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16年,從北國到南疆,他的足跡遍佈祖國大地。

20萬行程,累積超過30萬張照片,他的鏡頭下,列車既能溫柔如水,又能剛強有力。

他既不是鐵路職工,又不是鐵路家屬,但他把鐵路當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一筆一劃,為世人描繪出鐵路歷史文化之美。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列車運行於大興安嶺中的牙林線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列車駛過青藏鐵路拉薩河大橋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1455次駛出青龍橋西站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王嵬

王嵬,90後鐵路攝影師,鐵路文化學者。致力於京張鐵路歷史研究與文物保護。著有《我的京張鐵路》一書,事無鉅細地為世人展現了京張鐵路百年以來的歷史畫卷。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東風4 1659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此圖為2007年12月梅蘭芳劇組調用蒸汽機車拍戲,此車停放的站臺正為北站東1站臺,也就是曾經的環城鐵路站臺

小時候的王嵬,住在京張鐵路的西直門車站附近。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王嵬小時候,父母帶他到四道口看火車

挨著鐵路,給王嵬的童年帶來許多樂趣,每天,只要有火車“嗚嗚”地經過窗前,王嵬就會踩著板凳爬上陽臺看。

“有時候正吃飯呢,火車來了,筷子一扔就往陽臺跑。”

在王嵬拍過的火車中,他最喜歡的還是東風4型內燃機車。這種綠色塗裝的火車頭,不僅曾是我國產量最大、運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經典內燃機車車型之一。更是王嵬鐵路記憶的起點。在這個型號的機車之中,對他而言最有感情的一輛,是一輛編號為東風4 1659的機車。

王嵬與東風4 1659機車

東風4 1659曾被運用於南口機務段西直門運用車間。這段鐵路,正是經過王嵬家門口的那一段。每當看到這臺機車,王嵬就想起小時候每天放學,父親載著他到道口旁看火車的快樂時光。於是在王嵬的攝影作品上,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圖騰式的水印——東風4 1659。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鐵路是他追火車的原點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青龍橋車站的之字形線路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條幹線鐵路,曾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在英國人比爾·勞茨的《改變歷史進程的50條鐵路》中,唯一入選的中國鐵路,就是京張鐵路。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王嵬與詹天佑銅像的合影

友友還記得當年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講的就是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的事蹟。尤其是詹天佑在青龍橋車站修建的之字形線路,更是被世人傳頌至今的佳話。而從小生活在這條鐵路邊的王嵬,自然對詹天佑有著特殊的崇敬之情。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北京王嵬《載譽歸來——北京居庸關》

當年還是初中生的王嵬,閒暇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拿起相機,乘坐小票車,一站一站地拍攝鐵路,讓沿途的站房、車庫、橋樑、隧道在底片裡凝固成畫面的同時,王嵬也親眼見證了一個個歷史建築因城市擴張、自然災害等拆除。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路工攝影》上卷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嵬看到了當年京張鐵路通車時的攝影集《京張路工攝影》。這些一百年前的老照片,清晰度絲毫不亞於當今最新款相機拍出來的效果。王嵬在驚歎當年攝影師技術的高超之外,發現自己拍攝的京張鐵路,很多角度都與當年的照片重合。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青龍橋車站西上下火車同時開行由南望景。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路工攝影》康莊火車房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路工攝影》康莊老站房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路工攝影》中的青龍橋車站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王嵬以相同角度拍攝的青龍橋車站

王嵬在看這些老照片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問題,照片中的場景還有哪些能夠保留到今天?除了被列入國保文物的青龍橋車站之外,京張鐵路還有多少遺產因為城市化而面臨危機?可以說,對京張鐵路的考察是王嵬從鐵路攝影師轉變到鐵路文化學者的轉折點。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從鐵路攝影師到鐵路文化學者

漂亮的照片,人人都喜歡。王嵬也不例外。早年王嵬拍攝的鐵路風景,就以唯美的畫面,恢弘的場景,在網絡上掀起了話題。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青龍橋車站夜景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關溝段的四季

但慢慢地,尤其是親眼見到鐵路古蹟因為城市化一個個消失之後,王嵬就覺得,他必須為他喜愛的鐵路,做點什麼。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王嵬正在測量京張鐵路新保安84號橋。

從2015年開始,王嵬通過徒步京張鐵路全線,對每個車站、彎道、直道、裡志牌、坡道牌、隧道、橋樑、水塔、煤臺、車庫、涵洞等逐一探訪。

同時採訪了大量的周邊居民、鐵路職工等,只要是他能想到的,或者是有記載,或從老鐵路職工和沿線居民嘴裡打聽出來的,他都會去一一調查、拍攝,結合口述史、文獻,而進行實地田野考察以彌補前人的筆誤和不足。

在遇到某些已經消失的鐵道遺蹟,攝影無法表達的場景時,王嵬還會結合史實及採訪資料,用手繪來重現京張鐵路當年的繁華與輝煌。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鐵路在白雲觀附近與京漢鐵路交叉,故詹天佑在此修建了一座跨越京漢鐵路的鐵路立交橋,當時叫做西便門天橋,此橋為中國最早修建的鐵路跨線橋。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西直門站東場的東側設有供機車調頭的轉盤,此轉盤可容下四軸煤水車的前進型蒸汽機車,蒸汽機車在80年代淘汰後,此轉盤逐漸停用。現在車庫已全被拆除,只剩下中間五股線路。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用腳步與相機,丈量百年鐵路歷史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鐵路博物館

從11歲開始拍攝火車至今,王嵬的足跡走過中國鐵路幹、支線百餘條,並曾數度前往德國、俄羅斯、日本、越南等地進行鐵路旅行。

在俄羅斯,單論鐵路機車,線路等硬件方面,可能還比不上中國的鐵路。但是俄羅斯人的鐵路文化理念是相對先進的。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L型蒸汽機車牽引的旅遊列車,王嵬攝於貝加爾湖畔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L型蒸汽機車

上面兩張圖片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段廢棄舊線,因為這條線的通過能力太弱,故修建一條新線來代替現有的線路。在中國,鐵路廢棄之後可能會拆毀或無人問津。但在俄羅斯,他們把這些鐵路改成旅遊線,讓蒸汽機車在上面運行。

在一些工業化國家,比如英國,也經歷過大拆大建的時代,但對於一些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的物件,仍是物盡其用,直到它完全壽終正寢為止。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英國Skerne鐵路橋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1871年畫家所畫Skerne鐵路橋,此橋建於1825年。

上圖是英國的一個建於1825年的鐵路橋,經歷了近200年的歲月,仍然在正常使用。

國內外鐵路旅行所看到的差異,以及京張鐵路遺存的逐漸減少,讓王嵬從鐵路風景開始轉變,更多地去關注照片背後的故事,關注京張鐵路的歷史與意義。

與英國服役了200多年的鐵路橋相比,京張鐵路上始建於1905年的南沙河,北沙河大橋或許可以說是很“年輕”了。但為了修建京張高鐵,兩條只服役了100年多一點,仍能正常使用的橋被拆毀,在原址上,重新建一座新橋。而在北沙河老橋一旁的京張高鐵工地上,“秉天佑精神”的標語赫然挺立。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北沙河大橋旁,京張高鐵工地的標語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2017年6月,剛剛被拆除的百年南沙河15號橋

曾經,京張鐵路全線只有南口-八達嶺段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其餘獲得保護的也僅僅是個點。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被列入文保項目的清華園老站房現狀。

譬如西直門老站房系市級文保單位、南口站老站房系區級文保單位、清華園老站房系文物普查登記項目(最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清河站房歷史照片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清河車站站房在進行平移工作

在拍攝過程中,王嵬會向相關部門提交一些文物保護申請,清河車站老站房是孫中山先生視察京張鐵路時下車的站點,因為要修建京張高鐵面臨拆除的命運,王嵬趕緊向文物保護部門提交了圖文申請。在2018年6月,清河老站房運用技術平移的方式,移到原址不遠處永久保存。

但是靠王嵬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更多的京張鐵路文物,都是在這條鐵路線上兢兢業業服役了百年,還未來得及讓世人熟知,就消失在了城市化的滾滾洪流中。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西直門折返段水塔已被拆毀

在王嵬小時候所住的西直門鐵路折返段有個水塔,用於為蒸汽機車加水。水塔上嵌刻著印有中華民國七年七月(1918)建的拱形石頭。

王嵬從小在水塔邊玩著長大,它牆體斑駁,有種歷經歲月的滄桑感。2006年,這水塔無緣無故就被拆了,王嵬當時15歲,自己給媒體打電話聯繫報道,經過一番交涉,才把水塔劵門保存到鐵道博物館。那塊石頭,是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水塔被拆之後,券門被挪到了鐵博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懷來車站、康莊-懷來-狼山區間線路,建於1909年,上世紀50年代因修水庫拆除

王嵬認為,既然要記錄一條路百年的歷史,那麼當中的人和事,才是最值得去記錄的。

京張鐵路上的關溝段(南口到康莊)是京張鐵路坡度最大,也是最險峻的一段。據火車司機說,如果哪位大俥(對火車司機的尊稱)能夠操縱機車通過關溝段,那麼再跑其他鐵路,都是小菜一碟。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民國17年(1928年)拍攝的京綏鐵路康莊火車房的全體工作人員

因此,詹天佑向美國採購機車時,就選定了馬萊式蒸汽機車。1921年,隨著運量的提升,又引進了馬萊4型蒸汽機車,它是中國使用過功率最大的蒸汽機車,共引進了七臺,全都用於京張鐵路關溝段。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駕駛馬萊4機車的大俥,車身上還刻著當年的警告字樣。

這種機車早在60年代就已經退役,到了80年代完全被拆毀。現在只能通過這些泛黃的照片,來重新領略馬萊4機車在關溝段上運行的風采。

“關於馬萊4機車,它的技術參數、研發、進口,都有記載。但是開這個車的感受是什麼,能找得著記錄嗎?“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為趙炳福、田有璐、谷世明、徐景春幾位師傅留影。

經過千辛萬苦,王嵬找到了如今還在世的唯一一位開過這個機車的司機師傅徐景春,已經89歲高齡。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南口萬國飯店,建於京張鐵路通車前,其院門石牌坊建於民國初年。文革時期,其上半部分被毀。

從老人的口裡,他了解到當年開火車過居庸關就像過鬼門關,當年火車大俥們被稱為“離地三尺活神仙”,僅靠一個人工作就能養活一個五口之家,還有南口的萬國飯店,曾經時髦得很,有水晶燈,還有抽水馬桶。這些都被他一一記進了書裡。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鐵路文化不止影像

“鐵路本身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它是鐵路相關的人,事,物的集合。”

在王嵬眼中,有關於鐵路的一切都是十分耐人尋味的。

詹天佑在修建京張鐵路時,為了表現鐵路是中國人修建的,他在鐵路上加入了許多與中國相關的元素: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青龍橋車站屋簷搏風板上的太極圖

在青龍橋屋簷搏風板上,刻上了代表中國陰陽五行的太極圖,排水孔鐵箅子上,雕刻的是中國傳統的紋樣壽字圖。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排水孔鐵箅子圖

鐵路路碑上里程數字的寫法,用的是中國傳統社會記賬用的數字——蘇州碼子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青龍橋陳列的蘇州碼子裡志牌及坡度牌

里程的單位,採用的不是英里,也不是公里,而是清制華里,一華里約等於550米。

京張鐵路還為日後中國自行修建鐵路提供了許多的標準:採用國際通行的1.435m標準軌距;詹天佑主持編撰《新編華英工學詞彙》,統一工程學名詞......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京張鐵路通車現場

“人家認為中國是農業國家,都是一幫農民,不懂得這個機械大工業是怎麼回事,即使你有了先進的設備,你也沒有這個腦子。慈禧讓詹天佑修,詹天佑把這個事做得非常漂亮,把這條路修成了。在當時是轟動全球,可以說,中國人首次站起來了。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我的京張鐵路》南口機車房古今對比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王嵬手繪:寧遠站復原圖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我的京張鐵路》寧遠站附近的蘇州碼子裡志牌

2017年,經過王嵬近5年的考察與紀錄拍攝,他將近40萬字,3000多張照片彙集成三卷本《我的京張鐵路》出版。有人評價他:“做了鐵路局該做的事情。”

2018年,京張鐵路被整體認定為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京張鐵路保住了,而王嵬的腳步仍未停止,他夢想著老京張鐵路從西直門到清河、沙河的這一段鐵路,能恢復通車。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夜幕下靜態的蒸汽機車

“各車站的老站房都修舊如舊,恢復了中央站匾,站務人員都更換了清末民初的行頭,沿線重新栽上了蘇州碼子里程牌,各車站更換了臂板式信號機,車到南口,平道機車摘下,關溝段專用的馬萊4型機車掛在了列車尾部,推進列車駛上關溝,一直開到青龍橋車站的詹天佑銅像之下……”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那些消失的京張鐵路風景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在28公里線路所,有位助理值班員師傅,他不論白天黑夜還是颳風下雨,都會在堅守多年的崗位上,向經過的列車敬以軍禮。他是個退伍軍人,對軍隊有著很深的感情,也有著很深的鐵路情節,同時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負責。而機車上的司機,甚至是列車尾部的運轉車長,也會在經過此處時對他招手示意,以表還禮。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位值班員師傅已經退休,28公里線路所的北股線路也在近幾年的改造中拆除。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圖為沙河站復原圖,由南向北望。在京張鐵路通車初期的老站房中,只有沙河站與新保安站老站房的券門裝飾邊緣是凸出於牆面的。其他車站的裝飾邊緣均與牆面齊平。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圖為2008年改造前後的清華園站。在清華園鐵路宿舍中曾有一位姓袁的法國血統老先生,他的爺爺是修建京張鐵路的工程人員,祖籍廣東,後來娶了個法國妻子,所以老先生具有的白人長相。他長大後繼承了祖輩的事業,繼續在京張鐵路上工作,上世紀50年代,清華園新站建成,西側站匾上的“清華園站”四字就是由他題寫。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土木車站建於1919年秋,據1936年出生的目擊者程大爺稱,土木老站房的風格與昌平車站相同,正面鑲有站匾,題寫有“土木車站”、威妥瑪拼音“TUMU”。由於長期的戰亂,土木老站房曾殘破不堪,1949年後,老站房主體被拆除,在原基址重建站房。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出品 | 攝影之友(ID:fotomen)

編輯 | 張艾倫

圖片丨王嵬

轉載請聯繫授權

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364裡鐵路,110年時光,他用腳步和相機,丈量出一段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