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提示:本文較長,閱讀需30分鐘左右。

本文中的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的老照片,絕大部分來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醇親王奕譞及其府邸》這部相冊,為清末著名華人攝影師樑時泰拍攝並出版,共收入照片六十張,其中人物照七張,建築景觀照五十三張,現在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自從照片公佈以來,曾被廣泛引用,可由於年代久遠,有關建築景觀的老照片,部分雖有文字標記,但大多位置交代不清,引起了很多的誤解,本文將對這五十三張建築景觀的老照片逐一進行辨析,以供大家參考。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相冊封面

一、老照片中的醇王一家人

第一代醇親王叫愛新覺羅·奕譞,生於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840年10月16日),卒於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91年1月1日),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母親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他是咸豐的異母弟,光緒的生父,宣統的祖父,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封為醇郡王;咸豐九年(1859年)分府出宮,入住太平湖醇王府(南府);咸豐十一年(1861年)參加辛酉政變,鼎力支持慈禧太后,晉封親王。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醇親王奕譞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其子載湉被立為帝,是為光緒,奕譞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光緒五年(1879年)被賜食親王雙俸;光緒十年(1884年)掌理軍機處;十一年(1885年),總理海軍事務衙門,主持洋務運動;十五年(1889年)下半年,由太平湖醇王府遷入什剎海醇王府(北府);十六年十一月(1891年1月1日),薨於藩邸,時年51歲,諡號醇賢親王。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醇親王奕譞與侍從

奕譞的嫡福晉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兩人育有四子一女。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醇親王奕譞與嫡福晉葉赫那拉氏

但是,只有二兒子載湉活了下來,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因此奕譞薨後,定稱號為皇帝本生考,配享太廟。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光緒帝

奕譞除了嫡福晉外,還有三位側福晉,其中劉佳氏(名翠妍)生了載灃。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劉佳氏

由於前面的四位嫡子或繼位為帝,或者早殤,醇親王的爵位就由身為庶子的第五子載灃承襲了。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

為了籠絡醇王府,慈禧又將心腹重臣榮祿的女兒(瓜爾佳氏·幼蘭)許配給了載灃做嫡福晉。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載灃、瓜爾佳氏夫婦與兩位母親合影

光緒三十四年冬,慈禧太后臨終前指定載灃與瓜爾佳氏的長子溥儀為光緒崩後的新君,這就是清朝末代皇帝宣統。此時,由於溥儀登基即位,奕譞又被定稱號為皇帝本生祖考。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幼年溥儀

二、老照片中的醇王府(南府)

太平湖醇親王府(南府)分為東中西三路外加西花園。此為中路的正門,面闊五間,歇山頂,前有兩尊石獅子。清朝時,王府的正門大都不臨街,前面是一個庭院,只有左右阿斯門可供出入,因為院中有石獅子,故又稱獅子院。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正門

王府的正殿也稱銀安殿,醇親王北府的銀安殿面闊五間,在規制上只相當於郡王府,大大低於親王府的級別。應該是初封醇郡王時的建築,但晉封親王后,並未再加以改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醇親王的謹小慎微,連親王府的規制都不顧了,寧肯自貶,也要免去慈禧太后無端的猜忌。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正殿

銀安殿只有年節等重大禮儀舉行時才開放,平日裡王爺並不來此。殿內陳設有須彌座彩繪地平,前出踏跺,左右兩側也有臺階。地平後面是屏風,屏風前為寶座,寶座兩側陳設裝有親王冊寶的寶盝,以及燈架。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正殿內景

這張照片註釋為神殿南面,可是這建築卻不是神殿,而是銀安殿與神殿之間的小宮門,也稱寢門,因為神殿即寢殿。拍攝角度為從神殿院內的西北向東南,因此看到的是小宮門北面。神杆又稱索倫杆,為滿族祭天所用。木杆下端鑲在夾杆石中,上端有一個碗狀的錫鬥,裡面放上碎米和切碎的豬內臟,供神鴉(也就是烏鴉)享用,因為傳說它曾救過滿人的祖先。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小宮門後部

神殿仿效紫禁城內舉行薩滿祭神、祭天儀式的坤寧宮,神殿的正門也與坤寧宮相彷彿,是在東次間設的兩扇板門,窗戶仍保存關外的遺風,用高麗紙糊著。在殿前東南豎有神杆,可看前面一張照片。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神殿

這張照片註明佛堂、祠堂,奕譞第七子載濤在《清末貴族之生活》一文中說:『神殿後院為遺念殿,專供奉先帝、後曾穿戴之衣帽等物。……此外則佛堂、祠堂皆在此院內。』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佛堂、祠堂

王府西路是府中人員的主要居住之所,奕譞的書房兼客廳『九思堂』之名為咸豐帝御書親賜,他也自號『九思堂主人』,其詩集名為《九思堂詩稿》。所謂『九思』語出《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九思堂

這張照片中的建築物被標為任真堂,其作用是府中的會客處,醇王府遷到什剎海後,北府裡也有同名的任真堂,但不再是會客室,而改為了溥傑、溥任等讀書的小書房。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任真堂

這張照片標註清蔭齋的西廂房為皇帝的舊居,也就是說光緒帝幼時曾住在此處,是整個府邸裡是最尊貴的地方。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清蔭齋

但是溥傑先生在《回憶醇親王府的生活》一文中明確說到:『光緒生於太平湖醇王府內槐蔭齋』,並在《溥傑自傳》中言:『光緒九年(1883年)正月初五日,父親載灃生於北京宣武門內太平湖醇賢親王府清蔭齋西廂房內。』溥任先生在《醇王府沿革事略》中也說『載湉出生於太平湖醇王府的槐蔭齋』。按常理來說,如果光緒帝載湉曾經住過清蔭齋西廂房,那麼他繼位後,這間房肯定不能再有人住,奕譞的妾氏怎麼能在皇帝的舊居產子呢?這簡直就是大不敬啊!而且溥傑、溥任身為末代皇弟,侍奉父親載灃多年,耳提面命,自家的事情言之鑿鑿,似不會記錯。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與子女合影

奕譞的啟蒙老師朱鳳標,生於嘉慶五年(1800年),逝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字桐軒,浙江蕭山人,為三朝元老五部尚書,卒後追贈太子太保銜,諡文端。朱鳳標第一次到上書房,給六歲的皇七子授讀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奕譞曾自述:『餘自幼迄長,與師相依,如負冬日,不可暫離;又如行懸崖,傍深淵,不敢旁移跬步。』對恩師的感情至深。朱鳳標逝世後,奕譞將早年經師傅批改的詩稿匯刻一冊以示紀念,同時特在府中建了朱文端公祠,裡面繪像以祀。不過,這張照片雖然有註釋,但祠為紀念之所,理應肅穆莊重,而這座方亭應是花園中的建築。或許,後面的排房可能是朱文端公祠也未可知。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三、老照片中的適園建築

這本相冊中有很多花園的照片,通過照片上的註釋,我們可以知道,其中一個花園名叫『適園』,但此園並不在王府內。據奕譞在《九思堂詩稿續編·卷四》所記:『衍聖公第西北,某宦舊園一區,結構頗雅,惜輾轉易主,日就荒蕪。西院與某廢宅毗連,瓦礫荊榛,無過問者。餘偶經此地,爰而購之,葺為別墅。然而未有名也,茲於頹垣下拾得斷石,刻「適園說」數語,其昔之園主人所著者歟?爰嵌石於東樓下疊石間,為是園名而記以詩。』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適園

歷史上,太僕寺街衍聖公第的西北,曾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第四子公巴爾堪的宅子,在乾隆京師全圖上可以看到,當時由巴爾堪的孫子輔國公奇通阿(後承襲王爵)居住。同治三年(1864年),奇通阿的曾孫承志襲鄭親王爵後依然住在這裡(因為當時大木倉鄭親王府為鍾郡王奕詒所居),直到同治十年(1871年)鍾郡王奕詒死後,才搬回鄭親王府,此處遂空置。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乾隆京師全圖·局部

到了光緒初期,醇親王府成了潛龍邸,『世宗(雍正)以潛邸升為宮殿,高宗(乾隆)諭子孫有自籓邸紹承大統者,應用其例』,不可再被人居住。因此,醇親王需要另擇府邸,不過,清代的王公府邸不屬於私人產業,都是由內務府所分派。雖然朝廷一時沒有合適的王府給醇親王作新府,但饊子衚衕這處宅子可能還是宮裡撥付給醇親王的,以示榮寵。可這處地方畢竟太小,所以,周邊的宅子依舊需要奕譞自行購買,以建『適園』。其範圍如上圖黃線所標,西邊緊靠西單北大街,北鄰靈境衚衕,東抵背陰衚衕,南界饊子衚衕(今為東槐裡衚衕)。在一張下限為1887年的《北京全圖》上,此處直接標為『醇王花園』,可茲證明。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京全圖·局部

『適園』大約建成於光緒五年(1879年),奕譞當時曾請他的六兄恭親王來園中飲酒、遊賞,並請他為園中最主要的一棟建築題額,因為醇親王當時正好四十歲,故而奕訢題了『頤壽』二字。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恭親王奕訢

頤壽堂內由落地罩、欄杆掛簷、裙牆檻窗等圍成上下兩層的凹字形仙樓,下面一層明間面南,中置紫檀木方桌和靠背椅,東西次間兩柱地平上設欄,整個室內頗顯奢華。堂內還高懸同治皇帝親賜醇親王的『宣贊七德』匾額。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頤壽堂內景

晚清的王公貴族大都愛戲,奕譞也不例外,他在頤壽堂西梢間特意搭了一座面東的室內小戲臺。周明泰在《道鹹以來梨園系年小錄》中還記載了醇親王養戲班的事:『醇賢親王為清德宗生父,以孝欽後賜帑立小恩榮科班,專習弋腔,偶演崑曲。王有圈地,多在直隸高陽縣境內,科班中童伶即取其地丁家子弟充之。時王公大臣不得入戲館聽戲,故王府巨第多自養戲班以相娛樂,除在邸中演唱而外,有時亦在外間戲館出演。王卒後戲班停止,其伶人散歸故鄉,傳授子弟與本地梆子班相混合,此高陽土班能演昆弋所由來也。』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頤壽堂戲臺

頤壽堂東梢間面西,裝修出一個兩層的閣樓,極為精緻,是為觀戲之所。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頤壽堂觀戲處

頤壽堂是一組建築,除了正堂之外,它的後面還連有西樓。樓為上下兩層,前出廊,門上掛有門簾,窗戶分上下兩層,下窗安裝有大玻璃,上窗飾冰裂紋。右邊二層牆上開有什錦窗,一層牆上則是花瓶狀門洞,以方便進出。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頤壽堂後西樓

這張照片註釋為頤壽堂後東樓,但看上去更像是花園中的空中連廊,為假山樹木所環繞,而不是樓的形制。奕譞曾將刻有『適園說』的斷石,嵌在了東樓下的疊石間,只是拍攝時離得遠,無法從照片上辨認了。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頤壽堂後東樓

恭親王奕訢還作詩一首以賀,醇親王也賦答一首,其中一句寫道:『自愧揮毫題綠野,誰曾解組握青筠。』這裡的綠野,指的便是此處綠埜(野)草堂,匾額上的這四個字為奕譞親自題寫。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綠埜草堂

據民國時期陳宗蕃先生所編《燕都叢考》一書記載,中堂李鴻章和貝子奕謨(號心泉)曾受醇親王之邀,前來遊賞,李還寫下《丁亥春日醇邸召遊適園詩》,從詩注中可知,園中匾額大半都是心泉貝子所題,可見適園剛建成的時候,奕謨就已來過。陳宗藩雖然將適園與南府的西花園搞混,但所錄此詩最可寶貴的,便是提及了花園中十餘處建築景觀的名字,正可與樑時泰相冊中的這些老照片對看、詳核,因此頗有價值。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燕都叢考

李鴻章遊適園為丁亥年春日,也就是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春,這個年份也正是前面標有醇王花園那張地圖的下限,看來冥冥中自有巧合呀。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為了行文方便,這裡先把涉及『適園』內相關景觀的詩句摘錄如下,括號內為李鴻章的詩注:

追陪竟日夕,暫欲忘簪裾。同遊得汝陽(心泉貝子),久擅群公譽。

捷句爭歐梅,妙墨兼褚虞。凌雲標巨榜,一一皆染濡(園中匾額大半皆貝子筆)。

中開頤壽堂,獨表東平書(頤壽堂名為恭邸題)。宣贊高七德(宣贊七德毅皇帝賜額),福祿應九如。

東西列層樓(東樓西樓),雅稱仙人居。窗前萬竿竹(竹林),不羨洋州腴。

流觴有曲水(修禊亭),名跡連秦吳。導來鳳尾泉,激同龍首渠。

小試神禹功,即此見鑿疏。會看挽銀河,洗甲登昌閭。

上探星宿源(問源亭),萬派鹹東趨。風月更雙清(風月雙清樓),如水明階除。

足佐今夕談,不待終古儲。何事顧長康,渣滓生太虛。

落落撫長鬆(撫松草堂),凡卉皆芟鋤。但存正直意,自有神明扶。

空山太古春,醞釀冰雪敷。築館名寒香(寒香館),歲暮還相於。

春秋佳日多,雲霞憑寫攄(絢春、沁秋、梯雲、攬霞並園中額名)。旁入罨畫軒(罨畫軒),花綺而石癯。

別尋小幽趣(小幽趣處),逸韻追髯蘇。入室得退庵(退庵),靜坐萬緣祛。

九州在一室,舒巷常有餘。時復喜晉人,壯語懷司徒。

既擬逸少亭,更作淵明廬(陶廬)。二人皆人豪,何止達士模。

頤壽堂的照片前面已有介紹,竹林於照片中未見,此兩處略過,下面按順序選取被詩注所標明瞭景觀的相關詩句和照片相對看。

1、流觴有曲水(修禊亭),名跡連秦吳。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修禊亭

『禊事』為古代一種風俗,是陰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邊嬉戲,禳災祈福的一種活動。祓楔儀式後,大家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彼此相樂,稱作『曲水流觴』。曲水流觴被歷代造園家青睞,不單醇王,就是恭親王府的萃錦園中,也建有流杯亭,大都是效仿王羲之與孫綽等名士相聚蘭亭時,一觴一詠,寄託著遠離塵世、隱逸山水之間的情懷。

2、上探星宿源(問源亭),萬派鹹東趨。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問源亭

適園的面積有限,周圍也沒有方便引水的河道,因此不太可能存在著大範圍的水面,但園中若無水,則缺了情趣,因此,哪怕是很小的一池水,也是園中不可少的風景。問源亭,就建在了這小小的一方水池之上。

3、風月更雙清(風月雙清樓),如水明階除。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風月雙清樓

此樓面闊三間,上下兩層,捲棚硬山頂,屋前出廊,一側有斜廊相連,周圍遍植花木。醇王在賦答恭王的詩中有一句『憑眺終輸眼界新』,注為『園雖有樓不如鑑園樓之望遠』。鑑園即恭親王在小翔鳳衚衕所建別邸,又稱止園。醇王詩注所言園中樓,或許就是指的風月雙清樓。

4、落落撫長鬆(撫松草堂),凡卉皆芟鋤。但存正直意,自有神明扶。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撫松草堂

此處雖然名為草堂,實際房上並無草頂,而是捲棚硬山頂的建築,前面有一間勾連搭的小抱廈。園中到是種滿了花草,盆栽中的花卉更是盛放正當時。

5、空山太古春,醞釀冰雪敷。築館名寒香(寒香館),歲暮還相於。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寒香館

寒香館面闊三間,前出廊,坐落在一層高臺之上,園中所種之樹好像金桂。有趣的是,在幾個空著的樹坑中,貌似PS上了一些花草。

6、春秋佳日多,雲霞憑寫攄(絢春、沁秋、梯雲、攬霞並園中額名)。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沁秋

『沁秋』這張照片上備註著『池上小屋』。如果和前面『問源亭』對看,可以發現兩張照片中的水池、池上欄杆、以及二層臺上的欄板都一樣。故而,這『沁秋小屋』和『問源亭』是在同一方水池對面的位置。這張『沁秋小屋』就是站在『問源亭』的位置所拍,當然,前面那張『問源亭』也是站在『沁秋小屋』拍的。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梯雲

『梯雲』建於假山之上,旁有斜廊相通,有一小巧的圓亭正在其旁,四周鬱鬱蔥蔥,草木繁盛,是個幽靜的好去處。

7、旁入罨畫軒(罨畫軒),花綺而石癯。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罨畫軒

罨畫意為色彩鮮明的繪畫,這裡或是醇王作畫之處。一溜方框屜心嵌玻璃隔扇門,明間門上有簾架,下掛門簾。院中有一木桶很是突兀,想來和宮裡的吉祥缸類似,內中盛滿清水,一旦院中出現火情,即可就近取水滅火,起到消防的作用。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這張照片註釋為罨畫軒旁樓廊,廊是沒錯,樓卻未必。而且,這處院落和上一張照片對照,明顯比罨畫軒的要大很多,而且近處的敞軒也比罨畫軒前的某處建築的抱廈要寬得多。因此,必然是樑時泰搞混了,這裡和罨畫軒沒關關係。這廊沿牆而建,有上下兩層,每層都上有倒掛楣子,下有坐凳欄杆。二層牆上開什錦窗,一層牆上有一花瓶形門洞。這門洞、什錦窗與前面頤壽堂後西樓旁邊牆上的什錦窗、門洞何其相似?我推測,從這裡過去,正是頤壽堂後西樓。

8、別尋小幽趣(小幽趣處),逸韻追髯蘇。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小幽趣處

一般看到『小幽趣處』這個名字,很自然的會聯想到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的名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不過,我以為,在此處似乎是取典於宋太宗趙光義的《緣識》,詩中言『君子懷幽趣,謙恭禮樂才』,待人謙和,循循然尊禮樂而行,正是奕譞的寫照。

9、入室得退庵(退庵),靜坐萬緣祛。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退庵

奕譞號退潛主人,這間退庵,應該就是取謙退之意,是他處處尋求明哲保身之道的反映。仔細觀看這張照片中右手的建築,如沿牆的二層廊、二層不開窗的白牆、二層欄杆的樣式、二層所掛簷板圖案、以及地上彎曲狀的石徑等,與上一張照片的匹配度很高,應為同一組或臨近建築的可能性很大。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退庵

《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中曾刊出一幅光緒八年(1882年)退庵的照片,此時據適園建成僅兩三年的時間。退庵前廊下自左向右分別為醇親王側福晉劉佳氏(第二代醇親王載灃生母)、醇親王奕譞、壽莊公主(道光第九女,奕譞同母妹)、XX、醇王福晉葉赫那拉氏、XX。奕譞《九思堂詩稿續編》卷四收有《邀九妹遊適園即席得句》詩,詩云:『巳爽蓮塘約,猶存菊徑秋。竹篩當檻曰。人誤對山樓。輪奐符陳跡,琴樽伴此遊。尖叉續佳話,詠絮句應留。』

10、既擬逸少亭,更作淵明廬(陶廬)。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陶廬

陶廬之名來自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之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後來,『陶廬』就成了田園隱居之所的代稱。唐白居易《自題小草亭》詩中就說:『陶廬聞自愛,顏巷陋誰知?』奕譞將此處命名為『陶廬』,其意不問可知。至於前半句,雖然沒有註釋,但王羲之字逸少,想來當是指的『修禊亭』。

四、老照片中醇王府(南府)西花園的建築

據溥傑先生《回憶醇親王府的生活》一文,奕譞為了表示在政治上沒有任何野心,曾作了一首詩『勵志唯崇約,修身務退。己情非力省,物理固周知。爵秩榮叨忝,奢華念易滋。鑄顏期寡過,不疚發予私。』在詩前小序中說:『西園新室自額之曰退省齋』。由此可知,退省齋是在南府的西花園內。溥傑的弟弟溥任先生在《醇王府沿革事略》中也直言『退省齋是府內花園中我祖父的書齋,為讀書寫作之所』。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退省齋

此外,北洋政府眾議院議長王揖唐曾作《招集太平湖醇王舊邸看花詩》,原注中言『揖唐曾借府第為學校,玉照亭在府西園。』可惜,這批有標註文字的老照片中並無玉照亭。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王揖唐

這張照片雖然沒有標註文字,但是,從花圃可以看到府(園)牆外高大的城牆,可見這兩處相距並不是太遙遠。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花圃

對照一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所繪地圖,距離拍照的下限1888年很近,僅隔了十二年的時間,當可充分反映出那時的狀況。從地圖上看,王府的西牆與內城的西城牆相當近。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京師九城全圖·局部

我們再看一下放大的照片局部,白線所框為府(園)牆,紅線所框為內城的城牆。其中,低矮的為城牆頂部內側的女牆,凸出來的是城牆頂部外側的城垛。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花圃局部

按理來說,在城牆的內側,是無法看到城牆外側的城垛。但幸運的是,瑞典學者喜仁龍當年曾實測過北京城牆,使我們得知平則門(阜成門)與角樓間城牆頂部存在高差,外側高10.45米,內側高9.40米,幾乎相差1米。所以,從拍照的位置可以看到內城西城牆頂部外側的城垛,證明這張照片所呈現的正是王府西花園中的花圃。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京的城牆和城門》插圖

據《北京地方誌·風物圖志叢書·王府》一書載,醇王府南府『西部花園引太平湖水入園,並建有亭、榭、船塢等』,可知園中有面積不小的水面。老地圖可證引水的情況,因此,在餘下的照片中,這十二張有水面以及引水道的,屬於西花園建築和景觀的可能性便很大。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京地裡全圖·局部

就槐亭下有修葺齊整的引水道。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就槐亭

這水道與故宮裡面內金水河的河道有幾分相似,當然沒有故宮的河道那麼高大上啦。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故宮文華殿西側河道·四庫全叔拍攝

奧如亭下修葺齊整的引水道,與就槐亭前的完全一樣。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奧如亭

憇亭下修葺齊整的引水道,雖然照片有些過曝,但依然能夠看得出來。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憇亭

月照水池是個船型建築,但水面很小,周圍所砌的護牆卻與引水道差不多,但更美觀一些。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月照水池

跨於園內河上的木橋和橋中心的魚樂亭。這或許就是李鴻章詩中所言『俯簷弄嘉禽,出沼窺文魚』之處吧。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魚樂亭

景周軒前的水面狹長,有小橋連通兩岸,軒前有條小船,上有兩個撐船人,似是隨時等著主人前來。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景周軒

這座名鑑朗的敞軒直接立於水上,正是憑欄觀景的好去處,水中還有一艘小型畫舫。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鑑朗

綠楊城郭為牆垛城門狀建築,前景是一處水面的局部,兩岸的狹窄處,搭板為橋,一派天然景象。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綠楊城郭

小江鄉之意可能是江南水鄉的縮小版吧?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小江鄉

紅香吟館前為一片水塘,裡面有很多的荷葉,岸上草木繁盛。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紅香吟館

北山亭這張雖然有些看不清晰,但能明顯看到近景的那些荷葉,可見亭階下也是一片水面。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山亭

這張照片沒有文字標註,但是仔細觀察照片,可發現近景也是一片水面,只是被一層植物覆蓋住了。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曠如軒看騎射處,顧名思義,應是府中子弟練習騎馬射箭的地方。柳宗元在《永州龍興寺東丘記》中言『遊之適,大率有二,曠如也,奧如也,如斯而已』,從名稱上來看,這曠如軒與前面的奧如亭出典相同,詞義對舉,一開闊便騎射,一深曲可探幽,故也當為西花園中的一處建築。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曠如軒看騎射處

五、無法確認歸屬地點的建築

帶有文字註釋的兩張照片,讓我們知道了寢室所在的建築之名,但和另兩張無註釋的照片一樣,無法確知它們是在南府內,還是在南府西花園內,或者是在適園。

熙春堂寢室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熙春堂寢室

續緣堂寢室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續緣堂寢室

無註釋照片甲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無註釋照片乙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下面五處,顯然是花園中的建築,但不不知是在南府西花園內還是在適園內。

樸庵雖不知具體在哪個花園內,但奕譞字樸庵,可見這是以醇親王自己的字命名的,必然是處要緊的所在。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樸庵

枕流小室,室名出自《世說新語·排調》:南朝宋·劉義慶:『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這裡是指隱居生活,應該也有著奕譞避禍的寄託。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枕流小室

由此石洞達枕流小室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由此石洞達枕流小室

無註釋照片丙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無註釋照片丁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上述這幾處地方只能暫留遺憾,如果讀者諸君有線索或資料提供,能夠確認這些地方,那實在是大好事,萬望相告。

六、府邸、花園的今生

隨著醇親王奕譞搬入什剎海北府一年後去世,『南府』後部仍為潛龍邸,前部被改為『醇賢親王祠』。這張地圖是1914年的,雖然去清未遠,但只保留醇親王祠作為標註。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京地圖·局部

民國年間,這裡又先後成為中華大學(後改民國大學)的校址。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平市內外城分區地圖·局部

20世紀50年代,這裡被中央音樂學院和北京第34中學使用。34中分得東路後半部分及中路的後罩樓,一直保存良好,基本維持了原有的格局;學校騰退後,修復一新,現在這裡成為了西城區金融街少年宮。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醇親王府東路現存建築·四庫全叔拍攝

中央音樂學院佔據的部分,中路拆除了府門、正殿和東西配樓,建了一座奇醜無比的禮堂。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中央音樂學院禮堂·四庫全叔拍攝

中路的寢門(即小宮門)和神殿院中的建築保留了下來,但淪為了破破爛爛的住房;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醇王府寢門前面·四庫全叔拍攝

西路古建拆改之處多有,僅存局部面貌;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西路現狀·四庫全叔拍攝

西花園則被徹底拆除,建起了教學樓。

『適園』在光緒末年被第二代醇親王載灃送給他弟弟載洵做了『洵貝子府』;民國後,這裡成為孔教大學。後又成為東北五十三軍軍長萬福麟的私宅,並於西部辦起了『福壽商場』,因火災焚燬,改成了『臨時商場』。

老照片中的大清醇親王府邸(南府)與花園辨析【80圖長文】

北平市全圖·局部

1949年後『臨時商場』改稱『西單商場六廠』,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1981年這裡蓋起了西單商場的北樓。無論是『適園』還是『洵貝子府』,舊有建築大都拆毀無存,現今只遺存一段府牆和府北部一些舊有的建築。

由於我見聞有限,文中難免存在錯誤,還請讀者諸君多多指正,感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