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熱血與擔當,從策劃到開拍,主創團隊整整籌備了3年。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劇作。

“因為這個劇很難像其它類型劇一樣憑藉技巧去創作。怎麼辦?只能大量地深入生活。”張蠡介紹,新時代軍人的形象是煥然一新的,他們有學識、有擔當,更有勇氣和戰鬥力,“不光所使用的裝備武器是國際化的,官兵素質也是國際化、專業化的。

劇本創作難,拍攝更難。在廣西桂林取景拍攝時,正好趕上最炎熱的8月。高溫烘烤下,戶外最高氣溫接近40度。現場拍攝作戰戲的大鐵皮屋子基本都是由集裝箱改造的,太陽一晒,裡面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演員們穿著各種戰鬥服具,汗刷刷地往下流,攝影師、燈光師更是全身都溼透了。一直盯著現場的導演張蠡甚至鬧了笑話,被參與拍攝的外軍演員誤認為是非洲人。

“真正軍人的訓練,比我們拍戲苦太多。”拍完戲,黑瘦了一大圈的賈乃亮感慨道。

對於選角,導演張蠡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演員的外形狀態必須有軍人氣質,有鐵血軍人的血性,“站在那兒, 就是個兵。”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熱血與擔當,從策劃到開拍,主創團隊整整籌備了3年。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劇作。

“因為這個劇很難像其它類型劇一樣憑藉技巧去創作。怎麼辦?只能大量地深入生活。”張蠡介紹,新時代軍人的形象是煥然一新的,他們有學識、有擔當,更有勇氣和戰鬥力,“不光所使用的裝備武器是國際化的,官兵素質也是國際化、專業化的。

劇本創作難,拍攝更難。在廣西桂林取景拍攝時,正好趕上最炎熱的8月。高溫烘烤下,戶外最高氣溫接近40度。現場拍攝作戰戲的大鐵皮屋子基本都是由集裝箱改造的,太陽一晒,裡面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演員們穿著各種戰鬥服具,汗刷刷地往下流,攝影師、燈光師更是全身都溼透了。一直盯著現場的導演張蠡甚至鬧了笑話,被參與拍攝的外軍演員誤認為是非洲人。

“真正軍人的訓練,比我們拍戲苦太多。”拍完戲,黑瘦了一大圈的賈乃亮感慨道。

對於選角,導演張蠡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演員的外形狀態必須有軍人氣質,有鐵血軍人的血性,“站在那兒, 就是個兵。”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如果說對新時代軍人形象的塑造是外在的2.0迭代,那麼,藉由狙擊手喬樑的犧牲引發的“我們距離失敗只有一分鐘”的思考則是這部劇更深層次的內在探索。

劇中,特一營副營長張啟提出了“覆盤”的概念。“覆盤”一詞來自圍棋,每一場戰鬥都像圍棋上的博弈,“每一名戰鬥員都是一名棋手,一名真正的高手,不在乎他下了多少盤棋,而是在一次次覆盤當中找出問題,尋求新的突破。”

對當下軍旅劇來說,在熱血硬核的筋骨皮下,這份冷靜的沉思就顯得尤為可貴。新中國成立70年來,軍隊也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武器裝備在更新,兵員素質在提升,戰爭理念也在創新。

做祖國最信賴的人,意味著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軍人的魂不能丟,而“覆盤”戰場則從內在動力的角度呈現出新時代軍隊的成長曆程,更立體化地展現出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負重前行。

▍“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

對軍人來說,守護家園是責任,也是使命。而守護與堅守,也意味著聚少離多,意味著捨棄與抉擇。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熱血與擔當,從策劃到開拍,主創團隊整整籌備了3年。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劇作。

“因為這個劇很難像其它類型劇一樣憑藉技巧去創作。怎麼辦?只能大量地深入生活。”張蠡介紹,新時代軍人的形象是煥然一新的,他們有學識、有擔當,更有勇氣和戰鬥力,“不光所使用的裝備武器是國際化的,官兵素質也是國際化、專業化的。

劇本創作難,拍攝更難。在廣西桂林取景拍攝時,正好趕上最炎熱的8月。高溫烘烤下,戶外最高氣溫接近40度。現場拍攝作戰戲的大鐵皮屋子基本都是由集裝箱改造的,太陽一晒,裡面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演員們穿著各種戰鬥服具,汗刷刷地往下流,攝影師、燈光師更是全身都溼透了。一直盯著現場的導演張蠡甚至鬧了笑話,被參與拍攝的外軍演員誤認為是非洲人。

“真正軍人的訓練,比我們拍戲苦太多。”拍完戲,黑瘦了一大圈的賈乃亮感慨道。

對於選角,導演張蠡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演員的外形狀態必須有軍人氣質,有鐵血軍人的血性,“站在那兒, 就是個兵。”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如果說對新時代軍人形象的塑造是外在的2.0迭代,那麼,藉由狙擊手喬樑的犧牲引發的“我們距離失敗只有一分鐘”的思考則是這部劇更深層次的內在探索。

劇中,特一營副營長張啟提出了“覆盤”的概念。“覆盤”一詞來自圍棋,每一場戰鬥都像圍棋上的博弈,“每一名戰鬥員都是一名棋手,一名真正的高手,不在乎他下了多少盤棋,而是在一次次覆盤當中找出問題,尋求新的突破。”

對當下軍旅劇來說,在熱血硬核的筋骨皮下,這份冷靜的沉思就顯得尤為可貴。新中國成立70年來,軍隊也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武器裝備在更新,兵員素質在提升,戰爭理念也在創新。

做祖國最信賴的人,意味著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軍人的魂不能丟,而“覆盤”戰場則從內在動力的角度呈現出新時代軍隊的成長曆程,更立體化地展現出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負重前行。

▍“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

對軍人來說,守護家園是責任,也是使命。而守護與堅守,也意味著聚少離多,意味著捨棄與抉擇。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劇中,除了要面對弟弟喬樑犧牲所帶來的打擊,同樣身在軍營的哥哥喬棟也面臨著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不止喬棟,邢佳棟飾演的特一營營長潘野、莊小龍飾演的士官班長李保根等,都需要在清貧熱血與繁華喧囂中作出選擇。他們是部隊軍官、士官以及普通士兵的縮影。

李純飾演的軍醫林俊嬌說,“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從和平環境的追隨到戰火硝煙中的並肩戰鬥,她身上有著新時代軍嫂可親可敬的獨立、勇敢與善良。面對林俊嬌的情意,身在軍營的張啟先是躲避,後來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被感動,並走到了一起。這種在“大家”與“小家”之間的艱難選擇又何嘗不是軍人們的日常。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熱血與擔當,從策劃到開拍,主創團隊整整籌備了3年。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劇作。

“因為這個劇很難像其它類型劇一樣憑藉技巧去創作。怎麼辦?只能大量地深入生活。”張蠡介紹,新時代軍人的形象是煥然一新的,他們有學識、有擔當,更有勇氣和戰鬥力,“不光所使用的裝備武器是國際化的,官兵素質也是國際化、專業化的。

劇本創作難,拍攝更難。在廣西桂林取景拍攝時,正好趕上最炎熱的8月。高溫烘烤下,戶外最高氣溫接近40度。現場拍攝作戰戲的大鐵皮屋子基本都是由集裝箱改造的,太陽一晒,裡面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演員們穿著各種戰鬥服具,汗刷刷地往下流,攝影師、燈光師更是全身都溼透了。一直盯著現場的導演張蠡甚至鬧了笑話,被參與拍攝的外軍演員誤認為是非洲人。

“真正軍人的訓練,比我們拍戲苦太多。”拍完戲,黑瘦了一大圈的賈乃亮感慨道。

對於選角,導演張蠡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演員的外形狀態必須有軍人氣質,有鐵血軍人的血性,“站在那兒, 就是個兵。”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如果說對新時代軍人形象的塑造是外在的2.0迭代,那麼,藉由狙擊手喬樑的犧牲引發的“我們距離失敗只有一分鐘”的思考則是這部劇更深層次的內在探索。

劇中,特一營副營長張啟提出了“覆盤”的概念。“覆盤”一詞來自圍棋,每一場戰鬥都像圍棋上的博弈,“每一名戰鬥員都是一名棋手,一名真正的高手,不在乎他下了多少盤棋,而是在一次次覆盤當中找出問題,尋求新的突破。”

對當下軍旅劇來說,在熱血硬核的筋骨皮下,這份冷靜的沉思就顯得尤為可貴。新中國成立70年來,軍隊也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武器裝備在更新,兵員素質在提升,戰爭理念也在創新。

做祖國最信賴的人,意味著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軍人的魂不能丟,而“覆盤”戰場則從內在動力的角度呈現出新時代軍隊的成長曆程,更立體化地展現出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負重前行。

▍“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

對軍人來說,守護家園是責任,也是使命。而守護與堅守,也意味著聚少離多,意味著捨棄與抉擇。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劇中,除了要面對弟弟喬樑犧牲所帶來的打擊,同樣身在軍營的哥哥喬棟也面臨著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不止喬棟,邢佳棟飾演的特一營營長潘野、莊小龍飾演的士官班長李保根等,都需要在清貧熱血與繁華喧囂中作出選擇。他們是部隊軍官、士官以及普通士兵的縮影。

李純飾演的軍醫林俊嬌說,“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從和平環境的追隨到戰火硝煙中的並肩戰鬥,她身上有著新時代軍嫂可親可敬的獨立、勇敢與善良。面對林俊嬌的情意,身在軍營的張啟先是躲避,後來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被感動,並走到了一起。這種在“大家”與“小家”之間的艱難選擇又何嘗不是軍人們的日常。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通過他們的情感展現,我們想表達在和平年代勇於奉獻的軍人們的愛情觀。”《空降利刃》製片人尹香今告訴「廣電獨家」。

張啟說,“能改變戰場局勢的,只有人。”在《空降利刃》中,每個人物都是鮮活可信的。“鍋蓋頭”隊長張啟聰明果敢有傲氣,特一營營長潘野有資歷、有本領,在戰場上硬骨錚錚,面對妻兒也有柔情細膩的一面。

所有這些人物都離不開主創團隊紮根生活的堅持。為了瞭解基層官兵最真實的心理狀態,導演張蠡帶著主創們在基層連隊一待就是幾個月,一個個找原型人物聊,聊他們的經歷、故事和情感。“這樣一來,他們的情感就會自然地融入劇中,會很真實。如果不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打動人心的細節,怎麼能走進他們的內心呢。”

劇中,賈乃亮飾演的張啟因眩暈症,從戰鬥機飛行員轉任空降兵某特戰旅一營副營長。從孤飛的雄鷹變成帶隊的大雁,擺在張啟面前的挑戰除了來自於外部環境的轉變,還有內心深處對自我的重新認知。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熱血與擔當,從策劃到開拍,主創團隊整整籌備了3年。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劇作。

“因為這個劇很難像其它類型劇一樣憑藉技巧去創作。怎麼辦?只能大量地深入生活。”張蠡介紹,新時代軍人的形象是煥然一新的,他們有學識、有擔當,更有勇氣和戰鬥力,“不光所使用的裝備武器是國際化的,官兵素質也是國際化、專業化的。

劇本創作難,拍攝更難。在廣西桂林取景拍攝時,正好趕上最炎熱的8月。高溫烘烤下,戶外最高氣溫接近40度。現場拍攝作戰戲的大鐵皮屋子基本都是由集裝箱改造的,太陽一晒,裡面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演員們穿著各種戰鬥服具,汗刷刷地往下流,攝影師、燈光師更是全身都溼透了。一直盯著現場的導演張蠡甚至鬧了笑話,被參與拍攝的外軍演員誤認為是非洲人。

“真正軍人的訓練,比我們拍戲苦太多。”拍完戲,黑瘦了一大圈的賈乃亮感慨道。

對於選角,導演張蠡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演員的外形狀態必須有軍人氣質,有鐵血軍人的血性,“站在那兒, 就是個兵。”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如果說對新時代軍人形象的塑造是外在的2.0迭代,那麼,藉由狙擊手喬樑的犧牲引發的“我們距離失敗只有一分鐘”的思考則是這部劇更深層次的內在探索。

劇中,特一營副營長張啟提出了“覆盤”的概念。“覆盤”一詞來自圍棋,每一場戰鬥都像圍棋上的博弈,“每一名戰鬥員都是一名棋手,一名真正的高手,不在乎他下了多少盤棋,而是在一次次覆盤當中找出問題,尋求新的突破。”

對當下軍旅劇來說,在熱血硬核的筋骨皮下,這份冷靜的沉思就顯得尤為可貴。新中國成立70年來,軍隊也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武器裝備在更新,兵員素質在提升,戰爭理念也在創新。

做祖國最信賴的人,意味著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軍人的魂不能丟,而“覆盤”戰場則從內在動力的角度呈現出新時代軍隊的成長曆程,更立體化地展現出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負重前行。

▍“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

對軍人來說,守護家園是責任,也是使命。而守護與堅守,也意味著聚少離多,意味著捨棄與抉擇。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劇中,除了要面對弟弟喬樑犧牲所帶來的打擊,同樣身在軍營的哥哥喬棟也面臨著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不止喬棟,邢佳棟飾演的特一營營長潘野、莊小龍飾演的士官班長李保根等,都需要在清貧熱血與繁華喧囂中作出選擇。他們是部隊軍官、士官以及普通士兵的縮影。

李純飾演的軍醫林俊嬌說,“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從和平環境的追隨到戰火硝煙中的並肩戰鬥,她身上有著新時代軍嫂可親可敬的獨立、勇敢與善良。面對林俊嬌的情意,身在軍營的張啟先是躲避,後來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被感動,並走到了一起。這種在“大家”與“小家”之間的艱難選擇又何嘗不是軍人們的日常。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通過他們的情感展現,我們想表達在和平年代勇於奉獻的軍人們的愛情觀。”《空降利刃》製片人尹香今告訴「廣電獨家」。

張啟說,“能改變戰場局勢的,只有人。”在《空降利刃》中,每個人物都是鮮活可信的。“鍋蓋頭”隊長張啟聰明果敢有傲氣,特一營營長潘野有資歷、有本領,在戰場上硬骨錚錚,面對妻兒也有柔情細膩的一面。

所有這些人物都離不開主創團隊紮根生活的堅持。為了瞭解基層官兵最真實的心理狀態,導演張蠡帶著主創們在基層連隊一待就是幾個月,一個個找原型人物聊,聊他們的經歷、故事和情感。“這樣一來,他們的情感就會自然地融入劇中,會很真實。如果不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打動人心的細節,怎麼能走進他們的內心呢。”

劇中,賈乃亮飾演的張啟因眩暈症,從戰鬥機飛行員轉任空降兵某特戰旅一營副營長。從孤飛的雄鷹變成帶隊的大雁,擺在張啟面前的挑戰除了來自於外部環境的轉變,還有內心深處對自我的重新認知。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在賈乃亮看來,張啟是一個執著、敢於創新、有自己想法的人。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賈乃亮硬是減了20斤,親身體驗了跳傘,經歷了魔鬼集訓,臉也黑了。“照鏡子都不認識自己的臉了。”他笑著跟製片人尹香今說,“這下好了,演不了偶像劇了。已經拍完一年多了,還是這麼黑。”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在片尾有這樣一行字,“謹以此劇,獻給每一位軍人。”導演張蠡說,這是包括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人、監製等在內的每一位主創最想表達的敬意,“因為你在,所以我在。”

"

文|「廣電獨家」何佳子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隨著國慶節日的臨近,一大批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的優秀電視劇相繼播出。其中,一部硬核熱血、展現新時代愛國強軍的軍旅劇——《空降利刃》讓觀眾們在國慶大閱兵前提前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硬核實力。

9月15日,這部以空降兵藍軍部隊為切口、全景展現新時代軍人風采的《空降利刃》登陸江蘇衛視晚間幸福劇場,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更新。

“你在,我在;人民在,我們在;國家在;我們在;使命所繫,有我無敵。”是劇中空降兵們的誓言。劇外,這部充滿時代感的軍旅劇是如何煉成的?近日,在提前看片會上,「廣電獨家」近距離接觸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熱血情懷。

▍熱血擔當,“做祖國最信賴的人”

到2019年9月1日,《空降利刃》導演張蠡軍齡剛好滿40年。從中國首部揭祕陸軍航空兵電視劇《第五空間》到新時代軍旅劇《空降利刃》,老兵兼導演張蠡三次榮膺三等功。

在他眼中,《空降利刃》不是一部所謂的軍事動作劇,而是一部走心用情的作品,“我能做的就是構建一個連接的橋樑,讓更多普通百姓知道,和平年代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以及軍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空降兵是人民軍隊的戰略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

據瞭解,《空降利刃》中這支“尖刀利刃”的原型正是從上甘嶺血與火的戰場上,扛著被敵人打了383個彈孔的戰旗走下來的部隊;是湧現了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柴雲振、崔建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的軍隊;也是一支在和平年代奮戰在抗洪前線和汶川廢墟的部隊。

“哪裡有祖國的召喚,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劇中既有航空兵的身影,也有空降兵的風采。從組建“鍋蓋頭”分隊到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再到深入戰區執行維和任務,時代感是這部劇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集中,有句很樸實的臺詞:“咱當兵的,要有熱血,有擔當。”

在遠離硝煙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對軍隊感到陌生,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但當你走進軍營就會發現,每一個普通戰士都時刻準備著,為了和平而獻身。“就像劇中所說,我們當兵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犧牲的,一種是隨時準備犧牲的。”張蠡說。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共和國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有一條用千千萬萬塊帶血的勳章胸章鋪就的路,正是這條路,構成了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記憶。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空降利刃》用影視作品的硬核與熱血,刻畫著這些“祖國最信賴的人”。

從軍事院校到一線導演,張蠡說,在40年的軍旅生活中,自己最受震撼的始終是部隊官兵這種踏實、純粹、真誠的精神狀態。“所謂軍旅情結,往大了說是家國情懷;往實裡說,就是一種可貴的純粹。”

劇中,演員張赫飾演新兵齊小天。進組之前,他和幾位主演一起接受了部隊的軍事訓練。20天集訓結束時,張赫收到了教官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枚他用過的空彈殼。不到一個月的訓練相處,演員們被士兵們身上的質樸與熱血吸引與影響,“離別時,是真實的戰友之間的不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張赫說,自己特別怕丟了空降兵和軍人的臉。飾演張啟的賈乃亮說,因為自己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軍人,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誤和遺憾,要做就要全部做到。“要讓部隊的人看得起你,覺得不是在‘演’他們,而是通過熒幕把真實的軍人風貌展現給觀眾。”

▍實戰實訓,“覆盤”戰場

從提前看片的內容來看,《空降利刃》主要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鍋蓋頭”,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其中,對貼近實戰實訓的機制和裝備改革的思考與展現頗為亮眼。

除傳統對抗演習之外,實戰、維和、撤僑、國際比武等時代元素都被融入其中,視野上更開闊,劇情上也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同時基於實戰實訓的背景,在對抗上“拳拳到肉”,硬核有力。

導演張蠡告訴「廣電獨家」,在劇本層面,《空降利刃》主要聚焦於在向強軍目標邁進過程中,軍隊如何提升戰鬥力,以及在實戰實訓基礎上新時代軍人的成長曆練。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熱血與擔當,從策劃到開拍,主創團隊整整籌備了3年。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劇作。

“因為這個劇很難像其它類型劇一樣憑藉技巧去創作。怎麼辦?只能大量地深入生活。”張蠡介紹,新時代軍人的形象是煥然一新的,他們有學識、有擔當,更有勇氣和戰鬥力,“不光所使用的裝備武器是國際化的,官兵素質也是國際化、專業化的。

劇本創作難,拍攝更難。在廣西桂林取景拍攝時,正好趕上最炎熱的8月。高溫烘烤下,戶外最高氣溫接近40度。現場拍攝作戰戲的大鐵皮屋子基本都是由集裝箱改造的,太陽一晒,裡面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演員們穿著各種戰鬥服具,汗刷刷地往下流,攝影師、燈光師更是全身都溼透了。一直盯著現場的導演張蠡甚至鬧了笑話,被參與拍攝的外軍演員誤認為是非洲人。

“真正軍人的訓練,比我們拍戲苦太多。”拍完戲,黑瘦了一大圈的賈乃亮感慨道。

對於選角,導演張蠡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演員的外形狀態必須有軍人氣質,有鐵血軍人的血性,“站在那兒, 就是個兵。”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如果說對新時代軍人形象的塑造是外在的2.0迭代,那麼,藉由狙擊手喬樑的犧牲引發的“我們距離失敗只有一分鐘”的思考則是這部劇更深層次的內在探索。

劇中,特一營副營長張啟提出了“覆盤”的概念。“覆盤”一詞來自圍棋,每一場戰鬥都像圍棋上的博弈,“每一名戰鬥員都是一名棋手,一名真正的高手,不在乎他下了多少盤棋,而是在一次次覆盤當中找出問題,尋求新的突破。”

對當下軍旅劇來說,在熱血硬核的筋骨皮下,這份冷靜的沉思就顯得尤為可貴。新中國成立70年來,軍隊也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武器裝備在更新,兵員素質在提升,戰爭理念也在創新。

做祖國最信賴的人,意味著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軍人的魂不能丟,而“覆盤”戰場則從內在動力的角度呈現出新時代軍隊的成長曆程,更立體化地展現出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負重前行。

▍“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

對軍人來說,守護家園是責任,也是使命。而守護與堅守,也意味著聚少離多,意味著捨棄與抉擇。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劇中,除了要面對弟弟喬樑犧牲所帶來的打擊,同樣身在軍營的哥哥喬棟也面臨著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不止喬棟,邢佳棟飾演的特一營營長潘野、莊小龍飾演的士官班長李保根等,都需要在清貧熱血與繁華喧囂中作出選擇。他們是部隊軍官、士官以及普通士兵的縮影。

李純飾演的軍醫林俊嬌說,“你守護著家園,我守護著你。”從和平環境的追隨到戰火硝煙中的並肩戰鬥,她身上有著新時代軍嫂可親可敬的獨立、勇敢與善良。面對林俊嬌的情意,身在軍營的張啟先是躲避,後來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被感動,並走到了一起。這種在“大家”與“小家”之間的艱難選擇又何嘗不是軍人們的日常。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通過他們的情感展現,我們想表達在和平年代勇於奉獻的軍人們的愛情觀。”《空降利刃》製片人尹香今告訴「廣電獨家」。

張啟說,“能改變戰場局勢的,只有人。”在《空降利刃》中,每個人物都是鮮活可信的。“鍋蓋頭”隊長張啟聰明果敢有傲氣,特一營營長潘野有資歷、有本領,在戰場上硬骨錚錚,面對妻兒也有柔情細膩的一面。

所有這些人物都離不開主創團隊紮根生活的堅持。為了瞭解基層官兵最真實的心理狀態,導演張蠡帶著主創們在基層連隊一待就是幾個月,一個個找原型人物聊,聊他們的經歷、故事和情感。“這樣一來,他們的情感就會自然地融入劇中,會很真實。如果不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打動人心的細節,怎麼能走進他們的內心呢。”

劇中,賈乃亮飾演的張啟因眩暈症,從戰鬥機飛行員轉任空降兵某特戰旅一營副營長。從孤飛的雄鷹變成帶隊的大雁,擺在張啟面前的挑戰除了來自於外部環境的轉變,還有內心深處對自我的重新認知。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在賈乃亮看來,張啟是一個執著、敢於創新、有自己想法的人。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賈乃亮硬是減了20斤,親身體驗了跳傘,經歷了魔鬼集訓,臉也黑了。“照鏡子都不認識自己的臉了。”他笑著跟製片人尹香今說,“這下好了,演不了偶像劇了。已經拍完一年多了,還是這麼黑。”

從策劃立項到9月15日與觀眾見面,《空降利刃》這支“利刃”磨礪了5年。

在片尾有這樣一行字,“謹以此劇,獻給每一位軍人。”導演張蠡說,這是包括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人、監製等在內的每一位主創最想表達的敬意,“因為你在,所以我在。”

致敬70年,一部新時代軍旅劇的'利刃'養成記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