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願者參與三亞創文鞏衛 每天巡查三四個小時

正能量 社會 三亞新聞網 三亞新聞網 2017-07-30
<p>本報實習生雷文鈺 記者黃世烽</p><p>“鳳凰路675號,大雨天車輛亂停放”“鳳凰路687號,有一個井蓋出現破損現象”……7月28日早晨8時起,三亞大學生志願者薛井德像往常一樣,通過手機QQ向鳳凰片區“創文鞏衛”督察工作群報送當天巡街發現的情況。</p><p>7月28日,三亞日報記者跟隨志願者來到天涯區鳳凰片區鳳凰大道兩旁商鋪,記錄他們一天“創文鞏衛”督察工作。</p><p><strong>10名大學生志願者</strong></p><p><strong>一天傳送200多條信息</strong></p><p>“阿姨,店鋪門前的菸頭、紙袋要及時清理!如果有人在您的店門口亂扔垃圾,作為店主要及時上前進行勸導,只有落實好‘門前三包’,積極參與‘創文鞏衛’,咱們的城市才能越來越美麗。”薛井德耐心地向店主指出鞋帽店“門前三包”存在的衛生問題,並指導商家立即改正。</p><p>“好的,我們現在就打掃乾淨!”對薛井德指出的衛生問題,戴著“創文鞏衛”紅袖章的商家立刻行動起來,拿起簸箕笤帚將門前的垃圾清理乾淨。</p><p>“每天我的任務是和組員們一起去鳳凰片區各村裡督察衛生情況,督察背街小巷存在的環境衛生等問題,並進行拍照記錄,及時反映給‘創文鞏衛’督察工作群,督察組根據志願者所反映情況進行整改。”現年21歲的薛井德來自三亞西瓜村,今年就讀於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薛井德告訴三亞日報記者,她在此開展志願巡街活動已快一個月了。</p><p>當天,與薛井德一樣,有10名大學生志願者在天涯區鳳凰片區開展“創文鞏衛”巡查志願服務,共有200多條信息經鳳凰片區“創文鞏衛”督察工作群轉送至天涯區鞏衛部門。</p><p><strong>每天堅持三四個小時巡查</strong></p><p><strong>把“門前三包”落到實處</strong></p><p>領隊的志願者浦桂東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此片區的“門前三包”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大部分商家不當回事,口頭上說配合工作,但毫無實際動作。志願者剛開始開展工作時常常遭到商家的冷言冷語,志願者親自上陣幫助商家打掃門前衛生更是家常便飯。</p><p>為更好更快地推進“創文鞏衛”工作,獲得商家的認可並主動配合,天涯區團委要求志願者堅持每天利用三四個小時進行巡查,對片區店鋪環境衛生進行督導,並在督導過程中做商家思想工作,曉之以理,讓他們瞭解“鞏衛”、支持“鞏衛”、參與“鞏衛”。</p><p>就這樣,在志願者的努力下,商家的觀念慢慢發生了轉變。現在街道兩旁的商家都主動戴著“創文鞏衛”的紅袖章,對志願者要求改正的地方都積極行動起來,像菸頭和檳榔水漬比以前少了很多,門前衛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p><p>在巡查和宣傳工作中,有的商家也對志願者提出建議和意見:“有時候我們在店裡招呼客人,稍不注意時就有在店門口乘涼的居民將嚼過的檳榔渣、檳榔水隨地亂吐。垃圾容易清理,可是這檳榔水吐在地上很難清洗,特別影響市容市貌……”對於商家提出的問題,志願者都一一記錄下來,及時反饋到“創文鞏衛”的工作群裡,大家一起商量討論具體的解決方法。</p><p>一間間店鋪指導下來,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兩個小時,志願者和記者的衣服此時早已被汗水打溼,大家頭上也佈滿了汗水。浦桂東告訴記者:“這塊片區大概有幾百家店鋪,每天工作就是挨家挨戶地進行督察,但是我們並不覺得辛苦,因為通過我們的督導,讓廣大市民知曉、參與‘創文鞏衛’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情,志願者的工作也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叫做責任!”</p><p>天涯區“鞏衛”辦有關負責人文理稱,對於志願者報送來的信息,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安排人員進行核實,並根據志願者反映情況要求有關部門限時進行整改。</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