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趙子琪 插花 楠木 素描 新京報Fun娛樂 2017-05-26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瑋 實習生 陳卓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新媒體編輯:吳冬妮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公號(ID:yuleyidian)原創內容,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作為一個女演員,趙子琪並不算多產,尤其在當了媽媽之後,基本保持著每年一兩部戲的節奏,而她的大部分空閒時間都用來“學習”了。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畫畫已經成了趙子琪的日常習作之一。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趙子琪上過的學習班包括木工、織布、茶藝、插花、畫畫、陶藝……每次都是用家裡阿姨的名字報個名,定時去上課。她熱衷於手工藝學習,因為覺得“心手相連”,手在活動的時候,心就交給它了,這個時候人最專注,也最開心。學了手工藝之後,趙子琪做過陶藝的小茶杯、花瓶,金絲楠木材的小菜板,雖然這些小物件並不一定在家裡能夠發揮出它的使用價值,但趙子琪樂此不疲。

在她看來,人的一生有那麼多有趣的領域可以去探索學習,想想這些還沒有時間學習的東西,也就不會輕易再被感情、工作這些具象瑣碎的事物所困。

  • 木工

錯買名貴木材做菜板

不是串味兒,就是掉色

我最早學的是木工,那時我家老大不到一歲,我得老在她身邊。只有每週上木工課的時候,把車開出去,覺得心都飛了,好自由,好像回到自己的世界裡一樣。

報名用的我們家阿姨的名字,我開始認為同學們都不認識我,到了以後每個人會有一個儲物箱。大家都非常專注自己手上的活兒,尤其做木工,都是非常精細的。直到課結束了,有個同學說子琪我老公特別崇拜你。其實他們都知道我是誰,但沒有一個人來跟你打探什麼。我發現會去學這些手作的人都是一類人,特容易在那裡面找到氣場舒服,讓你覺得放鬆的夥伴。

學木工我就是做些小玩意兒,當時學得可嗨了。我跟師父去過木材市場,一到那兒我就瘋了,看到這個木材要買,那個木材我也要買。我們老師特壞,也沒攔著我,我上去就咣咣咣買了五條整的金絲楠,還有一堆非洲花梨,都是很貴的木材。逛到第五家,人家看我這一車木頭,問你這是要幹嗎,我說要做菜板。我那時迷戀做小菜板,又簡單又省事,而且做出來還挺有成就感。我還跟我們班同學開玩笑說,我要當小菜板大師。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在做木工的過程中趙子琪體會到了“心手相連”。藝人供圖

手藝活兒就是需要精確,要心細膽大。我覺得無論做陶藝、做木工,還是做織布,這些動手的活兒都能讓你的心得到放鬆。人最幸福的狀態就是你在專注做一件事,最讓人惶恐焦慮的就是同時有好幾件事牽扯著你,要有計劃地去做。當你去做這種手工活,你必須很專注,而且你很容易就被帶進去了,這叫心手相連。手在活動的時候,你的心就交給它了,不會想到別的事,那時候最開心。

人說做菜板用這個木頭啊?這不行的。非洲花梨中間不是有一塊紅色嘛,會掉色。而金絲楠本身是自帶香氣的,放食物會串味兒,一般都是用來做傢俱的。不過,最後 我還是做了五個金絲楠的菜板。老師說這就是你一個初學者應該交的學費。後來我把木材全送給老師了。除了木工,我還學過做陶藝和織布。

  • 畫畫

最喜歡畫天空、白雲

老師從不限制條框,很自由

因為想學的東西太多,以至於畫畫這一項,本來我是想留在五十歲以後,更閒的時候再去學。

我曾經向一位畫家拜師,他讓我練素描,先畫四十個魔方,把我給畫魔怔了。我想這畫素描、畫魔方透視關係就得畫四十個,這事還是五十歲以後再幹吧,就放棄了。後來朋友跟我說有個老師很好,他上來就畫,不用素描。我說這樣也可以嗎?他說,油畫沒關係,反正畫錯了還可以拿顏色給它遮掉。我說這個好,對我的路子,我就去學了。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從最初的勾勒到最終的成型,趙子琪說感覺要愛上“她”了。圖片來自藝人微博

我們上課時有七八個到十幾個人,各自有各自的進度,都不是同一個基礎的。每節課老師會把大家集中起來,講一個新的知識點。你可以找一個你想畫的東西,也可以臨摹他給你提供的素材。實在畫不下去了,就問老師怎麼弄,他教教你。我第一次畫完了以後,不知道怎麼畫出立體感,老師會教一教,在交界處要把它描淡一點。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圖片來自藝人微博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藍天白雲,讓趙子琪找到了幸福感。藝人供圖

我第一幅畫是臨摹,前面擺了一瓶植物。第二幅畫就是畫風景,藍天、白雲、山。畫山我還挺費勁的,畫到天空、雲的時候我就畫嗨了,覺得畫的時候特有幸福感,越畫越開心。而且在顏色上老師也不會有特別的要求,比如同一個主題有的人就會畫成橘紅色,有人畫成綠色,每個人對色彩的選擇都不一樣,老師也不管,你想畫什麼顏色都可以,去畫你理解的東西,很自由。

  • 插花

中式插花講究比例

西方流行用濾鏡,太過隨意

我現在還在學中式插花。中式插一盆花,像我們這種初學者插得不咋地,光是弄鐵絲就得好久。經常我們上課時老師先跟你講講,今天要插什麼東西,你插完以後,在老師看來就要全得拔掉,再給你重新插一次。你看老師插,同樣的那些花材,插完了會有那種自然地從土地裡面生長出來的感覺,天生就是一幅畫,空間感、結構、構圖比例都是非常講究的,百看不厭。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採訪的當下,趙子琪現場展示了自己的插花技藝。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中式插花每一款都是有名字的,至少初學的時候是要按它的比例規格來插。慢慢你學到後面自己有了鑑賞能力、創作能力,可以跳脫它自己去發揮。

現在西方流行一種亂插蔥式的插花,ins上好多花藝網紅都插得亂七八糟的,各種鬱金香都是耷拉著腦袋,感覺像胡插的一樣。但是她們愛用濾鏡,做成褪色的效果,你看了覺得倍兒洋氣特好看,其實就是一個新鮮感。後來我學了中式插花,就覺得西式真的好隨意。

  • 育兒理念

孩子三歲前不會離開她們

我小時候,三歲以前沒怎麼見過我爸媽。後來我生孩子,看了很多育兒書,才知道三歲之前特別重要,是你跟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最重要的一個時段。這個時間如果父母沒有和孩子在一起,親子關係就不會親密。我跟我父母就是這樣,彼此非常支持,但就是不夠親密。我從來不會躺在我媽懷裡撒個嬌,甚至我媽拉我的手,我都會覺得特別扭。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陪伴女兒的日子,永遠讓趙子琪覺得快樂。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揭祕主婦趙子琪的生活日常,買死貴的金絲楠木竟然用來做菜板

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所以我絕不要和自己的孩子也這樣,在三歲之前我不會離開她們。生完老二,我也去外地拍過些戲,但走哪兒都得帶著她。拍《人民的名義》也是帶著她去的,因為那時老大已經上學了。更早的時候,我就帶著她倆。

當時就是在哪拍戲,我就在當地租個房子,租三個月。其實租給我這樣的人,房東到最後收房子時都會很開心。我恨不得來個大改造,我會給人家椅子配上坐墊,然後配桌布,換吸頂燈,把衛生間裡面沒裝的五金件都給裝了,鋪地毯……走的時候,阿姨就會很心疼。我的信念就是,一個地方要因為我們住過,比我們來之前更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