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娛樂 影視獨舌 2018-12-16

昨日,“守正創新,自信前行”2018中國影視藝術創新峰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產業推介會(下簡稱“峰會”)在杭州西溪溼地舉行。值此中國電視劇誕生60週年,行業內外各界知名人士彙集一堂,就特殊時期背景下,電視劇產業面臨的發展危機與革新機遇,展開積極探討與交流。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在昨日上午舉辦的開幕儀式上,峰會發布了三項重點內容:第一,公開《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解剖電視文藝創作與管理規律;第二,宣佈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正式啟動,推進優質影視文化企業聚集;第三,啟動首屆中國影視新未來創意大賽,助力影視創作新生代力量培養。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啟動儀式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新力量創未來”首屆中國影視新力量創意營啟動

昨日下午的高峰對話環節,在影視獨舌主編李星文主持下,來自平臺、製片公司的從業者,以及編劇、導演等創作者,圍繞“從數據到口碑,內容如何評價”“從政策到觀眾,精品如何打造”“探索新空間,創建新秩序”等三大主題進行了對話。新銳觀點激烈交鋒,現場金句頻出。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李星文

編劇馬繼紅、央視電視劇頻道項目部副主任王浩、導演劉江先後發表了主題演講。


如何客觀看待電視劇內容的兩大評價標準——收視率與豆瓣評分


長期以來,收視率與豆瓣評分一直被視作衡量國產劇質量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繼《娘道》導演郭靖宇發表與收視率造假勢力決戰的宣言後,豆瓣評分的客觀性也屢受業內人士質疑。那麼,在當前環境下,究竟應當如何理性看待這些數據維度的評價標準?

編劇餘飛認為,從內容評價角度而言,數據統計仍然不可或缺。然而,現行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在於統計方式不當。以收視率數據為例,過少的樣本戶極大程度影響到統計結果的準確性。

恰當的解決方式有三個要點,第一在於取得樣本戶履蓋率足夠廣的數據,提高統計數字的真實性;第二在於樣本戶類型的細分,“數據統計有巨大的基數肯定會逼近真實,逼近真實以後它就是一鍋湯,得分出來像什麼。就像四川火鍋是九宮格,按格分,每一格是什麼?”老中青觀眾所關注的類型不同,數據統計在此前提下進行細分,將更具客觀性;第三在於不同階層數據的相互對照,綜合普通觀眾與精英人士的不同觀點。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酷雲互動董事長兼CEO李鵬,對理想中的內容評價方式進行了闡述,他提出“3+1”法則,具體包括:用戶是否產生觀看行為、觀看時間長短、觀看喜好程度+內容商業價值高低。

在豆瓣評分問題的回答中,他表示:“我對豆瓣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終於讓觀眾有一個發聲平臺,恨的是我是搞技術的,站在技術從業者的角度,黑它太容易了。很多作品,才播了1分鐘,背後就出來1萬個不喜歡,這一定是人為操作的。並不是說它沒有價值,而是要怎樣優化它。”

製片人黃瀾指出,大數據統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反映作品在觀眾當中產生的影響力。與此同時,部分數據造假現象應當得到正視與改進。創作者在判斷數據與內容生產的關係上,需要客觀看待數據的正面價值,同時,不應完全依賴數據引導創作,“這樣的內容就沒有生命力了。”

導演傅東育表示,數據只是一種算法的依託,創作者應當檢討自身,是否製作出足夠精品化的文藝作品。他提出,真正優秀的作品,總歸有觀眾買單。


內容創作過程中,如何平衡政策導向與觀眾需求

今明兩年適逢改革開放40週年與建國70週年,值此重大歷史節點,政策導向對於主旋律劇集的鼓勵,使得相關題材作品集中出現在市場當中。然而,與主旋律作品高漲的創作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觀眾的冷靜反應。那麼,內容創作過程中,創作者究竟應當以遵守政策導向為先,還是應當以滿足觀眾需求為先?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先對近段時間的稅收以及限價政策調控進行了分析,他談到如下思考:第一,從業者應當反思,倘若影視行業依靠在稅收政策邊緣打擦邊球,才得以良性發展,那麼,這個行業是否太過脆弱?

第二,寒冬背景之下,有能力的製作公司應當堅持大劇路線,敢於承擔風險,否則,“這個行業就只會剩下芝麻。不知道沒有了西瓜的行業,產業天花板是會拉高,還是進一步壓低?如果天花板被進一步壓低,我相信大家日後的生活會更加舉步維艱。”

浙江影視集團總裁楊揚與趙斌持有相同觀點,她表示:“即使在寒冬,也應該不忘我們對這個行業的堅守,要創作出優秀品質的作品,也就是所謂的大劇。”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對於“大劇”的概念,她進行了解釋,“並不是大IP、強演員陣容方面的投入,而在於做頭部劇”,提高劇集內容質量與技術呈現效果,擴大頭部內容影響力。

編劇錢林森具體分析了文藝創作與政策導向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堅持運用“人民為大”“邪不壓正”等普世價值觀指導創作,自然不會導致作品背離政策導向。至於在滿足觀眾需求這一問題上,編劇首先應當堅持作品的文學屬性,而不是迎合觀眾。

“最不靠譜的就是觀眾,不要設計他們。作品先要打動自己,打動自己的東西,一定可以打動一部分觀眾。”

編劇任寶茹指出,政策導向與觀眾需求是潛在層面的東西,它們不會在創作過程中,直接跳出來影響劇本創作。當成熟的編劇在獲得豐厚的生活經驗積累之後,他們的內容創作將基於真誠表達的角度,而不是為了創作而創作。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同時,她進一步補充,“在行業裡這麼多年,你不可能完全不瞭解政策和觀眾反應,這種情況下,它們會反過來影響你下一步的創作。”

編劇高璇提出“最大公約數”的概念,她認為,政策導向與觀眾反應可以影響內容創作,一個有責任感的創作者應當尋求這兩個導向下的最大公約數。

5G、短視頻、Z時代用戶等新概念,對打破電視劇產業舊格局的啟發

1958年,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登陸北京電視臺(後來的中央電視臺)播出,標誌著中國電視劇的正式誕生。現今,中國電視劇已走過60個春華秋實,在迎來產業發展與升級的同時,一些新概念、新技術、新名詞也隨之出現。那麼,新時期背景下,行業應當如何打破原有格局,構建嶄新秩序?

咪咕視訊總編輯甘雨青認為,新技術的出現,首先促進了產品功能的改進,同時極大造福了用戶的觀看體驗。例如:5G、4K技術的應用,使得用戶花費更少的緩衝時間,觀看更加流暢的視頻。將其具體應用在影視劇觀看場景中,意味著在大型戰爭、特效畫面的呈現上,用戶將享受到更加優越的視覺體驗。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此外,用戶觀看體驗的提升,也帶來其娛樂行為的轉變。比如:視頻網站推出的倍速觀看功能,被大面積採用。這種觀看行為下,觀眾是否有效完成了對電視劇內容的消化與吸收?

騰訊企鵝影視高級製片人張萌,首先解釋了觀眾倍速觀看電視劇的理由。他指出,用戶消費時長有限,難以將大量時間用於長視頻觀看。

“可能一個用戶只有4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他看短視頻看了2個小時,那麼看長視頻也就只有2個小時。”

甘雨青進一步分析了用戶在短視頻與長視頻消費時長上的差距,她發現,在Z時代(1996年後出生人群)用戶的消費時間分配上,短視頻時間佔比已經無限接近於長視頻。而倍速觀看行為的選擇,原因之一在於長視頻內容不夠優質。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張萌表示贊同,他認為,當下的觀眾更傾向於接收碎片化信息,想將觀眾長時間留在平臺上,最根本的一點在於提供優質劇集內容,同時將其中觀眾最感興趣的那部分,集中在一部劇的“黃金7分鐘”內呈現。

編劇顧小白用一個比喻,形容短視頻與長視頻之間的關係:短視頻如同瓜子,電影和電視劇為代表的長視頻如同更加精緻的正餐。觀眾在短視頻上停留的時間更多,歸根究底,是因為“正餐不好吃了。”

這一點上,導演滕華濤憤然為觀眾叫屈。他指出,國產劇集數普遍過長,都市劇動輒四五十集,導致觀眾失去耐心。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於“把長視頻做得好看,能夠讓觀眾每天都想看,這樣他自然就能將短視頻的時間打掉。”

編劇饒俊結合韓國迷你劇與日日劇的案例進行了分析,“至於短視頻和長視頻的問題,就電視劇來講,其實韓國有短劇集也有長劇集,長劇集有一百多集的。我覺得未來的趨勢,應該是精準的分眾,像我爸媽他們這代人,肯定是喜歡看長的;也有比較短的,就是針對年輕人的。最主要的還是抓準你的那一部分受眾。”

最後,在新片發佈環節,十家影視企業代表一一介紹了各自2019年的電視劇作品規劃,它們包括:


焦點話題,新劇片單,今年杭州影視藝術創新峰會的乾貨奉上


​據悉,本次峰會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舉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浙江省廣播電視局、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等共同主辦,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中共西湖區委宣傳部、《中國電視》理事會、西溪溼地公園管委會辦公室等承辦。

【文/聞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