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見證歷史(6-37)秦式玉器的一些典型特點,透雕,特殊器型等

玉佩 春秋戰國 文物 存意 存意 2017-10-11

接上文《收藏見證歷史》(6-36)

不同於春秋楚式及吳越玉器等,這些區域玉器與中原玉器總體類同,其表現形式為逐步滲入自身特色,秦式玉器文化內涵同樣未變,仍然是祖宗崇拜文化影響下的藝術表現,龍、鳳、獸等內容為主體,尤其是龍,但其表現形式,則從開始就極具秦式地區特色,如上文所述的紋飾表達,主要使用細陰線刻劃,紋飾佈局及線條特徵類似青銅器紋飾特點,多連續條狀結構,線條方折有力,同時少見浮雕和圓雕,其透雕表達也極富特色。

收藏見證歷史(6-37)秦式玉器的一些典型特點,透雕,特殊器型等

---圓形玉佩,春秋中晚期,鳳翔縣南指揮村秦公1號墓出土,直徑2.5,厚0.5公分

鳳翔縣南指揮村秦公一號墓是迄今正式發掘的前秦時期最大的墓,墓主為執政秦國39年的春秋中晚期秦景公。此墓是現在已發現的最早使用“黃腸題湊”墓葬形式的墓,按照《周禮》所記述,又是屬於僭越行為,不過,從西周、春秋普遍遺存事實來看待《周禮》,此書內容只能作為參考,萬不可做標準,不符之處太多!

秦式玉器紋飾多用透雕,且其透雕模式極富特色,並不單獨成形,往往體現的是整體圖案中線條的一部分,所以其形大多方折且較細,融入整體紋飾,等同滿布的細陰線條中的著重線,增加的是整體紋飾的層次感、質感。這類透雕線條是用沾滿潮溼解玉砂的線條拉搜研磨而就,且之後大多並不打磨修整,故往往線條粗細不均,多曲折而不直,卻也符合秦式玉器整體裝飾風格,重內容,重形式,而不重細節。而這種藝術風格,在玉器造型的製作上也體現的十分明顯。

收藏見證歷史(6-37)秦式玉器的一些典型特點,透雕,特殊器型等

---長方形玉飾,春秋中晚期,鳳翔縣南指揮村秦公1號墓出土,長10,寬5,厚0.4~0.6公分

右上角殘缺,兩面紋飾基本相同,整器滿布秦式龍首紋和簡體龍紋,三邊以扉稜及連接的透雕紋飾突出龍形,無扉稜一邊雕出一個三面有槽的長方形檯面,似可嵌入他物之中,檯面周邊透雕五個三角形孔,起對紋飾的分區作用,且三角形一直是商周龍體紋之一,隱喻其他龍。整體器型給人感覺內容豐富,形式多變,極有質感,如一氣呵成。

收藏見證歷史(6-37)秦式玉器的一些典型特點,透雕,特殊器型等

---燈籠形玉佩,春秋中晚期,鳳翔縣南指揮村秦公1號墓出土,直徑4.9,高5.1公分

此圖為這件玉佩的正反兩面。玉佩整體呈燈籠形,正面上下的扉稜及連接的透雕線紋,包括玉佩中部的參差交叉的透雕紋飾,與玉佩表面密佈的細陰線條,共同構成龍首紋、秦式交連龍紋等,整體造型極富想象力,質感強烈。

玉佩背面有兩組牛鼻穿。而大量使用牛鼻穿,也是秦式玉器的特點。這類牛鼻穿,或在玉佩背面,或在玉佩側面,秦式玉器很少使用中原等地區常用的圓形穿孔,應該是不希望這類實用性穿孔影響整體的紋飾圖案。

收藏見證歷史(6-37)秦式玉器的一些典型特點,透雕,特殊器型等

---三角形玉佩,春秋中晚期,鳳翔縣南指揮村秦公1號墓出土,高5.2,低寬3.6公分

這件三角形玉佩整體器型修飾規整,紋飾同樣為秦式龍紋,表達內容及形式豐富多變化,質感明顯,而紋飾線條滿布但細節並不追求精緻,卻有一氣呵成的感覺,非常典型的秦式玉器特點。

秦式玉器器型多樣,同墓還出現磐形、亞形等,豐富多彩。

未完,待續,下一篇繼續鑑賞春秋秦式藝術精品。

隨時收看原創歷史文化收藏系列文章,請關注作者”存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