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珍郵”產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郵票 收藏 錢幣 投資 博物館 歷史 十年集郵 2019-04-06

編者按:珍郵向來是集郵界關注的重點,本文為2014年信息時報舊文,細細讀來值得深思。


所謂的“珍郵”產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信息時報:從嘉德拍賣郵品錢幣部1996年成立算起,嘉德從事郵品拍賣已有十餘年的經驗了,您從中所觀察到的國內郵票市場與投資現狀如何?

何欣:現在隨著收藏觀念越來越深入和藏家經驗的逐漸積累,大家越來越理性化了。不像有些年代,行情好的時候大家搶著買,不好的時候都拋售,現在則整體趨於理性,即使是行情相對低迷。

信息時報:從嘉德拍賣郵品錢幣部1996年成立算起,嘉德從事郵品拍賣已有十餘年的經驗了,您從中所觀察到的國內郵票市場與投資現狀如何?

何欣:現在隨著收藏觀念越來越深入和藏家經驗的逐漸積累,大家越來越理性化了。不像有些年代,行情好的時候大家搶著買,不好的時候都拋售,現在則整體趨於理性,即使是行情相對低迷,對郵票的出售也是理性的。市場相對高潮的時候,也是理性的進行購買。跟風者還是有,但已不佔主體。

信息時報:由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郵票已經漸漸脫離使用價值,進入純收藏領域。那麼它跟其他的小型印刷品,比如說跟火花、藏書票等相比,它收藏價值的特殊性體現在哪裡?

何欣:收藏的門類很多很廣,郵票是眾多門類中的一項,但是它和其他項目相比有幾個重要的特點。首先,它是由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其他的收藏品的發行目的和權威性沒有郵票這麼高。既然是國家的有價證券,政府部門在發行時會對郵票的圖案、印製等有嚴格的要求,包括有專業的設計背景、專業的發行渠道等等。目前在收藏品市場,收藏郵票和收藏錢幣是一個關聯的概念,郵票市場也好,發行圈也好,一直說“郵品錢幣”,沒有說“郵品火花”、“郵品煙標”的。原來有一段時間,糧票作為比較重要的有價證券類收藏品提上來了,後來也沒成為主流,因為它的重要性相對而言還是有所欠缺。今天提到這個話題,首先要知道,郵票有它收藏價值的特殊性;第二,其它品種也有精品,也有比較好的素材。


所謂的“珍郵”產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信息時報:我們應該怎麼欣賞一張郵票的價值?歷史年代、珍稀程度、票面圖案與背後故事等因素,哪個更為重要?

何欣:如何界定郵票的價值,很多人問過我,郵票是不是越少越值錢。我說首先你們走入了一個誤區,郵票少是一個相應的概念,郵票的價值首先取決於它的存世量,數量越少越值錢。但是還要看大家對它的認可度、認知度。比如“一片紅”郵票,它的存世量並不少,至少有一千枚,許多比它存世更少的郵票並沒有它的價格高,這一是因為“一片紅”存世的大部分都在博物館裡館藏,沒有進入流通;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身上從設計到發行到撤銷發行,有多種說法廣為流傳,越流傳越神祕,人們就更想了解它,它的知名度就越來越高。


信息時報:對於一個剛剛接觸集郵的愛好者來說,要如何瞭解郵票的升值方式,或者說該從何入手呢?

何欣:以我的經驗來說,初學者我也不建議拿出很多錢來買很多郵票。首先要從興趣出發,因為郵票的收藏有很多種形式。有的人以傳統形式,按年度來收藏每年發行的郵票;有的是以專題的形式,假如喜歡動物、人物、橋樑等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進行收藏,我認為從專題的角度來入手趣味性比較高。這樣本身興趣提高了,也獲得知識了,也培養經驗了。在初級者入門進行收藏的時候,一定要對郵票有些大的把握。首先不要盲目,許多人剛開始集郵的時候簡直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什麼都好,什麼都想要。從長遠的來說,還是要設定目標,否則你會因為資金分散和精力分散,很快消磨掉收藏的興趣,所以要精、要專。要先多思考多研究,對郵票有了基本的瞭解,然後確定目標,再開始集郵,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時報:早期郵票的印刷術跟現在比起來沒有這麼發達,不同批次的套色有的比較深有的比較淺。現在像微噴印刷等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郵票收藏會不會遇到更嚴重的贗品問題呢?

何欣:這個問題,我們總經理也問過我。他說現在造假這麼多,水平這麼高,郵票本來就是印刷品,那郵票豈不就是贗品重災區?你們有沒有什麼方式或者說有沒有鑑別真假的法寶?我當時這麼回答的——首先,郵票是有價證券,從世界上第一套郵票開始,它在印刷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防偽的問題。我們看起來郵票圖案很簡單,實際上你想仿得一模一樣是很難的,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見過仿得一模一樣的,只是說很像。雖然如此,造假也的確是已經騙了很多非專業人士。

黎永洪先生之前說,他辨別真偽的經驗是“第一眼看去順眼的就是真的,不順眼的就很可能有問題”,這是建立在他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培養出的眼光,對於初學人員來說,當然達不到這樣的程度,但也是有竅門的,就是要研究真票的印刷特性。拿“一片紅”來做例子,它也是造假重災區,一般地講,一片紅的正式版是“影寫版”,用放大鏡看不會有太多的網點和粗糙,而現在仿印的“一片紅”百分之百是膠版,用放大鏡看有很多不規則的、粗糙的網點,這就不對了。

信息時報:怎樣的郵品才能算“珍郵”呢?

何欣:一般來講,我們郵票發行的歷史中,所謂的“珍郵”產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除了1980版“金猴票”以外,其餘的要不就是撤銷發行,要不就是印錯了,要不就是出現了某種問題。真正正常發行的郵票很少有成為珍郵的,近二三十年也只有“金猴票”是這樣。珍郵的產生都有一定的原因,並不是說時間長了就成為珍郵。在世界郵票發行史上“金猴”都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當時它屬於正常發行,目前的存世量也不在少數,但是今天由於價格的原因也被列入珍郵的行列。實際上我們是這麼理解金猴票——它是“貴郵”,貴而不珍,你到市場上去找永遠都有,只是價格很昂貴。這是怎麼造成的?就是它知名度高,需要的人多。很多人問我,為什麼現在發行的郵票比早年的還貴,金猴比他之前發行的郵票多了,但是不可同日而語。

信息時報: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看到市場上一些清末的郵票,價格不但沒有文革票貴,甚至連發行時間才三十多年的金猴票都不如呢?

何欣:現在五毛錢一枚的都有,一百多年前的郵票五毛錢的都有。很多人拿到一枚郵票,想著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覺得很珍貴。這個道理也對。但是需要者太少,價錢起不來。郵票的價值規律,連我們業內人士都想不明白。我們有時候也在想這麼好的郵票怎麼沒人買,怎麼不值錢,但是就是沒人買。

信息時報:這類被忽視的百年前舊票有沒有可能有朝一日走出窪地令市場驚豔?

何欣:可能性很小,不能說完全沒有,但基本沒有可能。實際上郵票的價格規律很複雜,我只能以大眾的角度說一個品種收集的人多,關注的人多,就有價值。

信息時報:那是不是說,郵友應該是因為真的喜歡而集郵,不能說抱著投資的心態去集郵呢?

何欣:不,郵票本身也是投資的一個品種,但是你要投資,就得研究它的歷史和價值規律,挖掘黑馬。我說你如果要投資“金猴”郵票和“全國江山一片紅”郵票,一定要慎重,不是它們的市場表現不好,而是升值空間有限,現在已經漲得這麼高了,就像黃金一樣,保值但不一定會升值。作為保值的東西沒有問題。花一百萬買一張這些郵票,明年能不能漲到一百一十萬不能保證。但是花一百萬去買一些潛在的品種,沒準明年就變成二百萬了。真正精明的人不買“一片紅”和“猴票”,就買一些他認為有潛力的。

信息時報:那麼什麼樣的郵品比較有潛力呢?

何欣:這就看投資者自己的分析了,包括市場投資的情況,歷來價格的走向,品種的熱點等,這些問題的綜合考慮。所謂熱點一般來講就是題材好的、過去表現好的、大家喜聞樂見的題材,各個時期的熱點也不一樣。舉個例子來說,文革時期的郵票,近三十年來是一個長期的熱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