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桑哥上任之初恐怕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玩得極嗨,差點把大元朝玩殘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桑哥先是發行新鈔(至元寶鈔)強制兌換舊鈔(中統寶鈔),而且靠1:5的兌換比例在民間大大搜颳了一把(我懷疑600年後某大隊長以金圓券換法幣這招就是跟桑哥學的),救了國用之急,讓大老闆非常滿意。

第二把火桑哥盯上了賬目,並嚴格查核。嚴到了什麼程度呢?僅因中書省虧欠寶鈔6000餘錠(1錠官定等值5兩銀,但貶值後不足3兩。1兩等於2貫鈔,所以對於偌大個中書省而言真不是什麼大錢),便將參政知事楊居寬、郭佑砍頭抄家(又是漢人,大小老闆們是不是很開森?),有人對此有非議,繼續砍頭抄家。等到桑哥晉升右丞相之後,更是跋扈刻薄,稍有不合心意者便動輒鞭撻、免職。為了查賬他還專設徵理司官署,凡是被這個衙門盯上的,除了傾家蕩產就只有棄家逃亡一條路可走。至元二十五年,桑哥更是派人分赴江淮、四川等六省查賬,弄得蒙元半壁江山雞飛狗跳,因此破產、喪命者不計其數。不過有急需用錢的大老闆護體,桑哥非但無事,更諷刺的是還有阿諛之徒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桑哥上任之初恐怕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玩得極嗨,差點把大元朝玩殘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桑哥先是發行新鈔(至元寶鈔)強制兌換舊鈔(中統寶鈔),而且靠1:5的兌換比例在民間大大搜颳了一把(我懷疑600年後某大隊長以金圓券換法幣這招就是跟桑哥學的),救了國用之急,讓大老闆非常滿意。

第二把火桑哥盯上了賬目,並嚴格查核。嚴到了什麼程度呢?僅因中書省虧欠寶鈔6000餘錠(1錠官定等值5兩銀,但貶值後不足3兩。1兩等於2貫鈔,所以對於偌大個中書省而言真不是什麼大錢),便將參政知事楊居寬、郭佑砍頭抄家(又是漢人,大小老闆們是不是很開森?),有人對此有非議,繼續砍頭抄家。等到桑哥晉升右丞相之後,更是跋扈刻薄,稍有不合心意者便動輒鞭撻、免職。為了查賬他還專設徵理司官署,凡是被這個衙門盯上的,除了傾家蕩產就只有棄家逃亡一條路可走。至元二十五年,桑哥更是派人分赴江淮、四川等六省查賬,弄得蒙元半壁江山雞飛狗跳,因此破產、喪命者不計其數。不過有急需用錢的大老闆護體,桑哥非但無事,更諷刺的是還有阿諛之徒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殘民之惡,可謂空前絕後

於是桑哥再接再厲,在至元二十六年以國用浩繁、入不敷出為由奏請增加賦稅。其中鹽引由中統鈔30貫增為1錠(中統鈔30貫抵至元鈔6貫,合銀3兩,等於增稅2兩),茶引由5貫增為10貫,而全國的酒醋課稅更是因此增加了15萬錠。

這種增稅的幅度,還出現在所謂的“至元之治”這種被某些人吹噓的“治世”之中,稀罕不?打臉不?臊得慌不?

這下子桑哥算是把大元朝的地皮都刮出火星子來了,估計再刮下去岩漿都能冒出來——而且朱元璋、劉福通之流要是不能提前好幾十年從老孃的肚皮中爬出來,再拉桿子造反,估計他們的爺爺、老爹都要餓死了,壓根再沒機會出現在世間。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桑哥上任之初恐怕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玩得極嗨,差點把大元朝玩殘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桑哥先是發行新鈔(至元寶鈔)強制兌換舊鈔(中統寶鈔),而且靠1:5的兌換比例在民間大大搜颳了一把(我懷疑600年後某大隊長以金圓券換法幣這招就是跟桑哥學的),救了國用之急,讓大老闆非常滿意。

第二把火桑哥盯上了賬目,並嚴格查核。嚴到了什麼程度呢?僅因中書省虧欠寶鈔6000餘錠(1錠官定等值5兩銀,但貶值後不足3兩。1兩等於2貫鈔,所以對於偌大個中書省而言真不是什麼大錢),便將參政知事楊居寬、郭佑砍頭抄家(又是漢人,大小老闆們是不是很開森?),有人對此有非議,繼續砍頭抄家。等到桑哥晉升右丞相之後,更是跋扈刻薄,稍有不合心意者便動輒鞭撻、免職。為了查賬他還專設徵理司官署,凡是被這個衙門盯上的,除了傾家蕩產就只有棄家逃亡一條路可走。至元二十五年,桑哥更是派人分赴江淮、四川等六省查賬,弄得蒙元半壁江山雞飛狗跳,因此破產、喪命者不計其數。不過有急需用錢的大老闆護體,桑哥非但無事,更諷刺的是還有阿諛之徒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殘民之惡,可謂空前絕後

於是桑哥再接再厲,在至元二十六年以國用浩繁、入不敷出為由奏請增加賦稅。其中鹽引由中統鈔30貫增為1錠(中統鈔30貫抵至元鈔6貫,合銀3兩,等於增稅2兩),茶引由5貫增為10貫,而全國的酒醋課稅更是因此增加了15萬錠。

這種增稅的幅度,還出現在所謂的“至元之治”這種被某些人吹噓的“治世”之中,稀罕不?打臉不?臊得慌不?

這下子桑哥算是把大元朝的地皮都刮出火星子來了,估計再刮下去岩漿都能冒出來——而且朱元璋、劉福通之流要是不能提前好幾十年從老孃的肚皮中爬出來,再拉桿子造反,估計他們的爺爺、老爹都要餓死了,壓根再沒機會出現在世間。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此時蒙古軍尚未腐化墮落,農民起義基本等於送死,但這種送死行為在元朝始終未絕

於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神仙劇情再次上演——大臣也先帖木兒、徹裡、不忽木等人再次向皇帝打小報告,揭發桑哥是個壞蛋:

“桑哥壅蔽聰明,紊亂政事,有言者即誣以他罪而殺之。今百姓失業,盜賊蜂起,召亂在旦夕,非亟誅之,恐為陛下憂。”(《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多虧忽必烈是個久經考驗的實力派老戲骨,再次作出惟妙惟肖的恍然大悟狀:

“於是帝大悟,即命(徹裡)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桑哥)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元史·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十七》)

桑哥的下場跟阿合馬大致相同——皇帝識破了壞蛋的陰謀之後,毅然出手剷除了壞蛋集團。不但給百姓出了氣,還再有了一次“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式的大收穫,於是再次名利雙收、甩鍋成功。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桑哥上任之初恐怕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玩得極嗨,差點把大元朝玩殘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桑哥先是發行新鈔(至元寶鈔)強制兌換舊鈔(中統寶鈔),而且靠1:5的兌換比例在民間大大搜颳了一把(我懷疑600年後某大隊長以金圓券換法幣這招就是跟桑哥學的),救了國用之急,讓大老闆非常滿意。

第二把火桑哥盯上了賬目,並嚴格查核。嚴到了什麼程度呢?僅因中書省虧欠寶鈔6000餘錠(1錠官定等值5兩銀,但貶值後不足3兩。1兩等於2貫鈔,所以對於偌大個中書省而言真不是什麼大錢),便將參政知事楊居寬、郭佑砍頭抄家(又是漢人,大小老闆們是不是很開森?),有人對此有非議,繼續砍頭抄家。等到桑哥晉升右丞相之後,更是跋扈刻薄,稍有不合心意者便動輒鞭撻、免職。為了查賬他還專設徵理司官署,凡是被這個衙門盯上的,除了傾家蕩產就只有棄家逃亡一條路可走。至元二十五年,桑哥更是派人分赴江淮、四川等六省查賬,弄得蒙元半壁江山雞飛狗跳,因此破產、喪命者不計其數。不過有急需用錢的大老闆護體,桑哥非但無事,更諷刺的是還有阿諛之徒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殘民之惡,可謂空前絕後

於是桑哥再接再厲,在至元二十六年以國用浩繁、入不敷出為由奏請增加賦稅。其中鹽引由中統鈔30貫增為1錠(中統鈔30貫抵至元鈔6貫,合銀3兩,等於增稅2兩),茶引由5貫增為10貫,而全國的酒醋課稅更是因此增加了15萬錠。

這種增稅的幅度,還出現在所謂的“至元之治”這種被某些人吹噓的“治世”之中,稀罕不?打臉不?臊得慌不?

這下子桑哥算是把大元朝的地皮都刮出火星子來了,估計再刮下去岩漿都能冒出來——而且朱元璋、劉福通之流要是不能提前好幾十年從老孃的肚皮中爬出來,再拉桿子造反,估計他們的爺爺、老爹都要餓死了,壓根再沒機會出現在世間。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此時蒙古軍尚未腐化墮落,農民起義基本等於送死,但這種送死行為在元朝始終未絕

於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神仙劇情再次上演——大臣也先帖木兒、徹裡、不忽木等人再次向皇帝打小報告,揭發桑哥是個壞蛋:

“桑哥壅蔽聰明,紊亂政事,有言者即誣以他罪而殺之。今百姓失業,盜賊蜂起,召亂在旦夕,非亟誅之,恐為陛下憂。”(《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多虧忽必烈是個久經考驗的實力派老戲骨,再次作出惟妙惟肖的恍然大悟狀:

“於是帝大悟,即命(徹裡)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桑哥)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元史·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十七》)

桑哥的下場跟阿合馬大致相同——皇帝識破了壞蛋的陰謀之後,毅然出手剷除了壞蛋集團。不但給百姓出了氣,還再有了一次“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式的大收穫,於是再次名利雙收、甩鍋成功。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嘉慶就吃飽過一回,忽必烈要不是掛了,這套把戲不知道還要玩多少回

而且更讓桑哥傷心的是——倫家好不容易才賺到的那座小碑碑(德政碑),也被狠心的大老闆一腳踹翻了。


總結一下:

忽必烈在至元八年建國號為大元,到至正三十一年駕崩。在這23年裡元廷的三大計相相繼在他的“恍然大悟”之下變成了壞蛋,然後攜手下黃泉,簡直是特麼神仙劇情——除了國產神劇導演,估計沒人能有如此狗血的想象力。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桑哥上任之初恐怕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玩得極嗨,差點把大元朝玩殘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桑哥先是發行新鈔(至元寶鈔)強制兌換舊鈔(中統寶鈔),而且靠1:5的兌換比例在民間大大搜颳了一把(我懷疑600年後某大隊長以金圓券換法幣這招就是跟桑哥學的),救了國用之急,讓大老闆非常滿意。

第二把火桑哥盯上了賬目,並嚴格查核。嚴到了什麼程度呢?僅因中書省虧欠寶鈔6000餘錠(1錠官定等值5兩銀,但貶值後不足3兩。1兩等於2貫鈔,所以對於偌大個中書省而言真不是什麼大錢),便將參政知事楊居寬、郭佑砍頭抄家(又是漢人,大小老闆們是不是很開森?),有人對此有非議,繼續砍頭抄家。等到桑哥晉升右丞相之後,更是跋扈刻薄,稍有不合心意者便動輒鞭撻、免職。為了查賬他還專設徵理司官署,凡是被這個衙門盯上的,除了傾家蕩產就只有棄家逃亡一條路可走。至元二十五年,桑哥更是派人分赴江淮、四川等六省查賬,弄得蒙元半壁江山雞飛狗跳,因此破產、喪命者不計其數。不過有急需用錢的大老闆護體,桑哥非但無事,更諷刺的是還有阿諛之徒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殘民之惡,可謂空前絕後

於是桑哥再接再厲,在至元二十六年以國用浩繁、入不敷出為由奏請增加賦稅。其中鹽引由中統鈔30貫增為1錠(中統鈔30貫抵至元鈔6貫,合銀3兩,等於增稅2兩),茶引由5貫增為10貫,而全國的酒醋課稅更是因此增加了15萬錠。

這種增稅的幅度,還出現在所謂的“至元之治”這種被某些人吹噓的“治世”之中,稀罕不?打臉不?臊得慌不?

這下子桑哥算是把大元朝的地皮都刮出火星子來了,估計再刮下去岩漿都能冒出來——而且朱元璋、劉福通之流要是不能提前好幾十年從老孃的肚皮中爬出來,再拉桿子造反,估計他們的爺爺、老爹都要餓死了,壓根再沒機會出現在世間。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此時蒙古軍尚未腐化墮落,農民起義基本等於送死,但這種送死行為在元朝始終未絕

於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神仙劇情再次上演——大臣也先帖木兒、徹裡、不忽木等人再次向皇帝打小報告,揭發桑哥是個壞蛋:

“桑哥壅蔽聰明,紊亂政事,有言者即誣以他罪而殺之。今百姓失業,盜賊蜂起,召亂在旦夕,非亟誅之,恐為陛下憂。”(《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多虧忽必烈是個久經考驗的實力派老戲骨,再次作出惟妙惟肖的恍然大悟狀:

“於是帝大悟,即命(徹裡)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桑哥)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元史·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十七》)

桑哥的下場跟阿合馬大致相同——皇帝識破了壞蛋的陰謀之後,毅然出手剷除了壞蛋集團。不但給百姓出了氣,還再有了一次“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式的大收穫,於是再次名利雙收、甩鍋成功。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嘉慶就吃飽過一回,忽必烈要不是掛了,這套把戲不知道還要玩多少回

而且更讓桑哥傷心的是——倫家好不容易才賺到的那座小碑碑(德政碑),也被狠心的大老闆一腳踹翻了。


總結一下:

忽必烈在至元八年建國號為大元,到至正三十一年駕崩。在這23年裡元廷的三大計相相繼在他的“恍然大悟”之下變成了壞蛋,然後攜手下黃泉,簡直是特麼神仙劇情——除了國產神劇導演,估計沒人能有如此狗血的想象力。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我承認,跟神劇比,老忽的想象力還是有差距的

也許是蒙古人的遊牧天性,導致他們對於浮財的重視程度遠勝於高度依賴土地的漢人,於是相比之下他們更加的急功近利,而急功近利的結果必然使其對於社會民生的破壞性遠大於建設性。

至於治國什麼的更別指望了——看看謙哥世襲海軍司令的某國,坐擁偌大的國土、豐富的資源,結果GDP還趕不上國內的一個小縣城,真真讓人惱火。

"

(敬告各位看官,本文中“帖木兒”出現的頻率不高,可放心閱讀~)

自秦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少數民族政權大規模入侵甚至入主中原,前兩次分別發生在兩晉南北朝和兩宋時期,後兩次蒙古人和滿人乾脆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政權。不過異族進入中原並不能改變漢人在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華夷之間的衝突和融合不可避免,其結果也影響甚至改變了上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圖中的四夷最終大都成為華夏一員

鮮卑人是對漢家文化最為接受、也是漢化的最為徹底的,以至於最終被漢人徹底同化,難分彼此;其次應該是滿人,從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鬥蛐蛐的那套做派,比大多數漢人玩得還溜就可見一斑;契丹人在漢化和胡化之間拿不定主意,首鼠兩端的結果就是漢不成胡不就,最後也把自己給弄沒了;女真人的文明程度太低,就算想漢化也整不明白怎麼搞,所以只能回爐重造成滿人之後再說;相比之下對於漢化最為抗拒的,其實當屬建立了元朝的蒙古人。


背景:蒙元拒絕融合,而且治國手段太過糟糕,導致了有元一朝社會的大混亂。

元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漢文化,比如其採取的建國號、定都邑、行祀典、制文字曆法、定鈔法、興水利等措施,對蒙古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只有在接受和借鑑了漢文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不過作為幾乎整個亞歐大陸的征服者,蒙古人對於漢人等“被征服民族”,天然的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國民分為“四等十級”,這種毫不掩飾的歧視與隔離政策,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對蒙古的統治來說也是極其愚蠢笨拙的手段。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的疆域其實沒有圖中那麼誇張,像在蒙古高原以北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統治

(十級的說法有爭議,比較主流的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將歷來高高在上的儒生夾在娼丐之間,俺怎麼突然有些開心?)

而且蒙古人對於自家的傳統習俗有著“蜜汁自信”——不論好賴一概繼承發揚。比如高層貴族間的內鬥,從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開始一直到元朝滅亡、甚至明朝以後窩在漠北都沒消停過。元朝國祚也就短短的98年,居然歷經11任皇帝(沒當過皇帝被追尊的不算),而且除去開國和末代兩位,剩下9位皇帝陛下平均在位時間也就4年出頭,就大都與此有關。其中大部分帝位傳承伴隨著父子猜忌、兄弟奪嫡、權臣欺主,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的場面司空見慣。就算是皇帝的屁股坐穩了,內鬥也不會停止,哪怕元朝最傑出的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也連續爆發了海都、昔裡吉、乃顏三大貴族叛亂。最後不但使得蒙元及四大汗國間的關係完全對立,而且忽必烈建元后的23年時間裡幾乎年年興兵平叛,到死也沒完全平息(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才將海都叛亂徹底平定)。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高層內鬥不止,蒙古人對百姓更不會手軟,尤其是對漢人極為防範——不得從軍(禁軍衛士)、不得私藏鐵器兵甲、不得乘馬、不得學習蒙古文字等等,全方位的嚴防死守。

不僅防範而且壓迫殘害。歷來滅國改朝大都免不了殺戮,不用說五胡之亂及滿清南下,即便是漢人政權之間這種事情也非罕見。不過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大多數統治者都會息兵養民、安撫百姓,以穩固其統治,因此才有“治世每在國初”這種說法。

蒙古人卻是個例外,不但滅國的時候殺得凶狠,立國之後奴役、殘害百姓的程度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北兵之禍,殺戮無人理,甚至縛童稚於高竿,射中其竅者賭羊酒。亂後檢骨十餘萬,葬於桃塢西北周書橋,題墓碑曰萬忠。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指蒙古人及色目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又不知凡幾。”(《燼餘錄·乙編·卷二》,元·徐大焯)

(儘管很多人認為《燼餘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的洩憤、汙衊及誇大之辭,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參考的——《宋史》是誰編的?脫脫啊!誰能天真的指望脫脫老老實實的揭自家醜事?即便是《元史》也因為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頗有貶宋捧元之嫌。所以正史沒有記載不代表事情就沒有發生,徐大焯作為親歷者,其著述即便沒有幾十、上百年後的才寫成的正史客觀、靠譜,也肯定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只要稍微像點樣的王朝基本都能弄出個“治世”來裝點下門面——哪怕是存國時間短如隋朝,也搞出來個光耀古今的開皇之治;即便是白痴傻子扎堆、廢物點心迭出的兩晉也勉強搞出來個太康之治;就算是在大分裂的時代,也偶有元嘉之治、天嘉之治、顯德之治這樣的亮點,更別提強漢盛唐的太平盛世連綿數代不絕、長達百年以上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其實在古代,大部分百姓能不餓肚子就算得上治世,可這麼低的標準蒙古人也沒做到

在這個方面歷史上只有兩個差等生(那些大分裂時代亂七八糟的破國不理他)——秦和元。秦歷二世而亡,國祚才區區14年,沒弄出個治世沒啥可說的,而元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那麼元朝有什麼呢——從立國到滅國從未休止過的上層叛亂、下層民變。叛亂先不說,至於民變,大家可能對以朱元璋為首的元末義軍很熟悉,其實元朝的民變從立國之初就從沒停息過(詳見下表),不過是在元末達到了高潮而已。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有人吹元朝有“至元之治”——請先看看至元年間發生了多少民變

今天要說的元世祖忽必烈,自從他建元開始直到駕崩,幾乎無一日不在平叛、剿亂,哪有功夫搞什麼“治世”裝點門面?而且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蒙古人雖然沒有大炮,但是照樣少不了花錢如流水——這下問題就來了,沒有“治世”哪來的錢糧打仗?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忽必烈的成就僅次於鐵木真,但要說起他治國的本事,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忽必烈有辦法,而且還是蒙漢智慧的結晶——前者是搜刮聚斂,後者是甩鍋神功。

於是便有了元初的三大計相(負責國家財稅事務的宰相)在忽必烈的神仙演技之下,悲催的排著隊掉腦袋。


三大計相之一:阿合馬。

阿合馬是花刺子模人,屬色目人。與光會放羊打仗的蒙古人和只顧著埋首經書的漢人相比,當時的色目人精計算、擅理財,所以頗受蒙古人的重用,阿合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元一朝文臣多用色目人,阿合馬、桑哥都是其中代表

不過阿合馬的出身很低賤,是作為忽必烈皇后察必的“嫁妝”之一被送入宮中的。不過他善於逢迎,逐漸為忽必烈所喜,於是得到提拔重用。從中統三年阿合馬領中書左右部、兼諸路都轉運使掌管全國財賦開始,到至元元年被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當上了宰相,再到至元十九年被謀殺,阿合馬操控蒙元財政及國事長達20年之久,堪稱權傾一時。

為啥猜忌心極強而且手段狠辣的忽必烈會容忍一個權臣如此之久?原因很簡單——只要忽必烈一伸手要錢,阿合馬總能給他搞到。小馬馬如此有本事, 即便有所僭越,老忽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搞錢的本事一流,但不代表他就是理財高手

不過阿合馬家既沒有金山也沒有聚寶盆,他是從哪裡源源不絕搞到錢的?原因依然很簡單——一曰聚斂,二曰增稅:

中統四年,阿合馬下令開發鈞徐等地的鐵礦,歲輸鐵103萬餘斤,全國歲課鐵達480餘萬斤(其實不到3000噸),冶戶不堪重負紛紛破產。除了鐵課,其他如鹽課、茶課等大項稅收阿合馬也是屢屢加碼,比如到至元十八年京兆等路歲課數目就從1.9萬錠增加到5.4萬錠。不僅如此,阿合馬還不斷的搜撿戶口、抓捕逃戶,使得平民幾無餘財,富戶紛紛破產。

阿合馬如此能搜刮斂財,忽必烈自然龍顏大悅: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

忽必烈如此依賴阿合馬,於是後者愈發驕狂,不僅任用私人、隨意亂政,而且欺下罔上、收受賄賂。時間一久,阿合馬在朝野內外四處樹敵,人人怨恨。

至元十九年,有一俠士王著密鑄銅錘一枚,誓殺阿合馬為民除害。他與僧人高和尚以太子之名矯旨傳召阿合馬覲見——太子真金對阿合馬最為忌恨,讓他十分忌憚,不敢不來,於是王著趁機將其錘擊而死。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阿合馬被刺貌似離奇,其實就連秦始皇都能被誤中副車,小馬馬這也不算啥

最貼心的小馬馬死掉了,老忽當然非常難過,不過即便是一匹死馬也有其價值——於是樞密副使孛羅適時呈上阿合馬的各種罪證,老忽這才“恍然大悟”,怒曰:“王著殺之,誠是也!”(《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二》)然後下令將可憐的小馬馬開棺戮屍,還剁碎了餵了狗。這還沒完,老忽接下來不但將其罪狀昭告天下,還將阿合馬的子侄統統宰掉,罷黜其私黨714人,裁撤其濫設官署200餘所,並盡沒其家財(小馬馬聚斂20年,家資之富可參考“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只有倪老師這種老戲骨,才有配得上忽必烈的神仙演技

這樣一來,天下苦阿合馬久矣的臣民們出了口惡氣,忽必烈大賺一筆之餘不但成功甩鍋,還撈到了個好名聲,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三大計相之二:盧世榮。

忽必烈雖然名利雙收,但是一筆死錢哪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活錢?老忽事後思來想去,發現自己還是虧了。尤其是這時候蒙元發行的“中統鈔”貶值(即中統元寶交鈔。中國歷史上唯有元朝採用純紙鈔流通體制,並禁金銀銅等貴金屬流通),所以尋找小馬馬接班人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蒙古人就是心大——在元之前無一朝敢用紙鈔全面取代貴金屬貨幣

此時總制院使桑哥向忽必烈推薦了盧世榮。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盧世榮推行的新政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王安石變法,可惜元世祖不是宋神宗

盧世榮是漢人,曾經靠賄賂當上了江西榷茶運使,後來獲罪被免官。與不學無術、就會簡單粗暴的橫徵暴斂的阿合馬不同,小盧顯然是王安石的鐵粉兒:“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與老王變法的口號“民不加賦而國有饒”如出一轍。

忽必烈因此召見了盧世榮,小盧在老忽面前吹破牛皮,果然討得了後者的歡心:

“臣言天下歲課鈔九十三萬二千六百錠之外,臣更經畫,不取於民,裁抑權勢所侵,可增三百萬錠。” (《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忽必烈再次龍顏大悅,在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任命盧世榮為中書右丞(即副相)。

小盧上任之後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詳見下表)。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革弊七政和惠民九事對大元朝好不好不說,但肯定得罪了蒙古貴族,而且也不合忽必烈的心意

從上表可見,小盧不愧是老王的鐵粉兒,施政改革的目的就是為國斂財,能捎帶上腳的就給百姓施些小恩小惠,但搜刮的對象都是對準了地主豪強。不過問題又來了——盧世榮的改革目標長遠,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見到效果,短期內政府支出甚至可能大於收入,這就要命了。王安石的變法都隨著宋神宗人亡政息,何況盧世榮的恩主忽必烈在治國、尤其是財計上的見識還趕不上宋神宗——趙頊還知道得先忍耐,到富國強兵了之後再行刀兵之事(死磕西夏),而忽必烈卻一刻也忍不了——他剛平掉了昔裡吉之亂,乃顏正在磨刀霍霍,而海都鬧得正歡,南方的民變更是此起彼伏,哪一處不需要流水一般的錢財支撐?偏偏老忽這個急驚風碰上了小盧這個慢郎中,老忽就覺著小盧一點也不像小馬馬那樣用得貼心順手,所以他很快就對盧世榮失去了耐心。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小盧的新政可能讓元朝長治久安,可忽必烈著急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糧

而且盧世榮的改革觸及到了蒙古貴族及地方豪強的根本利益,不出所料的遭到了他們的集體反對和抵制。尤其盧世榮的漢人身份,更是遭到了蒙古、色目貴族的集體敵視,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右丞相安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兒等人紛紛彈劾盧世榮:

“苛刻誅求,為國斂怨,將見民間凋耗,天下空虛。考其所行與所言者,已不相副:始言能令鈔法如舊,弊今愈甚;始言能令百物自賤,今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今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要知道此時盧世榮的改革才開始了幾個月而已,大部分措施還未推廣施行,就讓偌大的蒙元“民間凋耗,天下空虛”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過老忽正看小盧不順眼,於是演技大爆發——“世祖始大悟”(引用同上),然後再次成功甩鍋,又是罷新政,又是將盧世榮下獄,還交給阿剌帖木兒等人審問。這還能審出什麼結果?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小盧當上副相一週年的日子,他被砍掉了腦袋。


三大計相之三:桑哥。

阿合馬和盧世榮先後被忽必烈搞成了背鍋俠,還排著隊下黃泉,使得大元朝的計相一時間成了高危職業,人人避之不及。老忽一時抓不到人繼續背鍋,只好親力親為,結果皇帝的手藝更潮,中統寶鈔一貶再貶簡直不可救藥。老忽這下慌了手腳,必須趕緊找人甩鍋,於是他把滿朝大臣翻了個遍,盯上了推薦過盧世榮的桑哥,立馬覺得小桑非常有背鍋的潛質。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可惜本澤馬晚生了700年,否則以他的背鍋神技一定能當上大元朝的計相

桑哥是畏吾兒人(畏吾兒人又稱西州回鶻、撒裡畏兀兒、黃頭回鶻等,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信奉藏傳佛教),也屬於色目人,是國師丹巴的弟子。桑哥非常精明,而且有小馬馬和小盧這兩個前車之鑑,他自然很清楚皇帝的需要。於是他在至元二十四年當上平章政事(忽必烈復置尚書省,所以平章政事也是副相)之後,對於國家財計政策的總方針又倒退回了阿合馬執政期間的老路上,即橫徵暴斂。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桑哥上任之初恐怕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玩得極嗨,差點把大元朝玩殘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桑哥先是發行新鈔(至元寶鈔)強制兌換舊鈔(中統寶鈔),而且靠1:5的兌換比例在民間大大搜颳了一把(我懷疑600年後某大隊長以金圓券換法幣這招就是跟桑哥學的),救了國用之急,讓大老闆非常滿意。

第二把火桑哥盯上了賬目,並嚴格查核。嚴到了什麼程度呢?僅因中書省虧欠寶鈔6000餘錠(1錠官定等值5兩銀,但貶值後不足3兩。1兩等於2貫鈔,所以對於偌大個中書省而言真不是什麼大錢),便將參政知事楊居寬、郭佑砍頭抄家(又是漢人,大小老闆們是不是很開森?),有人對此有非議,繼續砍頭抄家。等到桑哥晉升右丞相之後,更是跋扈刻薄,稍有不合心意者便動輒鞭撻、免職。為了查賬他還專設徵理司官署,凡是被這個衙門盯上的,除了傾家蕩產就只有棄家逃亡一條路可走。至元二十五年,桑哥更是派人分赴江淮、四川等六省查賬,弄得蒙元半壁江山雞飛狗跳,因此破產、喪命者不計其數。不過有急需用錢的大老闆護體,桑哥非但無事,更諷刺的是還有阿諛之徒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元朝殘民之惡,可謂空前絕後

於是桑哥再接再厲,在至元二十六年以國用浩繁、入不敷出為由奏請增加賦稅。其中鹽引由中統鈔30貫增為1錠(中統鈔30貫抵至元鈔6貫,合銀3兩,等於增稅2兩),茶引由5貫增為10貫,而全國的酒醋課稅更是因此增加了15萬錠。

這種增稅的幅度,還出現在所謂的“至元之治”這種被某些人吹噓的“治世”之中,稀罕不?打臉不?臊得慌不?

這下子桑哥算是把大元朝的地皮都刮出火星子來了,估計再刮下去岩漿都能冒出來——而且朱元璋、劉福通之流要是不能提前好幾十年從老孃的肚皮中爬出來,再拉桿子造反,估計他們的爺爺、老爹都要餓死了,壓根再沒機會出現在世間。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此時蒙古軍尚未腐化墮落,農民起義基本等於送死,但這種送死行為在元朝始終未絕

於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神仙劇情再次上演——大臣也先帖木兒、徹裡、不忽木等人再次向皇帝打小報告,揭發桑哥是個壞蛋:

“桑哥壅蔽聰明,紊亂政事,有言者即誣以他罪而殺之。今百姓失業,盜賊蜂起,召亂在旦夕,非亟誅之,恐為陛下憂。”(《元史·卷二零五·列傳第九十三》)

多虧忽必烈是個久經考驗的實力派老戲骨,再次作出惟妙惟肖的恍然大悟狀:

“於是帝大悟,即命(徹裡)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桑哥)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元史·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十七》)

桑哥的下場跟阿合馬大致相同——皇帝識破了壞蛋的陰謀之後,毅然出手剷除了壞蛋集團。不但給百姓出了氣,還再有了一次“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式的大收穫,於是再次名利雙收、甩鍋成功。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嘉慶就吃飽過一回,忽必烈要不是掛了,這套把戲不知道還要玩多少回

而且更讓桑哥傷心的是——倫家好不容易才賺到的那座小碑碑(德政碑),也被狠心的大老闆一腳踹翻了。


總結一下:

忽必烈在至元八年建國號為大元,到至正三十一年駕崩。在這23年裡元廷的三大計相相繼在他的“恍然大悟”之下變成了壞蛋,然後攜手下黃泉,簡直是特麼神仙劇情——除了國產神劇導演,估計沒人能有如此狗血的想象力。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我承認,跟神劇比,老忽的想象力還是有差距的

也許是蒙古人的遊牧天性,導致他們對於浮財的重視程度遠勝於高度依賴土地的漢人,於是相比之下他們更加的急功近利,而急功近利的結果必然使其對於社會民生的破壞性遠大於建設性。

至於治國什麼的更別指望了——看看謙哥世襲海軍司令的某國,坐擁偌大的國土、豐富的資源,結果GDP還趕不上國內的一個小縣城,真真讓人惱火。

絕對神劇情——只要忽必烈“恍然大悟”,大元朝的計相腦袋就搬家

而忽必烈作為鐵木真之後蒙古最傑出的人物,其治國手段也無非是一邊橫徵暴斂,一邊靠著天生的實力派演技沒完沒了的甩鍋(後來不學好的朱老四也效法了一把老忽,結果不但玩殘了戶部尚書夏元吉,還徹底把寶鈔玩死了)。上樑不正下樑歪,忽必烈都如此不堪,他的子孫更是沒法指望,所以有元一朝在將近百年的時間裡,從上到下幾乎都是一團糟。

最後扯個閒篇:忽必烈的神仙演技可能是跟漢人先輩同行學的——就是那位空前絕後的則天大聖皇帝。武女皇先是任用酷吏幹掉異己和政敵,再在萬事大吉之後卸磨殺驢贏得掌聲一片,忽必烈玩耍計相的手法簡直就是這一故事的翻版;而且他的後輩同行明太祖高皇帝也有樣學樣,先是通過“洪武四大案”屠戮功臣、整頓吏治、洗劫富戶,然後再將其中三案的舉報人和主審官統統砍掉交差,一樣的名利雙收。

話說卸磨殺驢、找人背鍋這種事,皇帝們玩起來真真是把好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