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解放前豫劇進蘭,少校軍官坐鎮戲園門口收錢


在N多年前,戲劇曾紅極一時,看戲是人們娛樂的主要手段。蘭州作為西北的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商旅,東奔西走的行人,帶來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戲劇就是其中之一。

解放前,尤其在抗戰期間,蘭州的戲劇曾盛極一時,不僅有西北的秦腔、眉戶,也有來自北京的京劇,還有來自山西的蒲劇,自然也少不了中原地區的豫劇。

每到夜晚,蘭州會館巷、馬坊門一帶的戲園夜場開始了,咿咿呀呀的唱腔,高低起伏的鑼鼓,震天的叫好喝彩聲,此起彼伏,上演著一幕幕市井百態。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在蘭州流行的戲劇中,豫劇是歷史比較長的。它從抗戰時期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據記載,豫劇進入蘭州是在1944年。從1944年到1949年蘭州解放,這一段時間,戰亂頻頻,秩序混亂,物價上漲,一方面達官貴人花天酒地,另一方面底層百姓民不聊生。在如此的社會環境下,初來蘭州的豫劇經歷了哪些波折呢?

 青年戲劇研究家陳嵐講述了豫劇進入蘭州的往事。


悄然來蘭,五年四班主,真是戲如人生


現在,人們都說豫劇。其實,解放前,它並不叫豫劇,人們稱為河南梆子,唱腔也被稱為梆子腔。

最初進入蘭州的豫劇班社,是一家來自西安的班社。這聽起來似乎不搭界,豫劇是中原地區的鄉土妙音,怎麼是西安的班社帶到了蘭州?這是一場戰火下的流浪。抗戰爆發後,中原地區淪陷,大批民眾西遷,他們沿著隴海鐵路一路往西,在西安、漢中、天水、蘭州等地落腳。這些人中就包括一大部分豫劇戲劇家。距離中原相對近的西安成了人們落腳的首選之地,但市場容納終究有限,各個班社競爭激烈。在西安立足的班社只能繼續向西流動,開拓更大的演出市場。在這個背景下,西安豫聲團的部分人輾轉來蘭演出。這時,已經是1944年底了。不過,年前節後,正是演戲的好時機。

西安豫聲團來蘭州的豫劇名家有寇紹公、張鳳雲、曹子道等人,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其他29位演職人員。到蘭州後,在雙城門外的中州劇院演出。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首場演出《渭水河》,這部戲說的是周文王渭水訪姜尚的故事。以前,班社到新地方演戲是非常有講究的,尤其是首場演出觀眾的反響,直接決定班社今後的收入。故而,他們首場演出的劇目除了《渭水河》外還有《仈蠟廟》、《桃花庵》。

自然,豫劇和秦腔是兩種不同演出風格的曲目。它古樸淳厚的中州音韻,就給蘭州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高亢激越的男唱,活潑跳蕩的女腔,讓蘭州本土觀眾,領略了與眾不同的腔調。演出一炮打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雖然演出效果不錯,可是班社問題重重。從1944年,豫劇步入蘭州後,到1949年的5年間,這個班社分分合合,前後變了四個班社。算起來,一個班社也就一年多的時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班社頻繁更替呢?

  名角亮相,大學生成粉絲,曠課追戲

第一個戲班,自然就是最先到了蘭州的寇紹公班。其實,這個班社名叫“西安豫聲團”更合適一點,但那時民間仍習慣於按照領銜人稱某班。

寇紹公率領人馬到蘭州進行首場演出後,觀眾對他們報以極高的熱情。每場上座率大大出乎班社人的意料。可是,寇紹公班卻隨著收入的增加,矛盾日益突出。原來,寇紹公來蘭不久,就在“河南同鄉會”和“紅十字會”接待支持下,籌建了一個股東會。他成立股東會目的可能是為了和地方人士搞好關係,降低演出中的風險。可是,沒有想到演出很是火爆,票房收入很高,這樣矛盾就來了。到1945年7月,矛盾激化,寇紹公藉故離開戲班了。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班主跑路了,戲班亂了套。咋辦,戲班眾人便推舉李玉萍、吳汝雲、高炳新負責掌班。誰知,戲班內又發生衝突,張鳳雲與高炳新發生爭執受辱後,戲班進一步分裂,張鳳雲帶領妹妹及曹子道等演員返回西安。出了這個變故後,人心就散了。不久、靳玉春、王寶珍、張寶順等人離去。寇紹公班便基本解體了,好好的戲班算是垮了。

此時,戲班的李玉萍還在堅持。李玉萍又從西安請來了不少名角。其中有建國後曾任河南豫一團團長的著名豫劇演員趙義庭以及演員李蘭菊、宋淑雲、趙玉梅、趙素梅、趙豔梅、琴師張崇儒、郭世廣、張伯讓及鼓師李作英等。新鮮血液輸入,讓戲班絕處逢生。

這時,戲班又遇到了千年難遇的好時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消息傳出舉國歡慶,演出活動十分活躍,營業收入甚為可觀。可是,戲班內部矛盾又起,1946年趙玉梅、趙素梅、趙豔梅姐妹之母趙雲風,逐漸取得戲班的主導地位。當時,人稱趙雲風為“老乞婆”,這是過去豫劇戲班對精明強幹、掌有權勢婦女的尊稱。時間不長,李玉萍也走了。

戲班不得不由高炳新出面負責。此時,因戰爭而給蘭州帶來的畸形繁榮,也隨著大量人士的東返而迅速煙消雲散。再加之物價飛漲,民眾生活更加艱難。演出市場自然不景氣。

1947年2月,面對經濟下滑,班主高炳新不得不再請高手出馬。他請來的高手就是王景雲。1948年,某期《甘肅民國日報》刊發了文章說,“某些大學生,不好好上課……而迷醉於王景雲的石榴裙下。”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當時這個王景雲是何許人?為何能讓當時的報紙點名呢?王景雲是豫劇著名演員,是“西安獅吼劇團”戲校的第一期畢業的高材生,不僅技藝高超,而且帶來了十幾部著名豫劇劇作家樊梓庭的戲,其中有《三拂袖》、《凌雲志》、《義烈風》等等。這等於是一批新片集中上映,給觀眾的衝擊力是難以估量的。

很快,王景雲在蘭州有了一大批粉絲。再加上《和平日報》、《甘肅民國日報》的報道,導致許多大學生曠課去“泡戲園子”看演出。也就有了那段評論。

不過,高炳新班的輝煌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戲班內訌再起。當時,四個主演每天5塊大洋,而一般演員只有1塊大洋。這樣天長日久,矛盾就激化了,戲班處在崩潰的邊緣。

  票房混亂,少校穿軍裝坐門口收錢

1949年前後,蘭州一個戲園上演瞭如此一幕,演出前,國民黨軍隊的一位少校,坐在戲園門口售票檢票。這真是畸形的一幕,也是民國戲劇舞臺上怪現狀。

這要從高炳新戲班垮臺說起。眼看著戲班垮臺了,人們一方面維持戲班,另一方面想給戲班找個靠山。西北最大的靠山就是西北軍政長官公署。人們通過同鄉的關係,說通由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接收戲班,改名新光豫劇團,由公署政工大隊少校副大隊長負責接收。

為何叫新光,因為當時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政工處有個刊物名字就叫《新光》。負責接收的少校副大隊長,名叫李戰,同時他也任團長。

李戰採取不少措施,其中一條就是整頓門票秩序。他便身著少校軍服,在劇場門口坐鎮監督。這樣地痞流氓就少了,可是同警察局、憲兵隊及特務間的衝突卻更大了。以前,這些人看戲都不要錢,現在進不去了,自然不高興。好歹,李戰有少校身份保護,一時間別人也無可奈何。再說戲班是西北軍政長官公署的產業,誰敢佔他們的便宜。這樣才保證了票房收入。在這之前,戲園中坐滿了人,可真正購票的少之又少,演出收入很少。他還有一個舉措,租了四合院供劇團的演職人員使用,這樣既改善了演出的環境,也杜絕閒雜人員打擾劇場。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不過,李戰為人比較靈活。據說為了保證正常演出,他在劇場內設立了免費專座,請警、憲兵輪流來劇場彈壓,一舉扭轉了班社的不利境地。同時,他還在南關一大院內(今清華小學舊址處)成立了“新光豫劇學校”。豫劇算是在蘭州紮根了。可惜好景不長,不久中州劇院發生倒塌慘劇,12人死亡,17人重傷。李戰被扣押,新光豫劇團也名存實亡了。

不過,此時蘭州的豫劇演出市場卻異常火爆。1949年2月10日常香玉領銜的香玉戲班來蘭。不久,由王景雲牽頭的景合豫劇團、新義豫劇團相繼出現。在1949年的3月到8月間,蘭州有“香玉”、“景合”、“新義”三個豫劇班社同城演出,這些班社名角薈萃,劇本眾多,流派紛呈,短時間內在蘭州形成一種異常耀眼的演出盛況。

解放後,蘭州的豫劇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繁榮情景更勝從前。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

講述人:陳嵐青年戲劇研究家​

豫劇進蘭州,收入大矛盾多 ,5年時間,四個班社頻繁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