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獻血第一人:17年獻血129次 累計18萬毫升

正能量 社會 映象網 2017-06-15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快來無償獻血吧,一人獻血,全家受益。”在偃師市火車站廣場正對面獻血點,你總能看到一個高大忙碌的身影,他身著唐裝,滿臉笑容的對著來往的人群說道。他就是連續三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偃師市獻血次數和血容量最多的人——田丙申。

在世界獻血日來臨之際,田丙申像往常一樣,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來到偃師市採血中心,進行他第129次無償獻血。

八點剛過,田丙申猶如血站工作人員一般,一進門就開始熟練地幫著醫護人員消毒、擦桌子、拖地……忙完手頭的活,田丙申第一個檢測血液,聽到醫護人員說他血液基數達標,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厚爽朗的笑容。

“田師傅是這裡的常客,和我們熟得很,如果不是電腦上有記錄,我們都記不清楚這是田師傅第幾次來獻血了。”醫護人員熱情地告訴記者。

田丙申說:“血液基數達標,就可以去洛陽獻血小板了,咱偃師沒有血液分離機,只能去洛陽。”這個時候,他的表弟過來了。讓表弟陪同,是因為偃師距離洛陽血站30餘公里,獻完血身體較為虛弱,不宜開車。

去洛陽血站,哪條路車少,不擁堵,田丙申心裡有數。“獻血這些年,每個月至少要往返血站一到兩次,哪條路最順最快,我熟得很。”田丙申笑呵呵的說。

一路閒聊,加深了對田丙申的瞭解。今年49歲的田丙申是我市城關鎮前杜樓村人,是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

緣何一直熱衷獻血事業,還要從他小時候經歷的一件事說起。田丙申10多歲時,爺爺得了肺結核,病情嚴重,當時醫院沒有與老人相同血型的血液可用,是同去的幾名村民為他爺爺及時輸血挽救了生命,這件事在他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2000年5月30日,田丙申在街頭看到了流動獻血車,他毫不猶豫地挽起袖子,獻出了自己的鮮血。

也正是那一次,開始了田丙申的無償獻血生涯。

起初,田丙申定期捐獻全血,從2004年起他開始無償捐獻血小板,幾乎每個月都要去洛陽市中心血站採血一次。

“血小板可以救助白血病、產後大出血等危重病人。一個健康人捐獻血小板後,通過身體自我調節,採後3天,血小板就會恢復到原來水平,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還能救人,何樂而不為呢?”談起獻血常識,田丙申頭頭是道。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洛陽中心血站洛南採血屋。

“田師傅,您來了,今天還是捐獻血小板嗎?” “對,還是血小板。”

看得出,田丙申和這裡的醫護人員也非常熟識。

“田師傅,血小板基數出來了,是280。” “可以獻兩個治療量。”田丙申對獻血的數字非常敏感。

來到二樓,他熟練地躺在一臺血液分離機旁的床上,擼起袖子等待醫務工作者為他扎針。

“捐獻血小板不同於平時的捐獻“全血”,而是屬於捐獻“成分血”,就是抽取血液中的血小板,然後把其餘成分回輸給人體,所以速度慢,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田丙申用“專業”術語告訴我們。

“田師傅特別實誠熱心。”醫務工作者胡濤說,因為AB型血的人較少,而捐獻的血小板保存期又短,洛陽中心血站專門留下了田丙申的電話,希望在需要時能及時聯繫到他。

2005年8月,田丙申和妻子一起到鄭州進貨,他接到洛陽中心血站打來的電話,有一個病人急需輸AB型血,田丙申瞞著妻子,獨自坐車跑回洛陽,妻子得知情況後,沒有指責,而是和他一起走上了獻血的道路。在田丙申的影響和帶動下,他身邊的許多親戚朋友也陸續成為無償獻血者,兒子18歲當天,走進了獻血中心。為了獻出的血能夠符合標準,田丙申養成了“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的生活習慣,每次臨近獻血的日子,田丙申還要“戒肉”幾天,並且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他表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會一直無償獻血到國家規定的55週歲。

從2004年到現在,每隔一個月,田丙申都會去洛陽血液中心無償捐獻血小板。從2000年到現在,17年內,他累計無償獻血129次,累計18萬毫升。

高大魁梧的身板兒,憨厚的笑容總是掛在田丙申黝黑的臉上。如今他已經成為了中國造血幹細胞資料庫捐獻志願者,並留下了自己的血樣,如果有合適的配型,他會無償捐獻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為患者贏得一次重生的機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