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層次低的父母,才靠打罵教育孩子!聰明的父母只用這一招!

早期教育 育兒 豆芽媽媽說 2018-11-28

1

一個孩子人格的建立必須是從孩提時代開始的,以受到父母的尊重為前提,你可以把他當成小孩子,但是不能去羞辱他。

打罵是讓任何人都會感覺到不被尊重的行為。很多父母要做到理智教育,不打罵孩子,其實很難。

所以今天豆媽給家長們準備了這一招:理智對待,別定論孩子。

在你對孩子憤怒難當時,不妨抽出一絲心神阻止自己不妥的言語和做法,先把情緒穩下來。相信少了打罵孩子的行為,改善了親子關係之後,我們做父母的教育孩子就會變得更容易。

只有層次低的父母,才靠打罵教育孩子!聰明的父母只用這一招!

2

會讓父母產生打罵孩子的心情,無非是因為孩子有搗亂闖禍的事情。要是你沒有關注過一些兒童教育知識,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按照自己的心理預想,想當然的去教育孩子。

比如,大多數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句話都是:“你可真會給我惹麻煩!”並伴隨著惡狠狠的語氣。

這樣下來第一步就錯了,作為孩子父母的你,這樣說話難道不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嗎?

別指望孩子對你的打罵心悅誠服,想想看你被一個人言語羞辱,動手動腳,你想不想用最惡毒的話攻擊他,也給他點顏色看看?

換種句式和語氣或許情況就不同了,這種煩躁的時候不如嘗試對孩子說:“發生什麼事情了?”讓孩子知道他的父母不會一開始就責備他。

雖然開始或許非常為難,但是你要想什麼是最重要的,是發洩你的情緒重要,還是解決孩子惹下的麻煩並讓他知道自己不對最重要?

一旦弄清楚這個關係,結果一定是如你所願的。

只有層次低的父母,才靠打罵教育孩子!聰明的父母只用這一招!

3

對待孩子闖禍後,父母一句理智的問話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給你反饋。

要是剋制不住脾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手指著孩子罵一頓,或是打一頓,那隻會事與願違,父母的高大形象也會在孩子的心中一點點縮小。

所以一定要記住,不管發生孩子惹了什麼禍,父母都要剋制住脾氣,理智對待。並且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比如:惹禍精、不聽話、你怎麼這麼煩......這樣暗示孩子人格的話語。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你想要解決麻煩,孩子就會配合多了。

不過在事情還沒弄清楚的時候,千萬千萬別定論你的孩子!就算他平時表現乖張,潑的像猴一樣!

小清從小就是一個讓父母頭疼的孩子,雖然是個女孩兒,但是個性實在像是男孩子,每次惹禍都有她的一份......

但是有一天小請在大街上看到一對父女:父親因為女兒的乖巧聽話正在表揚女兒,那慈愛的樣子讓小清很渴望。

於是這天回家,小清看到爸爸在躺椅上看書,破天荒的給爸爸到了一杯茶過去。

但因為茶太燙、杯子太大,小清不慎把杯子打破,看著這樣的女兒,小清爸爸訓斥起來。

之後小清再也沒有為爸爸倒過茶,照樣是個潑猴兒。

只有層次低的父母,才靠打罵教育孩子!聰明的父母只用這一招!

孩子非常渴望父母的認可,哪個孩子喜歡被父母潦草對待呢?所以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機會,就算孩子沒給你這個機會,我們也要自己找個機會。

因為我們是她的爸爸媽媽,在她羽翼未豐、只有我們可以依靠時,我們能做到最好的就是給予她足夠的包容。

養孩子在我們的認知裡就是很難的,但是很多時候只是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不行罷了。孩子沒那麼難懂,有時候也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你會發現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