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憋屈”的解放軍區,發展出民兵200多萬,最終積小勝為大勝

詹才芳 抗日戰爭 蔣介石 大清河 國家人文歷史 2017-05-09

“最憋屈”的解放軍區,發展出民兵200多萬,最終積小勝為大勝

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晉察冀軍區可以稱得上是“最憋屈”的解放區。這一階段,中原、東北、陝甘寧解放區都可稱得上險象環生。一方面,晉察冀軍區面對的是國民黨北平行轅下轄7個軍、5個整編師、1個騎兵軍、2個騎兵師,兵力強大,機動能力較強。另一方面,1946年1月31日舊政協決議達成之後,晉察冀軍區過早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整軍復員和編制體制調整,對部隊的戰鬥力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在1946年2月初,中共晉察冀中央局首先根據中央指示制定了一個按野戰軍與地方軍2∶1比例,共編225000人的最初方案,隨後在2月16日,晉察冀中央局再次建議“立即進行大規模的精簡”,提出主力部隊10萬人,地方軍編5萬人的方案。3月18日整編方案正式確定,此時不包括冀熱察遼軍區的部隊,整個晉察冀軍區總兵力超過25萬,其中野戰軍近12萬,具備相當的機動作戰能力。

但是在大精簡的背景下,到這年7月,晉察冀軍區野戰軍兵力已不足5.2萬,遠低於原定編組4個野戰縱隊的編制數額,一大批在抗日戰爭中屢立奇功的部隊被轉為地方軍,例如冀東的詹才芳、曾雍雅部都被轉為地方軍,大批兵員復原回家。大批當時參與精簡的老同志在回憶中都認為晉察冀軍區的整軍復員導致10萬左右的有經驗兵員離開部隊,對部隊的作戰能力保持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沒有一個充實的團”使解放軍積小勝為大勝。

“最憋屈”的解放軍區,發展出民兵200多萬,最終積小勝為大勝

晉察冀軍區在撤出張家口之後,並沒有擺脫危險的局面。但是主動撤離張家口,確實使部隊更適應進行廣泛地機動作戰。考慮到此時華北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不如國民黨美械部隊,晉察冀軍區一方面努力充實加強野戰部隊,另一方面在12月初撤銷野戰軍指揮機關,由軍區直接指揮各縱隊和炮兵團,保證了指揮體系更加扁平化。為了能夠在逆境中打擊國民黨部隊的囂張氣焰,晉察冀軍區開始對敵人採取零敲碎打,積小勝為大勝的戰略戰術,在1946年底連續發動易縣、淶水戰役、滿城戰役,在1947年初發動保南戰役、保北戰役。這幾次戰役主要著眼殲滅國民黨部隊團營級單位,全力切斷平漢路保定與石家莊的聯繫。

考慮到主力部隊實力較弱,晉察冀軍區有意識地加強了地方部隊和民兵的建設,到保北戰役時期,晉察冀地區的民兵已經發展到200萬,基本掃清了在鄉村活動的國民黨地方武裝和反動民團。在正規作戰中大量調動民兵參戰,也逐漸發展為晉察冀軍區的經典戰術。到1947年3月,國民黨部隊在華北方面已經有8萬部隊遭到殲滅,北平行轅被迫將所轄共30個師配置在北平、天津、唐山、保定、張家口和石家莊等據點周圍,重點維持正太、津浦、平綏等鐵路線的暢通。就在北平行轅調整部署的同時,東北的形勢卻迫使蔣介石從華北調動部隊出關增援東北國民黨部隊。實際上,在1947年4月,冀熱察遼軍區已經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但晉察冀軍區仍繼續發動清滄、保北戰役牽制華北國民黨軍,使其不能全力援助東北。9月中旬,面對東北民主聯軍的凌厲攻勢,國民黨被迫抽調華北92軍、13軍、94軍各一個師出關,導致敵軍在華北,尤其是在北平、天津、保定這一戰略三角地帶的機動兵力進一步萎縮。此時晉察冀野戰軍已經完成了整訓,整體實力尤其是技術兵器實力得到明顯提升。遂決定配合東北秋季攻勢,向保北方向發起突襲。

“最憋屈”的解放軍區,發展出民兵200多萬,最終積小勝為大勝

1946年,大同自衛反擊戰中的解放軍通訊兵

此時,華北國民黨部隊與晉察冀解放軍打了一年多,已經明白走出城防烏龜殼,很可能就會鑽入解放軍的口袋。加之平津保三角地帶機動兵力大批外調,餘下國民黨部隊採取主力集中固守的方式,企圖維持現狀:第16軍主力和王鳳崗部固守大清河及霸縣、雄縣;94軍軍部、121師和獨立95師守涿州、淶水、定興;第5師守北河店、固城、徐水;新編第2軍守保定。

為了能夠進一步殲滅國民黨部隊的有生力量,晉察冀野戰軍採取了“圍城打援”戰術,以第2縱隊第4、第5旅圍攻徐水,迫使敵人來援。對於各方敵人可能來援的路線分別派兵設伏:以獨7旅插入徐水東北;以第3、第4縱隊在徐水以東及以北地區隱蔽集結,準備以逸待勞,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援軍,並相機奪取容城。1947年10月11日,晉察冀解放軍在保定以北徐河橋到北平近郊一線發動進攻,一天之內將北河店、固城鎮及徐水周邊的敵人據點全部掃清。13日我第2縱隊趁夜色掩護向困守徐水的國民黨軍第5師第15團發起猛攻,很快打破城外據點。14日2縱5旅3個突擊連一度突入徐水城。

據說晉察冀野戰軍第2縱隊突擊連退出徐水後,縱隊司令陳正湘向楊得志報告,楊得志卻鼓勵部下要打出氣勢,“這次要雞鴨魚肉大饅頭都吃下,要來個‘大會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