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智慧講堂》專訪于謙:捧哏一哥眼中的師道

于謙 相聲 德雲社 郭德綱 郭麒麟 石富寬 捨得智慧講堂 2019-06-12

在大多數人眼中,于謙是德雲社儒雅穩重的“捧哏一哥”,他是開嗓驚豔的搖滾老炮兒,他是演藝圈裡最瀟灑的玩家,除此以外他還有相聲皇后、票房吉祥物、養馬專家等一系列的頭銜,如今因為口碑票房雙贏的《老師·好》,他又成了被相聲事業耽誤的“影帝”。

戲內盡職盡責的“苗老師”,戲外豁達隨和的“於大爺”,雙重身份的自然轉化,于謙堅守的是一份赤誠的師道情懷。

《捨得智慧講堂》專訪于謙:捧哏一哥眼中的師道

《老師·好》劇中,畢業當天,苗老師沒有留下與學生們拍畢業照,卻留下了影響他們一生的贈言“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從臺上到臺下,從電影熒幕到相聲舞臺,于謙最好的時光,是為人師的言傳身教,也是為人弟子的崇敬學習。正如他所說,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的身份都不一樣,但是其中有一個身份,大家都有過,就是學生。

1982年剛念初中的“差生“于謙,不顧父母的反對,憑著一腔愛好考進了北京曲藝團學員班,,師從羅榮壽、高鳳山、王世臣等名家,開啟了自己的相聲生涯。然而考核時,被王世臣先生潑了一頭冷水,到了退學邊緣。也是在那個時候,于謙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愛好,什麼是真正的學習。

傳統相聲講究師承有自,拜師名門也意味著半隻腳踏進了主流相聲界。1985年,于謙從學員班畢業,在軟磨硬泡中好長一段時間,才成功拜石富寬先生為師。

自從拜師相聲名家石富寬先生後,于謙便再也離不開“師道”二字。

在學徒時光中,于謙慶幸自己從未捱過師父的打,但在該不該打的問題上,他態度鮮明,“捱打在一定條件下是科學的。人肌肉有記憶的,有時候你腦子記不住肌肉都能記住,一下打過去你永遠都記住了,到這個姿勢的時候你腿胳膊必須抬到位,不抬到位棍過來就打上了。”

在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相聲行當裡,謹遵行規的于謙,待師父如同父親,對師父的教導更是投入了全部的信任與崇拜,並一直感激師父從專業上、人生上、從各個方面給予自己的影響,用他的話說,“師父給你的是安身立命之本,你怎麼對你爸爸,你就應該怎麼對你師父。“

很多人說,于謙臺上在口風、說話的語言節奏等非常像他的師父。在於謙看來,所謂的這種薰陶,它實際上是看著師父的影子來做你自己,不需要故意學也沒有刻意學,你只要以他為榜樣,以他為模範,以他為影子,你就自然而然地去接近他,去模仿他,因為他是對的。

對老師的敬仰之意,對藝術的敬畏之心,才成就了于謙德雲社“捧哏一哥“的江湖地位。而在德雲社的近二十年風雨中,于謙秉持著對師道尊嚴篤定不移的信念。

觀眾們常常打趣說,于謙的三大愛好是抽菸喝酒燙頭,但在另外一方面,他卻嚴謹地遵守著傳統相聲的師道。師徒的口傳心授,對師父的絕對敬畏,影響了弟子于謙,也造就瞭如今的師父于謙。

于謙的徒弟中最著名的要屬郭德綱的大兒子郭麒麟。《一封家書》中郭麒麟沒有寫信給父親郭德綱,而是寫給了師父于謙。

“師父,您辛苦!因為我從小就在後臺長大,身邊的人總會用這個詞來互相問候,小時候我不明白,長大了入了這行您才告訴我,見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您說,幹咱們這行的都是江湖人,既落江湖內,便是薄命人。雖說您已是個中翹楚,但徒弟也想向您道聲辛苦。”

而於謙在微博中,也隨之寫下了回覆與期許。當談到與郭麒麟的師徒關係時,于謙表示終身制的師徒關係是不會改變的,沒有畢業了這麼一說,永遠是師徒關係,就跟父子關係是一樣的。

《捨得智慧講堂》中,胡玲問道,你對郭麒麟帶來的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就是,我是他師父。“這是于謙的回答。

在相聲舞臺沉浮三十多年,于謙常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正是因為對師父的敬仰,也正因為師徒關係的不變,才能將相聲傳承至今。這是于謙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對師道的尊重,對師父的敬畏,這是于謙一直堅守的人生智慧,也是他一直秉承的精神理念。

從拜師到收徒,從舞臺到生活,從艱難困苦到事業鼎盛,于謙骨子裡從沒忘記“師道“二字。匯聚當代名家思想精髓,分享個體在大時代中舍與得的中國智慧。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正在鳳凰網、愛奇藝熱播的《捨得智慧講堂》。《捨得智慧講堂》作為捨得酒業打造的自主IP,是一個分享捨得智慧的平臺。

《捨得智慧講堂》專訪于謙:捧哏一哥眼中的師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