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 笑對磨難的陽光女孩

張可 教育 駐馬店網 2017-05-27

□晚報記者 景中原 文/圖

張可 笑對磨難的陽光女孩

與同學交流學習。

15歲,正是無憂無慮享受美好少年時光的年齡,她卻因家庭變故,用稚嫩的雙肩挑起家庭重擔。

她每天清晨5時起床,做好早飯叫醒媽媽、弟弟,照顧他們洗漱。然後,她才能抓緊時間吃上幾口飯,背起書包急忙往學校趕。

在學校,她是一個熱愛集體、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勤學善思、深受老師和同學喜愛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張可 笑對磨難的陽光女孩

在家做飯。

她,就是上蔡縣第二初級中學九年級四班學生張可。

家庭突遭變故

她成了家裡的頂樑柱

張可原本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在上蔡縣華倫毛絨玩具廠打工,她和弟弟跟著父母在縣城上學。一家人吃住在工廠裡,生活雖說不上富足,倒也幸福安康,其樂融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8月,厄運突然降臨到這個家庭,張可的父親被診斷患上胰腺癌。這個消息猶如晴天劈靂把這個4口之家給震蒙了。張可的媽媽由於接受不了這個打擊,變得精神恍惚,在去醫院為丈夫取藥的路上又被貨車軋斷了右腿。

面對一連串的災難和打擊,張可好像一下子成熟起來。她知道,作為女兒,她得照顧好傷病中的爸爸媽媽;作為姐姐,她得照顧好弟弟;作為學生,她不能把功課落下。她擦乾眼淚堅強地面對家庭的變故,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這個家。

張可 笑對磨難的陽光女孩

認真做作業。

每天清晨5時,張可就要起床做早飯、照顧爸爸媽媽洗漱。飯後,她還要洗碗刷鍋,打掃衛生。做完這一切她再去上學。

中午放學後,張可趕忙回到家裡做飯。晚上,她總是先做完家務,然後給父母洗臉洗腳,之後做作業、預習課程。

張可每天都這樣盡心盡辦地照顧著父母。然而,無情的病魔還是於2016年8月奪走了她受盡病痛折磨的父親。

父親去世後,張可的媽媽精神幾乎崩潰,她面對為給丈夫治病欠下的高額債務,面對自己因車禍已嚴重變形的右腿,面對一雙正在讀初中的兒女,她不堪家庭的重負整天以淚洗面。每當這時,張可就會摟住媽媽勸慰:“媽媽,振作起來,有我呢。我和弟弟就是咱家的未來和希望。”在張可的影響下,媽媽漸漸變得堅強開朗起來。

生活的艱辛讓15歲的張可過早地成熟了。她知道媽媽腿傷尚未痊癒,在工廠領導照顧下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維持家庭生活的不易,她知道弟弟年齡尚小,還需要關愛。張可把買米買面、買油買菜、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一切家務活包攬了。為防止媽媽右腿肌肉萎縮,每晚給媽媽洗腳按摩也成了她常做的“功課”。

勤學善思明理

她是老師同學喜歡的人

“張可是一個學習刻苦勤奮,行為嚴謹律己,學習上很有方法的學生。”提起張可,張鬆華的溢美之詞形於言表。張鬆華是張可的班主任。據張老師介紹,繁雜的家務勞動並未影響到張可的學習,除她父親去世時請了3天假以外,她從沒有曠課、遲到、早退現象。在學習上,張可也很有方法,很多學生在學習中習慣跟著老師一節一節地走,一章一章地學,不太在意章節之間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係,這樣下去,就會感到所學的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張可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一門學科前,她首先了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她都要弄清楚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張可上課時總是聚精會神聽老師講課並做筆記。她還養成了一個即錯即糾的習慣。在學習中一些不懂或做錯的題,她都會記在糾錯本上,直到弄懂為止。

“張可是一個性格開朗、不懼困難、尊重師長、樂於助人的陽光女孩。”該校團委書記景國強這樣評價張可。她品學兼優,連年被學校評為優秀共青團員。她處處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具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能協助班主任開展各項班級活動,對老師交辦的事,她都能盡心盡力完成。

品學兼優的張可深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道理。在學習中,她對同學充滿愛心,每逢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她都會耐心地為他們講解,直到他們弄懂為止,從沒有絲毫的厭煩。

“張可對待學習成績較差、跟不上的同學,總會鼓勵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不要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並教給他們學習方法。”講起幫助差生學習的事,張可的同學李莉莉說,在張可的影響幫助下,部分學習較差的同學端正了學習態度,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

生活的艱辛磨礪了張可,讓她變得勇敢堅強。校園文化的薰陶塑造了張可,讓她成為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我不是最好的,但一定要做得比昨天的我更好。”張可信守著自己的箴言。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媽媽能儘快好起來,她和弟弟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媽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