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的明代狀元卷真跡!記者探祕青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趙秉忠狀元卷

全國唯一的明代狀元卷真跡!記者探祕青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趙秉忠狀元卷

全國唯一的明代狀元卷真跡!記者探祕青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趙秉忠狀元卷

狀元卷(局部)

古代的科舉考試讓無數文人趨之若鶩,其中殿試第一“狀元”更是無上榮譽。從隋朝中期到清朝末年,科舉制延續了近1300年,產生狀元700多名,但因為戰亂及朝代更迭等原因,存世的狀元卷非常少。而現藏於青州市博物館內的明代趙秉忠狀元卷更是成為海內外孤品。趙秉忠狀元卷被發現前,還從來沒有人見過明朝的狀元卷。即便是清朝的狀元卷,也只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寥寥幾份。

那麼,這份狀元卷是如何得來的?中間經歷了怎樣的曲折過程?本期《濰坊國寶檔案》,記者採訪了青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和趙秉忠第14代孫趙繼光,一起聽他們講講狀元卷背後的故事。

海內外孤本,內容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在青州市博物館二樓展廳,一份字跡清秀的小楷摺頁舒展開來,這是明代青州人趙秉忠殿試中狀元的答卷,右上角有御筆朱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引人注目。

記者瞭解到,狀元卷有19折冊頁。第一部分彌封,是趙秉忠及其上三代的簡歷。字用仿宋體寫成,共4行。首折上方還有“禮部之印”四字方印。首折後一部分是正文,共15折冊頁,全文2460字,用館閣體小楷寫成,字跡端正,無一誤筆。卷中還有多處標註經典語句的硃色句讀批註。正文之後是大學士及禮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九位閱卷官的官職和姓名。

“這份狀元卷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份明代狀元卷,它填補了我國明代科舉考試檔案的空白,是海內外孤本。”不僅如此,青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狀元卷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趙秉忠參加殿試時,皇上欽定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狀元卷中的2460個字,凝聚了趙秉忠對治國方略的深入思考,圍繞“實政”“實心”兩個中心思想,對如何做好皇帝、如何施行治國方略進行了闡述。他在試卷中用中肯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當時的社會矛盾,針對時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議。

“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首先要立法,各種規章制度必須齊全;其次要從皇帝開始以身作則,貫徹執行,依法治國。趙秉忠的‘實政’和‘實心’思想對當今社會的發展仍有借鑑意義。”工作人員說。

全國唯一的明代狀元卷真跡!記者探祕青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趙秉忠狀元卷

(明)趙秉忠畫像

後代捨命保護,“闖關東”時隨身攜帶

趙秉忠狀元卷如今已蜚聲海內外,而這份狀元卷能歷經近400年風雨保留至今,趙秉忠的第13代孫趙煥斌功不可沒。

趙煥斌1986年已經去世,但他的兒子、今年72歲的趙繼光對其父親保存狀元卷的過程仍記憶猶新。趙繼光從記事起,狀元卷就一直由其父親保管。

“趙家人知道祖輩上出了個狀元,滿門引以為榮,殿試卷更被看作傳家之寶,從來祕不示人。一輩輩的趙家後人把狀元卷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歷經了幾個朝代的更迭戰亂,都是捨命保護下來的。”趙繼光說。

“1942年和1960年,因為家鄉鬧饑荒,父親兩次闖關東,每次都將狀元卷縫在破皮襖裡帶著。在東北的幾年,父親不管在什麼地方,保護狀元卷都是他的首要任務,每夜都枕著用破皮襖包著的狀元卷當枕頭,視狀元卷如護身符。不論是兵荒馬亂的年代還是飢餓的年代,父親始終沒有拿狀元捲去換錢補貼家用。”趙繼光回憶說,“文革”時,趙家的不少遺物被破壞,唯獨這份狀元卷,父親把它藏在枕頭裡,才倖免於難。

不過,後來狀元卷差點被趙繼光的母親燒掉。“1967年秋的一天,我母親正準備做午飯。但接連幾天下雨,柴草潮溼,點不著火。母親想起抽屜底下有本老本子,就去拿來點火。這時,我父親正好從地裡回來,看到母親要燒狀元卷,大喝一聲,奪了過來。”趙繼光說,“父親要是晚來一步,狀元卷就化為灰燼了。這件事也讓父親自責不已,從此,他把狀元卷看護得更緊了,不準別人動它。”

到了1982年,時任原青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長的魏振聖在青州市鄭母村進行文物考查時,瞭解到趙煥彬老人保存著趙秉忠的狀元卷。他先後24次到趙煥彬家裡拜訪,希望老人捐獻狀元卷。最終,趙煥斌被魏振聖的真心感動,將狀元卷捐獻給了國家。

捐獻後曾被博物館保安盜走,開價150萬想轉手賣掉

為證實狀元卷的真偽,魏振聖曾攜帶狀元捲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請專家鑑定。專家們看了原件,認為綾子、宣紙、裝裱技術等,都是明朝的原件,但因為之前沒見過,專家們心裡也沒底。最後,幾位專家從故宮博物院裡取出了明代禮部的大印和試卷上的禮部印章進行比對,才確定狀元捲上的印就是那個印章蓋上的。他們在鑑定書上寫道:“目前我們國家的明代殿試卷,發現的只有這一份真跡,可以說是無價寶,屬國家一級文物。”

作為海內外孤本,趙秉忠狀元卷備受矚目,每天前來青州市博物館瞻仰欣賞的人絡繹不絕。然而1991年8月5日,眾目睽睽之下的狀元卷卻不見了。

發現狀元卷被盜後,當時青州市公安局局長與有關幹警立即在博物館召開緊急案情分析會,最終通過詢問調查,確定博物館內的一名保安盜走了狀元卷。

鎖定目標後,公安幹警經過8天9夜奮戰,終於將保安抓獲。據介紹,當時這名保安開價150萬想要賣掉狀元卷,幸運的是,因為是海內外孤本,所有的文物販子都不敢沾手狀元卷,狀元卷未被販賣掉。

狀元卷失而復得,從此深藏不露,如今青州博物館內展出的是故宮博物院做的仿製品。

如何從宮廷流落民間仍是謎,後人也說不清

很多人都很好奇趙秉忠狀元卷是如何流落到民間的。因為通常狀元卷在封建王朝都被視為國家機要檔案,被封存在深宮大內,除了皇帝和極少數高級官員,其他人根本無法看到。

趙繼光也曾問過他的父親趙煥斌,但趙煥斌也不清楚。“父親去他姑姑家串門時,發現狀元卷壓在櫃子底下,於是就拿回來保管。具體是誰傳下來的、如何傳下來的,已經無從考證。”趙繼光說。

有人推測狀元卷的出現可能與趙秉忠和他的父親趙僖有關。因為趙秉忠、趙僖父子都曾在禮部任職,而科舉考試就是歸禮部分管。趙家父子利用職務之便,帶回狀元卷光宗耀祖,倒也順理成章。但這個說法受到了趙家後人的質疑。

之後,又有專家提出,時任禮部尚書的趙秉忠為了避免魏忠賢的陷害,才從大內偷出了自己的狀元卷。魏忠賢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宦官之一,而趙秉忠性格歷來耿直倔強,狀元的身份也讓他對魏忠賢這個宦官不屑一顧,為此,二人漸生怨恨。後來,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讓魏忠賢和趙秉忠的關係勢同水火。所以有人認為,狀元捲成了趙秉忠的一塊心病,因為這份狀元卷雖然主要闡述了安邦治國的道理,但同時也有很多抨擊當朝時政的內容。趙秉忠很擔心魏忠賢利用狀元捲來陷害他。於是,他利用禮部尚書的職務之便,將狀元卷從大內取出,然後告老還鄉。但是這一說法依然受到質疑,因為當時要動宮廷檔案,就是殺頭,禍滅九族,如果把狀元卷拿出來作為避免魏忠賢陷害的證據,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究竟趙家是如何把狀元卷從宮廷帶回青州的,恐怕將是一個永遠的謎了。

狀元文化、狀元精神在青州譚坊代代相傳

現在在青州市博物館,前來參觀狀元卷的遊客和市民依然不少,與狀元卷相關的文創產品也非常受歡迎。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趙秉忠後人的生活在喧囂熱鬧之後已逐漸歸於平靜。記者在青州市譚坊鎮中鄭村採訪時瞭解到,趙秉忠第14代孫趙繼光的孩子現如今都在外地發展,只剩老兩口在村中生活。趙繼光的生活並不富裕,居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已經翻修了好幾次。他們並沒有因為捐獻了狀元卷而大富大貴。

生活雖然清貧,但趙繼光卻過得十分安心。如果有人問他狀元卷的故事,趙繼光也非常樂意給大家講述。“現在的小學生大都知道狀元卷是趙煥斌爺爺保護下來的,這就足夠了,我們不在乎名利。”趙繼光告訴記者,他們家有條祖訓,這條祖訓已經傳承了幾百年。“暗中分明如秉燭,寸中檢點莫欺天”,這是趙秉忠為人處世的準則,也是教育子女的原則。他教育家人、後人對人對事要心存正義,分清是非曲直,不能顛倒黑白,為人做事要有道德底線,自省自查,行為端正,安守本分,為官清廉。

“物質的東西即使再多也總有一天會消失殆盡,精神上的財富才是最寶貴的,可以傳承永遠。”趙繼光說。

這種狀元精神不僅在趙秉忠的後代中代代相傳,在趙繼光所在的譚坊鎮,也以這種精神來加強全鎮黨員幹部黨風廉政教育,並以狀元文化為特色打造了黨風廉政教育長廊。

全國唯一的明代狀元卷真跡!記者探祕青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趙秉忠狀元卷

狀元卷文創產品

(濰坊廣播電視報記者 左保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