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良渚石鉞

良渚文明為何在史料裡沒有記載?這是近年來一個熱門話題。一些觀點認為,戰國諸子書《鶡冠子》所說的“成鳩氏”即為良渚人皇,是上古一個軍事強邦。但仔細辯讀《鶡冠子》,並對照良渚文明的一些特徵,卻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成鳩氏的“王鈇”與良渚石鉞

目前一些觀點認為《鶡冠子》裡關於“成鳩氏”的記載,是上古良渚文明最接近的文字史料。其文說到「泰上成鳩之道,一族用之萬八千歲,有天下兵強,世不可奪,與天地存」。很多人便認為成鳩氏當為上古一個軍事強大的邦氏。但從考古相關報告來看,良渚並未發現可觀的武器,僅有少許石制箭簇和石鉞。這樣能說是「兵強」麼?

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良渚人物復原圖(來自網絡)

實際上,《鶡冠子》幾處原文提供了另一種關於“兵強”的解釋:上古的成鳩氏之道,是以兵政為第一優先的,所謂兵強,即“人道先兵”,就是以“軍令”作為一切秩序的根本。這大概反映了戰國時期秩序瓦解的現狀,鶡冠子便託言良渚地區的上古人皇,藉以表達一種軍國救世的思想。鶡冠子實際上還在“王鈇篇”中詳細闡述了一種響應的組織方式,包括從伍、裡、扁、鄉、縣、郡到柱國、天子的一個完整系統。值得注意的是,“柱國”一般認為出現於西魏宇文氏,實際上戰國的鶡冠子已經明確提出了,不知道宇文氏是不是從這裡得到淵源?

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神徽鉞王

《鶡冠子·近迭》:龐子問鶡冠子曰:「聖人之道何先?」鶡冠子曰:「先人。」龐子曰:「人道何先?」鶡冠子曰:「先兵。」……鶡冠子曰:「神靈威明與天合,勾萌動作與地俱,陰陽寒暑與時至。三者聖人存則治,亡則亂,是故先人富則驕,貴則嬴。兵者百歲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是故人道先兵。」

《鶡冠子·王鈇》鶡冠子曰:「成鳩所謂得王鈇之傳者也。」龐子曰:「何謂王鈇?」鶡冠子曰:「王鈇者,非一世之器也。以死遂生,從中制外之教也。……故主無異意,民心不徙,與天合則,萬年一範,……故共威立而不犯,流遠而不廢,此素皇內帝之法。成鳩之所枋以超等世世不可奪者也,功日益月長,故能與天地存久,此所以與神明體正之術也」

那麼,上古的良渚地區真的有過這種“先兵”做法麼?考古學家都關注到了“鉞”器。一般認為“鉞”最早出現在太湖良渚文化和山東半島大汶口文化之中。一些專家認為良渚發現的一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00年石鉞,即為良渚人皇的王權象徵,稱之為“神徽鉞王”。激進的觀點更認為,這就是鶡冠子所言的成鳩氏的“王鈇”。良渚古文明是否實行過這種治理體系不得而知,根據它的大規模水利工程遺蹟,應該是具備相當的動員組織能力的。鶡冠子敢於託古言制,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良渚玉琮

良渚的其他接近記載

良渚的其他接近的記載,零星見於《越絕書》、《史記_夏本紀》等史料。《越絕書》記載到,大禹在會稽時,曾召集當地一些土邦首領,包括防風氏等進行集會。可以證明當時的江南地區已經存在諸多土邦,大禹按其功德而爵封之,其中,越人先君無餘被正式分封。“無餘”的字,按照鄭張尚芳先生等人的古越語研究,其意思大概是“水寨”;字,其元音在吳越之地很常見,地名人名到處都有,延續至戰國,大概是某種貴族的特殊稱謂。

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良渚

《越絕外傳記地傳第十》:昔者,越之先君無餘,乃禹之世,別封于越,以守禹冢。,,,曰: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見耆老,納詩書,審銓衡,平鬥斛。因病亡死,葬會稽。

因此,可以間接的判定,良渚這個廣泛分佈的石器文明,是屬於定居當地的古越人創造。他們的自證性記載,實際就存在於地名、人名之中,這些古越語的音譯字至今還有留存的,如“餘姚,餘杭,諸稽”等。但要說文字記載,那肯定要等到甲骨文、鳥篆等出現才有可能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越王勾踐劍的鳥篆銘文,唐蘭先生即考釋為“鉞王淺、自乍用鐱”,勾踐的“勾”通假成鳩氏的“鳩”。這似乎也說明,成鳩氏與良渚文明、古越人有著隱隱約約的關聯。(完)

良渚文明沒有史料記載?一本戰國奇書揭祕上古“先兵”王權謎團

勾踐劍銘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