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南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目光的注意,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目光投向這片東南亞的熱土,許多人追捧所謂越南模式,聲稱越南具備將來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的條件,而所謂越南所具備的條件無非是人工、土地及人口紅利等優勢,而越南能否在日後真正成為世界工廠,成為東南亞的新興國家,甚至是亞洲第五條小龍,還需時日才能證明。不過我們回溯歷史,或許能從過往的越南歷史看到越南未來的發展趨勢。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快速發展的越南胡志明市

越南自稱是龍與仙的子孫,表示自己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然而越南真正的歷史最早見於中國周朝史書記載,那時越南被稱為越裳或交趾。《尚書大傳·歸禾》:

交趾之南,有越裳國。周公居懾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九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阻深恐使之不通,故九譯而朝。

越南現存最早的史書《越史略》描述越南在黃帝時是越人十五部落,不歸黃帝統治

昔黃帝既建萬國,以交趾遠在百粵之表,莫能統屬,遂界於西南隅,其部落十有五焉,曰交趾、越裳氏、武寧、軍寧、嘉寧、寧海、陸海、湯泉、新昌、平文、文郎、九真、日南、懷驤、九德,皆禹貢之所不及。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南越王宮博物館

直到秦朝一統六國,南並嶺南,設立三郡,其中的象郡就現在的越南北部。秦亡秦將趙佗立南越國與西漢對抗,後為漢藩屬國。漢武帝時趁南越內亂,漢兼併南越,設立九郡,其中日南、交趾、九真位於越南境內,後漸稱為交州。自漢到五代十國的1000年黎,越南與中國為屬地關係,越南始終是中國封建王朝統一管制下的郡縣。漢朝是據交趾古稱,先稱越南為交州,唐初設安南都護府,越南後又別成為安南。五代十國安南土豪效仿內地藩鎮割據一方,趙匡胤時越南土豪丁部領統一安南,割據安南一部建立越南第一個王朝丁朝,越南才正式脫幅而自立。其後越南經歷丁黎李陳諸朝,一切制度效法宋朝,儼然一中央王朝,屬漢文化圈的一部分。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越南漢墓出土的漢陶

古代越南經濟發展上依舊也不例外,模仿學習中國,依靠中國。其中中國的製陶技術就深深影響了越南,早在漢朝時期,駐守交州的中原太守就將製陶技術傳到當時的越南。現代越南考古在漢朝墓地及遺址上就曾發掘出許多漢代陶瓷,這些出土的交州漢陶與北方的施釉明器在材質與鍛燒技術、器型、紋飾各方面均頗相似,遠精於同時代東南亞其他地區。三國時交州被東吳吞併,而史書曾載東吳曾多次調遣交州陶工北上吳國都城建業服役,可足見當時交州的製陶技術水準已經很高超。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越南陳朝陶瓷

越南自宋朝自立後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歷朝歷代君主更迭或者中原發生大事,越南都會派遣使臣前往中原朝貢,在朝貢上,中原王朝都會回賜大量的陶瓷,這對於越南陶瓷發展也有助益。所以自立後的越南歷朝陶瓷技術一直多步趨中國,尤其是李陳時期的單色釉和鐵繡花陶器方面,受到主要來自中國磁州窯系的影響,不過其民情風俗始終有其特色,所以也發展出具有越南特色的陶瓷。法屬時期河內法國遠東學院的東方學家戈鷺波研究越南陶瓷後就稱其有著令人好奇的地方風味,是獨立的一支傳統。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越南後黎朝青花瓷

歷史上越南王朝也曾模仿中國建立亞宗藩,將視為先進文明帶代表的瓷器賜予前來朝貢的國家,如後黎朝時期修撰的《大越史記全書》就曾記載後黎朝君主賜予暹羅國王越南瓷器。

紹平四年丁巳十一月,暹羅國遣使察罡剌等入貢。帝以勑書使之賫還,併除今年抽拔也,引也,分使減前年例半分,二十分抽一分,及厚加賞賜。外賜國主分邑絹二十匹、磁碗三十副、國妃分邑絹五匹、磁碗三副、每副三十五口。

越南陶瓷還曾因為模仿中國被其他國家認為是中國的產物,這裡最為明顯的就是歷史的安南黎朝青花瓷。陶瓷作為中國的代名詞,在宋朝時期經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深受阿拉伯商人喜愛,被帶到歐洲,成為當時歐洲最為奢侈的中國商品。明代永樂下西洋之後,明朝施行了嚴厲海禁政策,宋元活絡的海外貿易被迫停止,而中國的瓷器也不在遠銷海外。導致阿拉伯市場和歐洲市場的瓷器十分短缺,而當時模仿中國的安南後黎朝青花瓷遂乘勢而起,填補中國陶瓷留下的市場空白。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越南青花加彩孔雀紋盤

越南青花瓷製作技術是隨明永樂時期交趾復歸中國後發展而來,得益於永宣二十年明朝統治,越南人學會青花瓷製作技術,之後安南後黎朝脫離明朝恢復所謂“大越國”,越南日趨穩定後越南青花瓷技藝得到發展,其中南策州青花最美精美。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時代背景,使得做工類似景德鎮青花瓷的安南青花瓷常常被阿拉伯人“以越充中”,帶到歐洲銷售,雖然安南青花瓷沒有景德鎮青花瓷那般富麗雄強的姿態,但其溫婉內斂的美感也風靡亞歐市場。安南青花瓷外銷在十五、十六世紀達到黃金期。當時在琉球國的首裡王城、在爪哇滿者伯夷王國王宮,在土耳其炮門宮,在伊朗阿德比爾廟,安南青花瓷都備受歡迎。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伊斯坦布爾的託卡比皇宮博物館藏後黎朝青花瓷,上寫有“太和八年(1450年)南策州匠人裴氏戲筆”。

因當時越南的海上貿易活絡,越南陶瓷工藝技術出現了變革與創新,所產青花瓷呈現為眾多文化交融薈萃特點。越南這些精美瓷器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歐亞,但因海上行船常因技術或氣候難測,時有沉船事故,而這些海底寶藏在現代被考古打撈出來成為今天我們一窺歷史的楔子。

明朝海禁促使越南海上貿易發達,安南青花被視為中國瓷器得到認可

越南近海打撈出的後黎朝時期青花瓷

17世紀末(大約是明萬曆時期)由於安南扶持後黎朝中興的鄭主和篡奪後黎朝政權的莫朝進行曠世日久的戰爭,但是安南青花製陶基地南策州(現為越南海陽省)被毀,導致越南陶瓷業遭到破壞,而自明朝隆慶開關後,中國青花瓷再次佔領亞歐各國市場。

《東西洋考》卷七

其明年,隆慶改元,福建巡撫都御史涂澤民請開海禁,準販東西二洋。

在中國青花瓷器的強烈影響和衝擊下,越南青花瓷逐漸失去其競爭力,從此漸湮沒而不為人知。

越南這段歷史就是趁海禁的明朝“沉睡”而一度輝煌,而今日之越南正趁產業轉移之風承接各國產業,實現越南的崛起。

參考資料:《尚書》、《越史略》、《大越史記全書》

論文:《談越南的陶瓷藝術》、《中國雲南與越南古代青花瓷關係初探》

其他《越南青花交趾燒——陶瓷之路上的補給、替代與平行產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