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戰後的結果表明,似乎袁崇煥是對的。

雖說滿桂同為守城有功之臣,得到了天啟帝的盛情稱讚和一賞再賞,先封都督同知,再加級為左都督,蔭子副千戶,世襲。但袁崇煥已對滿桂大為不滿,上書指責他狂妄、衝動,說他遲早會耽誤邊疆的大事,強烈請求把他調到別的兵鎮。

天啟帝於是把滿桂召了回來。

督師王之臣認為人才難得,安排滿桂在山海關任職。

袁崇煥強烈提出抗議,要脅朝廷,必須把滿桂調往它鎮,不得插手遼東邊事。

天啟帝詔令滿桂以原職在中軍府辦理僉書的事務。

而在王之臣的堅持下,滿桂最終掛印移鎮山海關大門兼統領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駐軍。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兵圍錦州。

袁崇煥之前大力貫徹孫承宗的戰略思想,豪砸銀子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三城,有人問,修這些孤城,一旦後金大軍前來圍困,該如何應對?

袁崇煥自信滿滿地答:“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

但是,面對皇太極兵圍錦州的險情,只會守城不會野戰的袁崇煥方寸大亂,只能連連向駐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閻鳴泰呼救,同時為自己不能出兵拯救錦州大找客觀理由,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

閻鳴泰完全瞭解袁崇煥能守不能戰的特點,自己又不能置錦州生死於不顧,遂派遣敢戰、能戰的滿桂、尤世祿出馬。

滿桂、尤世祿救人如救火,過連山,到笊籬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戰後的結果表明,似乎袁崇煥是對的。

雖說滿桂同為守城有功之臣,得到了天啟帝的盛情稱讚和一賞再賞,先封都督同知,再加級為左都督,蔭子副千戶,世襲。但袁崇煥已對滿桂大為不滿,上書指責他狂妄、衝動,說他遲早會耽誤邊疆的大事,強烈請求把他調到別的兵鎮。

天啟帝於是把滿桂召了回來。

督師王之臣認為人才難得,安排滿桂在山海關任職。

袁崇煥強烈提出抗議,要脅朝廷,必須把滿桂調往它鎮,不得插手遼東邊事。

天啟帝詔令滿桂以原職在中軍府辦理僉書的事務。

而在王之臣的堅持下,滿桂最終掛印移鎮山海關大門兼統領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駐軍。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兵圍錦州。

袁崇煥之前大力貫徹孫承宗的戰略思想,豪砸銀子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三城,有人問,修這些孤城,一旦後金大軍前來圍困,該如何應對?

袁崇煥自信滿滿地答:“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

但是,面對皇太極兵圍錦州的險情,只會守城不會野戰的袁崇煥方寸大亂,只能連連向駐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閻鳴泰呼救,同時為自己不能出兵拯救錦州大找客觀理由,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

閻鳴泰完全瞭解袁崇煥能守不能戰的特點,自己又不能置錦州生死於不顧,遂派遣敢戰、能戰的滿桂、尤世祿出馬。

滿桂、尤世祿救人如救火,過連山,到笊籬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在笊籬山被圍,“奮勇力戰,虜死甚眾”。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內外夾攻,拚力衝殺,突破包圍,撤入寧遠。

皇太極聽說明軍方面有人敢與後金兵野戰,便向西移師,往攻寧遠。

袁崇煥“統轄各將,分派信地,相機戰守”,安排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寧遠城邊西面濠內側安營;再令滿桂、副將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寧遠城邊東面濠內側安營;自己坐鎮城頭,居高臨下,居中指揮。

皇太極自東而來,揮嚮明軍馳疾進擊。

滿桂率軍迎戰,一時間,矢鏃紛飛,短兵相接,馬頸相交。

袁崇煥則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將士。

此戰,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最終皇太極引軍退去。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戰後的結果表明,似乎袁崇煥是對的。

雖說滿桂同為守城有功之臣,得到了天啟帝的盛情稱讚和一賞再賞,先封都督同知,再加級為左都督,蔭子副千戶,世襲。但袁崇煥已對滿桂大為不滿,上書指責他狂妄、衝動,說他遲早會耽誤邊疆的大事,強烈請求把他調到別的兵鎮。

天啟帝於是把滿桂召了回來。

督師王之臣認為人才難得,安排滿桂在山海關任職。

袁崇煥強烈提出抗議,要脅朝廷,必須把滿桂調往它鎮,不得插手遼東邊事。

天啟帝詔令滿桂以原職在中軍府辦理僉書的事務。

而在王之臣的堅持下,滿桂最終掛印移鎮山海關大門兼統領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駐軍。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兵圍錦州。

袁崇煥之前大力貫徹孫承宗的戰略思想,豪砸銀子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三城,有人問,修這些孤城,一旦後金大軍前來圍困,該如何應對?

袁崇煥自信滿滿地答:“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

但是,面對皇太極兵圍錦州的險情,只會守城不會野戰的袁崇煥方寸大亂,只能連連向駐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閻鳴泰呼救,同時為自己不能出兵拯救錦州大找客觀理由,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

閻鳴泰完全瞭解袁崇煥能守不能戰的特點,自己又不能置錦州生死於不顧,遂派遣敢戰、能戰的滿桂、尤世祿出馬。

滿桂、尤世祿救人如救火,過連山,到笊籬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在笊籬山被圍,“奮勇力戰,虜死甚眾”。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內外夾攻,拚力衝殺,突破包圍,撤入寧遠。

皇太極聽說明軍方面有人敢與後金兵野戰,便向西移師,往攻寧遠。

袁崇煥“統轄各將,分派信地,相機戰守”,安排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寧遠城邊西面濠內側安營;再令滿桂、副將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寧遠城邊東面濠內側安營;自己坐鎮城頭,居高臨下,居中指揮。

皇太極自東而來,揮嚮明軍馳疾進擊。

滿桂率軍迎戰,一時間,矢鏃紛飛,短兵相接,馬頸相交。

袁崇煥則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將士。

此戰,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最終皇太極引軍退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天啟帝由此給滿桂加官為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

袁崇煥在奏報中自誇關寧遼兵之悍勇,稱:“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驃悍。職復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此賊,一戰挫之,滿鎮(指滿桂)之力居多。”

不過,袁崇煥在“寧錦大戰”表現出來的臨陣怯敵、謀略失當、守土無方,受到了許多大臣的彈劾。

閻鳴泰對寧錦大戰的評價是:“雖幸無事,然亦岌岌乎殆矣”。

河南道御史李應薦說:“袁崇煥假吊修款,設策太奇,項因狡虜東西交訌,不急援錦州,此似不可為該撫。”

袁崇煥悻悻然引咎辭職。

天啟批覆:“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已準其引疾求去。”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戰後的結果表明,似乎袁崇煥是對的。

雖說滿桂同為守城有功之臣,得到了天啟帝的盛情稱讚和一賞再賞,先封都督同知,再加級為左都督,蔭子副千戶,世襲。但袁崇煥已對滿桂大為不滿,上書指責他狂妄、衝動,說他遲早會耽誤邊疆的大事,強烈請求把他調到別的兵鎮。

天啟帝於是把滿桂召了回來。

督師王之臣認為人才難得,安排滿桂在山海關任職。

袁崇煥強烈提出抗議,要脅朝廷,必須把滿桂調往它鎮,不得插手遼東邊事。

天啟帝詔令滿桂以原職在中軍府辦理僉書的事務。

而在王之臣的堅持下,滿桂最終掛印移鎮山海關大門兼統領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駐軍。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兵圍錦州。

袁崇煥之前大力貫徹孫承宗的戰略思想,豪砸銀子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三城,有人問,修這些孤城,一旦後金大軍前來圍困,該如何應對?

袁崇煥自信滿滿地答:“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

但是,面對皇太極兵圍錦州的險情,只會守城不會野戰的袁崇煥方寸大亂,只能連連向駐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閻鳴泰呼救,同時為自己不能出兵拯救錦州大找客觀理由,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

閻鳴泰完全瞭解袁崇煥能守不能戰的特點,自己又不能置錦州生死於不顧,遂派遣敢戰、能戰的滿桂、尤世祿出馬。

滿桂、尤世祿救人如救火,過連山,到笊籬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在笊籬山被圍,“奮勇力戰,虜死甚眾”。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內外夾攻,拚力衝殺,突破包圍,撤入寧遠。

皇太極聽說明軍方面有人敢與後金兵野戰,便向西移師,往攻寧遠。

袁崇煥“統轄各將,分派信地,相機戰守”,安排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寧遠城邊西面濠內側安營;再令滿桂、副將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寧遠城邊東面濠內側安營;自己坐鎮城頭,居高臨下,居中指揮。

皇太極自東而來,揮嚮明軍馳疾進擊。

滿桂率軍迎戰,一時間,矢鏃紛飛,短兵相接,馬頸相交。

袁崇煥則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將士。

此戰,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最終皇太極引軍退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天啟帝由此給滿桂加官為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

袁崇煥在奏報中自誇關寧遼兵之悍勇,稱:“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驃悍。職復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此賊,一戰挫之,滿鎮(指滿桂)之力居多。”

不過,袁崇煥在“寧錦大戰”表現出來的臨陣怯敵、謀略失當、守土無方,受到了許多大臣的彈劾。

閻鳴泰對寧錦大戰的評價是:“雖幸無事,然亦岌岌乎殆矣”。

河南道御史李應薦說:“袁崇煥假吊修款,設策太奇,項因狡虜東西交訌,不急援錦州,此似不可為該撫。”

袁崇煥悻悻然引咎辭職。

天啟批覆:“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已準其引疾求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離職後,王之臣復任督師,重用滿桂。

時值蒙古炒花等部落分崩離散,滿桂與王之臣召來很多蒙古人安置在自己帳下。

這麼做,其實是很危險的。

往年袁應泰守遼陽、王化貞守廣寧,都是因為招徠蒙古人,從而夾混了不少後金奸細、間諜入城,這些人,在後金攻城時,放火開門,致使堅城失陷。

新即位的崇禎帝由此下詔告誡王之臣對此必須謹慎又謹慎,並批評滿桂不應該迎合王之臣。

不久,王之臣被罷了官,滿桂被改任大同總兵。

大同長期以來戰備鬆馳,經常遭到蒙古插部的侵擾。

滿桂到了任上,遍閱八路七十二城堡,邊備大修,軍民恃以無恐。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出任薊遼督師的袁崇煥蹈海島擅斬東江總兵毛文龍。皇太極歡欣鼓舞,自感腹背之患已除,於該年十月振旅西征,揭開了風雲激盪的“己巳之變”序幕。

皇太極知道袁崇煥為修建錦州已抽調薊門精銳到寧錦,於是將入塞地點定為薊門,於十一月,打進京師郊區。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戰後的結果表明,似乎袁崇煥是對的。

雖說滿桂同為守城有功之臣,得到了天啟帝的盛情稱讚和一賞再賞,先封都督同知,再加級為左都督,蔭子副千戶,世襲。但袁崇煥已對滿桂大為不滿,上書指責他狂妄、衝動,說他遲早會耽誤邊疆的大事,強烈請求把他調到別的兵鎮。

天啟帝於是把滿桂召了回來。

督師王之臣認為人才難得,安排滿桂在山海關任職。

袁崇煥強烈提出抗議,要脅朝廷,必須把滿桂調往它鎮,不得插手遼東邊事。

天啟帝詔令滿桂以原職在中軍府辦理僉書的事務。

而在王之臣的堅持下,滿桂最終掛印移鎮山海關大門兼統領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駐軍。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兵圍錦州。

袁崇煥之前大力貫徹孫承宗的戰略思想,豪砸銀子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三城,有人問,修這些孤城,一旦後金大軍前來圍困,該如何應對?

袁崇煥自信滿滿地答:“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

但是,面對皇太極兵圍錦州的險情,只會守城不會野戰的袁崇煥方寸大亂,只能連連向駐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閻鳴泰呼救,同時為自己不能出兵拯救錦州大找客觀理由,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

閻鳴泰完全瞭解袁崇煥能守不能戰的特點,自己又不能置錦州生死於不顧,遂派遣敢戰、能戰的滿桂、尤世祿出馬。

滿桂、尤世祿救人如救火,過連山,到笊籬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在笊籬山被圍,“奮勇力戰,虜死甚眾”。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內外夾攻,拚力衝殺,突破包圍,撤入寧遠。

皇太極聽說明軍方面有人敢與後金兵野戰,便向西移師,往攻寧遠。

袁崇煥“統轄各將,分派信地,相機戰守”,安排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寧遠城邊西面濠內側安營;再令滿桂、副將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寧遠城邊東面濠內側安營;自己坐鎮城頭,居高臨下,居中指揮。

皇太極自東而來,揮嚮明軍馳疾進擊。

滿桂率軍迎戰,一時間,矢鏃紛飛,短兵相接,馬頸相交。

袁崇煥則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將士。

此戰,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最終皇太極引軍退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天啟帝由此給滿桂加官為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

袁崇煥在奏報中自誇關寧遼兵之悍勇,稱:“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驃悍。職復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此賊,一戰挫之,滿鎮(指滿桂)之力居多。”

不過,袁崇煥在“寧錦大戰”表現出來的臨陣怯敵、謀略失當、守土無方,受到了許多大臣的彈劾。

閻鳴泰對寧錦大戰的評價是:“雖幸無事,然亦岌岌乎殆矣”。

河南道御史李應薦說:“袁崇煥假吊修款,設策太奇,項因狡虜東西交訌,不急援錦州,此似不可為該撫。”

袁崇煥悻悻然引咎辭職。

天啟批覆:“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已準其引疾求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離職後,王之臣復任督師,重用滿桂。

時值蒙古炒花等部落分崩離散,滿桂與王之臣召來很多蒙古人安置在自己帳下。

這麼做,其實是很危險的。

往年袁應泰守遼陽、王化貞守廣寧,都是因為招徠蒙古人,從而夾混了不少後金奸細、間諜入城,這些人,在後金攻城時,放火開門,致使堅城失陷。

新即位的崇禎帝由此下詔告誡王之臣對此必須謹慎又謹慎,並批評滿桂不應該迎合王之臣。

不久,王之臣被罷了官,滿桂被改任大同總兵。

大同長期以來戰備鬆馳,經常遭到蒙古插部的侵擾。

滿桂到了任上,遍閱八路七十二城堡,邊備大修,軍民恃以無恐。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出任薊遼督師的袁崇煥蹈海島擅斬東江總兵毛文龍。皇太極歡欣鼓舞,自感腹背之患已除,於該年十月振旅西征,揭開了風雲激盪的“己巳之變”序幕。

皇太極知道袁崇煥為修建錦州已抽調薊門精銳到寧錦,於是將入塞地點定為薊門,於十一月,打進京師郊區。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遠在山西大同的滿桂聞警起兵,親率五千騎兵千里勤王,在順義與後金兵幹了一仗,兵寡不能勝,改奔北京城下,與宣府總兵侯世祿一起駐紮在德勝門。

從耳聞消息由山西而至北京城下,前後時間不過十天,滿桂的馳援可謂神速。

滿桂隨後在德勝門前與後金兵的惡戰可謂驚天動地。

該戰,滿桂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奮力搏殺。

說來令人遺憾,京城樓堞上的守城士兵在發大炮配合作戰時,誤傷了不少滿桂的士卒,滿桂本人也掛了彩。

不久,崇禎在平臺召見滿桂、袁崇煥。賜給滿桂酒食,而將袁崇煥下獄。

袁崇煥的遭遇令其副將祖大壽惶恐不自安,率領近萬關寧遼兵向東逃跑。

崇禎由此加封滿桂為武經略,統領所有勤王部隊,賜給他尚方寶劍,催促他出兵作戰。

滿桂深知“敵勁援寡,未可輕戰”,但為解君父之憂,毅然帶黑雲龍、麻登雲、孫祖壽等大將與敵正面廝殺。

最終,滿桂和孫祖壽陣亡,黑雲龍、麻登雲被俘。

崇禎帝傷心無限,賜予祭葬,追贈其為少師,蔭封他的子孫為世襲錦衣僉事,每一代遞升三級。

"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說起明末悍將,就不能不提死後得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致祭,被崇禎帝追贈為少師的名將滿桂。

關於滿桂的出身,《明史》上是這樣說的: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稍長,便騎射。每從徵,多斬馘。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否則賚白金五十。桂屢得金,不受職。

即滿桂是蒙古人,家住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後搬遷入內地,同化成了漢人。

不獨《明史》在滿桂死後咬定滿桂是蒙古人,即使在滿桂生前,明朝朝野臣民也多認為滿桂是蒙古人。

為此,滿桂曾專門上過一道奏疏為自己的身世辨白,雲:“寧遠總兵滿桂,桂具疏辯言云:“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

此疏收錄於《崇禎長編》卷四,“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日條”。

由於當時有一些人背後議論滿桂是蒙古人,屬於“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表示不應把總兵要職相授,滿桂於是上疏表明自己祖籍在山東兗州府嶧縣,只不過祖上參軍來到了宣府前衛,之後把家安在了宣府,即宣府不過是自己的衛籍而已。

有意思的是,這份奏疏並非滿桂身世的孤證,《罪惟錄》上也記載稱:“滿桂者,其先山東澤人,以軍功隸宣府衛。”

也就是說,滿桂其實並不是什麼蒙古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當然,讓人們誤認為他是蒙古人,除了生長於宣府的原因,其姓氏“滿”也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其實,在漢族人裡面,“滿”源出於媯姓。

帝舜有後代叫媯滿,周朝初年封建土地,其就封於陳國。媯滿的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者,稱為滿氏。滿氏的望族居住在山陽(今天山東的金鄉縣西北40裡)和河東(今天的山西省下縣北)。

由此可見,滿桂很可能就是媯滿後裔,亦即是帝舜後裔。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滿桂在宣府長大,自小便騎得劣馬,拽得硬弓,參軍後,每次出塞對蒙古人作戰,都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軍中有制度,每斬獲敵人首級一具,即可授任官職,或者賞給白銀五十兩。滿桂拿賞金拿到手軟,卻遲遲沒能得到一官半職。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但卻是滿桂的命中貴人。

他在四路敗師的情況下,有機緣認識了滿桂,愛其生猛敢戰,著意提拔。由此,滿桂的命運有了轉機,先後得到了王象乾、孫承宗等人的青睞,最終出任寧遠總兵,和袁崇煥一同修築寧遠城牆,將之打造為遼東的一個重鎮。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氣無疑要比滿桂高許多,後世也多把袁崇煥奉為偉大的軍事家。

袁崇煥飽讀詩書,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他的作戰思路無非兩點:

一、憑堅城;

二、用大炮。

很長一段時間,關寧遼兵就是被袁崇煥這“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的戰術思想所影響,對野戰有巨大的心理陰影,輕易不敢出戰,龜縮在高大堅固的城池裡,一任後金騎兵來回縱橫,追殺無辜平民、劫掠糧草、燒燬各種設施,甚至從容收割遼西走廊的麥田,氣也不敢吭,只有等後金兵來攻城,才施放大炮以自保。

滿桂只是一個粗人,讀書少,沒有什麼花哨的軍事理論,他只認準一條死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現代的歌兒也唱:“若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你要來追殺無辜平民,你要來劫掠糧草,你要來燒燬各種設施……統統不許,格殺勿論!兄弟們,抄傢伙,跟我上!

在滿桂的腦海裡,只有靠一刀一槍與敵人搏殺,才能對得起自己軍人的稱號。

袁崇煥和滿桂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迥然不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一起相處不會太愉快。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率八旗精銳風雷而至,要猛攻寧遠。

滿桂看不得敵人耍橫,要出城迎擊,卻被袁崇煥硬生生地制止住。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戰後的結果表明,似乎袁崇煥是對的。

雖說滿桂同為守城有功之臣,得到了天啟帝的盛情稱讚和一賞再賞,先封都督同知,再加級為左都督,蔭子副千戶,世襲。但袁崇煥已對滿桂大為不滿,上書指責他狂妄、衝動,說他遲早會耽誤邊疆的大事,強烈請求把他調到別的兵鎮。

天啟帝於是把滿桂召了回來。

督師王之臣認為人才難得,安排滿桂在山海關任職。

袁崇煥強烈提出抗議,要脅朝廷,必須把滿桂調往它鎮,不得插手遼東邊事。

天啟帝詔令滿桂以原職在中軍府辦理僉書的事務。

而在王之臣的堅持下,滿桂最終掛印移鎮山海關大門兼統領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駐軍。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兵圍錦州。

袁崇煥之前大力貫徹孫承宗的戰略思想,豪砸銀子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三城,有人問,修這些孤城,一旦後金大軍前來圍困,該如何應對?

袁崇煥自信滿滿地答:“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

但是,面對皇太極兵圍錦州的險情,只會守城不會野戰的袁崇煥方寸大亂,只能連連向駐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閻鳴泰呼救,同時為自己不能出兵拯救錦州大找客觀理由,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

閻鳴泰完全瞭解袁崇煥能守不能戰的特點,自己又不能置錦州生死於不顧,遂派遣敢戰、能戰的滿桂、尤世祿出馬。

滿桂、尤世祿救人如救火,過連山,到笊籬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在笊籬山被圍,“奮勇力戰,虜死甚眾”。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內外夾攻,拚力衝殺,突破包圍,撤入寧遠。

皇太極聽說明軍方面有人敢與後金兵野戰,便向西移師,往攻寧遠。

袁崇煥“統轄各將,分派信地,相機戰守”,安排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寧遠城邊西面濠內側安營;再令滿桂、副將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寧遠城邊東面濠內側安營;自己坐鎮城頭,居高臨下,居中指揮。

皇太極自東而來,揮嚮明軍馳疾進擊。

滿桂率軍迎戰,一時間,矢鏃紛飛,短兵相接,馬頸相交。

袁崇煥則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將士。

此戰,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最終皇太極引軍退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天啟帝由此給滿桂加官為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

袁崇煥在奏報中自誇關寧遼兵之悍勇,稱:“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驃悍。職復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此賊,一戰挫之,滿鎮(指滿桂)之力居多。”

不過,袁崇煥在“寧錦大戰”表現出來的臨陣怯敵、謀略失當、守土無方,受到了許多大臣的彈劾。

閻鳴泰對寧錦大戰的評價是:“雖幸無事,然亦岌岌乎殆矣”。

河南道御史李應薦說:“袁崇煥假吊修款,設策太奇,項因狡虜東西交訌,不急援錦州,此似不可為該撫。”

袁崇煥悻悻然引咎辭職。

天啟批覆:“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已準其引疾求去。”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袁崇煥離職後,王之臣復任督師,重用滿桂。

時值蒙古炒花等部落分崩離散,滿桂與王之臣召來很多蒙古人安置在自己帳下。

這麼做,其實是很危險的。

往年袁應泰守遼陽、王化貞守廣寧,都是因為招徠蒙古人,從而夾混了不少後金奸細、間諜入城,這些人,在後金攻城時,放火開門,致使堅城失陷。

新即位的崇禎帝由此下詔告誡王之臣對此必須謹慎又謹慎,並批評滿桂不應該迎合王之臣。

不久,王之臣被罷了官,滿桂被改任大同總兵。

大同長期以來戰備鬆馳,經常遭到蒙古插部的侵擾。

滿桂到了任上,遍閱八路七十二城堡,邊備大修,軍民恃以無恐。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出任薊遼督師的袁崇煥蹈海島擅斬東江總兵毛文龍。皇太極歡欣鼓舞,自感腹背之患已除,於該年十月振旅西征,揭開了風雲激盪的“己巳之變”序幕。

皇太極知道袁崇煥為修建錦州已抽調薊門精銳到寧錦,於是將入塞地點定為薊門,於十一月,打進京師郊區。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遠在山西大同的滿桂聞警起兵,親率五千騎兵千里勤王,在順義與後金兵幹了一仗,兵寡不能勝,改奔北京城下,與宣府總兵侯世祿一起駐紮在德勝門。

從耳聞消息由山西而至北京城下,前後時間不過十天,滿桂的馳援可謂神速。

滿桂隨後在德勝門前與後金兵的惡戰可謂驚天動地。

該戰,滿桂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奮力搏殺。

說來令人遺憾,京城樓堞上的守城士兵在發大炮配合作戰時,誤傷了不少滿桂的士卒,滿桂本人也掛了彩。

不久,崇禎在平臺召見滿桂、袁崇煥。賜給滿桂酒食,而將袁崇煥下獄。

袁崇煥的遭遇令其副將祖大壽惶恐不自安,率領近萬關寧遼兵向東逃跑。

崇禎由此加封滿桂為武經略,統領所有勤王部隊,賜給他尚方寶劍,催促他出兵作戰。

滿桂深知“敵勁援寡,未可輕戰”,但為解君父之憂,毅然帶黑雲龍、麻登雲、孫祖壽等大將與敵正面廝殺。

最終,滿桂和孫祖壽陣亡,黑雲龍、麻登雲被俘。

崇禎帝傷心無限,賜予祭葬,追贈其為少師,蔭封他的子孫為世襲錦衣僉事,每一代遞升三級。

敢與後金展開正面野戰且死戰到底的大明悍將,生前受袁崇煥排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