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與劉琦相比,岳飛部隊的裝備就顯得十分寒酸了,他遇到金軍鐵浮屠,就只能拿人命來填:“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紹興十年,郾城之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岳飛的戰術很有效,也很悲壯,其中“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岳家軍沒有標槍也沒有大斧,只好用非宋軍制式裝備的“麻扎刀”去砍馬蹄子。岳飛給部下的命令很明白:“你們低頭只管砍,別抬頭看金兵的長槍馬刀狼牙棒是不是已經到你們頭頂了!”

訓練有素的金軍精銳騎兵,挾雷霆萬鈞只是席捲而來,拿麻扎刀的步兵,只有出一刀的機會——不是被金兵斬殺,就是被踏為肉泥。麻扎刀手實際已經抱定了慷慨赴死之心:“用我一條命,換你一隻馬蹄子,用我的血肉之軀,阻止你南下的鐵蹄!”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與劉琦相比,岳飛部隊的裝備就顯得十分寒酸了,他遇到金軍鐵浮屠,就只能拿人命來填:“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紹興十年,郾城之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岳飛的戰術很有效,也很悲壯,其中“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岳家軍沒有標槍也沒有大斧,只好用非宋軍制式裝備的“麻扎刀”去砍馬蹄子。岳飛給部下的命令很明白:“你們低頭只管砍,別抬頭看金兵的長槍馬刀狼牙棒是不是已經到你們頭頂了!”

訓練有素的金軍精銳騎兵,挾雷霆萬鈞只是席捲而來,拿麻扎刀的步兵,只有出一刀的機會——不是被金兵斬殺,就是被踏為肉泥。麻扎刀手實際已經抱定了慷慨赴死之心:“用我一條命,換你一隻馬蹄子,用我的血肉之軀,阻止你南下的鐵蹄!”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郾城之戰,岳家軍贏了,完顏宗弼哭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那一仗完顏宗弼輸得不冤,因為岳家軍同樣損失慘重,麻扎刀手幾人生還無從知曉,因為打到最後,岳飛已經投入了所有預備隊,最後本人也躍馬挺槍衝上去了:“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感到奇怪了:你開頭不是說宋朝最富有,宋軍裝備最精良嗎?那岳家軍對抗金軍重甲騎兵,為什麼還要拿人命來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個馬蹄子,豈不是吃了大虧?

這裡我們還是參照宋朝官方兵書,來看看宋軍有哪些破騎兵利器。除了劉琦軍使用的標槍和大斧,《武經總要》還記載瞭如下神兵利器:

其一、三弓床弩(同類者有雙弓床弩、神臂弓)。

此弓弩除了攻城之外,還能射人:“射及一百五十步,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箭中人,雖拔去,鏃留,牢不可拔,戎人(當時只敢稱之為戎人)最畏之。”

其二、鐵菱角,如鐵蒺藜。

鐵菱角就是諸葛亮對抗曹魏虎豹騎的絆馬釘,不管是人還是馬,踩上去就完蛋了。宋軍不但有鐵菱角,還有地澀(以逆須釘布版上,版厚三寸,長、闊約三二尺)、鐵蒺藜(置賊來要路,使人馬不得騁,古所謂渠答也)。這些武器對抗騎兵百試百靈,而且物美價廉。但就是這樣物美價廉的東西,岳飛手裡通通沒有。所以他只能讓弟兄們豁出去血肉之軀,去近戰肉搏。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與劉琦相比,岳飛部隊的裝備就顯得十分寒酸了,他遇到金軍鐵浮屠,就只能拿人命來填:“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紹興十年,郾城之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岳飛的戰術很有效,也很悲壯,其中“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岳家軍沒有標槍也沒有大斧,只好用非宋軍制式裝備的“麻扎刀”去砍馬蹄子。岳飛給部下的命令很明白:“你們低頭只管砍,別抬頭看金兵的長槍馬刀狼牙棒是不是已經到你們頭頂了!”

訓練有素的金軍精銳騎兵,挾雷霆萬鈞只是席捲而來,拿麻扎刀的步兵,只有出一刀的機會——不是被金兵斬殺,就是被踏為肉泥。麻扎刀手實際已經抱定了慷慨赴死之心:“用我一條命,換你一隻馬蹄子,用我的血肉之軀,阻止你南下的鐵蹄!”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郾城之戰,岳家軍贏了,完顏宗弼哭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那一仗完顏宗弼輸得不冤,因為岳家軍同樣損失慘重,麻扎刀手幾人生還無從知曉,因為打到最後,岳飛已經投入了所有預備隊,最後本人也躍馬挺槍衝上去了:“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感到奇怪了:你開頭不是說宋朝最富有,宋軍裝備最精良嗎?那岳家軍對抗金軍重甲騎兵,為什麼還要拿人命來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個馬蹄子,豈不是吃了大虧?

這裡我們還是參照宋朝官方兵書,來看看宋軍有哪些破騎兵利器。除了劉琦軍使用的標槍和大斧,《武經總要》還記載瞭如下神兵利器:

其一、三弓床弩(同類者有雙弓床弩、神臂弓)。

此弓弩除了攻城之外,還能射人:“射及一百五十步,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箭中人,雖拔去,鏃留,牢不可拔,戎人(當時只敢稱之為戎人)最畏之。”

其二、鐵菱角,如鐵蒺藜。

鐵菱角就是諸葛亮對抗曹魏虎豹騎的絆馬釘,不管是人還是馬,踩上去就完蛋了。宋軍不但有鐵菱角,還有地澀(以逆須釘布版上,版厚三寸,長、闊約三二尺)、鐵蒺藜(置賊來要路,使人馬不得騁,古所謂渠答也)。這些武器對抗騎兵百試百靈,而且物美價廉。但就是這樣物美價廉的東西,岳飛手裡通通沒有。所以他只能讓弟兄們豁出去血肉之軀,去近戰肉搏。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其三、地雷。

宋軍是有地雷的,這一點有出土實物為證,而且宋軍地雷製造水平之高,是遠超抗倭地雷戰的“石頭雷”的。

其四、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鐵刃,以火藥團之,中貫麻繩,長一丈二尺。外以紙並雜藥傅之,又施鐵蒺藜八枚,各有逆須。放時,燒鐵錐烙透,令焰出。

這種東西就是一個帶著一丈二尺長繩子的“飛火流星”,人見人怕馬見馬驚,十幾個人呼嘯著掄開飛火流星,一千匹鐵甲連環馬也不敢往跟前靠。

其五、短錐槍。刃長一尺二寸,杆長六尺。

有史料說,岳雲用最常用的其實不是大鐵錘而是鐵椎槍,但是這種宋軍制式裝備,也只有岳家軍高級將領能用得上,至於普通士兵,除了簡陋的裝備,也就剩下一條不值錢卻比金子還珍貴的性命了——輕生重義,重如泰山。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與劉琦相比,岳飛部隊的裝備就顯得十分寒酸了,他遇到金軍鐵浮屠,就只能拿人命來填:“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紹興十年,郾城之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岳飛的戰術很有效,也很悲壯,其中“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岳家軍沒有標槍也沒有大斧,只好用非宋軍制式裝備的“麻扎刀”去砍馬蹄子。岳飛給部下的命令很明白:“你們低頭只管砍,別抬頭看金兵的長槍馬刀狼牙棒是不是已經到你們頭頂了!”

訓練有素的金軍精銳騎兵,挾雷霆萬鈞只是席捲而來,拿麻扎刀的步兵,只有出一刀的機會——不是被金兵斬殺,就是被踏為肉泥。麻扎刀手實際已經抱定了慷慨赴死之心:“用我一條命,換你一隻馬蹄子,用我的血肉之軀,阻止你南下的鐵蹄!”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郾城之戰,岳家軍贏了,完顏宗弼哭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那一仗完顏宗弼輸得不冤,因為岳家軍同樣損失慘重,麻扎刀手幾人生還無從知曉,因為打到最後,岳飛已經投入了所有預備隊,最後本人也躍馬挺槍衝上去了:“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感到奇怪了:你開頭不是說宋朝最富有,宋軍裝備最精良嗎?那岳家軍對抗金軍重甲騎兵,為什麼還要拿人命來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個馬蹄子,豈不是吃了大虧?

這裡我們還是參照宋朝官方兵書,來看看宋軍有哪些破騎兵利器。除了劉琦軍使用的標槍和大斧,《武經總要》還記載瞭如下神兵利器:

其一、三弓床弩(同類者有雙弓床弩、神臂弓)。

此弓弩除了攻城之外,還能射人:“射及一百五十步,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箭中人,雖拔去,鏃留,牢不可拔,戎人(當時只敢稱之為戎人)最畏之。”

其二、鐵菱角,如鐵蒺藜。

鐵菱角就是諸葛亮對抗曹魏虎豹騎的絆馬釘,不管是人還是馬,踩上去就完蛋了。宋軍不但有鐵菱角,還有地澀(以逆須釘布版上,版厚三寸,長、闊約三二尺)、鐵蒺藜(置賊來要路,使人馬不得騁,古所謂渠答也)。這些武器對抗騎兵百試百靈,而且物美價廉。但就是這樣物美價廉的東西,岳飛手裡通通沒有。所以他只能讓弟兄們豁出去血肉之軀,去近戰肉搏。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其三、地雷。

宋軍是有地雷的,這一點有出土實物為證,而且宋軍地雷製造水平之高,是遠超抗倭地雷戰的“石頭雷”的。

其四、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鐵刃,以火藥團之,中貫麻繩,長一丈二尺。外以紙並雜藥傅之,又施鐵蒺藜八枚,各有逆須。放時,燒鐵錐烙透,令焰出。

這種東西就是一個帶著一丈二尺長繩子的“飛火流星”,人見人怕馬見馬驚,十幾個人呼嘯著掄開飛火流星,一千匹鐵甲連環馬也不敢往跟前靠。

其五、短錐槍。刃長一尺二寸,杆長六尺。

有史料說,岳雲用最常用的其實不是大鐵錘而是鐵椎槍,但是這種宋軍制式裝備,也只有岳家軍高級將領能用得上,至於普通士兵,除了簡陋的裝備,也就剩下一條不值錢卻比金子還珍貴的性命了——輕生重義,重如泰山。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筆者只是粗略總結了《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其中破重甲騎兵武器,事實上宋軍能夠對抗金軍鐵浮屠柺子馬的神兵利器,可能有十幾種數十種之多,但是這些精良裝備,是用來保護皇帝一個人的,邊將只能看不能摸,就更別說裝備了。

岳家軍組建騎兵,朝廷一匹馬都沒給,岳飛派楊再興突襲偽齊劉豫的馬場,搶了一萬匹戰馬。其後張憲搶了五百多匹、董先和牛皋搭搶來三千多匹,岳家軍四面出擊,總算組建了擁有兩萬匹戰馬的騎兵部隊。

是宋朝沒有戰馬分配給岳家軍嗎?當然不是,皇家有馬,而且是好馬,但那些好馬都在皇家馬場養膘呢,金兵進佔汴梁的時候,一次性就從牟駝崗天駟監繳獲了兩萬匹戰馬!

岳家軍抗金作戰,除了搶馬,還搶糧,比如搶劉豫戰馬的那次,還搶了兩萬石糧食,這才讓弟兄們吃個半飽。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所以一直捱餓甚至有時候會活活餓死。岳飛給宋高宗趙構的《乞出師札子》中就說:“今臣部曲遠在上流,去朝廷數千裡,平時每有糧食不足之憂。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陝、洛,而在寨卒伍有飢餓而死者。”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與劉琦相比,岳飛部隊的裝備就顯得十分寒酸了,他遇到金軍鐵浮屠,就只能拿人命來填:“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紹興十年,郾城之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岳飛的戰術很有效,也很悲壯,其中“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岳家軍沒有標槍也沒有大斧,只好用非宋軍制式裝備的“麻扎刀”去砍馬蹄子。岳飛給部下的命令很明白:“你們低頭只管砍,別抬頭看金兵的長槍馬刀狼牙棒是不是已經到你們頭頂了!”

訓練有素的金軍精銳騎兵,挾雷霆萬鈞只是席捲而來,拿麻扎刀的步兵,只有出一刀的機會——不是被金兵斬殺,就是被踏為肉泥。麻扎刀手實際已經抱定了慷慨赴死之心:“用我一條命,換你一隻馬蹄子,用我的血肉之軀,阻止你南下的鐵蹄!”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郾城之戰,岳家軍贏了,完顏宗弼哭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那一仗完顏宗弼輸得不冤,因為岳家軍同樣損失慘重,麻扎刀手幾人生還無從知曉,因為打到最後,岳飛已經投入了所有預備隊,最後本人也躍馬挺槍衝上去了:“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感到奇怪了:你開頭不是說宋朝最富有,宋軍裝備最精良嗎?那岳家軍對抗金軍重甲騎兵,為什麼還要拿人命來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個馬蹄子,豈不是吃了大虧?

這裡我們還是參照宋朝官方兵書,來看看宋軍有哪些破騎兵利器。除了劉琦軍使用的標槍和大斧,《武經總要》還記載瞭如下神兵利器:

其一、三弓床弩(同類者有雙弓床弩、神臂弓)。

此弓弩除了攻城之外,還能射人:“射及一百五十步,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箭中人,雖拔去,鏃留,牢不可拔,戎人(當時只敢稱之為戎人)最畏之。”

其二、鐵菱角,如鐵蒺藜。

鐵菱角就是諸葛亮對抗曹魏虎豹騎的絆馬釘,不管是人還是馬,踩上去就完蛋了。宋軍不但有鐵菱角,還有地澀(以逆須釘布版上,版厚三寸,長、闊約三二尺)、鐵蒺藜(置賊來要路,使人馬不得騁,古所謂渠答也)。這些武器對抗騎兵百試百靈,而且物美價廉。但就是這樣物美價廉的東西,岳飛手裡通通沒有。所以他只能讓弟兄們豁出去血肉之軀,去近戰肉搏。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其三、地雷。

宋軍是有地雷的,這一點有出土實物為證,而且宋軍地雷製造水平之高,是遠超抗倭地雷戰的“石頭雷”的。

其四、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鐵刃,以火藥團之,中貫麻繩,長一丈二尺。外以紙並雜藥傅之,又施鐵蒺藜八枚,各有逆須。放時,燒鐵錐烙透,令焰出。

這種東西就是一個帶著一丈二尺長繩子的“飛火流星”,人見人怕馬見馬驚,十幾個人呼嘯著掄開飛火流星,一千匹鐵甲連環馬也不敢往跟前靠。

其五、短錐槍。刃長一尺二寸,杆長六尺。

有史料說,岳雲用最常用的其實不是大鐵錘而是鐵椎槍,但是這種宋軍制式裝備,也只有岳家軍高級將領能用得上,至於普通士兵,除了簡陋的裝備,也就剩下一條不值錢卻比金子還珍貴的性命了——輕生重義,重如泰山。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筆者只是粗略總結了《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其中破重甲騎兵武器,事實上宋軍能夠對抗金軍鐵浮屠柺子馬的神兵利器,可能有十幾種數十種之多,但是這些精良裝備,是用來保護皇帝一個人的,邊將只能看不能摸,就更別說裝備了。

岳家軍組建騎兵,朝廷一匹馬都沒給,岳飛派楊再興突襲偽齊劉豫的馬場,搶了一萬匹戰馬。其後張憲搶了五百多匹、董先和牛皋搭搶來三千多匹,岳家軍四面出擊,總算組建了擁有兩萬匹戰馬的騎兵部隊。

是宋朝沒有戰馬分配給岳家軍嗎?當然不是,皇家有馬,而且是好馬,但那些好馬都在皇家馬場養膘呢,金兵進佔汴梁的時候,一次性就從牟駝崗天駟監繳獲了兩萬匹戰馬!

岳家軍抗金作戰,除了搶馬,還搶糧,比如搶劉豫戰馬的那次,還搶了兩萬石糧食,這才讓弟兄們吃個半飽。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所以一直捱餓甚至有時候會活活餓死。岳飛給宋高宗趙構的《乞出師札子》中就說:“今臣部曲遠在上流,去朝廷數千裡,平時每有糧食不足之憂。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陝、洛,而在寨卒伍有飢餓而死者。”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連飯都吃不飽,岳家軍抗金,憑的是憂國憂民的滿腔熱血。但是他們換來了百姓的愛戴,卻換不來皇帝和朝臣的支持,甚至也換不來後世公正的評價。

這時候我們該知道為什麼宋軍裝備著至少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卻只能拿人命去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了吧?原因只有一個:朝廷不給!

在趙宋皇帝眼中,強幹弱枝是第一要務——西夏遼金只要我的地盤和金銀,而宋將萬一來個黃袍加身,那可是既要錢又要命的。

宋朝一建立,就把軍隊分成了三等:“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戶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在所防守,則曰鄉兵。”

禁軍員額多、裝備好,廂軍人數少裝備差,稍微有點戰鬥力的士兵,一定要選拔到京城當禁軍:“太祖鑑前代之失,萃精銳於京師。”禁軍越來越多,邊軍越來越少,皇帝越睡越香,直到國破家亡被金兵連老婆帶孩子一起抓到酷寒之地,他們也一直沒醒——強幹弱枝之策,直到宋朝滅亡,也沒有改變。

"

在當時放眼世界,宋朝最富有,軍隊裝備最精良,但是我們看《宋史》就會發現,岳家軍抗金作戰,有時候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按照宋朝《武經總要》的記載,宋軍至少裝備著七種破甲利器。那麼岳家軍為何會打得如此慘烈?分析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首先咱們來看看金軍的王牌部隊鐵浮屠的究竟有多厲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鐵浮屠也就是重甲騎兵,完顏宗弼(金兀朮)靠它們橫掃中原罕見敵手,而且還曾經以戰養戰搶了宋朝不少好馬。據《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記載:“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遇敵三萬眾於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前鋒烏林答泰欲破王善二十萬眾,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完顏宗弼靠著鐵浮屠以少勝多,把臨時拼湊起來的宋軍打得七零八落。據《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五》記載,曾經取得順昌大捷的抗金名將劉琦眼裡,完顏宗弼在戰場上十分拉風,他的鐵浮屠、柺子馬十分強悍:“兀朮被(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柺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

完顏宗弼在戰前也很瞧不起劉琦:“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事實證明,面對宋軍的精良裝備和劉琦的戰鬥意志面前,鐵浮屠和柺子馬都不夠看:“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劉琦軍隊裝備很精良,因為提拔他的伯樂叫高俅——大家不要被演義小說中的高俅矇蔽了,正史中的高俅很能打也很有知人之明:“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宣和間,用(因)高俅薦,特授閣門祗候。”

閣門祗候親近皇帝,位不高而權重:“閤門之職,祖宗所重,宣贊不過三五人,祗候六人,當時議者猶以為多……秉義郎以上,始除閤門祗候。又增重薦舉閤門祗候之制,必廉幹有方略、善弓馬、兩任親民無遺闕及曾歷邊任者充。《宋史·職官六》”

從皇帝身邊出來的貼身近臣,又被宋高宗趙構器重:“高宗即位,錄仲武后,錡得召見,奇之,特授閣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後來更是“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

帶領御林軍的劉琦深受趙構信任,所以他才有宋軍最精良的裝備,所以即使面對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柺子馬,也是毫無懼色,用標槍和大斧把完顏宗弼打得落花流水。這標槍和大斧,就是宋軍裝備的破騎兵利器。《武經總要》記載,宋軍裝備的標槍和大斧都強悍到爆棚:“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標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與劉琦相比,岳飛部隊的裝備就顯得十分寒酸了,他遇到金軍鐵浮屠,就只能拿人命來填:“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紹興十年,郾城之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岳飛的戰術很有效,也很悲壯,其中“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岳家軍沒有標槍也沒有大斧,只好用非宋軍制式裝備的“麻扎刀”去砍馬蹄子。岳飛給部下的命令很明白:“你們低頭只管砍,別抬頭看金兵的長槍馬刀狼牙棒是不是已經到你們頭頂了!”

訓練有素的金軍精銳騎兵,挾雷霆萬鈞只是席捲而來,拿麻扎刀的步兵,只有出一刀的機會——不是被金兵斬殺,就是被踏為肉泥。麻扎刀手實際已經抱定了慷慨赴死之心:“用我一條命,換你一隻馬蹄子,用我的血肉之軀,阻止你南下的鐵蹄!”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郾城之戰,岳家軍贏了,完顏宗弼哭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那一仗完顏宗弼輸得不冤,因為岳家軍同樣損失慘重,麻扎刀手幾人生還無從知曉,因為打到最後,岳飛已經投入了所有預備隊,最後本人也躍馬挺槍衝上去了:“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感到奇怪了:你開頭不是說宋朝最富有,宋軍裝備最精良嗎?那岳家軍對抗金軍重甲騎兵,為什麼還要拿人命來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個馬蹄子,豈不是吃了大虧?

這裡我們還是參照宋朝官方兵書,來看看宋軍有哪些破騎兵利器。除了劉琦軍使用的標槍和大斧,《武經總要》還記載瞭如下神兵利器:

其一、三弓床弩(同類者有雙弓床弩、神臂弓)。

此弓弩除了攻城之外,還能射人:“射及一百五十步,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箭中人,雖拔去,鏃留,牢不可拔,戎人(當時只敢稱之為戎人)最畏之。”

其二、鐵菱角,如鐵蒺藜。

鐵菱角就是諸葛亮對抗曹魏虎豹騎的絆馬釘,不管是人還是馬,踩上去就完蛋了。宋軍不但有鐵菱角,還有地澀(以逆須釘布版上,版厚三寸,長、闊約三二尺)、鐵蒺藜(置賊來要路,使人馬不得騁,古所謂渠答也)。這些武器對抗騎兵百試百靈,而且物美價廉。但就是這樣物美價廉的東西,岳飛手裡通通沒有。所以他只能讓弟兄們豁出去血肉之軀,去近戰肉搏。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其三、地雷。

宋軍是有地雷的,這一點有出土實物為證,而且宋軍地雷製造水平之高,是遠超抗倭地雷戰的“石頭雷”的。

其四、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鐵刃,以火藥團之,中貫麻繩,長一丈二尺。外以紙並雜藥傅之,又施鐵蒺藜八枚,各有逆須。放時,燒鐵錐烙透,令焰出。

這種東西就是一個帶著一丈二尺長繩子的“飛火流星”,人見人怕馬見馬驚,十幾個人呼嘯著掄開飛火流星,一千匹鐵甲連環馬也不敢往跟前靠。

其五、短錐槍。刃長一尺二寸,杆長六尺。

有史料說,岳雲用最常用的其實不是大鐵錘而是鐵椎槍,但是這種宋軍制式裝備,也只有岳家軍高級將領能用得上,至於普通士兵,除了簡陋的裝備,也就剩下一條不值錢卻比金子還珍貴的性命了——輕生重義,重如泰山。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筆者只是粗略總結了《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其中破重甲騎兵武器,事實上宋軍能夠對抗金軍鐵浮屠柺子馬的神兵利器,可能有十幾種數十種之多,但是這些精良裝備,是用來保護皇帝一個人的,邊將只能看不能摸,就更別說裝備了。

岳家軍組建騎兵,朝廷一匹馬都沒給,岳飛派楊再興突襲偽齊劉豫的馬場,搶了一萬匹戰馬。其後張憲搶了五百多匹、董先和牛皋搭搶來三千多匹,岳家軍四面出擊,總算組建了擁有兩萬匹戰馬的騎兵部隊。

是宋朝沒有戰馬分配給岳家軍嗎?當然不是,皇家有馬,而且是好馬,但那些好馬都在皇家馬場養膘呢,金兵進佔汴梁的時候,一次性就從牟駝崗天駟監繳獲了兩萬匹戰馬!

岳家軍抗金作戰,除了搶馬,還搶糧,比如搶劉豫戰馬的那次,還搶了兩萬石糧食,這才讓弟兄們吃個半飽。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所以一直捱餓甚至有時候會活活餓死。岳飛給宋高宗趙構的《乞出師札子》中就說:“今臣部曲遠在上流,去朝廷數千裡,平時每有糧食不足之憂。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陝、洛,而在寨卒伍有飢餓而死者。”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連飯都吃不飽,岳家軍抗金,憑的是憂國憂民的滿腔熱血。但是他們換來了百姓的愛戴,卻換不來皇帝和朝臣的支持,甚至也換不來後世公正的評價。

這時候我們該知道為什麼宋軍裝備著至少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卻只能拿人命去填、一條人命只能換一隻馬蹄子了吧?原因只有一個:朝廷不給!

在趙宋皇帝眼中,強幹弱枝是第一要務——西夏遼金只要我的地盤和金銀,而宋將萬一來個黃袍加身,那可是既要錢又要命的。

宋朝一建立,就把軍隊分成了三等:“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戶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在所防守,則曰鄉兵。”

禁軍員額多、裝備好,廂軍人數少裝備差,稍微有點戰鬥力的士兵,一定要選拔到京城當禁軍:“太祖鑑前代之失,萃精銳於京師。”禁軍越來越多,邊軍越來越少,皇帝越睡越香,直到國破家亡被金兵連老婆帶孩子一起抓到酷寒之地,他們也一直沒醒——強幹弱枝之策,直到宋朝滅亡,也沒有改變。

宋軍裝備七種破甲利器,岳飛大破鐵浮屠,為什麼只能拿人命去填?

​ 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年間,全國總兵力三十七萬八千,禁軍十九萬三千;宋太宗趙光義至道年間,總兵力六十六萬六千,禁軍三十五萬八千;宋真宗趙恆天禧年間,總兵力九十一萬二千,禁軍四十三萬二千;宋仁宗趙禎慶曆年間總兵力一百二十五萬九千,禁軍八十二萬六千。

從宋仁宗開始,“八十萬禁軍”算是名副其實了。但是我們只知道宋朝有八十萬禁軍,卻沒聽說他們打過任何勝仗,种師道、吳玠、岳飛、韓世忠,帶領的都是拿著二等裝備的邊軍甚至鄉兵、義軍。

禁軍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殺伐,在《宋史·列傳第二百二十七》裡,他們的大顯神威“打勝仗”是射殺自己人:“上皇(趙佶)過浮橋,衛士攀望號慟,貫(童貫)唯恐行不速,使親軍射之,中矢而踣者百餘人,道路流涕。”

金人悲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但是趙構和秦檜要殺岳飛,派一個獄卒就行了,至於抹黑岳飛的,還在各個平臺都偷笑著數鈔票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