影響力日益擴大,有些競賽項目已經走出國門,以其獨特的競技性、體育性和娛樂性,深深吸引著外國朋友。

9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即將在鄭州召開,如此高規格的綜合性少數民族體育盛會,首次“落戶”中部城市。對於鄭州乃至整個中原地區,將會產生哪些影響?河南商報記者採訪到相關專家,一起探討大型體育賽事對一座城市、一個區域帶來的“蝴蝶效應”。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張晶晶/文 劉鴻翔/圖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歷經十屆的磨礪,影響力日益擴大,有些競賽項目已經走出國門,以其獨特的競技性、體育性和娛樂性,深深吸引著外國朋友。

9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即將在鄭州召開,如此高規格的綜合性少數民族體育盛會,首次“落戶”中部城市。對於鄭州乃至整個中原地區,將會產生哪些影響?河南商報記者採訪到相關專家,一起探討大型體育賽事對一座城市、一個區域帶來的“蝴蝶效應”。

全國民族運動會首次“落戶”中部城市,會對鄭州產生哪些影響?

全國民族運動會分賽場,河南工業大學校園內,蹴球項目日常訓練

1953年天津的那場盛會,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前身”

梳理歷史,會發現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隔了29年之久,這是為什麼?這要從上世紀50年代談起。

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國家在天津市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共有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傣族、朝鮮族、納西族、漢族等13個民族的395名運動員參與。

這是新中國以來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體現民族平等團結的盛會,在中國體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0年後,即1984年,國家體委、國家民委將這次體育運動會追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從此,這項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主的賽事活動便每4年一次地開展起來。它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聯合主辦、地方承辦,每4年舉行一屆。該項賽事以其民族性、廣泛性和業餘性等特色,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大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之一。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從1991年開始,民族運動會有了會歌

在此之前,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舉辦過十屆,都有哪些“歷史時刻”值得重溫?

1986年,第三屆民族運動會首次啟用了會徽、會旗、會標,這標誌著民族運動會逐步走向正規化,這屆運動會還正式確定了運動會設項分競賽和表演兩大類,共設7個競賽項目和115個表演項目。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經典歌曲,就是從第四屆運動會開始傳唱的。1991年,從第四屆開始,承辦單位舉辦了運動會歌曲徵集活動,民族運動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會歌。由喬羽作詞、徐沛東作曲、青年歌手韋唯演唱的《愛我中華》,從廣西南寧唱響全國,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同時,第四屆運動會不僅增加了賽龍舟等經過規範化、科學化之後的項目,而且還制訂了較為科學、系統的總規程、競賽項目規程和規則、表演項目評判方法,使民族運動會向著規範化的軌道邁進了一大步。

2011年,第九屆運動會項目設置數量和參賽人數,都創下了“歷屆之最”:一共設置了16個競賽項目,表演項目有180多個,共有來自34個代表團、55個少數民族的6773名運動員參賽。為淡化金牌意識,本屆運動會改革了獎勵辦法,將競賽和表演項目金、銀、銅牌的獎勵體系,改為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的獎勵體系,擴大了獎勵面,突出了參與性。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張晶晶/文 劉鴻翔/圖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歷經十屆的磨礪,影響力日益擴大,有些競賽項目已經走出國門,以其獨特的競技性、體育性和娛樂性,深深吸引著外國朋友。

9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即將在鄭州召開,如此高規格的綜合性少數民族體育盛會,首次“落戶”中部城市。對於鄭州乃至整個中原地區,將會產生哪些影響?河南商報記者採訪到相關專家,一起探討大型體育賽事對一座城市、一個區域帶來的“蝴蝶效應”。

全國民族運動會首次“落戶”中部城市,會對鄭州產生哪些影響?

全國民族運動會分賽場,河南工業大學校園內,蹴球項目日常訓練

1953年天津的那場盛會,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前身”

梳理歷史,會發現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隔了29年之久,這是為什麼?這要從上世紀50年代談起。

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國家在天津市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共有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傣族、朝鮮族、納西族、漢族等13個民族的395名運動員參與。

這是新中國以來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體現民族平等團結的盛會,在中國體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0年後,即1984年,國家體委、國家民委將這次體育運動會追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從此,這項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主的賽事活動便每4年一次地開展起來。它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聯合主辦、地方承辦,每4年舉行一屆。該項賽事以其民族性、廣泛性和業餘性等特色,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大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之一。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從1991年開始,民族運動會有了會歌

在此之前,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舉辦過十屆,都有哪些“歷史時刻”值得重溫?

1986年,第三屆民族運動會首次啟用了會徽、會旗、會標,這標誌著民族運動會逐步走向正規化,這屆運動會還正式確定了運動會設項分競賽和表演兩大類,共設7個競賽項目和115個表演項目。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經典歌曲,就是從第四屆運動會開始傳唱的。1991年,從第四屆開始,承辦單位舉辦了運動會歌曲徵集活動,民族運動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會歌。由喬羽作詞、徐沛東作曲、青年歌手韋唯演唱的《愛我中華》,從廣西南寧唱響全國,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同時,第四屆運動會不僅增加了賽龍舟等經過規範化、科學化之後的項目,而且還制訂了較為科學、系統的總規程、競賽項目規程和規則、表演項目評判方法,使民族運動會向著規範化的軌道邁進了一大步。

2011年,第九屆運動會項目設置數量和參賽人數,都創下了“歷屆之最”:一共設置了16個競賽項目,表演項目有180多個,共有來自34個代表團、55個少數民族的6773名運動員參賽。為淡化金牌意識,本屆運動會改革了獎勵辦法,將競賽和表演項目金、銀、銅牌的獎勵體系,改為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的獎勵體系,擴大了獎勵面,突出了參與性。

全國民族運動會首次“落戶”中部城市,會對鄭州產生哪些影響?

全國民族運動會分賽場,河南工業大學校園內,板鞋競速

到目前為止,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舉辦了十屆,舉辦地涵蓋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全部民族自治區以及北京、天津、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從1953年的5個競賽項目22個表演項目,到1999年的13個競賽項目和161個表演項目,再到2015年的17個競賽項目和140個表演項目,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已全部成為參賽民族。

觀點: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權,就是城市的發展權

本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鄭州成為“東道主”。這也是首個近距離“擁抱”全國民族運動會的中部城市,這對鄭州乃至河南意味著什麼?

在河南省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高海潮看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這次運動會,這對於鄭州市的發展,尤其是這個區域板塊的發展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升了,比如規劃地鐵,路橋建設等基礎設施都得到了提升帶動,但對經濟效益的帶動,目前我們還缺少顯示數據,缺乏數據支撐。”

他提到,業內有一個說法,即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權就是城市的發展權。高海潮給出了兩個案例,比如深圳通過成功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實現了城市版圖外擴,順勢把城市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了,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再比如廣州通過成功舉辦亞運會,提升了廣州在亞太地區的城市地位和知名度,“廣州的天河體育中心,現在恆大的主場,是整個廣州城市發展的中軸線。天河體育中心經過兩屆全運會,一屆亞運會,把廣州天河商圈板塊帶動起來了,實現了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其實三十年前,天河周邊也是農田,所以,賽事對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影響是非常大的。”

同樣是中部城市,武漢這幾年舉辦的羽毛球湯尤盃賽事、男籃亞錦賽,都提升了城市的檔次。武漢有“漢馬”,鄭州也在積極打造“鄭馬”。高海潮表示,體育指標,是現在很多城市活力的評價指標之一,所以一定要有以自己城市名稱的國際賽事,形成品牌,形成賽事IP,“最近兩年我們也一直在有意識地打造自己原創的體育IP,鄭開馬拉松跑了好幾年,為什麼還要打造鄭州國際馬拉松?鄭州作為‘國際鄭’,要有自己的城市名片,‘鄭馬’,穿越新老鄭州,見證鄭州城市發展。”

此外,高海潮表示,2019年河南中原網球中心承辦的鄭州網球公開賽,將於9月9日至9月15日開戰,總獎金為100萬美元,鄭州市體育局提出今後要承辦羽毛球湯尤盃賽事,這些賽事帶來的聯動作用都值得期待。

提升軟硬件,讓鄭州更加耀眼奪目

作為河南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黃順江,對於此次運動會的舉辦感受頗深。

舉辦一場大型體育賽事,如果缺乏與之匹配的能力,將會給當地帶來很嚴重的財政負擔。他認為,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落戶”鄭州,一方面,說明鄭州在中部城市群建設發展較快,是處於上升階段的城市,在中部崛起的戰略中表現不俗,同時一帶一路建設對鄭州的提升作用明顯,鄭州已經具備承辦大型賽事的能力。

另一方面,反過來對鄭州甚至河南的文化和經濟促進作用明顯,河南雖不是一個多民族交匯的地區,卻是傳統文化的中心地帶,但傳統體育文化發揚得不夠充分,藉此機會,將對河南傳統體育文化起到振興作用,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無論什麼職業、什麼民族、什麼年齡,都可以在體育賽事中找到樂趣,這體現了體育賽事參與度廣的特點,河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在追趕沿海經濟的過程中,體育文化發展相對滯後一些,通過舉辦這次體育賽事,對咱們河南的體育文化發展一定會起到振奮作用。”黃順江說。

要想“吸引”更多大型賽事甚至國際賽事,鄭州需要如何努力?黃順江表示,承接國際綜合賽事、單項賽事,對一個城市的接待能力、交通能力、基建配套,甚至說四星級酒店這種餐飲住宿保障能力、賽事的運營、組織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鄭州要繼續提升硬件設施,在國際化、現代化建設上下功夫,多學習北上廣以及青島、成都等。鄭州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不可避免地進行大量建築工程建設,但是規劃要有前瞻性,提升各方面的協調性,理順體制和機制,“舉個簡單的例子,工程要規劃得當,把對居民的出行等影響降到最低。”

除了硬件提升,鄭州還要注重內涵的提升,進行軟件提升。“我們習慣了說方言,普通話普及度不夠,一個城市的內涵,不僅體現在地標性建築,更體現在每個人的行為方式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黃順江認為,鄭州是中國的交通中心,也應該向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努力,讓鄭州的整體形象得到改善,更耀眼、更突出。

【相關鏈接】歷屆全國民族運動會舉行日期和地點

第一屆 1953年11月8日——1953年11月12日 天津市

第二屆 1982年9月2日——1982年9月8日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第三屆 1986年8月10日——1986年8月17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第四屆 1991年11月10日——1991年11月17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第五屆 1995年11月5日——1995年11月12日 雲南省昆明市

第六屆 1999年9月24日——1999年9月30日 北京市

第七屆 2003年9月6日——2003年9月13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第八屆 2007年11月10日——2007年11月18日 廣東省廣州市

第九屆 2011年9月10日——2011年9月18日 貴州省貴陽市

第十屆 2015年8月9日——2015年8月17日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

(編輯 華麗娟 實習生 王紅春 吳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