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中的那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你真的注意到了嘛?

娛樂 清河堂文化 2017-04-16

嚴格地說,《驢得水》雖然是一部好電影,卻算不得是一部喜劇。相信每一個認真看完此片的人,心裡都會覺得特別沉重。我們的沉重在於我們覺得影片中的人物和我們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前半部分老師們的談笑揶揄,幾乎天天都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後半部分人性與道德的驟然崩塌,來得突然又不突兀,我們覺得心情沉重,一半的原因是在同情劇中角色的遭遇,一半也在自問,如果我們變成劇中的角色,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嗎?

這部電影的影評已經很多,在這裡也沒有必要再多說什麼。今天要說的是幾個雖然一閃而過,但又細思恐極的鏡頭,供大家鑑賞。

《驢得水》中的那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你真的注意到了嘛?

(圖片來自互聯網)

1、雨神廟的神像——人心的最後一絲敬畏

特派員第一次來視察學校時就說過:“把雨神廟當教室,你們這樣搞是不是有點太堂而皇之了?”我們記得,那時的神像還是在廟裡端坐著的。隨著第一次騙過了特派員,拿到了呂得水這位教育家三萬法幣的工資津貼後,小學校變得神氣了,有了電燈,有了做校服的布料,有了比高出過去很多的工資,大家齊心協力的把這尊神像丟到了外面,同時也丟掉了人性的最後一絲道德。廟裡的神像被丟棄在不顯眼的雜物堆裡,怒容依舊,身纏廢紙布條。這個鏡頭我記得很清楚,沒有了敬畏,人變成牲口的路,就會好走的多。

2、裴魁山的貂絨——穿上就變成了野獸

在裴魁山的愛情宣告死亡之後,他撕掉了自己所有的偽裝,卻在夏天來臨時披上了一件貂絨。

夏天穿貂,是對裴魁山的一個諷刺。他雖然以知識分子自居,但內心卻極為骯髒卑鄙。和張一曼的一次不成功的“關係”被他看成了愛情,在一曼對銅匠的“睡服”事件發生後,他對一曼的愛變成了恨,但是他卻沒有能力懲罰她。終於,在權力的允許之下,他第一個跳了出來,用最傷人最帶有侮辱性的言語肆意的傷害這個女人。變成了第一隻野獸。

《驢得水》中的那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你真的注意到了嘛?

(圖片來自互聯網)

無獨有偶,被“睡服”過的小銅匠也披上了這件獸皮。銅匠對一曼的愛情曾經是純真的,他對著一曼唱情歌,在窮凶極惡的老婆面前(銅匠其實很怕老婆)敢於維護一曼,這都體現出銅匠是愛著一曼的。但在遭到一曼的侮辱之後,他立刻變成了一隻野獸,而且壞的那麼徹底,他強烈的報復心理在這件貂絨的襯托下變得讓人膽寒。銅匠穿著貂絨出場絕對是全片讓人最為印象深刻的鏡頭之一。這件獸皮的在影片中的意義是很深刻的。

《驢得水》中的那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你真的注意到了嘛?

(圖片來自互聯網)

3、創辦三民小學的意義——對四位教師的諷刺

在影片的開頭,裴魁山曾經說:“我們辦這所學校,就是為了解決農民的‘貪、愚、弱、私’。”不巧的是,這恰好也是學校裡這四位老師的寫照。

裴魁山體現出的是“貪,他不僅貪財,而且把已經明確拒絕過自己的一曼也看成了自己的私產,不容別人染指。知識分子的外表之下,隱藏的是一顆虛偽,貪婪,懦弱的心。

張一曼在劇中所受到的損害是最大的,和她發生過關係的人,全都恨不得置她於死地而後快。一曼是可憐的,但她看錯了人,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縱然會有很多女權主義者為她叫好,但她在我眼裡卻代表著“愚”

《驢得水》中的那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你真的注意到了嘛?

(圖片來自互聯網)

周鐵男體現出的是“弱”,前後反轉是本劇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前期他多有正義感,後期就有多麼軟弱不堪。其實,他早先所表現出的正義中也混雜著暴躁和大男子主義,從他對銅匠的呼喝踢打和對學校鈴鐺的破口大罵中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他的正義是表淺的,是感性的,同時也是不堪一擊的。

孫校長體現出的是“私”,他看似一副忠厚老實,人畜無害的樣子,其實全片中最為自私的角色。他的自私源於幾十年的圓滑世故,已經滲透到骨血之中難以分離出來。在呂得水的葬禮前,當美國人問“未婚妻”孫佳的願望是什麼時,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她想去美國!”小利可以出讓,小貪可以不看,小愚可以裝傻,但是為了自己,他可以剪掉女老師的頭髮,可以讓女兒假扮呂得水的未婚妻,可以多報編制名額吃空餉。小編認為,這樣的人,比裴魁山的貪,周鐵男的弱,更加可怕。

三民小學的圍牆上貼著三個大字:“學做人”。這也是拋給我們廣大觀眾的一個問題。人到底該怎麼做?這不是一部電影該承擔的責任。自己的路,終究還是要自己走。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清河堂文化

給您最正宗的國學體驗

號外:清河堂文化新書《元和道·理籍》全面開售,歡迎進入公眾號購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