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

武器的設計生產,除了性能,還必須注意人機功效和對人的保護。正所謂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打擊敵人,而戰爭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人。一些武器在設計中忽略了對人的保護和重視,結果造成巨大損失,是很失敗的。在這方面,日本在戰爭中飛機的設計就很具有代表性。

"

武器的設計生產,除了性能,還必須注意人機功效和對人的保護。正所謂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打擊敵人,而戰爭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人。一些武器在設計中忽略了對人的保護和重視,結果造成巨大損失,是很失敗的。在這方面,日本在戰爭中飛機的設計就很具有代表性。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戰鬥機

從日本的軍事思維中,一直強調進攻,而忽略對己方有生力量的保護,這奠定了日本武器設計的基調。而二戰前後,日本的工業體系就整體落後於歐美強國,這造成其武器設計中面臨很多限制。既然攻擊能力不能削弱,那就只能通過削弱防護能力來換取了。

"

武器的設計生產,除了性能,還必須注意人機功效和對人的保護。正所謂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打擊敵人,而戰爭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人。一些武器在設計中忽略了對人的保護和重視,結果造成巨大損失,是很失敗的。在這方面,日本在戰爭中飛機的設計就很具有代表性。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戰鬥機

從日本的軍事思維中,一直強調進攻,而忽略對己方有生力量的保護,這奠定了日本武器設計的基調。而二戰前後,日本的工業體系就整體落後於歐美強國,這造成其武器設計中面臨很多限制。既然攻擊能力不能削弱,那就只能通過削弱防護能力來換取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零式

二戰中日本設計了多種戰機。但無論是海軍航空兵的型號,還是陸軍航空兵的型號(日本當時沒有單獨的空軍),防護力都相當糟糕。如到40年代初,歐美新式戰機上已經普及了駕駛艙防彈鋼板、艙蓋防彈玻璃、自封閉油箱等安全設備。所謂自封閉油箱,指在戰機油箱內部有特製材料塗層,在中彈後可以自我封閉,以防止油料進一步洩漏而導致爆炸。但這些事關飛行員性命的設計,日本飛機一個都沒有。如海軍的零式戰鬥機,火力凶悍、機動靈活,還可以遠距離飛行,但防護實在糟糕,被美國飛行員形容為“一打就爆”。

"

武器的設計生產,除了性能,還必須注意人機功效和對人的保護。正所謂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打擊敵人,而戰爭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人。一些武器在設計中忽略了對人的保護和重視,結果造成巨大損失,是很失敗的。在這方面,日本在戰爭中飛機的設計就很具有代表性。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戰鬥機

從日本的軍事思維中,一直強調進攻,而忽略對己方有生力量的保護,這奠定了日本武器設計的基調。而二戰前後,日本的工業體系就整體落後於歐美強國,這造成其武器設計中面臨很多限制。既然攻擊能力不能削弱,那就只能通過削弱防護能力來換取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零式

二戰中日本設計了多種戰機。但無論是海軍航空兵的型號,還是陸軍航空兵的型號(日本當時沒有單獨的空軍),防護力都相當糟糕。如到40年代初,歐美新式戰機上已經普及了駕駛艙防彈鋼板、艙蓋防彈玻璃、自封閉油箱等安全設備。所謂自封閉油箱,指在戰機油箱內部有特製材料塗層,在中彈後可以自我封閉,以防止油料進一步洩漏而導致爆炸。但這些事關飛行員性命的設計,日本飛機一個都沒有。如海軍的零式戰鬥機,火力凶悍、機動靈活,還可以遠距離飛行,但防護實在糟糕,被美國飛行員形容為“一打就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BF109是一款十分優秀的戰機

日本意識到自己在航空技術上與美國的差距,於是便從德國盟友手中購買引進了一些新技術。如40年代初,日本引進了德軍主力戰鬥機BF109使用的DB系列液冷發動機。實現國產化後,日本陸軍在1942年底,設計了全新的三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被賦予了一個漂亮的名字,叫飛燕。

"

武器的設計生產,除了性能,還必須注意人機功效和對人的保護。正所謂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打擊敵人,而戰爭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人。一些武器在設計中忽略了對人的保護和重視,結果造成巨大損失,是很失敗的。在這方面,日本在戰爭中飛機的設計就很具有代表性。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戰鬥機

從日本的軍事思維中,一直強調進攻,而忽略對己方有生力量的保護,這奠定了日本武器設計的基調。而二戰前後,日本的工業體系就整體落後於歐美強國,這造成其武器設計中面臨很多限制。既然攻擊能力不能削弱,那就只能通過削弱防護能力來換取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零式

二戰中日本設計了多種戰機。但無論是海軍航空兵的型號,還是陸軍航空兵的型號(日本當時沒有單獨的空軍),防護力都相當糟糕。如到40年代初,歐美新式戰機上已經普及了駕駛艙防彈鋼板、艙蓋防彈玻璃、自封閉油箱等安全設備。所謂自封閉油箱,指在戰機油箱內部有特製材料塗層,在中彈後可以自我封閉,以防止油料進一步洩漏而導致爆炸。但這些事關飛行員性命的設計,日本飛機一個都沒有。如海軍的零式戰鬥機,火力凶悍、機動靈活,還可以遠距離飛行,但防護實在糟糕,被美國飛行員形容為“一打就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BF109是一款十分優秀的戰機

日本意識到自己在航空技術上與美國的差距,於是便從德國盟友手中購買引進了一些新技術。如40年代初,日本引進了德軍主力戰鬥機BF109使用的DB系列液冷發動機。實現國產化後,日本陸軍在1942年底,設計了全新的三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被賦予了一個漂亮的名字,叫飛燕。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飛燕

飛燕身上,日本設計師終於開始裝上了防彈玻璃和防彈鋼板。不過軍方要求,為了應對太平洋地區的戰鬥,戰機必須有較大的航程。這可難壞了設計師。飛燕參考的德制BF109,主要面對在歐洲前線爭奪制空權的戰鬥,對航程要求不高。現在機翼、機身底部的設計都已經定型了,很難再加上新的油箱。但軍方的要求不能拒絕。怎麼辦呢?又只能犧牲對士兵的防護了。設計師在飛行員座位後面,勉強增加了一個200升容量的燃料箱。

這就很尷尬了。一旦背後這個油箱中彈——哪怕只有一發,那麼飛行員基本連逃生的時間都沒有,就會被燃燒的烈焰吞噬,或者喪命於進一步發生的爆炸。這個臨時增加的油箱沒有防護,別說子彈炮彈,就是被彈片打到,整個駕駛艙都有變成烤箱的危險。那個時代,飛機是沒有彈射座椅的,飛行員要跳傘,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推開座艙蓋,背上傘包,然後自己跳出或者翻出座艙。背後的油箱是不會給飛行員這個時間和機會的。

"

武器的設計生產,除了性能,還必須注意人機功效和對人的保護。正所謂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打擊敵人,而戰爭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人。一些武器在設計中忽略了對人的保護和重視,結果造成巨大損失,是很失敗的。在這方面,日本在戰爭中飛機的設計就很具有代表性。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戰鬥機

從日本的軍事思維中,一直強調進攻,而忽略對己方有生力量的保護,這奠定了日本武器設計的基調。而二戰前後,日本的工業體系就整體落後於歐美強國,這造成其武器設計中面臨很多限制。既然攻擊能力不能削弱,那就只能通過削弱防護能力來換取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零式

二戰中日本設計了多種戰機。但無論是海軍航空兵的型號,還是陸軍航空兵的型號(日本當時沒有單獨的空軍),防護力都相當糟糕。如到40年代初,歐美新式戰機上已經普及了駕駛艙防彈鋼板、艙蓋防彈玻璃、自封閉油箱等安全設備。所謂自封閉油箱,指在戰機油箱內部有特製材料塗層,在中彈後可以自我封閉,以防止油料進一步洩漏而導致爆炸。但這些事關飛行員性命的設計,日本飛機一個都沒有。如海軍的零式戰鬥機,火力凶悍、機動靈活,還可以遠距離飛行,但防護實在糟糕,被美國飛行員形容為“一打就爆”。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BF109是一款十分優秀的戰機

日本意識到自己在航空技術上與美國的差距,於是便從德國盟友手中購買引進了一些新技術。如40年代初,日本引進了德軍主力戰鬥機BF109使用的DB系列液冷發動機。實現國產化後,日本陸軍在1942年底,設計了全新的三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被賦予了一個漂亮的名字,叫飛燕。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三式飛燕

飛燕身上,日本設計師終於開始裝上了防彈玻璃和防彈鋼板。不過軍方要求,為了應對太平洋地區的戰鬥,戰機必須有較大的航程。這可難壞了設計師。飛燕參考的德制BF109,主要面對在歐洲前線爭奪制空權的戰鬥,對航程要求不高。現在機翼、機身底部的設計都已經定型了,很難再加上新的油箱。但軍方的要求不能拒絕。怎麼辦呢?又只能犧牲對士兵的防護了。設計師在飛行員座位後面,勉強增加了一個200升容量的燃料箱。

這就很尷尬了。一旦背後這個油箱中彈——哪怕只有一發,那麼飛行員基本連逃生的時間都沒有,就會被燃燒的烈焰吞噬,或者喪命於進一步發生的爆炸。這個臨時增加的油箱沒有防護,別說子彈炮彈,就是被彈片打到,整個駕駛艙都有變成烤箱的危險。那個時代,飛機是沒有彈射座椅的,飛行員要跳傘,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推開座艙蓋,背上傘包,然後自己跳出或者翻出座艙。背後的油箱是不會給飛行員這個時間和機會的。

飛行員身後放200升燃油:中彈起火立變烤箱,60人被高溫烈焰吞噬

美軍戰鬥機則強調對飛行員的保護

1943年底,飛燕投入戰場後果然遭殃了。根據日本陸軍航空兵的一份憤怒的報告,到1944年中旬,光是由友機目擊的,就有60多名飛行員被烈焰吞噬的例子。1944年底,三式戰鬥機的改進型——三式丁終於取消了座椅背後的油箱。不過原因也不是照顧飛行員:日本已經進入本土防空戰的階段,不需要飛那麼遠了,省些重量飛機還飛得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