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茂:貫徹《準則》《條例》要找準定位見諸行動

政治 時政 福建閩南網 2017-04-25

[閩南網]

連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張前茂

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必須找準定位、擔當擔責,以新的認識指導新的實踐,推動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

始終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紀委是政治機關,從事的是政治監督,必須首先在維護和捍衛核心權威上作表率,把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督促黨組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整治突出問題,確保政令暢通。要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行為,特別是“七個有之”問題,對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責問題,敢於動真碰硬、嚴肅懲治問責。深化巡察監督,把《準則》和《條例》高高舉起,查找政治偏差,推動被巡察黨組織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始終把深化管黨治黨“兩個責任”作為重點。全面從嚴治黨,要靠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靠強化黨內監督,靠強化責任追究。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要把自己擺進去,以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為尺子,加強對貫徹執行《準則》和《條例》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把管黨治黨當作分內之事、必須擔當的職責。積極探索、推進領導幹部落實主體責任全程紀實,不斷完善縣鄉黨委、村級黨組織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問責清單,擰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鏈條。用好問責利器,把嚴的要求貫徹到問責全過程,堅持一案雙查、一問三責,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促使黨員領導幹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始終把紀律建設作為治本之策。《條例》第七條明確提出: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強紀律建設,方法路徑在用好“四種形態”,目的在深化標本兼治,推動管黨治黨管到位、嚴到家、治到位。要以菩薩心腸防“未病”、治“欲病”,善用多用第一種形態,立足於早、著眼於小,發現錯誤苗頭和不良習氣及時談話提醒、約談批評、函詢誡勉,真正把黨員幹部保護愛護好。要著力治“初病”“已病”,用好第二、第三種形態,堅持紀律手段與組織手段並用,對“破紀”的動輒則咎,防止“小病拖成大病”,最大限度地教育、警示和挽救幹部。要用霹靂手段治“重病”,對嚴重違紀問題露頭就打、嚴厲懲處,堅決減存量、遏增量,強化“不敢”氛圍,鞏固反腐敗壓倒性態勢。

始終把防止“四風”反彈回潮作為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風化俗成需要時間,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條例》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列入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釋放出黨中央堅決防止不正之風反彈回潮的強烈信號。紀委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恆心和韌勁,密切關注新動向,不斷採取新招數,既緊盯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潛入地下公款吃喝等老問題,又注意發現和糾正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式對待黨中央決策問題等突出問題,把糾正“四風”往深裡抓、實裡做,強化持續震懾。要突出“常”“長”二字,把糾“四風”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結合起來,與加強黨內監督結合起來,與完善制度措施結合起來,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