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罍

說是兩個青銅“罐子”,但實際上它們是有其專業名稱的,分別叫做“克罍(讀音為lei,二聲)”與“克盉(讀音為he,二聲)”。罍、盉二器,都是我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禮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咱們這文明古國是多麼的重視禮儀、禮法。那為什麼把這兩件禮器稱為“克罍”、“克盉”呢?原來這都跟它們的主人,也是燕國第一代國君姬克有關。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罍

說是兩個青銅“罐子”,但實際上它們是有其專業名稱的,分別叫做“克罍(讀音為lei,二聲)”與“克盉(讀音為he,二聲)”。罍、盉二器,都是我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禮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咱們這文明古國是多麼的重視禮儀、禮法。那為什麼把這兩件禮器稱為“克罍”、“克盉”呢?原來這都跟它們的主人,也是燕國第一代國君姬克有關。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盉

什麼,什麼?燕國第一任國君叫姬克!不是應該叫姬奭麼?難道召公還有個別名叫克麼?大家千萬別誤會,召公名叫姬奭是一定的,姬克本來就跟召公是兩個人,並且,姬克其人還不是外人,乃是召公的長子。這樣一說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原來燕國建國跟魯國很像,也是由長子代封去創立的。之所以筆者能如此肯定地說燕國也是由始封者的元子去建立的,還是因為這兩件青銅禮器,正是它們器身上同樣留下的四十多字的銘文,講述了姬克立燕的建國史。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先是周天子在誇讚太保(太保是官名,這裡指的就是官居周朝太保的召公姬奭),說他進獻的治國方略是十分合理的,身為天子非常贊同他的建言。接下來,話鋒一轉繼續記載到,天子特任命姬克為侯,到燕地立國,管有的領土是從羌、狸一直到馭、微這一片土地。於是,姬克接受任命前往燕地就任,一邊把天子賜封的土地管理起來,一邊還把當地的動亂給平息了。最後,銘文準備收尾記載到,姬克為了紀念此次封賞事件,感謝周天子的恩澤,特命人制作了這樣一套禮器,並把此事刻在了上面。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罍

說是兩個青銅“罐子”,但實際上它們是有其專業名稱的,分別叫做“克罍(讀音為lei,二聲)”與“克盉(讀音為he,二聲)”。罍、盉二器,都是我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禮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咱們這文明古國是多麼的重視禮儀、禮法。那為什麼把這兩件禮器稱為“克罍”、“克盉”呢?原來這都跟它們的主人,也是燕國第一代國君姬克有關。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盉

什麼,什麼?燕國第一任國君叫姬克!不是應該叫姬奭麼?難道召公還有個別名叫克麼?大家千萬別誤會,召公名叫姬奭是一定的,姬克本來就跟召公是兩個人,並且,姬克其人還不是外人,乃是召公的長子。這樣一說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原來燕國建國跟魯國很像,也是由長子代封去創立的。之所以筆者能如此肯定地說燕國也是由始封者的元子去建立的,還是因為這兩件青銅禮器,正是它們器身上同樣留下的四十多字的銘文,講述了姬克立燕的建國史。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先是周天子在誇讚太保(太保是官名,這裡指的就是官居周朝太保的召公姬奭),說他進獻的治國方略是十分合理的,身為天子非常贊同他的建言。接下來,話鋒一轉繼續記載到,天子特任命姬克為侯,到燕地立國,管有的領土是從羌、狸一直到馭、微這一片土地。於是,姬克接受任命前往燕地就任,一邊把天子賜封的土地管理起來,一邊還把當地的動亂給平息了。最後,銘文準備收尾記載到,姬克為了紀念此次封賞事件,感謝周天子的恩澤,特命人制作了這樣一套禮器,並把此事刻在了上面。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拓片

這就又很奇怪了,罍、盉上的銘文寫得很明白,燕國是封給了姬克的,應該沒有召公什麼事,莫非《史記》中記載的武王封召公於北燕是錯誤的嗎?答案當然不是,大家要區分一下,太史公記載封賞召公的武王,而克罍銘文上所說的周天子乃是成王。因為,《尚書·君奭》中有明確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可見召公被稱為太保已經是成王了。

因此,結合《史記》與銘文在一起來看得知,原來武王確實是封了召公於燕建國,但召公和周公一樣,也需要在朝中輔佐武王穩定局勢,因此同樣沒有去就國。到了成王時期,身為太保與太師的召公、周公就更沒有辦法離開年幼的天子,所以成王同時改封二公的元子前去屬地就任,這才有了伯禽建魯、姬克立燕。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罍

說是兩個青銅“罐子”,但實際上它們是有其專業名稱的,分別叫做“克罍(讀音為lei,二聲)”與“克盉(讀音為he,二聲)”。罍、盉二器,都是我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禮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咱們這文明古國是多麼的重視禮儀、禮法。那為什麼把這兩件禮器稱為“克罍”、“克盉”呢?原來這都跟它們的主人,也是燕國第一代國君姬克有關。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盉

什麼,什麼?燕國第一任國君叫姬克!不是應該叫姬奭麼?難道召公還有個別名叫克麼?大家千萬別誤會,召公名叫姬奭是一定的,姬克本來就跟召公是兩個人,並且,姬克其人還不是外人,乃是召公的長子。這樣一說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原來燕國建國跟魯國很像,也是由長子代封去創立的。之所以筆者能如此肯定地說燕國也是由始封者的元子去建立的,還是因為這兩件青銅禮器,正是它們器身上同樣留下的四十多字的銘文,講述了姬克立燕的建國史。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先是周天子在誇讚太保(太保是官名,這裡指的就是官居周朝太保的召公姬奭),說他進獻的治國方略是十分合理的,身為天子非常贊同他的建言。接下來,話鋒一轉繼續記載到,天子特任命姬克為侯,到燕地立國,管有的領土是從羌、狸一直到馭、微這一片土地。於是,姬克接受任命前往燕地就任,一邊把天子賜封的土地管理起來,一邊還把當地的動亂給平息了。最後,銘文準備收尾記載到,姬克為了紀念此次封賞事件,感謝周天子的恩澤,特命人制作了這樣一套禮器,並把此事刻在了上面。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拓片

這就又很奇怪了,罍、盉上的銘文寫得很明白,燕國是封給了姬克的,應該沒有召公什麼事,莫非《史記》中記載的武王封召公於北燕是錯誤的嗎?答案當然不是,大家要區分一下,太史公記載封賞召公的武王,而克罍銘文上所說的周天子乃是成王。因為,《尚書·君奭》中有明確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可見召公被稱為太保已經是成王了。

因此,結合《史記》與銘文在一起來看得知,原來武王確實是封了召公於燕建國,但召公和周公一樣,也需要在朝中輔佐武王穩定局勢,因此同樣沒有去就國。到了成王時期,身為太保與太師的召公、周公就更沒有辦法離開年幼的天子,所以成王同時改封二公的元子前去屬地就任,這才有了伯禽建魯、姬克立燕。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尚書》中召公為成王太保的文字描述

解釋清楚了燕國是由誰建立的,就該來說說燕國的屬地到底是哪了。既然這片古遺址是在北京房山發現的,那燕國就在北京一帶嘍。而且北京自古有燕京的稱呼,春秋戰國時期燕國首都又基本在薊(北京的古稱),因此,燕國領地應該基本就是以整個北京為主的地區吧。

其實,燕國最初的領地並沒有那麼大,那都是後來一點點吞併擴張的。最早燕國屬地據記載就是“燕山之野”,也就是緊挨著燕山山脈的這一片土地,因此國名才為燕。而它的範圍大概包括房山、門頭溝一帶,但並沒有包括北京市區及以東地區,那裡才被稱為薊,是被武王封給了堯帝的後人。到了公元前7世紀左右,燕國吞併了這個鄰居薊國,徹底佔有了整個北京,都城也落到了中心城區薊,為後世所熟知。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罍

說是兩個青銅“罐子”,但實際上它們是有其專業名稱的,分別叫做“克罍(讀音為lei,二聲)”與“克盉(讀音為he,二聲)”。罍、盉二器,都是我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禮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咱們這文明古國是多麼的重視禮儀、禮法。那為什麼把這兩件禮器稱為“克罍”、“克盉”呢?原來這都跟它們的主人,也是燕國第一代國君姬克有關。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盉

什麼,什麼?燕國第一任國君叫姬克!不是應該叫姬奭麼?難道召公還有個別名叫克麼?大家千萬別誤會,召公名叫姬奭是一定的,姬克本來就跟召公是兩個人,並且,姬克其人還不是外人,乃是召公的長子。這樣一說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原來燕國建國跟魯國很像,也是由長子代封去創立的。之所以筆者能如此肯定地說燕國也是由始封者的元子去建立的,還是因為這兩件青銅禮器,正是它們器身上同樣留下的四十多字的銘文,講述了姬克立燕的建國史。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先是周天子在誇讚太保(太保是官名,這裡指的就是官居周朝太保的召公姬奭),說他進獻的治國方略是十分合理的,身為天子非常贊同他的建言。接下來,話鋒一轉繼續記載到,天子特任命姬克為侯,到燕地立國,管有的領土是從羌、狸一直到馭、微這一片土地。於是,姬克接受任命前往燕地就任,一邊把天子賜封的土地管理起來,一邊還把當地的動亂給平息了。最後,銘文準備收尾記載到,姬克為了紀念此次封賞事件,感謝周天子的恩澤,特命人制作了這樣一套禮器,並把此事刻在了上面。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拓片

這就又很奇怪了,罍、盉上的銘文寫得很明白,燕國是封給了姬克的,應該沒有召公什麼事,莫非《史記》中記載的武王封召公於北燕是錯誤的嗎?答案當然不是,大家要區分一下,太史公記載封賞召公的武王,而克罍銘文上所說的周天子乃是成王。因為,《尚書·君奭》中有明確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可見召公被稱為太保已經是成王了。

因此,結合《史記》與銘文在一起來看得知,原來武王確實是封了召公於燕建國,但召公和周公一樣,也需要在朝中輔佐武王穩定局勢,因此同樣沒有去就國。到了成王時期,身為太保與太師的召公、周公就更沒有辦法離開年幼的天子,所以成王同時改封二公的元子前去屬地就任,這才有了伯禽建魯、姬克立燕。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尚書》中召公為成王太保的文字描述

解釋清楚了燕國是由誰建立的,就該來說說燕國的屬地到底是哪了。既然這片古遺址是在北京房山發現的,那燕國就在北京一帶嘍。而且北京自古有燕京的稱呼,春秋戰國時期燕國首都又基本在薊(北京的古稱),因此,燕國領地應該基本就是以整個北京為主的地區吧。

其實,燕國最初的領地並沒有那麼大,那都是後來一點點吞併擴張的。最早燕國屬地據記載就是“燕山之野”,也就是緊挨著燕山山脈的這一片土地,因此國名才為燕。而它的範圍大概包括房山、門頭溝一帶,但並沒有包括北京市區及以東地區,那裡才被稱為薊,是被武王封給了堯帝的後人。到了公元前7世紀左右,燕國吞併了這個鄰居薊國,徹底佔有了整個北京,都城也落到了中心城區薊,為後世所熟知。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北京的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這就是燕國立國的故事,雖然召公姬奭沒能首封就去建國,但在他後人手中還是逐漸強大了起來。哪怕其中過程坎坷,還多次遷都,但其疆域仍然囊括了北京、冀北、遼西等廣大區域,成為雄霸北方的戰國後期唯一留存下來的姬姓諸侯。不過,這些燕國逐漸強大的故事都是後話了,今天咱們就不細說了,等到時機到了,咱們再慢慢敘來。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燕國立國、召公姬奭、功高封燕、琉璃河遺址、克罍克盉、銘文、姬克、元子就封、燕初領土。

"

召公姬奭與周武王並不是親兄弟,但同為周國宗室的他在滅商立周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的功勞與太公、周公比起來沒有那麼大,可在所有功臣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在武王大封天下時,召公作為宗室貴族及功臣,也獲得了很高的封賞。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召公姬奭

武王封賞給召公的領地在燕,地處中原北部,緊鄰東北,大有讓他幫助朝廷穩定並拓展北方疆域的意圖。眾所周知,燕國也屬於周朝時期較為強大的國家,甚至到了戰國時代,還是“七雄”之一,可見其實力不俗。可是,這樣一個北方大諸侯,司馬公對他的建國史記載得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一帶而過,那燕國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學者,甚至燕國封地具體在哪也眾說不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發掘出的一處商周時期大型城池、宮殿、墓葬遺址之後,特別是其中兩個青銅材質的“罐子”的發現,似乎揭開了燕國立國的神祕面紗。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罍

說是兩個青銅“罐子”,但實際上它們是有其專業名稱的,分別叫做“克罍(讀音為lei,二聲)”與“克盉(讀音為he,二聲)”。罍、盉二器,都是我國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禮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咱們這文明古國是多麼的重視禮儀、禮法。那為什麼把這兩件禮器稱為“克罍”、“克盉”呢?原來這都跟它們的主人,也是燕國第一代國君姬克有關。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兩個“罐子”其中之一的克盉

什麼,什麼?燕國第一任國君叫姬克!不是應該叫姬奭麼?難道召公還有個別名叫克麼?大家千萬別誤會,召公名叫姬奭是一定的,姬克本來就跟召公是兩個人,並且,姬克其人還不是外人,乃是召公的長子。這樣一說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原來燕國建國跟魯國很像,也是由長子代封去創立的。之所以筆者能如此肯定地說燕國也是由始封者的元子去建立的,還是因為這兩件青銅禮器,正是它們器身上同樣留下的四十多字的銘文,講述了姬克立燕的建國史。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先是周天子在誇讚太保(太保是官名,這裡指的就是官居周朝太保的召公姬奭),說他進獻的治國方略是十分合理的,身為天子非常贊同他的建言。接下來,話鋒一轉繼續記載到,天子特任命姬克為侯,到燕地立國,管有的領土是從羌、狸一直到馭、微這一片土地。於是,姬克接受任命前往燕地就任,一邊把天子賜封的土地管理起來,一邊還把當地的動亂給平息了。最後,銘文準備收尾記載到,姬克為了紀念此次封賞事件,感謝周天子的恩澤,特命人制作了這樣一套禮器,並把此事刻在了上面。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克罍、克盉上的銘文、拓片

這就又很奇怪了,罍、盉上的銘文寫得很明白,燕國是封給了姬克的,應該沒有召公什麼事,莫非《史記》中記載的武王封召公於北燕是錯誤的嗎?答案當然不是,大家要區分一下,太史公記載封賞召公的武王,而克罍銘文上所說的周天子乃是成王。因為,《尚書·君奭》中有明確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可見召公被稱為太保已經是成王了。

因此,結合《史記》與銘文在一起來看得知,原來武王確實是封了召公於燕建國,但召公和周公一樣,也需要在朝中輔佐武王穩定局勢,因此同樣沒有去就國。到了成王時期,身為太保與太師的召公、周公就更沒有辦法離開年幼的天子,所以成王同時改封二公的元子前去屬地就任,這才有了伯禽建魯、姬克立燕。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尚書》中召公為成王太保的文字描述

解釋清楚了燕國是由誰建立的,就該來說說燕國的屬地到底是哪了。既然這片古遺址是在北京房山發現的,那燕國就在北京一帶嘍。而且北京自古有燕京的稱呼,春秋戰國時期燕國首都又基本在薊(北京的古稱),因此,燕國領地應該基本就是以整個北京為主的地區吧。

其實,燕國最初的領地並沒有那麼大,那都是後來一點點吞併擴張的。最早燕國屬地據記載就是“燕山之野”,也就是緊挨著燕山山脈的這一片土地,因此國名才為燕。而它的範圍大概包括房山、門頭溝一帶,但並沒有包括北京市區及以東地區,那裡才被稱為薊,是被武王封給了堯帝的後人。到了公元前7世紀左右,燕國吞併了這個鄰居薊國,徹底佔有了整個北京,都城也落到了中心城區薊,為後世所熟知。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北京的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這就是燕國立國的故事,雖然召公姬奭沒能首封就去建國,但在他後人手中還是逐漸強大了起來。哪怕其中過程坎坷,還多次遷都,但其疆域仍然囊括了北京、冀北、遼西等廣大區域,成為雄霸北方的戰國後期唯一留存下來的姬姓諸侯。不過,這些燕國逐漸強大的故事都是後話了,今天咱們就不細說了,等到時機到了,咱們再慢慢敘來。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燕國立國、召公姬奭、功高封燕、琉璃河遺址、克罍克盉、銘文、姬克、元子就封、燕初領土。

周代諸侯建國錄之燕:兩個“青銅罐”的出土,揭開了他立國的祕密

關鍵詞雲圖簡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