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何要給這個人頒發一噸重的獎章

1958年,黨的一聲令下,一批黨的優秀兒女,如同點燃原子彈裂變材料的衝擊波一樣,從祖國四面八方會聚會聚在北京北郊的一個幾近荒野的地方。在李覺將軍領導下,一批優秀科學家朱光亞、鄧稼先,周光召、彭桓武、程開甲等及數十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們在極端惡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下,開展了艱苦的原子彈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其條件十分艱苦。一是任務艱苦。那時候我國的原子能事業幾近空白,再加上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中斷了計劃中的技術援助。二是生活艱苦。工作開始的第一個年頭,他們工作、生活的環境連起碼的取暖設備都沒有,這在北京的隆冬之苦,自不待言。第三個年頭,又適逢我國三年自然災害,食品供應與北.京市民一樣,半數工作人員因營養不良而浮腫之情景無需贅述

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何要給這個人頒發一噸重的獎章

一、大家知道,原子彈理論設計中每一個設計思想的證實,離不開數值計算。而那時,我國還沒有電子計算機,因此,這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難題。怎麼辦?沒有機器,就用手算,用計算尺,用手搖的、電動的、機械式計算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高科技的今天,一臺家用計算機幾分鐘可以完成的數值計算工作,在當時,需要數人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完成,而同志們硬是用手算認識原子彈的內爆規律。

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何要給這個人頒發一噸重的獎章

二、1960年春節剛過,當時任二機部部長的宋任窮同志來視察理論研究工作。鄧稼先主任叫我彙報一下我們小組的工作。彙報後,宋任窮同志親切地問起在場的每個人的情況,哪個大學畢業,學什麼的,是哪裡人,等等。當聽到一個同志是學空氣動力學的時,宋部長想了一會兒,意味深長地說:“好,你們是學空氣動力學的,要把肚子裡裝滿氣。人家(指蘇聯)不告詬我們嘛!你們要鼓足氣,我看你們一定能夠自力更生地搞出來。蘇聯於1959年6月當方面撕毀合同,中斷援助。在原子彈爆炸成功以後,鄧書記在會議上講:蘇聯撕毀合同很好,不然,說不清。今天我們應給赫魯曉夫一個1噸重的獎章。

三、1960年冬天,這是我們國家最困難的一年,恰恰我們的研究工作也遇到了困難,計算週期以月計的數值計算工作,算了一遍又一遍,硬是不行。一天深夜,鄧稼先同志來到計算現場,他同大家一起分析問題,不知不覺已是深夜,他突然像想起什麼,問大家:“食堂有夜餐為何不去吃?”見大家不語,他才意識到,每月28斤定量,已經沒有一日三餐之外的安排了。他心情沉重,長時間不語,後從自己身上摸出幾張食堂糧票,每人4兩,大家推讓,終擋不住既是領導又是兄長的親情,這才接下了。

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何要給這個人頒發一噸重的獎章

四、在原子彈理論突破階段,一批著名科學家朱光亞、彭桓武、程開甲、鄧稼先、周光召、周疏麟、秦元勳等各把一方,又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大家稱此為神仙會。與會者從大專家到青年大學生一律平等,暢所欲言,審查前一段工作,計劃下一段工作。終於在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方針指引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於1962年底拿出了合格的理論設計方案.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