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

【1951年2月3日】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1883年2月12日,載灃出生。父親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母親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哥哥是光緒皇帝。1891年(8歲),父親去世,他承襲了醇親王的王位。

1900年(17歲),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要求,清政府必須為死去的德國公使克林德建牌坊,並要派親王去德國謝罪。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前往德國,途徑香港)

載灃是光緒皇帝的弟弟,因此被指定為“謝罪人”。1901年,載灃從北京啟程,到了德國。他見德國國力強盛,皇室的權力也很大,就向德皇的弟弟亨利親王請教。親王告訴他,想使皇室強盛,必須要控制兵權。他牢記於心。

回國後,慈禧太后對他另眼相看,多次接見。1902年,慈禧太后為他指婚,妻子是慈禧的心腹榮祿的女兒。1906年(23歲),她給載灃生下一個兒子,名叫溥儀。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與溥儀(站立者)、溥傑合影)

此後,慈禧太后對他更加器重。這時,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大興改革,幾乎包辦了朝廷事務。為了牽制他們,1908年(25歲),慈禧太后任命載灃為軍機大臣。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去世。慈禧太后指定溥儀繼承皇位,由侄女隆裕太后垂簾聽政,載灃為監國攝政王。第二天,慈禧也去世。年僅25歲的載灃,開始總攬朝政。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右一)家人合影)

執政後,載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權傾朝野的袁世凱。因為袁世凱被認為是陷害光緒皇帝的罪魁禍首,載灃一度想處死他。但國喪期間不可殺重臣,載灃也擔心新軍造反,最終決定免袁世凱一死。

載灃打算學習德國,把兵權集中在皇族手上。1908年12月,他成立了禁衛軍,自任統帥,全部由滿人組成,配備最精良的武器,守衛皇宮禁地。他又把北京周圍各省的新軍,全都劃歸中央直轄。並在陸軍中,設立貴胄學堂,只招收滿人,專門培養軍事人才。

1909年1月2日,他以“足疾”為由,解除了袁世凱的一切職務。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7月,他宣佈皇帝為海陸軍大元帥,由攝政王代理;其他主要的軍事職務,也都由皇族擔任。於是,一個以他為首的皇族權貴集團形成了。

同時,載灃繼續推動預備立憲政策,在各地成立諮議局,在中央成立資政院。1911年5月8日,他主持成立了中國的第一個責任內閣。雖然內閣中皇族人士佔據多數,被稱為“皇族內閣”,但實實在在邁出了一大步!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皇族內閣)

不料,1911年10月10日(28歲),武昌起義爆發,載灃派新軍前去鎮壓。由於新軍大多是袁世凱的舊部,根本不聽指揮。列強也認為只有袁世凱才能收拾局面,不斷施壓。載灃只好重新啟用了袁世凱。

翻身後的袁世凱,趁機提出各種條件,要求完全掌握軍權、重建責任內閣等等。眼見局勢越來越危急,載灃只得同意,下“罪己詔”,解散了“皇族內閣”,把軍政大權交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又與革命黨人祕密協商,並不斷對隆裕太后施壓。12月6日,太后下詔,免去載灃“監國攝政王”頭銜,從此無權過問朝政。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家人合影)

誰知袁世凱得寸進尺,1912年2月12日(29歲),又逼迫清政府頒佈《清室退位詔書》。歷經276年的清朝,沒想到交到載灃手裡,居然只有3年,就滅亡了。

已經“靠邊站”的載灃,只能唉聲嘆氣,無可奈何。巧合的是,這天正是他的生日。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袁世凱第一個簽字的《清室退位詔書》)

隨後,袁世凱頒佈了《優待條例》,同意清朝皇室可以紫禁城內,繼續維持帝王生活。載灃對政治生活已厭倦,唯有聲色犬馬,聊以度日。

10多年後,1924年11月(41歲),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趕出紫禁城,載灃也被迫搬回到醇王府。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家人合影)

1928年(45歲),載灃搬到天津英租界,和溥儀一起居住。“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去了東北,後來就任“滿洲國”皇帝。載灃沒有同去,但家中的開支卻由溥儀承擔。此時的載灃,不涉政治,只是一個普通的老人。

1939年(56歲),天津發生大水,載灃搬回北京醇王府。1951年2月3日,載灃病逝,終年68歲。

載灃小傳:這個年輕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載灃家人合影)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31篇作品,營員“陶生”的第11篇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