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錫業 攝影 徒步 啊森 2017-05-30

軌距大約60cm,最陡的地方接近45度,這就是個舊二中後面的鐵路,我小時候就有印象,但是一直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小而且陡峭是僅有的印象。

箇舊是有名的錫都,採礦也一直佔據著主導。礦山鐵路眾多,但是這一條確實如此的特殊。首先是這面山上並沒有礦和礦洞的存在,然後是如此陡峭的鐵道設計。陡峭的設計是明顯受到地形的限制,起點和終點落差近百米,一個在山腳另一個卻在半山腰。所以想了辦法利用電機將車輛一級一級拖拽上山,現在這些拖拽的電機和機房依然尚在。但是修築的原因還是覺得很奇怪。

今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再次與來到這裡,總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拍攝了一些圖片,真的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消失,其實他早已在人們的記憶中逝去。

後來問了家裡的長輩,說是為了修水泵站而修建的,雖然也說得過去,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修築這些水泵站還要大動干戈修這麼一條鐵路。

之前我的一個網友,年紀和我媽媽差不多,以前家在箇舊,老父親似乎在雲錫公司做著點什麼職務。後來移居外地,因為很喜歡攝影也就彼此認識。所以我向她請教這個問題,自然也就得到其父親的解答。很幸運,老先生在白忙之中抽了時間給我寫了信。

信的內容如下:

年輕的朋友您好:

你很有遠見,你的照片和你所收藏的物品,很快將成為古董和古蹟。為了給你的照片做說明,勾起了我年輕時的回憶。有些事得從頭說起,我已經75歲了,老年人是很囉嗦的。

馬礦是雲錫公司繼老廠的第二大礦,所以又叫新廠,是離箇舊市最近的礦山。下班後可以到市裡看電影、跳舞(這種機會不多)然後就順著你照片上的斜坡道返回礦山。這個礦的特點是礦石金屬含量很高,坑下的錫礦有的高達20%,礦工管它叫礦(舊讀“鞏”音)頭子。當時生產副礦長高興地對統計員說:這種礦石採一車要報20車才行(即一噸=20噸)。氧化銅和老陰山上的(馬礦新五區)方鉛礦、白鉛礦不要選礦,可以直接冶煉成金屬。就連地面上的砂礦(又叫塃)的品位也達到千分之一和千分之四,都達到了開採品位。公司決定用水力開採。用水沖洗地面上砂土狀的礦石叫水衝塃。這種方法效率高、成本低,體力勞動輕,也安全。就是設備投資高:沿公路邊修一個深約一米、寬半米的水溝,用鑄石鑲砌(它比鋼鐵還硬,耐磨)。遇有山崗就打個洞子流過去,直達選礦的沉澱池,礦石的比重大,沉入池底,上面的泥漿,用砂泵在泵到礦山上繼續衝塃。箇舊湖的清水雖然不能飲用,但用它來衝塃太可惜了。所以還是要用這種含有泥沙的水來衝塃,這就要用沙泵、鑄鐵管把這種水像接力賽跑一樣,一級一級泵上去,大概共有五級泵站,泵上山後,再用加壓水槍來衝礦,它的壓力很大,能把一立方米的大石頭衝的翻滾在20~30米內,能把人攔腰打斷。衝塃工人連手錶都不能帶,反饋回來的衝擊波震動很大,會把機件損壞。由於水裡有泥沙對水泵的泵體——主要是渦輪葉扇還有鑄鐵管磨損很大,不久就要更換,為了把這些設備運送上去安裝或更換,才修了你照片上的水泵房,絞車房(3頁下)裡面有捲揚機(絞車)馬達等。把設備裝上礦車用鋼索綁好通過絞車和鋼索(2頁上)把礦車連同礦車上的設備,沿小鐵路(1頁上下)拖拉上去。由於地形變化較大,小鐵路不可能是直線的,中間還要轉向,所以像火車站一樣,中間還有轉盤(下面有滾珠、滾棒)(3頁上)。用人工調節好方向以後,再換一個絞車,拖上或送下。後來又建了小凹塘。選礦廠大概有三級泵站就夠用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成本。2頁上為捲揚機(絞車)可以看出左邊是馬達,右邊是絞車和鋼索,下面是轉盤,圖3上也是轉盤,下面是捲揚機房。大約蓄水五級,一級泵站送到二級,二級送到三級,像接力賽跑一樣,一級一級把水和設備送到山頂採礦場。。。。。。

很感謝老先生給我的回信,讓我明白這條鐵路的身世,也很慶幸記錄了這條鐵路的樣子,因為它現在已經被拆除了。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雲南省箇舊市《山脊上的鐵路》原創攝影,鐵路迷的福利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喜歡滇越鐵路的朋友可以翻看昨天發的文章《徒步滇越鐵路,感受法式浪漫》,明天為大家獻上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軌距0.6米的個碧石鐵路,箇舊至乍甸段遺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