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漁業 水產養殖 畜牧業 農業 騰氏水產商務網 2017-06-25

一、浙江特色的水產養殖業

01 歷史悠久

浙江省是我國傳統漁業省份,水產養殖歷史悠久,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杭嘉湖平原就曾是我國主要的淡水商品魚養殖基地。著名的“桑基魚塘”養殖模式就起源於此。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02 規模較大

而現如今的浙江,水產養殖整體規模仍居全國前列。2016年,全省水產養殖總面積436.3萬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佔133.2萬畝,而淡水養殖面積是303.1萬畝;養殖總產量206.9萬噸,海水養殖產量為101.7萬噸,淡水養殖產量105.1萬噸。

30餘年來,產量增加20倍。水產養殖業在保障全省水產品有效供給,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推動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浙江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發展的一大亮點和重要增長點。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03 產業發展特色明顯

(1)養殖品種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我省目前水產養殖品種有100多種:傳統的魚類、貝類仍佔優勢,龜鱉類、蝦類比例增加較快。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上世紀50年代末~1980年的起步階段:主要以野生品種馴化為主,其代表是“四大家魚”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主要品種是青、草、鰱、鱅、鯉、鯽、鯿等。

1980年~1990年的發展階段:異育銀鯽、日本沼蝦、羅氏沼蝦、河蟹、對蝦、泥蚶等新品種開始養殖。

1990年~2000年的快速發展階段:代表品種包括青蝦、中華鱉、鱖魚、加州鱸魚、海水蟹類、灘塗貝類等品種。

2000年至今,浙江省的優勢主導品種及特色品種逐步形成。

2006年起,省政府將中華鱉、南美白對蝦、珍珠蚌及海水蟹作為浙江省水產養殖業的四大主導品種。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中華鱉:第一主導產業;2016年產量12萬噸(佔全國總產量近35%),養殖規模、品種選育及模式與技術等居國內領先。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南美白對蝦:於上世紀90年代末引入開始養殖,現有養殖面積40萬畝、產量11萬噸、產值逾30億元;產業鏈較為完整,設施化養殖技術全國領先。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海水蟹: 青蟹養殖面積 16萬畝,年產量2.6萬噸;“三門青蟹”全國聞名,品牌價值30多個億。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梭子蟹:梭子蟹養殖面積 5.2萬畝,年產量1.9萬噸。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珍珠蚌:擁有全球70% 、全國80%以上淡水珍珠產量;2016年產量849噸、產值60億元以上;育種、加工等技術國內領先。

(2)特色品種豐富

灘塗貝類:育苗技術與能力名列全國前茅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泥蚶養殖12.6萬畝、產量15.3萬噸。

• 縊蟶成為全國供苗基地,全省養殖面積超過5萬畝,年產量達2.7萬噸。

• 貽貝佔全國育苗量約90%,養殖面積2.3萬畝,產量超過12.9萬噸。

• 牡蠣6.8萬畝,產量17.2萬噸。

淡水經濟魚類: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大力發展黃顙魚(6.5萬噸)、加州鱸(2.9萬噸)、鱖魚(1.4萬噸)、烏鱧(4.6萬噸)、鱘魚(0.58萬噸、生產魚子醬60餘噸)等經濟特色品種。

淡水蝦類: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青蝦:2016年全省產量2.3萬噸。 主要有池塘單養、蝦魚/蝦蟹混養、稻蝦輪作等模式。

羅氏沼蝦:

• 浙江省自1978年引進養殖,2002年又從緬甸羅氏沼蝦引進原種;2016年全省產量1.5萬噸。

• 育成“羅氏沼蝦”“南太湖2號”國家新品種,帶動全省沼蝦種質改良,並推廣江蘇、廣西等省份。

• 建立了國家遺傳育種中心和國家級良種場,湖州地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羅氏沼蝦良種基地和集散地。

山區溪流性魚類:

如光脣魚、光倒刺䰾,現已突破苗種人工繁殖技術,進行推廣養殖並取得良好的效益,已成為山區潔水養殖和溪流增殖放流的重要品種。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重視種業建設

• 2001年起,以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的種子種苗專項為基礎,不斷推進全省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建設。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支撐了水產養殖和增殖放流苗種需求

2015年全省生產各類苗種3406.8億尾(只、粒、株)、產值18.7億元。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4)百萬畝池塘的改造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2005年啟動全省百萬畝池塘改造:

• 有效土地面積增加10%以上, 水體養殖容量增加50%;

• 畝產量增加50%,效益增倍;

• 全省水產養殖結構大大優化,產品質量明顯提高。

(5)推進新一輪稻田綜合種養工程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階段一: 上世紀80年代

對傳統稻田養魚技術改造,有稻漁兼作、輪作、稻萍魚套養及專養的多種方式。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階段二: 90年代末~本世紀初

稻田養殖從以山區解決“吃魚難”為主要目的轉為稻區發展效益農業的主要途徑之一。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階段三:2010年~至今 ,“養魚穩糧增收工程”

以養水產動物為手段,以提高糧食品質和效益達到穩糧增收作為主要目標。主要有稻魚共生、稻鱉共生、稻蝦輪作等模式。

二、幹在實處,勇於創新的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

浙江省水產養殖近三十年來的發展,是全省漁業系統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狠抓落實的結果;同時也與全省各級水產技術推广部門長期以來幹在實處、勇於創新密不可分。

至2016年底,浙江省共有水產技術推廣機構512個,其中省級站1個、地市級站11個、縣級站 79個、區域站7個、鄉鎮站414個,形成了以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為龍頭、市站為紐帶、縣站為主體、覆蓋鄉鎮的四級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實有推廣人員1188人,其中技術人員佔比80%,中高級職稱佔比50.0%、大專以上學歷佔比71.9%。

近年來,全省集“水產技術推廣、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漁業環境監測等公益性職能“四位一體”的水產技術推廣體系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創新,能力和手段明顯提升,切實發揮了“示範推廣、服務漁民、技術支撐”三大作用,成為促進漁業科技創新、漁民增產增收、漁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助推器”。

(一)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成立於1986年,直屬於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自2001年起,與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幹部學校實行“二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統一管理”,為公益I類事業單位。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單位先後增掛浙江省水產引種育種中心、浙江省水產質量檢測中心、浙江省水生動物防疫檢疫中心等3塊牌子,並建有農業部海水種質種苗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中華鱉遺傳育種中心等2個部級中心。 承擔浙江省水產學會、浙江省原良種審定委員會、浙江省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浙江省休閒觀賞漁業協會的祕書處工作。

(二)主要工作成效

(1)主持 “十二五”水產育種專項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2016年6月,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夏寶龍參觀“十二五”農業科技成果展,並詢問了水產育種專項情況)

• 省政府12個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省財政經費700萬元/年。

• 聯合省內49家單位、184名水產育種科研和從業人員,省總站為牽頭實施單位,省站何中央研究員為首席專家。 設置 “4+1”個專題9個項目,涉及中華鱉等12個水產品種。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專項實施前,我省僅有國家水產新品種6個,只佔“十二五”之前全國水產新品種比例的5.5%。

• 專項實施後,專項組育成7個水產新品種: - 大黃魚“東海1號”、文蛤“萬里紅”、壇紫菜“浙東1號”、泥蚶“樂清灣1號”、中華鱉“浙新花鱉”、 三疣梭子蟹“科甬1號”、文蛤“科浙1號”。

• 新品種數量佔近四年來農業部審定的國家水產新品種的12%,列全國第二。

省總站共自主育成中華鱉新品種3個: 是目前全國僅有的3箇中華鱉國家水產新品種 。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中華鱉日本品系 (GS03-001-2007)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清溪烏鱉 ( GS01-003-2008 )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中華鱉“浙新花鱉” (GS-02-005-2015)

(2)組織實施全省水產原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全省已建成國家級遺傳育種中心2個,國家級原良種場6個,6個國家級現代漁業種業示範場、省級良種場41個,省級優質種苗規模化繁育基地105個。全省苗種企業721家,產值超3000萬的18家。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羅氏沼蝦遺傳育種中心(圖左)

• 中華鱉遺傳育種中心(圖右)

繁育推廣了一批養殖新品種:引進開發了羅氏沼蝦原種、南美白對蝦、鱘魚、太陽魚等10多個國內外優良品種。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開發了一批本地特色土著品種:翹嘴紅鮊、黃顙魚、青蟹、厚殼貽貝、岱衢洋大黃魚、曼氏無針烏賊、大鯢等30餘個品種。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3)漁業主推模式與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自2008年以來,以省局文件形式,累計推介發佈主推品種22個、主推模式與技術34項,年均推廣面積100萬畝以上,為漁民直接增效6億元以上。

集成創新了一批新型高效生態養殖模式與技術

新型綜合種養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稻鱉共生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稻魚共生(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批全球四個農業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稻鰍共生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稻蝦共作

漁菜共作(下圖)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蓮(藕)-魚共生(圖左) • 茭白-魚鱉共生(圖右)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鱉-空心菜共生(圖左) • 白對蝦-西葫蘆輪作(圖右)

現代設施養殖

白對蝦設施大棚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中華鱉新型設施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透光溫室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太陽能+秸稈爐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地源熱泵 溫室+外塘 兩段法

池塘內循環流水跑道養殖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海水網箱養殖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池塘生態混養模式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鱉蝦混養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魚鱉混養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圍塘蟹-蝦-貝混養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養殖尾水綜合處理

• 白對蝦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中華鱉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十三五”水產配合飼料替代冰鮮或冰凍小魚蝦行動

• 圍繞海水蟹、海水魚、淡水肉食性魚類等我省主導品種和特色品種,組建省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科技服務團隊,開展配合飼料研發與替代冰鮮或冰凍小魚蝦的推廣行動。

• 省總站聯合省內30餘家涉漁科研院校,相關市、縣(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及部分飼料企業組成產學研推一體化的省級研發和服務團隊。

• 在全國範圍內,首次以省級漁業主管部門文件形式,對推廣配合飼料應用以及全省分年度推廣任務目標作出明確要求。

• 2016年全省已推廣海水蟹池塘養殖8400畝、海水標準小網箱7600只、淡水池塘5600畝以上。至2020年,全省海水網箱實現50%以上替代應用、海水蟹池塘實現配合飼料部分替代應用、淡水魚池塘基本實現全覆蓋應用。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4)水生生物疾病預防與控制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開展水產養殖病害監測與預報:全省71個縣設立404個測報點,對21個品種進行測報。

• 開展主要養殖品種重大疫病監控與流行病學調查。

• 承擔國家水生動物疫情監測任務。

• 開展耐藥性普查和安全用藥指導。

• 指導全省水生動物防疫實驗室建設:全省已建省、市、縣三級實驗室58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11個、縣級46個;有20餘個實驗室已經正常運行。

(5)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漁業環境監測

30年水產養殖產量增加20倍!看浙江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如何成為水產大省發展的“助推器”

• 省總站省水產質檢中心實驗室2003年11月首次通過省級計量認證(CMA)與審查認可(CAL);具備了初級農產品、漁業投入品、漁業環境產品及參數等共6大類313個項目的省級計量認證/授權,其中166項產品(參數)獲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授權;可出具準確權威的檢測數據和報告。

• 組織完成農業部、省局的檢測和風險評估任務專項,以及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環境監測和產品檢測和委託檢測任務等,為安全監管提供支撐。

• 開展水產品質量風險評估,前移質量監管關口,防範水產品安全風險。

• 開展水產營養品質研究:探索以品質引導消費,以消費培育市場,以市場發展生產的新模式。

• 每季度對產卵索餌場、養殖水域、增殖放流水域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四大類漁業水域開展業務化監測與評價。

• 開展錢塘江入海通量斷面、江海界線斷面及錢塘江入海口鄰近海域等斷面水文、水質監測。

三、發展展望

進入“十三五”,浙江省水產養殖業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轉型升級主題,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著力發展現代生態漁業,打造水產養殖業新格局。

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將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堅持創新引領,繼續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狠下功夫,做好“推廣示範、主體培育、管理支撐”三篇文章,促進推廣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推動浙江水產養殖轉型升級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 池塘:傳統水產養殖轉型“主戰場”

(塘大+水深+先進設施裝備+尾水處理設施)

• 新型設施養殖:重要“突破口”

池塘內循環流水跑道+新型設施大棚

• 稻田、淺海: 主要拓展空間

稻漁綜合種養(規模化、產業化)

淺海科學高效利用(灘塗、網箱、圍欄)

• 技術的集成創新與應用:

- 新品種選育及應用、符合供給側改革需求的品種選育、引進與推廣

- 配合飼料的全面推廣應用

- 基於“物聯網+”的智慧漁業設備與管理技術

目 標:產出高效 、產品安全 、資源節約 、環境友好

1. 作者 | 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丁雪燕研究員 何中央研究員 周凡高級工程師

2. 來源 | 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

3. 本文為當代水產-騰氏水產商務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一律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