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寄和田

張騫 漢武帝 帕米爾 崑崙山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6-08

不去新疆,不知道祖國之大;不去南疆,不知道新疆之大。去了南疆,錯過和田,人生可能會留下遺憾。

當年,張騫從漢武帝劉徹手中,接過了象徵授權的符節,率領使團,出使西域,一去就是13年。張騫憑著頑強的信念,翻越帕米爾高原,沿著崑崙山北麓,經莎車、于闐——也就是現在的和田,迂迴北上回到了長安。和田,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更因為張騫的出使,在兩千多年前,就註定被載入史冊……

1968年,母親帶著我和弟弟,隨軍到了和田的解放軍第153野戰醫院。直到1981年我高中畢業參軍入伍離開,如花的年齡,就是在古絲綢之路上的這個小城——和田度過的。那時的和田,街道上最宏偉的建築,是十字路口的二層百貨商場和附近的工人文化宮。

父親所在的153野戰醫院,在和田有較大的影響力。醫院主要為守衛喀喇崑崙山的邊防部隊官兵服務。很多時候,也為和田地區的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群眾看病治療。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增強軍民團結的重要作用。

父親曾給我講過一個他的親身經歷。一次,他和兩位戰友去巡診,車行至皮山附近時,突然拋錨修不好了。因為臨近天黑,四周空落,寒風凜冽,入夜的戈壁灘氣溫驟降,又冷又餓的他們,只能在車裡乾熬到天亮。“哎,阿達西,車子不走嗎?”“不走了!”他們以為是個搭車的維族老鄉,沒多理他。“哎,這個樣子嘛,不行!”維族老鄉似乎沒有走的意思,乾脆拉開了車門。刺骨的寒風吹進本就不暖和的車裡,驅走了僅有的熱氣。駕駛員“砰”的一聲使勁帶上了車門。維族老鄉遲疑地倒退了一步。過了一會兒,他邊說邊比劃著:“哎,你們嘛,我的胖子(房子)裡去。”大夥弄明白了,維族老鄉是怕他們凍壞了,讓車上的解放軍到自己家裡去。氣溫還在下降,也只能隨老鄉去他村裡的家。

嫻靜的女主人迎接了他們。維族老鄉漂亮的女兒給又凍又餓的他們端來了熱磚茶,還有一大盤饊子和油果子。不一會兒,又端上一大盤“抓飯”。那一晚,父親和他的兩位戰友及司機,就在維族老鄉家的炕上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老鄉家迎來了許多客人,他們才知道,這家維族老鄉下午就要嫁閨女了,而昨晚上他們睡覺用的新被褥、吃的美味都是為今天的婚禮準備的。父親他們搭車準備回醫院,告別維族老鄉時,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父親的這段親身經歷,讓他對善良好客的維族老鄉充滿了感激。他用自己的醫德醫術回報這裡的老鄉們!而父親所在的153野戰醫院,也是和田地區各民族老鄉最信任的醫院。就連醫院裡的孩子們到附近維族老鄉家裡去玩,那些桃啊杏啊葡萄西瓜酸奶什麼的,基本都是敞開隨便吃。那時候,我們雖物質匱乏,但生命卻很互愛;那時候,我們雖語言不通,但彼此卻很信任;那時候,我們雖文化不同,但人心高貴和諧……

算起來,我離開和田已經36年了。時光飛逝,和田留給我的記憶,並沒有因時間的無情沖刷而模糊,相反,已沉澱成了一幅濃墨重彩的丹青。如今的和田,已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公路、鐵路、航空四通八達;崑崙溼地公園、沙漠觀景臺、玉石文化牆為旅遊添彩;和田羊脂玉、艾德萊絲綢更是世界垂青……

如此美麗的和田城,已完全尋找不到30多年前的痕跡。我的和田喲,如今你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裝得下所有的驚喜和禮讚。時光荏苒,對每一個像我一樣的曾經的和田人,無論走多遠,心中都會留著一條通往和田的小路。這小路,就像一條蠶絲線,把我們與第二故鄉,緊緊地連在一起。每一個走向遠方的和田人,雖然身處別樣的山,別樣的水,別樣的花花草草,別樣的風土人情,但心中肯定都有一個夢,就是希望第二故鄉的人們,都具有大國民族的風範——自信、寬容、雍雅、關懷。

每一個走向遠方的和田人,也許一路新新鮮鮮,坎坎坷坷,由青絲變為白髮,由急行變為緩步,由簡單變為豐富,由浮躁變為安靜。但作為一份情感擁有,和田,一定會跟隨我們一生!纏綿我們一生!和田的遼闊,配得上眺望;和田的美麗,經得起神往;和田的發展,託得住讚歎!

兩千多年前,當張騫途經和田時,一定對古道上的這顆明珠印象深刻。兩千多年後,大漠邊關的金戈鐵馬已變成了綠洲深處的歡聲笑語;西域古國的螢蟲燈火已變成了絲綢之路的商旅繁華;玉門關外的羌笛悠揚已變成了民族團結的翩躚舞姿……

文明,永遠都是合作的產物!和田,這顆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藉助“一帶一路”的大好機遇,必將以勃發的英姿,挺進更加廣闊的世界,成就更加清晰的遠大夢想。祝福你,我的和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