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


"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話說,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後,因病逝世,年僅二十七歲。

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

晉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朝中大權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書令庾亮的手上。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峻莊重,一舉一動都遵禮而行,即使在自己的寢室,也嚴格遵守禮法。

他當權後,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先設法將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除去。

司馬宗、司馬羕乃是晉明帝的叔祖輩,年已五六十歲,庾亮也不肯放過,以謀反罪將司馬宗斬殺,將司馬羕降為弋陽縣王。

庾亮做這些的時候,是不需要經過晉成帝同意的。

以至晉成帝司馬衍小朋友多日不見曾叔祖公司馬宗身影,不得不奇怪詢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髮爺爺去哪了?”

庾亮答產:“那人謀反,已被誅除了。”

晉成帝一聽,咧開小嘴號啕大哭起來。

平日裡司馬宗疼愛他,經常抱著他玩耍,他就揪著司馬宗的白鬍子玩,感情很深。

他抽泣著責怪庾亮:“舅父說別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別人說舅父是逆賊,又當如何?”庾亮聞言大懼,臉色大變。

庾太后看見哥哥被嚇成這樣,就生氣地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腦袋,怒斥:“小孩子如何說這種話?!”

既已剷除了司馬宗、司馬羕兄弟,庾亮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解除陶侃、祖約、蘇峻三人的軍權。

陶侃,東晉名將,不用多做介紹了。

"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話說,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後,因病逝世,年僅二十七歲。

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

晉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朝中大權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書令庾亮的手上。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峻莊重,一舉一動都遵禮而行,即使在自己的寢室,也嚴格遵守禮法。

他當權後,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先設法將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除去。

司馬宗、司馬羕乃是晉明帝的叔祖輩,年已五六十歲,庾亮也不肯放過,以謀反罪將司馬宗斬殺,將司馬羕降為弋陽縣王。

庾亮做這些的時候,是不需要經過晉成帝同意的。

以至晉成帝司馬衍小朋友多日不見曾叔祖公司馬宗身影,不得不奇怪詢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髮爺爺去哪了?”

庾亮答產:“那人謀反,已被誅除了。”

晉成帝一聽,咧開小嘴號啕大哭起來。

平日裡司馬宗疼愛他,經常抱著他玩耍,他就揪著司馬宗的白鬍子玩,感情很深。

他抽泣著責怪庾亮:“舅父說別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別人說舅父是逆賊,又當如何?”庾亮聞言大懼,臉色大變。

庾太后看見哥哥被嚇成這樣,就生氣地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腦袋,怒斥:“小孩子如何說這種話?!”

既已剷除了司馬宗、司馬羕兄弟,庾亮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解除陶侃、祖約、蘇峻三人的軍權。

陶侃,東晉名將,不用多做介紹了。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當年,他被王敦斥到廣州坐冷板凳,他每天都要做一件古怪的事情:早晨把室內的一堆磚塊搬到室外,晚上又搬回室內。

人們問他:這是為何?

他答:“現在中原戰亂,而我年紀也大了,如果過慣了舒適優閒的生活,一旦國家要用到我,就擔當不了大任了,所以不得不為報效國家而鍛鍊身體。”

"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話說,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後,因病逝世,年僅二十七歲。

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

晉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朝中大權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書令庾亮的手上。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峻莊重,一舉一動都遵禮而行,即使在自己的寢室,也嚴格遵守禮法。

他當權後,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先設法將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除去。

司馬宗、司馬羕乃是晉明帝的叔祖輩,年已五六十歲,庾亮也不肯放過,以謀反罪將司馬宗斬殺,將司馬羕降為弋陽縣王。

庾亮做這些的時候,是不需要經過晉成帝同意的。

以至晉成帝司馬衍小朋友多日不見曾叔祖公司馬宗身影,不得不奇怪詢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髮爺爺去哪了?”

庾亮答產:“那人謀反,已被誅除了。”

晉成帝一聽,咧開小嘴號啕大哭起來。

平日裡司馬宗疼愛他,經常抱著他玩耍,他就揪著司馬宗的白鬍子玩,感情很深。

他抽泣著責怪庾亮:“舅父說別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別人說舅父是逆賊,又當如何?”庾亮聞言大懼,臉色大變。

庾太后看見哥哥被嚇成這樣,就生氣地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腦袋,怒斥:“小孩子如何說這種話?!”

既已剷除了司馬宗、司馬羕兄弟,庾亮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解除陶侃、祖約、蘇峻三人的軍權。

陶侃,東晉名將,不用多做介紹了。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當年,他被王敦斥到廣州坐冷板凳,他每天都要做一件古怪的事情:早晨把室內的一堆磚塊搬到室外,晚上又搬回室內。

人們問他:這是為何?

他答:“現在中原戰亂,而我年紀也大了,如果過慣了舒適優閒的生活,一旦國家要用到我,就擔當不了大任了,所以不得不為報效國家而鍛鍊身體。”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此時他是荊州刺史,坐擁上流之地,一旦有變,位居下游的建康就岌岌可危。

祖約是祖遜的胞弟,祖逖死後,朝廷命其代兄職,為平西將軍、豫州刺史。

此人有無異心不好說,反正,祖遜剛剛辭世不久,祖約的異母兄祖納就曾密奏晉元帝司馬睿,說他藏有禍心,如果有了兵權,將為亂臣賊子。

蘇峻,字子高,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人,原是一介書生,永嘉之亂時,百姓流亡,蘇峻糾合了數千人南渡,被晉元帝任為鷹揚將軍。他歸順朝廷之後,一心一意想靠打仗建功。在這次平定王敦的叛亂果然立了大功,得授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封邵陵公,駐守歷陽,威望逐漸日隆。

這三個人中,庾亮經過反覆權衡,決定先徵召蘇峻,要他入朝任職,剝奪他的軍權。

蘇峻靠的就是軍隊建功立業,要他離開軍隊,以後還有什麼前途?聽到要徵召他,便迴應說:“如果要蘇峻在外邊討伐賊寇,無論遠近都聽朝廷調遣,如果要蘇峻入朝廷輔政,這實在是我無力勝任的。”

庾亮不依。為了加強壓力,他又派軍駐於蘇峻軍隊周圍,嚴加防備。

這樣一來,蘇峻不由大為疑懼了。

咸和二年(327年),為了誘使蘇峻就範,庾亮以晉成帝的名義頒佈優撫詔,徵召蘇峻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令他的弟弟蘇逸代領其軍。

蘇峻擔心這一入朝就有來無還,於是上表哀求說:“從前明帝拉著我的手,命我北上討伐胡寇。現在中原未靖,我於心何安!乞請補授青州境內的一個偏遠小郡,讓我為朝廷效鷹犬之勞。”他的心裡,只要和自己的軍隊在一起,無論上哪兒都行。

這就是把人往死裡逼了。

但蘇峻還是不想和朝廷鬧僵,他穿了朝服,準備赴召,但臨行了,心裡又直打鼓。

他的謀士就勸他說:“將軍請求到一個偏遠小郡都不被允許,形勢竟至這樣,恐怕沒有活路了,不如勒兵自守。”

蘇峻想了想,將心一橫,便不應召。

庾亮竟然一點耐心也沒有,派人恐嚇蘇峻,你還不趕快動身,難道是想造反嗎?

蘇峻徹底被激怒,他罵道:“庾亮已經認定我要造反,我入京還能活嗎?我寧可站在山頭看法庭,不想到了法庭再望山頭。往日國家危如累卵,沒有我蘇峻就要完蛋了,現在,哼,兔死狗烹,不過我當以死報答製造陰謀的人!”下定決心造反了。

舉兵前,他派人聯絡祖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祖約的救命大恩人。

咸和元年(326)年底,後趙石勒的軍隊猛攻坐鎮壽春的祖約。祖約多次上表請求救兵,庾亮卻裝聾作啞,拒絕發兵。

關鍵時刻,是蘇峻拉了兄弟一把,發兵趕走了後趙軍。

祖約對朝廷之前的見死不救大為憤恨,看蘇峻要反,立刻表示贊成,派侄子祖渙、女婿許柳率軍前去協助蘇峻。

溫嶠聽說蘇峻拒命,得知他要造反,便要率軍入衛建康。

庾亮馬上制止,自信地回信說:“我擔心陶侃勝於蘇峻百倍。足下萬不可越過雷池(今安徽望江縣)一步。”(“不越雷池一步”即來源於此)

蘇峻會合祖約遣來的祖渙、許柳兩軍,共兩萬多人,渡過橫江(今安徽和縣),連戰連捷,打得中央政府軍猶如落花流水,長驅直入,很快攻陷了建康城。

"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話說,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後,因病逝世,年僅二十七歲。

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

晉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朝中大權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書令庾亮的手上。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峻莊重,一舉一動都遵禮而行,即使在自己的寢室,也嚴格遵守禮法。

他當權後,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先設法將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除去。

司馬宗、司馬羕乃是晉明帝的叔祖輩,年已五六十歲,庾亮也不肯放過,以謀反罪將司馬宗斬殺,將司馬羕降為弋陽縣王。

庾亮做這些的時候,是不需要經過晉成帝同意的。

以至晉成帝司馬衍小朋友多日不見曾叔祖公司馬宗身影,不得不奇怪詢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髮爺爺去哪了?”

庾亮答產:“那人謀反,已被誅除了。”

晉成帝一聽,咧開小嘴號啕大哭起來。

平日裡司馬宗疼愛他,經常抱著他玩耍,他就揪著司馬宗的白鬍子玩,感情很深。

他抽泣著責怪庾亮:“舅父說別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別人說舅父是逆賊,又當如何?”庾亮聞言大懼,臉色大變。

庾太后看見哥哥被嚇成這樣,就生氣地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腦袋,怒斥:“小孩子如何說這種話?!”

既已剷除了司馬宗、司馬羕兄弟,庾亮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解除陶侃、祖約、蘇峻三人的軍權。

陶侃,東晉名將,不用多做介紹了。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當年,他被王敦斥到廣州坐冷板凳,他每天都要做一件古怪的事情:早晨把室內的一堆磚塊搬到室外,晚上又搬回室內。

人們問他:這是為何?

他答:“現在中原戰亂,而我年紀也大了,如果過慣了舒適優閒的生活,一旦國家要用到我,就擔當不了大任了,所以不得不為報效國家而鍛鍊身體。”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此時他是荊州刺史,坐擁上流之地,一旦有變,位居下游的建康就岌岌可危。

祖約是祖遜的胞弟,祖逖死後,朝廷命其代兄職,為平西將軍、豫州刺史。

此人有無異心不好說,反正,祖遜剛剛辭世不久,祖約的異母兄祖納就曾密奏晉元帝司馬睿,說他藏有禍心,如果有了兵權,將為亂臣賊子。

蘇峻,字子高,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人,原是一介書生,永嘉之亂時,百姓流亡,蘇峻糾合了數千人南渡,被晉元帝任為鷹揚將軍。他歸順朝廷之後,一心一意想靠打仗建功。在這次平定王敦的叛亂果然立了大功,得授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封邵陵公,駐守歷陽,威望逐漸日隆。

這三個人中,庾亮經過反覆權衡,決定先徵召蘇峻,要他入朝任職,剝奪他的軍權。

蘇峻靠的就是軍隊建功立業,要他離開軍隊,以後還有什麼前途?聽到要徵召他,便迴應說:“如果要蘇峻在外邊討伐賊寇,無論遠近都聽朝廷調遣,如果要蘇峻入朝廷輔政,這實在是我無力勝任的。”

庾亮不依。為了加強壓力,他又派軍駐於蘇峻軍隊周圍,嚴加防備。

這樣一來,蘇峻不由大為疑懼了。

咸和二年(327年),為了誘使蘇峻就範,庾亮以晉成帝的名義頒佈優撫詔,徵召蘇峻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令他的弟弟蘇逸代領其軍。

蘇峻擔心這一入朝就有來無還,於是上表哀求說:“從前明帝拉著我的手,命我北上討伐胡寇。現在中原未靖,我於心何安!乞請補授青州境內的一個偏遠小郡,讓我為朝廷效鷹犬之勞。”他的心裡,只要和自己的軍隊在一起,無論上哪兒都行。

這就是把人往死裡逼了。

但蘇峻還是不想和朝廷鬧僵,他穿了朝服,準備赴召,但臨行了,心裡又直打鼓。

他的謀士就勸他說:“將軍請求到一個偏遠小郡都不被允許,形勢竟至這樣,恐怕沒有活路了,不如勒兵自守。”

蘇峻想了想,將心一橫,便不應召。

庾亮竟然一點耐心也沒有,派人恐嚇蘇峻,你還不趕快動身,難道是想造反嗎?

蘇峻徹底被激怒,他罵道:“庾亮已經認定我要造反,我入京還能活嗎?我寧可站在山頭看法庭,不想到了法庭再望山頭。往日國家危如累卵,沒有我蘇峻就要完蛋了,現在,哼,兔死狗烹,不過我當以死報答製造陰謀的人!”下定決心造反了。

舉兵前,他派人聯絡祖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祖約的救命大恩人。

咸和元年(326)年底,後趙石勒的軍隊猛攻坐鎮壽春的祖約。祖約多次上表請求救兵,庾亮卻裝聾作啞,拒絕發兵。

關鍵時刻,是蘇峻拉了兄弟一把,發兵趕走了後趙軍。

祖約對朝廷之前的見死不救大為憤恨,看蘇峻要反,立刻表示贊成,派侄子祖渙、女婿許柳率軍前去協助蘇峻。

溫嶠聽說蘇峻拒命,得知他要造反,便要率軍入衛建康。

庾亮馬上制止,自信地回信說:“我擔心陶侃勝於蘇峻百倍。足下萬不可越過雷池(今安徽望江縣)一步。”(“不越雷池一步”即來源於此)

蘇峻會合祖約遣來的祖渙、許柳兩軍,共兩萬多人,渡過橫江(今安徽和縣),連戰連捷,打得中央政府軍猶如落花流水,長驅直入,很快攻陷了建康城。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蘇峻看著自己得勝的士兵,真是悲喜交集。

悲的是,自己本無心造反,卻被現實迫到了這個地步,終於成就了千古亂臣逆賊之名。

喜的是,在亂世中,還是軍隊實在。看來,不入朝而選擇跟軍隊在一起是完全正確的!

驚喜之餘,他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亂兵打開了城門,蜂擁而入。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加以制止,建康城內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型的燒殺搶掠。

那麼,要不要制止呢?

他猶豫了一會兒,僅僅只是一會兒,就否定了制止的想法。

我蘇峻原本只求苟活於亂世,不求名、不求利,反正現在名聲已經毀了,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這支軍隊,軍隊的士兵就是我的命根子,何苦為難他們呢?

搶,就讓他們搶個痛快!

於是,城中哭聲震天,所有市民的私有財產被搶了個精光,甚至連穿在身上的衣服也被搶,剝成了裸體的男男女女為了遮羞,只得以破席爛草遮掩身體,沒有草蓆的,就在地上挖個坑,用泥土把自己埋起來,慘不忍睹。

應該為這個慘象買單的人是庾亮,但庾亮在混亂中登船逃奔尋陽,尋找溫嶠的保護去了。

小皇帝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大殿上,孤援無助,只有放聲大哭。

所幸,王導帶領了四個大臣衝了進來,一把抱起,登上太極前殿的御床,用自己的身體翼護著他。

沒過多久,叛軍就搶到宮裡來了,呵斥著,要王導他們出去。

王導等人喝道:“蘇將軍自歷陽來覲見聖上,你等軍人休得無禮!”

這些士兵還不知蘇峻對晉室君臣是什麼樣的態度,聽了這聲斷喝,便灰溜溜地出了大殿,往後宮搶掠去了。

一場搶掠過後,庫府裡的二十萬匹布,五千斤金銀,億萬錢,數萬匹絹全部被搜搶一空。

蘇峻控制了建康,自己封自己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封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許柳為丹陽尹,祖渙為驍騎將軍。

庾亮逃到尋陽見了溫嶠,想到建康失陷,皇帝落入賊人之手,不由得失聲痛哭。

哭過之後,接下來是商議對策。

兩人大眼瞪小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求助陶侃。

駐屯在荊州的陶侃原來就和蘇峻、祖約一樣,是庾亮要打擊的對象,他不協同蘇峻一起舉兵就算好了,還能幫你去打蘇峻?

這能行嗎?

庾亮心裡直打鼓。

果然,陶侃對庾亮恨得不行,答道:“老夫是疆場外將,不敢越局。”

溫嶠急得快要流出眼淚了,最後,是有人跟陶侃說了一句:“蘇峻,豺心狼性,一旦得志,四海雖廣,卻難有您老立足之地了。”

老爺子矍然驚醒,於是傳檄天下,痛陳列蘇峻、祖約叛逆之狀,移告徵鎮,共同發兵。

咸和三年(328)六月,陶侃大軍開拔,卻沒有直接開往建康跟蘇峻幹仗,而是往尋陽而來。

庾亮嚇得屎尿齊滾。

因為,大家都說,陶侃要來殺他祭旗,以謝天下。

溫嶠也緊張,思來想去,終於憋出了一計:讓庾亮往陶侃營帳負荊請罪。

罷罷罷,也只有如此了。

陶侃只想著來與溫嶠會合,根本沒有沒有料到庾亮會玩這麼一出,忽見權傾朝野的國舅爺跪在自己跟前,口中稱罪,不由嚇了一大跳,說:“庾元規竟拜我陶士行啊!”

溫嶠一旁陪著說好話,陶侃遂捐棄前嫌,拉起庾亮,笑著說:“君侯修石頭城防備老夫,今天怎麼反求起我老頭子來了?”

陶侃出兵,局勢陡然改觀。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3月,溫嶠與趙胤率步兵萬人,從白石南下,進逼蘇峻主力。

蘇峻率領八千人迎擊。

"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話說,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後,因病逝世,年僅二十七歲。

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

晉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朝中大權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書令庾亮的手上。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峻莊重,一舉一動都遵禮而行,即使在自己的寢室,也嚴格遵守禮法。

他當權後,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先設法將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除去。

司馬宗、司馬羕乃是晉明帝的叔祖輩,年已五六十歲,庾亮也不肯放過,以謀反罪將司馬宗斬殺,將司馬羕降為弋陽縣王。

庾亮做這些的時候,是不需要經過晉成帝同意的。

以至晉成帝司馬衍小朋友多日不見曾叔祖公司馬宗身影,不得不奇怪詢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髮爺爺去哪了?”

庾亮答產:“那人謀反,已被誅除了。”

晉成帝一聽,咧開小嘴號啕大哭起來。

平日裡司馬宗疼愛他,經常抱著他玩耍,他就揪著司馬宗的白鬍子玩,感情很深。

他抽泣著責怪庾亮:“舅父說別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別人說舅父是逆賊,又當如何?”庾亮聞言大懼,臉色大變。

庾太后看見哥哥被嚇成這樣,就生氣地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腦袋,怒斥:“小孩子如何說這種話?!”

既已剷除了司馬宗、司馬羕兄弟,庾亮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解除陶侃、祖約、蘇峻三人的軍權。

陶侃,東晉名將,不用多做介紹了。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當年,他被王敦斥到廣州坐冷板凳,他每天都要做一件古怪的事情:早晨把室內的一堆磚塊搬到室外,晚上又搬回室內。

人們問他:這是為何?

他答:“現在中原戰亂,而我年紀也大了,如果過慣了舒適優閒的生活,一旦國家要用到我,就擔當不了大任了,所以不得不為報效國家而鍛鍊身體。”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此時他是荊州刺史,坐擁上流之地,一旦有變,位居下游的建康就岌岌可危。

祖約是祖遜的胞弟,祖逖死後,朝廷命其代兄職,為平西將軍、豫州刺史。

此人有無異心不好說,反正,祖遜剛剛辭世不久,祖約的異母兄祖納就曾密奏晉元帝司馬睿,說他藏有禍心,如果有了兵權,將為亂臣賊子。

蘇峻,字子高,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人,原是一介書生,永嘉之亂時,百姓流亡,蘇峻糾合了數千人南渡,被晉元帝任為鷹揚將軍。他歸順朝廷之後,一心一意想靠打仗建功。在這次平定王敦的叛亂果然立了大功,得授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封邵陵公,駐守歷陽,威望逐漸日隆。

這三個人中,庾亮經過反覆權衡,決定先徵召蘇峻,要他入朝任職,剝奪他的軍權。

蘇峻靠的就是軍隊建功立業,要他離開軍隊,以後還有什麼前途?聽到要徵召他,便迴應說:“如果要蘇峻在外邊討伐賊寇,無論遠近都聽朝廷調遣,如果要蘇峻入朝廷輔政,這實在是我無力勝任的。”

庾亮不依。為了加強壓力,他又派軍駐於蘇峻軍隊周圍,嚴加防備。

這樣一來,蘇峻不由大為疑懼了。

咸和二年(327年),為了誘使蘇峻就範,庾亮以晉成帝的名義頒佈優撫詔,徵召蘇峻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令他的弟弟蘇逸代領其軍。

蘇峻擔心這一入朝就有來無還,於是上表哀求說:“從前明帝拉著我的手,命我北上討伐胡寇。現在中原未靖,我於心何安!乞請補授青州境內的一個偏遠小郡,讓我為朝廷效鷹犬之勞。”他的心裡,只要和自己的軍隊在一起,無論上哪兒都行。

這就是把人往死裡逼了。

但蘇峻還是不想和朝廷鬧僵,他穿了朝服,準備赴召,但臨行了,心裡又直打鼓。

他的謀士就勸他說:“將軍請求到一個偏遠小郡都不被允許,形勢竟至這樣,恐怕沒有活路了,不如勒兵自守。”

蘇峻想了想,將心一橫,便不應召。

庾亮竟然一點耐心也沒有,派人恐嚇蘇峻,你還不趕快動身,難道是想造反嗎?

蘇峻徹底被激怒,他罵道:“庾亮已經認定我要造反,我入京還能活嗎?我寧可站在山頭看法庭,不想到了法庭再望山頭。往日國家危如累卵,沒有我蘇峻就要完蛋了,現在,哼,兔死狗烹,不過我當以死報答製造陰謀的人!”下定決心造反了。

舉兵前,他派人聯絡祖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祖約的救命大恩人。

咸和元年(326)年底,後趙石勒的軍隊猛攻坐鎮壽春的祖約。祖約多次上表請求救兵,庾亮卻裝聾作啞,拒絕發兵。

關鍵時刻,是蘇峻拉了兄弟一把,發兵趕走了後趙軍。

祖約對朝廷之前的見死不救大為憤恨,看蘇峻要反,立刻表示贊成,派侄子祖渙、女婿許柳率軍前去協助蘇峻。

溫嶠聽說蘇峻拒命,得知他要造反,便要率軍入衛建康。

庾亮馬上制止,自信地回信說:“我擔心陶侃勝於蘇峻百倍。足下萬不可越過雷池(今安徽望江縣)一步。”(“不越雷池一步”即來源於此)

蘇峻會合祖約遣來的祖渙、許柳兩軍,共兩萬多人,渡過橫江(今安徽和縣),連戰連捷,打得中央政府軍猶如落花流水,長驅直入,很快攻陷了建康城。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蘇峻看著自己得勝的士兵,真是悲喜交集。

悲的是,自己本無心造反,卻被現實迫到了這個地步,終於成就了千古亂臣逆賊之名。

喜的是,在亂世中,還是軍隊實在。看來,不入朝而選擇跟軍隊在一起是完全正確的!

驚喜之餘,他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亂兵打開了城門,蜂擁而入。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加以制止,建康城內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型的燒殺搶掠。

那麼,要不要制止呢?

他猶豫了一會兒,僅僅只是一會兒,就否定了制止的想法。

我蘇峻原本只求苟活於亂世,不求名、不求利,反正現在名聲已經毀了,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這支軍隊,軍隊的士兵就是我的命根子,何苦為難他們呢?

搶,就讓他們搶個痛快!

於是,城中哭聲震天,所有市民的私有財產被搶了個精光,甚至連穿在身上的衣服也被搶,剝成了裸體的男男女女為了遮羞,只得以破席爛草遮掩身體,沒有草蓆的,就在地上挖個坑,用泥土把自己埋起來,慘不忍睹。

應該為這個慘象買單的人是庾亮,但庾亮在混亂中登船逃奔尋陽,尋找溫嶠的保護去了。

小皇帝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大殿上,孤援無助,只有放聲大哭。

所幸,王導帶領了四個大臣衝了進來,一把抱起,登上太極前殿的御床,用自己的身體翼護著他。

沒過多久,叛軍就搶到宮裡來了,呵斥著,要王導他們出去。

王導等人喝道:“蘇將軍自歷陽來覲見聖上,你等軍人休得無禮!”

這些士兵還不知蘇峻對晉室君臣是什麼樣的態度,聽了這聲斷喝,便灰溜溜地出了大殿,往後宮搶掠去了。

一場搶掠過後,庫府裡的二十萬匹布,五千斤金銀,億萬錢,數萬匹絹全部被搜搶一空。

蘇峻控制了建康,自己封自己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封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許柳為丹陽尹,祖渙為驍騎將軍。

庾亮逃到尋陽見了溫嶠,想到建康失陷,皇帝落入賊人之手,不由得失聲痛哭。

哭過之後,接下來是商議對策。

兩人大眼瞪小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求助陶侃。

駐屯在荊州的陶侃原來就和蘇峻、祖約一樣,是庾亮要打擊的對象,他不協同蘇峻一起舉兵就算好了,還能幫你去打蘇峻?

這能行嗎?

庾亮心裡直打鼓。

果然,陶侃對庾亮恨得不行,答道:“老夫是疆場外將,不敢越局。”

溫嶠急得快要流出眼淚了,最後,是有人跟陶侃說了一句:“蘇峻,豺心狼性,一旦得志,四海雖廣,卻難有您老立足之地了。”

老爺子矍然驚醒,於是傳檄天下,痛陳列蘇峻、祖約叛逆之狀,移告徵鎮,共同發兵。

咸和三年(328)六月,陶侃大軍開拔,卻沒有直接開往建康跟蘇峻幹仗,而是往尋陽而來。

庾亮嚇得屎尿齊滾。

因為,大家都說,陶侃要來殺他祭旗,以謝天下。

溫嶠也緊張,思來想去,終於憋出了一計:讓庾亮往陶侃營帳負荊請罪。

罷罷罷,也只有如此了。

陶侃只想著來與溫嶠會合,根本沒有沒有料到庾亮會玩這麼一出,忽見權傾朝野的國舅爺跪在自己跟前,口中稱罪,不由嚇了一大跳,說:“庾元規竟拜我陶士行啊!”

溫嶠一旁陪著說好話,陶侃遂捐棄前嫌,拉起庾亮,笑著說:“君侯修石頭城防備老夫,今天怎麼反求起我老頭子來了?”

陶侃出兵,局勢陡然改觀。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3月,溫嶠與趙胤率步兵萬人,從白石南下,進逼蘇峻主力。

蘇峻率領八千人迎擊。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交戰一開始,蘇峻的兒子蘇碩和蘇孝帶數十名騎兵前去衝擊趙胤軍的陣腳。

蘇碩和蘇孝異常勇猛,左衝右突,一下子就打亂了趙胤軍陣形。

在後面掠陣的蘇峻滿心歡喜,向部下索酒,連喝了數盅,酒勁上頭,竟然乘著酒勇逞起強來,喝道:“小兒輩能破賊,老夫難道不如他們?”

一句話沒說完,蘇峻就單槍匹馬向朝廷軍隊衝去。

部下嚇得大驚失色,紛紛跟著護主。

可惜,蘇峻騎的馬太神駿,遠遠地把部下拋在了後面。

趙胤軍中的牙門彭世、李千等人認得蘇峻,呼嘯著衝上前圍攻,用長矛投擲。.

蘇峻被刺中墜馬,被斬首分割,焚燒屍骨。

"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話說,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後,因病逝世,年僅二十七歲。

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

晉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朝中大權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書令庾亮的手上。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峻莊重,一舉一動都遵禮而行,即使在自己的寢室,也嚴格遵守禮法。

他當權後,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先設法將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除去。

司馬宗、司馬羕乃是晉明帝的叔祖輩,年已五六十歲,庾亮也不肯放過,以謀反罪將司馬宗斬殺,將司馬羕降為弋陽縣王。

庾亮做這些的時候,是不需要經過晉成帝同意的。

以至晉成帝司馬衍小朋友多日不見曾叔祖公司馬宗身影,不得不奇怪詢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髮爺爺去哪了?”

庾亮答產:“那人謀反,已被誅除了。”

晉成帝一聽,咧開小嘴號啕大哭起來。

平日裡司馬宗疼愛他,經常抱著他玩耍,他就揪著司馬宗的白鬍子玩,感情很深。

他抽泣著責怪庾亮:“舅父說別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別人說舅父是逆賊,又當如何?”庾亮聞言大懼,臉色大變。

庾太后看見哥哥被嚇成這樣,就生氣地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腦袋,怒斥:“小孩子如何說這種話?!”

既已剷除了司馬宗、司馬羕兄弟,庾亮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解除陶侃、祖約、蘇峻三人的軍權。

陶侃,東晉名將,不用多做介紹了。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當年,他被王敦斥到廣州坐冷板凳,他每天都要做一件古怪的事情:早晨把室內的一堆磚塊搬到室外,晚上又搬回室內。

人們問他:這是為何?

他答:“現在中原戰亂,而我年紀也大了,如果過慣了舒適優閒的生活,一旦國家要用到我,就擔當不了大任了,所以不得不為報效國家而鍛鍊身體。”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此時他是荊州刺史,坐擁上流之地,一旦有變,位居下游的建康就岌岌可危。

祖約是祖遜的胞弟,祖逖死後,朝廷命其代兄職,為平西將軍、豫州刺史。

此人有無異心不好說,反正,祖遜剛剛辭世不久,祖約的異母兄祖納就曾密奏晉元帝司馬睿,說他藏有禍心,如果有了兵權,將為亂臣賊子。

蘇峻,字子高,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人,原是一介書生,永嘉之亂時,百姓流亡,蘇峻糾合了數千人南渡,被晉元帝任為鷹揚將軍。他歸順朝廷之後,一心一意想靠打仗建功。在這次平定王敦的叛亂果然立了大功,得授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封邵陵公,駐守歷陽,威望逐漸日隆。

這三個人中,庾亮經過反覆權衡,決定先徵召蘇峻,要他入朝任職,剝奪他的軍權。

蘇峻靠的就是軍隊建功立業,要他離開軍隊,以後還有什麼前途?聽到要徵召他,便迴應說:“如果要蘇峻在外邊討伐賊寇,無論遠近都聽朝廷調遣,如果要蘇峻入朝廷輔政,這實在是我無力勝任的。”

庾亮不依。為了加強壓力,他又派軍駐於蘇峻軍隊周圍,嚴加防備。

這樣一來,蘇峻不由大為疑懼了。

咸和二年(327年),為了誘使蘇峻就範,庾亮以晉成帝的名義頒佈優撫詔,徵召蘇峻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令他的弟弟蘇逸代領其軍。

蘇峻擔心這一入朝就有來無還,於是上表哀求說:“從前明帝拉著我的手,命我北上討伐胡寇。現在中原未靖,我於心何安!乞請補授青州境內的一個偏遠小郡,讓我為朝廷效鷹犬之勞。”他的心裡,只要和自己的軍隊在一起,無論上哪兒都行。

這就是把人往死裡逼了。

但蘇峻還是不想和朝廷鬧僵,他穿了朝服,準備赴召,但臨行了,心裡又直打鼓。

他的謀士就勸他說:“將軍請求到一個偏遠小郡都不被允許,形勢竟至這樣,恐怕沒有活路了,不如勒兵自守。”

蘇峻想了想,將心一橫,便不應召。

庾亮竟然一點耐心也沒有,派人恐嚇蘇峻,你還不趕快動身,難道是想造反嗎?

蘇峻徹底被激怒,他罵道:“庾亮已經認定我要造反,我入京還能活嗎?我寧可站在山頭看法庭,不想到了法庭再望山頭。往日國家危如累卵,沒有我蘇峻就要完蛋了,現在,哼,兔死狗烹,不過我當以死報答製造陰謀的人!”下定決心造反了。

舉兵前,他派人聯絡祖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祖約的救命大恩人。

咸和元年(326)年底,後趙石勒的軍隊猛攻坐鎮壽春的祖約。祖約多次上表請求救兵,庾亮卻裝聾作啞,拒絕發兵。

關鍵時刻,是蘇峻拉了兄弟一把,發兵趕走了後趙軍。

祖約對朝廷之前的見死不救大為憤恨,看蘇峻要反,立刻表示贊成,派侄子祖渙、女婿許柳率軍前去協助蘇峻。

溫嶠聽說蘇峻拒命,得知他要造反,便要率軍入衛建康。

庾亮馬上制止,自信地回信說:“我擔心陶侃勝於蘇峻百倍。足下萬不可越過雷池(今安徽望江縣)一步。”(“不越雷池一步”即來源於此)

蘇峻會合祖約遣來的祖渙、許柳兩軍,共兩萬多人,渡過橫江(今安徽和縣),連戰連捷,打得中央政府軍猶如落花流水,長驅直入,很快攻陷了建康城。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蘇峻看著自己得勝的士兵,真是悲喜交集。

悲的是,自己本無心造反,卻被現實迫到了這個地步,終於成就了千古亂臣逆賊之名。

喜的是,在亂世中,還是軍隊實在。看來,不入朝而選擇跟軍隊在一起是完全正確的!

驚喜之餘,他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亂兵打開了城門,蜂擁而入。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加以制止,建康城內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型的燒殺搶掠。

那麼,要不要制止呢?

他猶豫了一會兒,僅僅只是一會兒,就否定了制止的想法。

我蘇峻原本只求苟活於亂世,不求名、不求利,反正現在名聲已經毀了,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這支軍隊,軍隊的士兵就是我的命根子,何苦為難他們呢?

搶,就讓他們搶個痛快!

於是,城中哭聲震天,所有市民的私有財產被搶了個精光,甚至連穿在身上的衣服也被搶,剝成了裸體的男男女女為了遮羞,只得以破席爛草遮掩身體,沒有草蓆的,就在地上挖個坑,用泥土把自己埋起來,慘不忍睹。

應該為這個慘象買單的人是庾亮,但庾亮在混亂中登船逃奔尋陽,尋找溫嶠的保護去了。

小皇帝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大殿上,孤援無助,只有放聲大哭。

所幸,王導帶領了四個大臣衝了進來,一把抱起,登上太極前殿的御床,用自己的身體翼護著他。

沒過多久,叛軍就搶到宮裡來了,呵斥著,要王導他們出去。

王導等人喝道:“蘇將軍自歷陽來覲見聖上,你等軍人休得無禮!”

這些士兵還不知蘇峻對晉室君臣是什麼樣的態度,聽了這聲斷喝,便灰溜溜地出了大殿,往後宮搶掠去了。

一場搶掠過後,庫府裡的二十萬匹布,五千斤金銀,億萬錢,數萬匹絹全部被搜搶一空。

蘇峻控制了建康,自己封自己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封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許柳為丹陽尹,祖渙為驍騎將軍。

庾亮逃到尋陽見了溫嶠,想到建康失陷,皇帝落入賊人之手,不由得失聲痛哭。

哭過之後,接下來是商議對策。

兩人大眼瞪小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求助陶侃。

駐屯在荊州的陶侃原來就和蘇峻、祖約一樣,是庾亮要打擊的對象,他不協同蘇峻一起舉兵就算好了,還能幫你去打蘇峻?

這能行嗎?

庾亮心裡直打鼓。

果然,陶侃對庾亮恨得不行,答道:“老夫是疆場外將,不敢越局。”

溫嶠急得快要流出眼淚了,最後,是有人跟陶侃說了一句:“蘇峻,豺心狼性,一旦得志,四海雖廣,卻難有您老立足之地了。”

老爺子矍然驚醒,於是傳檄天下,痛陳列蘇峻、祖約叛逆之狀,移告徵鎮,共同發兵。

咸和三年(328)六月,陶侃大軍開拔,卻沒有直接開往建康跟蘇峻幹仗,而是往尋陽而來。

庾亮嚇得屎尿齊滾。

因為,大家都說,陶侃要來殺他祭旗,以謝天下。

溫嶠也緊張,思來想去,終於憋出了一計:讓庾亮往陶侃營帳負荊請罪。

罷罷罷,也只有如此了。

陶侃只想著來與溫嶠會合,根本沒有沒有料到庾亮會玩這麼一出,忽見權傾朝野的國舅爺跪在自己跟前,口中稱罪,不由嚇了一大跳,說:“庾元規竟拜我陶士行啊!”

溫嶠一旁陪著說好話,陶侃遂捐棄前嫌,拉起庾亮,笑著說:“君侯修石頭城防備老夫,今天怎麼反求起我老頭子來了?”

陶侃出兵,局勢陡然改觀。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3月,溫嶠與趙胤率步兵萬人,從白石南下,進逼蘇峻主力。

蘇峻率領八千人迎擊。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交戰一開始,蘇峻的兒子蘇碩和蘇孝帶數十名騎兵前去衝擊趙胤軍的陣腳。

蘇碩和蘇孝異常勇猛,左衝右突,一下子就打亂了趙胤軍陣形。

在後面掠陣的蘇峻滿心歡喜,向部下索酒,連喝了數盅,酒勁上頭,竟然乘著酒勇逞起強來,喝道:“小兒輩能破賊,老夫難道不如他們?”

一句話沒說完,蘇峻就單槍匹馬向朝廷軍隊衝去。

部下嚇得大驚失色,紛紛跟著護主。

可惜,蘇峻騎的馬太神駿,遠遠地把部下拋在了後面。

趙胤軍中的牙門彭世、李千等人認得蘇峻,呼嘯著衝上前圍攻,用長矛投擲。.

蘇峻被刺中墜馬,被斬首分割,焚燒屍骨。

此人被迫起兵造反,差點成功,只因酒後上戰場逞勇,大業泡湯

蘇峻既死,祖約率家族及親信數百人逃奔石勒(後被石勒斬殺),小皇帝被順利救出。

戰後論功,陶侃為侍中、太尉,封長沙郡公,溫嶠為驃騎將軍,始安郡公。

引出這場兵變的始作俑者庾亮上書請罪,聲稱全家歸隱田園,做山野百姓去了。

但有庾太后在,被聖旨攔回,仍封為豫州刺史,出鎮蕪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