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讓作者和產業,從單方面的喊話,走向平等交流的對話。”

作為第十三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創投評審,張家魯也是帶著交流的想法來的:“希望能夠跟年輕的導演、編劇、創作者們多接觸。”

張家魯這幾年在創投會上出現的次數不少。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會評審張家魯


2017年的上海電影節,他與導演管虎、製片人劉開珞同為創投評委。同年,他與黃渤、張家振共同擔任金馬創投會議的決選評審。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在前不久的北京電影節上,張家魯再次與管虎及阿里影業副總裁李捷,一起評選出了北京市場創投的16個項目。

而如今,他又來到了FIRST。

年輕導演們參加創投,一方面是希望能得到投資,另一方面則希望能從評委的意見中有所學習。而作為評委,張家魯把參與創投的過程稱為“補充能量”。

“我在這個行業時間也比較久了,無論是做編劇還是做監製、製片人,都會有一些累積的經驗。但是經驗往往也是一種限制,跟年輕人去接觸,去對話,你會發現一些真的特別新穎的角度,去看世界,或是去敘述故事,這對我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會評審張家魯

同時,電影行業是一個與人有關的行業,這個行業裡曾經缺過投資,也缺過觀眾,但說到底,電影缺的是人在參與。“人就是一個最稀缺的資源。”張家魯說。

FIRST這幾年名氣響亮,挖掘出諸多優秀電影人,其自身生猛年青的特質,也使得業內成熟、有經驗製作者的目光牢牢跟隨著它。

“無論是好的創作人、好的導演、好的編劇,大家都在睜著眼睛看。在創投會上,有些評審現場就會和年輕電影人們留電話、加微信了,這個我們必須也要重視起來。”

走過了這麼多電影節和電影展,來FIRST,張家魯嗅到了一些新的氣息:“我今天來,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有活力的影展,特別年輕化。”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FIRST啟動儀式嘉賓從左至右依次為:

萬瑪才旦、謝飛、秦昊、張家魯、張頌文

他形容FIRST像是一個派對,它成長於民間,獨立創辦,是自己走著自己的路的電影展。但它從未獨行。“願意和市場接觸、接軌,把一些年輕的創作者和未來的投資方業界做一個連接,我覺得這比較好。”

直面年輕導演的創投時刻

項目創投這一機制行之有年。

從海外的國際老牌電影節,再到港臺的金馬金像,又至如今的上海北京電影節,雖然定位略有細分,但每個電影節在創投這一項上,都從未放鬆。

這對於青年導演當然是好事,尤其是對那些有能力的新人導演們。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會評審張家魯

事實上,許多創投會上都出現了一些“搶項目”的情況。強有力項目在尚未開拍之前就已名聲在外,隨即而來的是互相競爭的投資方。在張家魯看來,這也是市場競爭下的自然過程。

激烈的競爭是每一個市場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有的現象,而在一波又一波的競爭和動盪中,年輕的電影平臺在成長,年輕的導演們也在成長。

“我去過的創投會,每年他們收到的項目都不會少於五百個,六百到八百是個非常常見的數字。顯然在許多我們還不瞭解的地方,有年輕的創作者在孜孜不倦地創作,創投平臺越多,讓他們的能力得以呈現的機會就越大。至於是否顯得太多了,我覺得就讓市場來決定。”

既然做了多次評審,那麼在創投會上的評判標準,顯然還是已經走過多個電影節的張家魯有資格發言。

各個電影節定位和要求不同,所以劇本和導演們的表現是重中之重。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嘉賓從左至右依次為:

萬瑪才旦、謝飛、秦昊、張家魯、張頌文

“北京電影節需要一個完整的作品,才能夠參加創投項目,而金馬創投有一個大綱,就可以來參加創投會,我之前瞭解到FIRST需要一個完整的劇本來作為敲門磚。”

由此,評判標準自然而然發生變化。對於一個更類型化、更商業化的劇本而言,評判標準顯而易見,有規整尺度可供丈量。

“結構或緊或鬆,節奏太快或太慢,主角是否具備強大魅力,對於商業類型片來說,這都有一定的評定標準。但如果說,今天我們面對一個更偏文藝趨向,強調個人表達的劇本,那麼評判的標準就比較模糊,通常評判就是評審之間的審美在衝撞。”

在不少創投會上都可以觀察到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年輕導演在拍處女作時,選擇了類型片。

張家魯理解年輕導演們的選擇:“電影始終是一個面向觀眾的藝術,今天年輕導演們願意往類型片走,他可能希望更商業化,或者更多觀眾能夠看到這部影片,不單純只是一個個人表達的工具、品牌、媒介。”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會評審張家魯

但是他也在提醒年輕導演們或許會面對一些前人從未經歷過的困難:“因為類型片需要的是技巧,需要經驗累積,工業層面的要求會更高,而且從劇本到拍攝到後期發行,都有一整套作業流程。所以,一個不是那麼有經驗的年輕創作人來做類型片的時候,可能每一個環節都會感到特別的辛苦,可能劇本好不容易把結構類型搞通了,到了拍攝的時候又會面臨一些挑戰。”

他也建議年輕人可以從文藝片開始:“文藝片拼的就是劇本跟角色,其他製作環節會相對單純一點。如果你有一個文藝片的拍攝經歷,在這樣的劇本結構下,加入一些類型的元素或氣氛,反而會對於年輕的電影創作者更有利。作為青年導演,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只要能夠讓業界或者觀眾看到你的可能性,就足夠了。”

而對於導演來說,劇本是一方面,自己的表達同樣至關重要。

“我必須很坦然的說,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劇本可能不是特別的抓人,特別容易閱讀,但是經過導演和編劇上臺的講述,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他會這麼寫這個劇本,未來它會變成怎麼樣,因為畢竟大家都知道,劇本還處在一個初步階段,後來還會有修改。所以,表達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相當重要,同時大家也會看到這個人的特質,對於未來項目的狀況有所想象。”張家魯說。

他也強調,這並不是說主創必須口若懸河、舌燦蓮花。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創投會評審張家魯

“特別能講,特別會噴,不一定會造成正面的效果。關鍵在於怎樣找到一個讓你自己更舒服的表達方式,也就是個人風格。也許你語速很慢,也許你講話磕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能表達出真誠、幽默或者溫暖,反而會讓臺下的人,無論是評審還是觀眾,都能產生更多的代入感。”

創投會在他看來,就像是新人導演的密集培訓。年輕導演來創投,不只要追求大家在創作方向上給予的建議,也要重視在表達上的提升。

“創投會要做brief,要社交,電影行業就是個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行業。可能年輕導演們在短時間內還不善言辭,但必須逼著自己去說話,去跟其他的創作者、投資方去交流。這對於年輕的電影人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同時,電影節作為平臺,也在更努力地實現自己的溝通橋樑職能。隨著內地電影節展平臺的不斷成熟,對於青年導演在表達溝通方面的輔助,也更能落實到細節。


創投評審張家魯:年輕導演如何在創投會上表達自我? | 金導筒



在參與創投會的過程中,張家魯留心到,許多電影創投會都正在辦工作坊。如今,電影創投對於年輕導演來說,已經不只是把劇本拿來上臺來,直接面對投資方這樣簡單。

在年輕導演上臺之前,工作坊會對導演們進行訓練。包括導演如何講PPT,如何做簡報,甚至在創投過程中先對劇本做一些修改。

“這是一個更為全方位的輔導措施,甚至像有些輔導計劃,連未來電影的發行都一併計劃,是一個全產業鏈的輔導。而且我發現大家都在做這個事情,毫無疑問,未來也一定是朝著更好的方向走。”

看過了這麼多年輕導演,對於已經在這一行當裡沉浮多年的張家魯而言,他也會有一些沉甸甸的感想。

“乾電影這行,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因為你會碰到太多的磨難跟挑戰,不知道會把你帶到什麼地方去。如果說你沒有一定的意志力跟定力的話,就會滅頂、消失,會離開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了,會覺得做電影太辛苦了。”

他認為,這是能在未來與他共行的年輕導演們,最應當堅守的品質之一。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