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圍巾杭州造?浙江警方破獲跨國製售假冒案

青年時報 記者 翟玉標 通訊員 沈雁 文 蔡酈 製圖

LV圍巾杭州造?浙江警方破獲跨國製售假冒案

在昨天舉行的2019浙江省“4·26”知識產權宣傳週啟動儀式上,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了《2018年浙江省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和製售假冒貴州茅臺酒案等《2018年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重視,浙江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在加強。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LV圍巾杭州造?

我省警方破獲跨國製售假冒案

近年,海外名牌產品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一些不法分子便打起了製售國際大牌的主意。

去年3月,法國路易威登公司向義烏市公安局報案稱,義烏國際商貿城內有銷售假冒LV圍巾的犯罪嫌疑人。後經義烏市公安局查實:2017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毛某、於某、葉某等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內開設圍巾商鋪,接受訂單後委託在杭州餘杭開設地下工廠的犯罪嫌疑人俞某、方某等生產假冒品牌圍巾並經義烏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柬埔寨等國,涉案價值500餘萬元。

在省公安廳統一指揮下,義烏、杭州等地警方聯合開展行動。在杭州餘杭搗毀製假窩點3個,抓獲並刑事拘留俞某、方某、毛某、於某、葉某等犯罪嫌疑人6人。在新疆警方的配合下,從霍爾果斯口岸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等,成功打掉一個銷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至哈薩克斯坦的犯罪團伙。同時,阿聯酋迪拜海關根據我國公安部門的情報,成功截獲報關出境的假冒“LV”“HERMES”等知名品牌圍巾8400餘條。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跨省、跨國製售假冒名牌商品大案。”據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本案境內外犯罪嫌疑人相互勾結,犯罪嫌疑人在義烏接受訂單,委託餘杭地下工廠非法生產,再從義烏髮往全國各地,經新疆口岸出境,通過境外不法分子完成境外銷售,形成一條跨省、跨國製售冒牌商品的完整犯罪鏈。

數據資源開發有專屬權?

全國首例涉應用案件在杭宣判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佈的十大典型案件中,有一個全國首例涉數據資源開發應用行為正當性與數據資源權屬判定的新類型案件。

杭州一家網購平臺對網絡用戶瀏覽、搜索、加購、交易等痕跡信息進行數據抓取、深度挖掘、整合加工形成衍生數據產品“生意參謀”,面向自己的服務商家提供付費服務,幫助商家實時掌握市場行情,改善經營狀況。安徽美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這家網購平臺的客戶,他利用向、訂購的“生意參謀”子賬戶,通過遠程登錄的技術手段直接獲取“生意參謀”數據產品中的實時數據,以明顯低於市場價分銷給他人從中牟利。

法院認為,安徽美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違反了誠信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這種“不勞而獲”的搭便車行為損害了同行業競爭者淘寶公司的合法利益,具有明顯的不正當性,構成不正當競爭。

據介紹,案件在判決時以財產權為定位,首次通過司法判例初步劃分了各相關主體對於數據資源的財產權邊界,同時賦予數據產品開發者以“競爭性財產權益”這種新類型權屬,確認其可以此作為權利基礎獲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為立法完善提供了可借鑑的司法例證。

●新聞+

版權保護成效顯著

全國唯一實現設區市全覆蓋省份

在知識產權保護中,浙江不斷地在機制中創新。

去年,浙江在版權保護方面成效顯著,全省11個地市全部進入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城市序列,是全國唯一實現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

知識產權保護需要不斷加強對外交流合作與人才培養,去年省市場監管局以浙江自貿區等品牌企業為重點,開展馬德里商標註冊宣傳培訓;舉辦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打造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培訓基地的作用,面向企業、市場培訓知識產權實務人才5500餘人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