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整形卻背上萬元債務 法院:借貸屬實 需還本息及罰金

整形 美容 技術 法律 成都 成都檢察 2019-04-14

明明是去整容,怎麼背上了債務,還被告上了法院?家住成都的張女士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2017年7月,張女士經諮詢決定到某美容整形公司接受整形服務,並在該公司介紹下,與劉某及某信息技術公司簽訂了《平臺借款協議》,約定張女士向劉某借款2.98萬元,用於支付整容費。一個月後,信息技術公司將錢款如數打給整形公司。而張女士在償還了5期本息後,卻沒有再繼續還款。

2018年4月2日,劉某和某信息技術公司簽訂協議,將剩餘的1.8萬餘元債權及相關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一併轉讓給某信息技術公司。經多次催收未果,張女士被告上了法院。

對此,張女士則感到萬分委屈。在法庭上,她稱自己從未向某信息技術公司借款,進行美容整形項目時,該公司向她承諾項目均為免費。此前償還的5期借款,也是被威逼利誘的。她的個人信息等材料只提供給了美容整形公司,綁定的銀行卡不是其本人的銀行卡。不僅如此,該美容整形公司現在也已經倒閉,自己只做了一部分項目,剩餘貸款應當撤銷。

成都市武侯法院經審理認為,某信息技術公司提供了張女士手持身份證進行借貸的照片、簽字的借貸合同,張女士通過網絡平臺借款的事實清楚。後劉某將債權轉讓給某信息技術公司並進行了通知,該債權轉移合法有效。張女士辯稱公司承諾項目免費,但未提交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最終,法院判決,張女士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某信息技術公司借款本金18133.69元及相應利息、罰息。

張女士並沒有享受到全部的美容整形服務,為什麼還必須歸還所有的貸款呢?

法官解釋道,因為該案涉及到兩個不同的法律關係。首先,張女士接受美容整形服務,同時,向某信息技術公司借款。這其實是一個三方合同關係,張女士與醫院形成了服務合同關係,與某信息技術公司形成的是借貸關係。美容合同的中止,不影響借貸關係的繼續履行。

針對當前存在大量借貸平臺,抓住了人們急需用錢的心理,引誘人們借款並附著在其他商業活動中的情況,法官也提醒大家,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