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裡來“尋漁”——白銀景泰縣推進鹽鹼地治理髮展現代漁業走筆

漁業 農業 三農 畜牧業 中國甘肅網 中國甘肅網 2017-08-28

曾經有一句歌謠“水在低處流,人在川上愁。風沙不斷頭,十種九不收”形象地寫出了千百年來景泰川人民面臨的風沙乾旱困境。而景電工程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困境:黃河水被提上高山、灌溉農田、浸潤家園,變成了“水由低處向高流,人在川上不再愁”。

1969年,景電一期工程上馬,灌溉耕地30萬畝;1984年,景電二期工程開工建設,灌溉耕地50萬畝,景電工程讓昔日的戈壁荒原變為富庶的綠洲。這是中國最大的高揚程、大流量的電力提水灌溉工程,被景泰人民稱之為“救命工程”“致富工程”。

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景電工程沒有配套的排水系統,致使地下水位持續抬高,鹽水排不出去,沉積在低窪處,導致土壤出現鹽鹼化,許多土地被迫棄耕。11個鄉鎮中有6個位於鹽鹼區,全縣受鹽鹼化影響的耕地面積達27萬畝,因鹽鹼化而被迫棄耕撂荒土地達6.5萬畝,因鹼致貧、返貧人口已佔全縣貧困人口的29%,鹽鹼區更是被列為景泰縣貧困人口集中的三大貧困片區之一。

鹽鹼不根除,莊稼長不出來,農民隨之貧困,土地鹽鹼化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多年來,如何改良鹽鹼地增加農民收入,一直是景泰人民苦苦探索的命題。

1988年,景泰縣第一次組織了大規模排鹼工程,開挖排鹼渠;2002年,在鹽鹼地上試種枸杞;2005年,由政府引導在全縣範圍推廣種植枸杞,開展生物治鹼;2016年,在雙聯單位甘肅省委辦公廳幫助下,景泰縣草窩灘鎮治鹼排水工程破土動工……無論是開挖排鹼渠還是種植耐鹼作物,30年來,景泰人民一直堅持與鹽鹼做抗爭。

在探索鹽鹼化治理的實踐中,景泰縣提出了“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漁農並重、恢復生態”的思路,探索出了以水產養殖治理土地鹽鹼化的新路徑,利用鹽鹼撂荒地和鹽鹼水域發展現代漁業,使鹽鹼地治理與富民產業、鄉村旅遊、招商引資、生態修復治理全方位結合起來,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據瞭解,挖出來的坑,會自然蓄積原有沼澤地裡的水,可以用來養魚;挖出去的土,堆在坑附近就成了田,由於位置高鹽鹼上不去,可以種植作物。同時還可以在相對高處建造池塘,在下面鋪防滲膜,在上面罩保溫膜,建成“高位蝦棚”。

2016年,這一方法在景泰縣的草窩灘鎮、五佛鄉先行先試,開展鹽鹼水養蝦和養魚試驗,蝦苗長勢良好,蝦的成活率達到40%,魚的成活率在90%以上。

經過推廣,目前,全縣草窩灘、五佛、一條山、蘆陽、中泉、上沙沃等鄉鎮累計發展水產養殖面積6800餘畝,抬田恢復耕地1200畝,改良鹽鹼地6000餘畝。已建成的池塘有效遏制周邊耕地鹽鹼化,效益顯著。挖塘降水後的景泰,不但有了新鮮的魚蝦,還有了能夠種植葡萄、甜玉米、西紅柿等農作物的優良耕地。

如今,以水產養殖治理鹽鹼的探索正在景泰鹽鹼危害區的各地開花結果。蘆陽鎮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優勢,以養殖虹鱒、金鱒等冷水魚為重點;中泉鎮擁有豐富的泉水資源,發展冷水類淡水漁業;上沙沃鎮利用景泰白墩子國家溼地公園的發展契機,開展大水面養殖;一條山鎮土質較好、地下水位較深,將建設高位蝦池,發展休閒漁業。

鹽鹼地水產養殖,有效破解了土地鹽鹼化治理難題,對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預計到今年底,景泰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萬畝,計劃到2020年發展水產養殖2萬畝,治理鹽鹼地6.5萬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