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圖斯時期的贊布羅塔,是球隊的主力右邊前衛,各條戰線出場47次。然而,02年韓日世界盃韓國隊黃善洪的一次惡意犯規,導致他大腿拉傷,錯過了賽季開始階段。在這期間,來自阿根廷的卡莫拉內西佔據了右邊前衛的主力位置,贊布羅塔在隊中的位置很危險。卡莫同樣體力出色,南美風格的精湛技術,細膩程度比起贊布羅塔不遑多讓。等到贊布羅塔復出之後,他驚訝地發現:我擦,右邊前衛是卡莫,右邊後衛是圖拉姆,左邊前衛是內德維德,自己沒位置了!


為何“電話門”後走了那麼多核心,就他成了尤文圖斯的“猶太”?


裡皮當時想了想就說:“那個,球隊左後衛最近缺個人。”贊布羅塔當即表示:“我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就左後衛了!”

沒想到,這個沒辦法的辦法,居然有了意外收穫。與其說贊布羅塔是個邊後衛,我倒覺得他更像是個掛著邊後衛名號的邊翼衛——在那個年代,他的進攻能力幾乎是超班的。不同於巴西式的邊鋒後置,意大利式邊翼衛更加平衡,防守時位置感出色,對禁區邊緣一帶的保護非常到位,進攻時又十分犀利,在傳統的3-5-2陣型(當時意甲都是這種陣型)中,三名中後衛整體移動,填補他助攻後的空檔。贊布羅塔其實是右腳球員,在左後衛的位置上,他能上能下能內切,打B2B中場時候練出的對禁區邊緣的位置感,以及打邊前衛時候練就的邊路斜插禁區的絕技,如今都成了他的制勝法寶,時不常抽冷子跑到禁區來一腳,也讓對手始料未及。


為何“電話門”後走了那麼多核心,就他成了尤文圖斯的“猶太”?


然而當時的“老婦人”並不是3-5-2的擁躉,贊布羅塔前插留下的邊路空檔,由誰來彌補呢?答案就是內德維德。那幾年贊布羅塔與內德維德的配合異常默契:贊布羅塔插上進攻時,內德維德的位置回撤,保護邊路,贊布羅塔回到後場時,就解放了內德維德,讓他在前場大發神威。當贊布羅塔回到右邊路時,也是一樣——他與卡莫的配合同樣心有靈犀。當賽季,尤文聯賽奪冠,歐冠殺入決賽,最終輸給了舍瓦領銜的AC米蘭。

為什麼“電話門”之後走了那麼多核心,就贊布羅塔後來就成為了尤文圖斯的“猶太”呢?對於他,尤文的定義就是儲備隊長——當時皮耶羅在隊中的地位已經十分尷尬,作為副隊長,他轉正幾乎就是分分鐘的事情。結果到了2006年,眾所周知的一件事發生了。當時的尤文甩賣了將近半支球隊,幾乎連布馮都恨不得要賣掉。然而對於贊布羅塔,尤文極盡挽留之能事——當時的尤文甚至提出,如果他實在不想踢乙級聯賽,可以外租一年,等升級之後再歸隊。然而贊布羅塔說出了那句令尤文球迷恨之入骨的話:“既然分手,就要分得徹底。”


為何“電話門”後走了那麼多核心,就他成了尤文圖斯的“猶太”?


於是“老婦人”無奈將他賣到了巴薩。在巴薩的幾個賽季,贊布羅塔的發揮只能說中規中矩,在巴薩這種荷蘭混合西班牙的體系下,他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左邊路的小羅基本不可能防守,右邊路更別提了,後腰位置的保護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計。對於贊布羅塔這樣需要隊友保護的邊翼衛角色,他在隊中十分尷尬。於是在08年奧運會之後,他回到了意甲加盟AC米蘭。然而31歲的他已經沒辦法像年輕時候那樣在邊路上下飛舞(否則也不會去米蘭養老院)。四年後,他加盟了一支瑞士球隊,一年後退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