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中外共創 圖文相融

羽毛 插畫 曹文軒 翠鳥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2017-06-06
《羽毛》:中外共創 圖文相融

2013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繪本《羽毛》;2014年,該書插畫作者、巴西畫家羅傑·米羅獲國際安徒生獎;2016年,該書文字作者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與此同時,這本中外共創圖畫書創作者之間的“媒人”張明舟也獲選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副主席,這在國際兒童文學史和少兒出版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據統計,出版不到4年,《羽毛》已經輸出到丹麥、瑞典、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翻譯成英語、日語等10多種語種,並且還在不斷擴大中。

張明舟認為,《羽毛》受到海外讀者的歡迎:一方面由於曹文軒的文字洗練、優美,字裡行間蘊涵著詩意和哲理;另一方面,羅傑·米羅的插畫巧妙避開了曹文軒完整、縝密的結構,另闢一個色彩和造型藝術空間,用圖畫本身講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羽毛故事。

《羽毛》講述了一個極其簡單的故事:一根孤單的羽毛,想弄清自己的來歷,於是乘風而上,開始了尋根之旅。它遇到翠鳥、布穀鳥、蒼鷺、鷹等,反覆追問:“我是你的羽毛嗎?”可是,鳥兒們都忙著各自的生活:覓食、遷徙、求偶……羽毛在耐心等待之後,得到的答案除了“不是”,就是嘲諷。讀者可從這些鳥兒身上看到不同的生存選擇:勞碌、冷漠、善意,甚至殘忍。而當故事的最後,羽毛找到自己歡喜自在的歸宿時,它由此前的側立一旁回到畫面中央,也迴歸到它平靜而柔軟的本真狀態。書中所推崇的這種歡喜自在,或許是整個世界都在渴望與呼喚的。

隨著故事節奏的加快,書中的色彩由色溫低的粉、橙、紅逐漸升高,漸變為棕、藍、綠,將羽毛從情緒飽滿平和到失望焦急的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羅傑·米羅還將他眼中的中國元素、巴西氣質與故事做了創造性的結合。如曹文軒寫翠鳥站在水邊,羅傑·米羅沒有讓翠鳥站在河邊或者池塘邊,而是用一排排的中國魚缸來表現;故事裡寫大雁飛遠,他沒有表現天空,卻讓大雁飛上美人肩瓷瓶。“圖美、文美,同時,在詩意和哲理棲居的基礎上,插畫與文字的靈魂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了一部絕佳的作品。這也是海外讀者喜歡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張明舟表示。

為拓展海外推廣渠道,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將《羽毛》列入重點輸出書目,積極利用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世界大會和各國分會,以及各類國際書展,向各國出版社推介;同時,利用插畫家羅傑·米羅的國際渠道資源向外推介。中少社還爭取國家專項翻譯資助,鼓勵有興趣的海外出版社翻譯引進此書,並保證翻譯品質,幫助國外讀者更好地瞭解和欣賞原文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