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張嶷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張嶷

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後期官至蕩寇將軍,關內侯。張嶷出身貧寒,但豁達,豪壯,勇武過人。如果說蜀漢建國後提名一位武勇最強的將領,按照三國志裡的記載,恐怕張嶷還在魏延之上。

三國志中沒有記載張嶷的出生年月,但弱冠時擔任縣功曹(這裡說一下功曹不是理解中的縣份小官,他在漢代權力最盛,能參聞一郡的政務。),而這就發生在劉備平定益州前。就按最保守的估計,214年張嶷才滿20歲,那也就是194年出生,張嶷卒於254年,正好六十歲,當時說是老將也未為過(當時姜維54歲左右)。

這位出身貧寒的益州將領的名聲還都是自己一手一腳打出來的。演義故事裡的趙子龍七進七出救主母是文藝美化,但張嶷單槍匹馬在山賊攻打所在郡縣時,自己救出主母(縣長夫人)的事倒是為真。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張嶷

此後張嶷變成了附近的名人,被召為州從事。而當時同郡的龔祿、姚伷都和張嶷關係非常好。這二人作為投降劉備的劉璋舊臣,都屬於青壯派的代表。後來也成為了劉備集團重要的中層官員。

但或許是缺乏足夠機會,此後直到227年,即諸葛亮開始北伐後已是郡都尉的他才再次有機會顯露自己的智勇。當時眾多軍事物資運往漢中,途中不少山賊奪糧,張嶷用計剿滅了數股山賊。

我相信憑此表現,諸葛亮已經記住了這位正值壯年的武將。但可惜,老天不垂憐。張嶷莫名得了重病,因為張嶷本身家境就貧困,得了重病更是沒錢醫治。恰好天無絕人之路,當時的廣漢太守何祗有通達仁厚之名,當時和張嶷沒有任何交情。但張嶷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何祗府上請求資金上的援助。或許是何祗真的名不虛傳,果然是仁厚之士,又或者感慨張嶷人才難得。更有可能是何祗和張嶷一樣都出身貧寒,彼此間守望相助。在何祗傾盡家財為張嶷醫病幾年後,終於病癒。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諸葛亮

張嶷病癒不久,也似乎黴運到頭,時來運轉。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軍。恰逢汶山郡羌人作亂,諸葛亮派遣馬忠討伐羌人。當時張嶷已被納為馬忠的部將,為牙門將,直屬士兵有三百人。馬忠讓張嶷別督數營作為先鋒部隊先行。

羌人因把守要道,各處設置巨石,張嶷難以進軍。於是他再出妙計,使用攻心計,派遣使者各叛軍首領。先是以利誘,告知如投降就給與資助,讓他們安居樂意。如果不從,則大軍將到,會將叛軍碎屍萬段。於是,一些頭目便向張嶷投降,其他未投降的便四處逃散,最終被張嶷討平。

公元233年,張嶷隨馬忠一同深入南中,替換張翼。張嶷連戰連捷,不但有勇,更頗有智計,討平各方。還將10年前脫離蜀漢政府管理的越巂郡恢復到蜀漢治下。更修繕城郭,控制鹽鐵資源,並重新貫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復亭驛通信,使越巂郡重現舊時的秩序。太細節的內容,讓我們看看《三國志-黃李呂馬王張傳》裡的記載: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馬忠

“嶷遣左右齎貨幣賜路,重令路姑喻意,路乃率兄弟妻子悉詣嶷,嶷與盟誓,開通舊道,千里肅清,復古亭驛。”

“平南事訖,牂牁興古獠種復反,忠令嶷領諸營往討,嶷內招降得二千人,悉傳詣漢中。”

“時論欲復舊郡,除嶷為越巂太守,嶷將所領往之郡,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

“始嶷以郡郛宇頹壞,更築小塢。在官三年,徙還故郡,繕治城郭,夷種男女莫不致力。”

“嶷殺牛饗宴,重申恩信,遂獲鹽鐵,器用周贍。”

總之一句話,在馬忠治理下,蜀漢在南中的實際管理範圍逐步擴大,鹽鐵等物質和兵源給倒了蜀漢極大的補給。而這一切的實際執行人就是張嶷。在此過程中張嶷則打造了自己的南中部隊。也就是網傳的所謂無當飛軍第二代統帥。而張嶷不但立下功業,還為自己好友報了仇。早在公元225年,張嶷好友龔祿被任命為越巂郡太守,但被叛軍殺害,在他平定越巂郡後,就找到了殺害龔祿的叛軍首領李求承,論罪斬殺。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張嶷在越巂郡一待就是十五年,這十五年來郡泰民安。當時蜀漢朝廷徵召張嶷回成都。當地夷民都對張嶷的離去而哭泣,過旄牛邑的時候,眾多百姓追張嶷一直追到蜀郡,其大小頭目跟隨張嶷並加入張嶷的軍隊的有百餘人。如果說哪位蜀漢臣子在南中戰績最大,說實話,我倒不認為是馬忠,反倒是這位實際執行人張嶷。

但張嶷在南中不過一郡太守、雜號將軍而已,爵不過關內侯實在是可惜。這或許,是張嶷政治根基太薄的緣故。以他的能力我相信不在張表之下。可以擔任馬忠的繼任者,但在漢末三國家境貧寒之人,能得高位確實困難。在蜀漢除了劉備、關羽、張飛等創始人外,也就是王平這名降將在漢末能獲得高位。即便是三國時代最著名的貧民將軍鄧艾,那也時其天降奇才,而且其下場是非悽慘這個我們後面會提到。

而張嶷此人除了頗有智勇外,還有一招學成於漢末著名謀士郭嘉的絕技——千里飛劍(戲言)。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飛劍

這千里飛劍之術,張嶷他先後用了幾次。

1、他告誡費禕對降臣太親近,容易被害。費禕不聽,於是被刺殺;

2、吳太傅諸葛恪初破魏軍,而後興師動眾,準備大舉進攻魏國。張嶷知道後便寫信給諸葛瞻,希望他可以勸諫他的堂兄,說雖然諸葛恪是顧命大臣,但是新皇帝上任,不宜離皇上太遠,不然的話,會有大禍的。後來諸葛恪果然被夷三族。

一次性射殺兩位當時重要人物,但分量還是沒郭嘉飛劍殺孫策的分量重,但也頗得神髓,其他的至於預言武都氐人首領苻健不能率部歸降都算是小事了。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孫策中箭

除此外張嶷的人品也頗得蜀漢傳統,人品頗受美傳。當時已投蜀漢的車騎將軍夏侯霸對張嶷說,和張嶷雖然不熟,但他交流就像老朋友一樣,可以託心交付。但張嶷卻回答,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你怎麼能說託心呢?希望三年之後再說這種話。”當時的有識之士將張嶷與夏侯霸之間的事情引為美談。

而這樣一位充滿傳奇的將領,他的結局也頗為壯氣,不失其英雄本色。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張嶷

公元254年,張嶷年滿六十,無論是當時還是現代都已是標準的老人家。但對於蜀漢而言,這還是正當年的將領年紀。但當時他常年在南中風溼病非常嚴重,已不能走動,必須依靠柺杖站立。當時,曹魏狄道長李簡舉城請降,但蜀漢諸臣都很懷疑李簡的投降。唯獨張嶷認為可行。於是在前一年初領政因為軍糧用盡被迫撤回的衛將軍姜維,為得到李簡大量物資後率領張嶷等揮師北伐。出發之前,張嶷向後主上書道:“臣得蒙主上看重,屢受恩惠,加上有病在身,時常擔憂突然身亡,不能報答主上。如今總算可以隨軍出征,為國效勞。如果取得涼州,臣願意擔任藩鎮守將;如果不能報捷,只好犧牲自己以作報答。”後主看了感動,不禁流下淚來。

——“辭後主曰:"臣當值聖明,受恩過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天不違願,得豫戎事。若涼州克定,臣為藩表守將;若有未捷,殺身以報。"後主慨然為之流涕。”——《益部耆舊傳》

後來在到接收李簡的過程中,張嶷與曹魏將領徐質的部隊交鋒。拖著病軀殺傷了數倍的敵軍部隊後,也被兵峰吞沒。一代勇將就此退出歷史舞臺。南中越巂民眾聽聞張嶷戰死,都為張嶷流涕,而後為張嶷立廟,四時祭祀。在當時的南中百姓心中可謂與馬忠並列。

奇將!勇武勝魏延,會使千里飛劍,死前引劉禪痛哭,後百姓立廟

張嶷廟像

“既到狄道,簡悉率城中吏民出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陳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

內容解析來自——《三國志-黃李呂馬王張傳》,歡迎大家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