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字分裂國家多年後,一東斯拉夫巨頭後悔道:我寧願砍掉自己手!

尤先科 民主 經濟 北約 白俄羅斯 閒來讀史 2018-11-29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改革下,蘇聯危機四伏,一些加盟共和國紛紛要求獨立出去。為挽救舊體制,1991年8月19日,蘇聯強力部門八位高官發動政變,做出了奮力一搏。然而,在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等人抵制下,政變只維持三天就宣告失敗,此後分裂勢力更加猖獗。當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三個東斯拉夫巨頭在《別洛韋日協定》上簽字,建立了獨聯體國家,蘇聯不復存在。

簽字分裂國家多年後,一東斯拉夫巨頭後悔道:我寧願砍掉自己手!

烏克蘭獨立後,克拉夫丘克當選為該國首任總統。在蘇聯時代,烏克蘭是僅次於俄羅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素有“歐洲糧倉”美譽,重工業也較為發達。據有如此好的經濟基礎,克拉夫丘克頗為躊躇滿志,效仿俄羅斯進行“休克療法”,幻想將烏克蘭帶入富裕民主國家行列。然而,改革並未成功,經濟形勢急轉直下,通貨膨脹創下了世界紀錄,生產下滑幅度為前蘇聯各共和國之首。到了1994年,GDP比蘇聯解體前縮水了三分之二,多數居民陷入貧困。

為避免發生社會動盪,克拉夫丘克主動建議提前大選,結果他於1994年6月落選,政府總理庫奇馬當上了總統。庫奇馬在烏克蘭政壇的地位堪與俄羅斯的“國父”葉利欽相比,烏克蘭的憲法就是他一手製定出來的。他主政十年內,努力平衡國內外各種勢力,使得國家經濟開始逐步復甦,然而由於實行“中庸”政策,使他也成為所有人眼中的敵人,導致執政以來醜聞不斷,同時,當權者嚴重腐敗行為也引起民眾強烈不滿。

簽字分裂國家多年後,一東斯拉夫巨頭後悔道:我寧願砍掉自己手!

2004年底,親西方派尤先科、季莫申科打著民主、自由、富強的旗號,將民眾裹入了“橙色革命”洪流,一舉奪取了政權。尤先科五年總統任期內,由於反俄立場鮮明,加上親美和對俄不妥協,任內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俄羅斯多次以切斷天然氣作威脅。與此同時,烏克蘭政府並未變得透明和開放,幾乎每年都出現嚴重政治危機,經濟、社會狀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大不如前,民眾失落感更甚於前。

2011年尤先科黯然下臺後,親俄派亞努科維奇上臺,在他執政第三個年頭,烏克蘭再次爆發顏色革命,親西方派將其趕下臺。2014年這一年,在劇烈動盪局勢中,烏克蘭不僅失去了克里米亞,而且整個東部地區陷入戰火,迄今沒有熄滅。美國與歐盟原來承諾給烏克蘭安全保護,但等戰火燃燒起來之後,北約除了提供一些聯合演習、無關痛癢的普通武器裝備外,根本不敢與俄羅斯直接對陣。

簽字分裂國家多年後,一東斯拉夫巨頭後悔道:我寧願砍掉自己手!

目睹烏克蘭陷入“國將不國”的狀態,作為該國獨立後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似乎對曾經的所作所為後悔了,他曾對媒體說過這麼一句話:“寧願砍掉自己的手,也不簽署瓦解蘇聯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