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明星“老牛”愛情感天動地

張洪傑 男婦女主任 藝術 影視 黑龍江廣播電視報 黑龍江廣播電視報 2017-09-14

影視明星“老牛”愛情感天動地

妻子患腦血栓近30年,他到哪拍戲都把她“拴”在身邊

在影視圈,張洪傑被稱為“中國第一村長”,這個來自吉林公主嶺的演員,從農村戲臺唱大鼓起步,到成為史詩鉅製《三國演義》的導演助理,再到與宋丹丹聯袂主演《老牛家的戰爭》,可謂越老越紅。還曾在黑龍江衛視客串主持過節目,同樣贏得全國觀眾的喜愛。每次外出拍戲,人們都能看見“老牛”身邊站著個顫顫巍巍、口齒不清的老太太,成為片場一道特別的風景。近日,張洪傑與本報記者聊起了他與老伴兒近50年的金婚往事。

第一情:操心病妻成佳話

圈裡人都知道,張洪傑接戲有一個特別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帶上他的老伴兒。“現在老伴兒一有點兒什麼事整的我心驚肉跳,照顧她是我的最大使命,問題細緻到便祕:今天拉沒拉屎?喝沒喝水?吃沒吃藥?把藥給她放到嘴裡頭,水給她溫好了......”

老伴兒溫振榮得病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張洪傑正在雲南隨《三國演義》劇組拍戲。“往家打電話,我姑娘接的,我問‘你媽呢?’她說‘我媽洗澡去了’,下回再打,她還說洗澡去了,一連好幾次,我說咋洗這麼頻呢?但也沒多想,因為我‘連橋’燒鍋爐的,近水樓臺先得月,挨著鍋爐能洗澡,這你懂吧?我也在他那兒洗過。”就這樣張洪傑每天在片場,騎著大馬指揮,完全不知道家裡出了大事。直到有一天,副導演找到他,“你是不是一打電話你姑娘就說你媳婦洗澡去了?其實她得腦血栓了,在醫院躺著呢,窩拉窩尿。啊?!第一時間就趕回去了。”原來,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家人沒有告訴他妻子患病的消息,幸虧朋友傳朋友,劇組副導演才知道了這事。

從那以後,張洪傑便把老伴兒“隨身攜帶”了。“在山東榮城,半夜天旋地轉噁心嘔吐;到遼寧鳳城,牙疼,哼哼呀呀的,過兩天再一看頭上長白點,醫院說是帶狀皰疹,還沒治好呢,肚子又疼,大夫說是急性闌尾炎,趕緊手術吧;現在出院了,帶狀皰疹後遺症導致耳朵疼、舌頭疼、腮幫子也疼。我開玩笑說,你應該嫁個大夫,你都成十不全了!淨事呢!得內科、外科兩個大夫,能把你保住。”張洪傑嘴上抱怨著,行動上卻從來沒有懈怠過。

“由於我的工作性質,讓大家覺得我對老伴兒很難得,其實普通行業裡像我這樣的人很多,很多人經濟條件比我差,老伴兒病得更重,老頭兒推著坐輪椅的老太太,多著去了。而且反過來要是我病了,她也會一樣這麼對我,更主要的是,我是不忘當年!”

第一恩:他最難的時候,她縱身一嫁

“我們家當時窮得在我們牛房子都掛號,我們哥兒五個,用蓋簾子擋窗戶,漏風,哪有錢給我娶媳婦呀?”

艱難的家境並沒有磨滅張洪傑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能。當年在劇團,他是學員中公認的尖子。“我平時一門心思學習,群眾關係不好,所謂修正主義的苗子,只專不紅,領導把我從圖書館叫出來跟大夥兒玩籃球,我一接球手指頭就矬了,領導說‘完犢子,書呆子看你的書去吧!’當時有個對象,主動跟我處的,等‘文革’一來,我父親歷史有問題,我成狗崽子了,人家一腳就把我踹了。可多人解恨了,這尖子可下禿嚕了!其他學生都戴著紅袖標上北京見毛主席去了,發給我的袖標咔嚓一下就給扯下去了,就剩我老哥兒一個。”這時,一位多年前親如一家的鄰居大娘為張洪傑保媒了。

“用現在的話說,我老丈母孃當年是我的粉絲,我演小二黑、陳瘸子、包公,她都知道。”可是溫振榮的二姨卻投了反對票:“她說我老伴兒,你就別想了,人家張洪傑全縣有名,就你那小樣兒半路還不把你踹了?你猜我老伴兒說個啥?啥時候踹啥時候算!”

演出結束後,張洪傑回到縣裡,溫振榮一家開始給這個小才子“明送秋波”。“三天兩頭上縣裡看我去,不是挎一筐雞蛋,就是給我扔下5塊錢,同學都說,張洪傑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現在我還跟她開玩笑,我說你太有心眼兒了,你3歲就知道搞對象吧?”1968年,張洪傑和溫振榮結婚了。“那時候腦子全是真空,就傻了,可下子有個歸宿、有個人理我了。結婚時我爸給我拿了30尺布票,15斤瓜子,2雙襪子。”

婚後,溫振榮依然生活在農村孃家,張洪傑繼續在縣裡上班。“我確實是能編,白專道路沒白學,當地好人好事瞭解了,編成大鼓上臺就唱。縣裡上黑龍江望奎、瀋陽冶煉廠跟人家拉關係,都得叫上我,把兩家的關係、這次來求你們啥事,都編到大鼓裡,還得編的好聽好玩有意思。包括我們縣裡的三級幹部會議,大家都盼著,今年張洪傑的大鼓唱誰。我唱誰都得縣委書記一把手定。”

作為特殊人才,縣裡特批張洪傑一家進城。起戶口的時候,張洪傑提出把丈母孃和小姨子一起辦過來。“我說我倆姑娘都是我老丈母孃伺候大的,我大舅哥賊拉窮,老人跟著我能好點兒。”張洪傑把這個想法跟家人一說,當初反對他們結婚的溫振榮二姨直拍大腿:“哎呀張洪傑,沒想到你心眼兒這麼好使呀!”

進城後,張洪傑的藝術之路更順了,很多人見了他相貌平平的老婆,都覺得兩人不夠般配。“我爸、我兄弟一直都不同意,覺得她長得一般,劇場大姐還說呢,離了離了!大姐給你找大姑娘,我說不行啊!我到現在也說,就是九天嫦娥在月宮裡給我來個微信,說你離了,我下凡嫁給你,我也辦不到!人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第二恩:她靠“熊抱”為他爭來新舞臺

這些年照顧老伴兒,有沒有影響事業呢?張洪傑說:“恰恰相反,你理解不了!我在影視圈能有今天,和我老伴兒的一個動作分不開。”1992年,電影《九香》劇組來團裡選男二號。“編劇杜麗娟找到我的宿舍,當時我沒在,杜麗娟轉身要走,說沒時間等,我老伴兒在後邊一把將人家抱住了,求人家別走,再加上她說話大舌頭啷唧的,杜麗娟說‘我也不敢慫噠她呀,一看就是病人’,活拉給拽屋去了,就給人家掏影集,跟人家說,你信我話沒錯的,他可會演戲了!就這功夫我回來了,杜麗娟一看我說,就是你了!”

憑藉在《九香》中的出色表現,張洪傑獲得當年長影小百花優秀男配角獎,導演驚喜地說:“這部影片我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個張洪傑,沒成想小藥鋪裡有這麼個大人蔘!”趙本山在看完張洪傑的幾部電影作品後,臨時換角,把已經定好的《男婦女主任》村長改為張洪傑扮演。“一聽說趙本山要找我拍戲,那我還不得借兩條腿去——樂不得的嗎?”這部影片之後,讓張洪傑再獲金雞獎優秀男配角提名。“我總結自己的藝術之路,拐點是一調、二抱,來個三級跳。一調是從公主嶺調到長春,吉林曲藝團團長對我有恩。二抱是老伴兒對我有恩,圈內人熟悉我了,《老牛家的戰爭》主動找上門來讓我拍,拍完後黑龍江衛視還為我開了《老牛講故事》,影響之大、聲譽之好,直到現在還有人管我叫牛大爺。沒老伴兒那一抱,我就沒有今天,你再有才能,沒有機會、平臺也不行。”

第三恩:她教會他簡單的快樂

採訪中每每引用老伴兒的“金句”,記者無需多問便可分辨,因為張洪傑會自動切換成老伴兒的說話模式,模仿得惟妙惟肖。“在長春拍《英雄無悔》,我演個啤酒劉,是個腦血栓患者,投資方老闆看了我的戲後說,學得太像了!我說我成天守著個腦血栓能不像嗎?”溫振榮患病這些年,老兩口兒依然你一言我一語地逗嗑子,生活每天都像一出家庭喜劇。

“她吧,沒那麼多心眼兒,直!就是古語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天虎抄的,有啥話就說。”說起老伴兒的性格,張洪傑哭笑不得。“前天,一個朋友請客,十好幾個人,我給她夾菜她就吃,大夥兒都說飽了,不吃主食了,眼瞅著散席了,她在那兒來一句:給我來兩張餅吧!哎呀媽呀,一桌子人都走不了了,有女的就偷著抿嘴樂,回家我就說她,你說那麼些人,你就少吃一口能咋地?她頂一句:沒吃飽還不興吃呀?”張洪傑說,得病之前老伴兒也不是細緻人,整天大大咧咧的。“我的衣服褲子薄了厚了的,全堆一塊兒,像一般的講點兒深沉呀,注意點兒形象呀,她腦子沒有這些,出門還得我給她攏攏頭髮,我說你像個老瘋婆子似的咋整?她還不樂意:誰看我呀?”身為“公眾人物”,老伴兒的“不講究”,有時也讓張洪傑很難為情。“有天晚上喝牛奶撒褲子上了,拿毛巾擦擦拉倒了,第二天上街,一低頭,玻璃蓋兒上白花的,她說不用換,誰看你呀?我說必須換。等換完褲子再出門,真碰上認出我的人了,都跟我照相,我說你看有沒有人看我?她來一句:‘有就有唄!’你說她這一天,沒招!”溫振榮就靠著這股子不管不顧,成功拆招50年,讓舞臺上能唱能編的張洪傑無話可說。

最近三四年,為了讓老伴兒更好地養病,老兩口兒搬到了三亞。“她病好多了,遛彎時在平坦的地方還能跑兩步呢!在這邊也認識不少東北朋友,沒聽說黑龍江省三亞市嗎?”

接受記者採訪時,張洪傑正在電視劇《黃大年》劇組。“他是吉林大學的大科學家,習近平主席都號召向他學習!我演打更老頭兒,就三場戲。我跟經紀人說,一來主人公在長春,二來向黃大年致敬吧,別管人家要錢了。”已經72歲的張洪傑,和老伴兒一樣,越來越“心大”。“我現在拍戲帶著老伴兒,人家給我們安排臥鋪、頭等艙,就覺得自己這麼大歲數了還有人用,還有使用價值,還求多大名、多大利?知足了!”

明年,張洪傑和老伴兒就“金婚”50年了,溫振榮一直惦記著怎麼慶祝呢。“唉,一晃50年了,她這輩子摸瞎乎就摸到我身上了,現在她爹媽都沒了,我就想著好好伺候她,讓她多活兩年。人呀,如果沒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攀比就容易幸福,不要老看別人媳婦好。她現在能走能撂就挺好,對幸福的要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我跟自己的過去比,不是強太多了嗎?”閒暇時,張洪傑會挽著老伴兒遛彎兒,看到公園裡抽陀螺的老頭兒,他會即興編幾句詞兒,念給老伴兒:“領著老伴四處遊,裝瘋賣傻演老頭兒,比起公園同齡人,知足常樂無憂愁。”

這就是一對看似“不配”的金婚夫妻的般配生活: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彼此揭短,也會毫無條件地分擔彼此的命運。(王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