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郵票 饒宗頤 草書 奧黛麗·赫本 集郵博覽 2017-03-26

香港“饒宗頤作品”郵票因錯延發

2017年3月8日,香港郵政宣佈將於3月23日發行《饒宗頤教授畫作及書法》郵票及相關集郵品。該郵票一套6枚加小型張1枚,郵票名稱分別為“黃海虯鬆圖”“九鬆羅漢”“閒中有富貴 壽外處康寧”“澤潤四方”“摹唐人觀音”“金文錄陳曼簠銘”,小型張名稱為“荷花四屏”。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香港郵政發佈的《饒宗頤教授畫作及書法》郵票圖稿

誰知郵票圖稿一公佈,即很快被人發現其中有一個錯誤:第3圖“閒中有富貴 壽外處康寧”中,下方標註的“處”字是錯的,實際上是“更”字。如果僅是發行公告上的表述出錯,倒也不算太大的問題,頂多留下郵票史上的一段趣聞。但是,錯誤如果出現在郵票中,就不是小問題了。而且相關的首日封等郵品上,也發生了同樣的錯誤。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票圖中的錯誤

郵票延發

於是,香港郵政在10天后的3月18日再次發佈公告:現因該套郵票部分郵品印刷有誤,需要重印,郵票發行日期將延至9月5日。香港郵政集郵組會另行通知已預訂該主題郵品的客戶。其中一款受影響並已開售的郵品為該郵票主題的首日封,現已停止在各郵局發售。已購買該款首日封的顧客可在指定時段內前往任何一間郵局辦理退封、退款,也可在指定時段內到任何一間郵局以該款首日封換取重新印刷的首日封。

好在香港的官方首日封雖是提前出售,但上面並不貼郵票。所以,不用擔心這枚“饒宗頤隸書”錯票會流出。不然,如有少量流出,則必定會成為當世珍郵。

小貼士

漢字字體的源流,是按照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體→楷體→行書的順序演變的。其中,篆書及之前的字體為古字體系;隸書及之後的字體為今字體系。後代字體中攙雜有前代體的筆法和字形,在漢字史上是很正常的事。包括我們現在所謂的“異體字”,其實不少都是源自其古體字的筆法和字形。直到今天,仍有一些書法家在寫今體字時,喜歡借用古體字的筆法和字形,原因也在這裡。從下圖中“更”字字體的演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饒宗頤書法中的隸書“更”字,實際上是借用了該字的篆書筆法和字形,或者說他是用隸書筆法寫出了該字的異體字。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草體是對秦隸進行草化、連筆而成;楷體則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結合部分草體對筆畫的簡化處理,綜合而成的正體字。我們千萬不能拿草書的筆法和形體,去反推其隸書、楷體等正體字。具體到“處”字來說,繁體為“處”,其草書的外觀頗似“更”字。《饒宗頤教授畫作及書法》郵票設計者就是錯誤地根據“處”字的草體外形,去推測該字的正體,因此而犯下明顯錯誤。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因錯收回”的珍郵舉例

在中外歷史上,有些珍郵是因為圖案、文字、顏色等出錯,官方予以收回銷燬、撤消發行或停止出售,但仍有少量存世,而成為珍郵的。如果發現有錯仍照常發行並且大量存世的話,則往往難以成為珍郵。下面例舉一些“因錯收回”的中外珍郵。

1.西班牙“女王肖像”錯色郵票

西班牙郵政局在1851年發行“女王肖像”郵票一套6枚(整張170枚),圖案相同,僅面值和顏色不同。由於印刷廠工人大意,誤將一個本應是紅色的面值2里爾的郵票子模,嵌入藍色的面值6里爾郵票印版中,致使出現了145版6里爾郵票中各有1枚2里爾的藍色錯票(與我國“蔡倫公元前”錯票類似)。其中已售出64版,後被郵局收回6版,即該錯色票共有58枚流出。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2.法國穀物女神15生丁錯體郵票

1876年,法國集郵家阿瑟·茅利發現一枚法國15生丁郵票與1875年發行的10生丁郵票印在一起,圖案均為穀物女神像,顏色均為深褐色,僅面值不同。這是由於印刷工人粗心,誤將一個15生丁的子模嵌入10生丁郵票印版所致。為買到這種錯體票,茅利幾乎跑遍了巴黎的每一家郵局,最終找到了一整張200枚。法國郵政總局獲悉後,便停止發售面值15生丁的郵票,另訂印一批“和平和商業神”新郵票來代替原15生丁郵票。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3.多米尼加1便士改值錯體票

1886年,英屬多米尼加因面值0.5便士和1便士的郵票售缺,又來不及訂印新票,首都羅佐郵政局局長於是決定在原發行的維多利亞女王頭像郵票上加蓋改值:將原面值6便士的郵票改為0.5便士郵票,原面值1先令的郵票改為1便士郵票,原面值上加蓋條槓作廢。但由於印刷工人粗心,誤將一整張(60枚)原面值6便士的綠色郵票加蓋改值為1便士,致使成為改值錯體票。當時的財政部長髮現後,撕下其中12枚,留下2枚,另10枚貼信寄給英國某郵商,其餘的48枚則很可能被銷燬了。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4.巴拿馬運河區“撒切爾大橋”漏印郵票

1962年10月12日,橫跨巴拿馬運河的撒切爾·費裡大橋建成通車。美國巴拿馬運河區郵政局為此發行一種面值4美分的紀念郵票,主圖為中美洲地圖和銀色的撒切爾大橋全景。由於印刷工人粗心,其中一個印刷全張(200枚)上漏印了撒切爾大橋。郵局將這個印刷全張分成4個郵局全張(每張50枚),但很快發現了漏印錯誤,於是決定收回。但其中有一個郵局全張已經被波士頓某郵商買去,並拒絕交回。巴拿馬運河區郵政局決定再版10萬枚漏印錯體票,按面值對外出售。該郵商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訴諸法院,最後勝訴。法院責令運河區郵政局不得再版這種錯體票;已收回的3版錯體票,判由華盛頓某博物館、運河區政府各保管一版,另一版予以銷燬。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5.德國“奧黛麗·赫本”未發行郵票

德國印製的1400萬枚“奧黛麗·赫本”雙幣值附捐郵票,原本是定於2001年10月11日發行的《好萊塢電影明星》一套4枚中的1枚。但郵票畫面是嘴裡叼著長煙嘴的赫本(原型取自電影《蒂梵尼早餐》中的一個特寫鏡頭),這改變了原照片中嘴裡咬著太陽鏡的形象。當德國郵政在送一個全張(10枚)作為樣本給赫本的兒子徵求意見時,被他認為不妥而不同意發行,那個全張郵票也被拒絕退還。由於無法取得肖像使用權,德國郵政只得取消發行赫本郵票,並決定在留出3版作為收藏和存檔外,其餘的立即全部銷燬。但其中由德國財政部存檔的那一版竟“不翼而飛”,後來有5枚信銷票陸續出現在拍賣會上。2010年10月,赫本的兒子將手中保存的那版未發行郵票拿出來拍賣,所得款項43萬歐元分別捐給了奧黛麗·赫本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6.“臨時中立”郵票和“臨時中立”欠資郵票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1912年元旦成立後,大清郵票不能再使用。北京郵政總局郵政總辦帛黎(法國人)以郵政中立為由,令上海海關造冊處在大清蟠龍郵票15種、欠資郵票8種上加蓋橫形“臨時中立”字樣,於1月30日將其中平常郵票4種、欠資郵票6種在福州試售,旋即遭到南京臨時政府和社會各界反對。南京臨時政府外交、交通兩部電令帛黎立即停售並全部上繳(實際出售3天)。其中,1元、2元蟠龍加蓋票僅各售出96枚;20分、30分欠資加蓋票僅各售出25枚。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7.“中華民國·臨時中立”郵票

上述“臨時中立”郵票和“臨時中立”欠資郵票停售後,孫中山致電袁世凱,要求在大清郵票上只加蓋“中華民國”字樣。帛黎以省費為名,命上海郵政供應股在已橫蓋“臨時中立”字樣的平常郵票和欠資郵票上,再豎蓋“中華民國”字樣郵票,計23種,並將其中8種下發漢口、長沙、南京三地,定於1912年3月20日起出售。這種匪夷所思的十字形“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加蓋字樣,遭到社會各界強烈反對。孫中山於19日再次致電袁世凱,稱這種加蓋郵票實屬有礙國體,要立即停售。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8.紀20“蘇聯十月革命”錯票

1952年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35週年紀念日。郵電部擬發行《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週年紀念》紀念郵票一套4枚,於1953年2月14日對外出售。2月7日,上海市郵電局接到郵電部的發行文件後,對郵票名稱提出意見。郵政總局又去找中宣部研究。中宣部明確答覆,十月革命在先、蘇聯誕生在後,郵票名稱必須改正。但這套郵票已全部印好並下發到各地郵局,郵電部遂急電全國,停止出售這套郵票。但2月14日正是春節,長沙市電信局值班員由於粗心,未向衡陽地區下發郵電部急電,致使該錯票流出。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9.“放光芒”郵票

1956年6月15日,郵電部發行特15《首都名勝》郵票一套5枚,其中天安門郵票圖稿表現的是天安門旭日東昇、光芒萬丈。但由於印刷和視覺效果均不好,天安門上空的祥雲形成刺眼的直射光芒,故在發行前有人提出異議。郵電部決定停止發行這枚郵票,予以收回。但江西、江蘇、浙江等地的個別郵局提前出售,致使有流出。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10.紀54“國際學聯五代會”錯票

1958年9月4-15日,國際學生聯合會第五屆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郵電部原定於9月1日發行紀念郵票一套2枚,因將票面名稱“國際學聯第五屆代表大會”錯設計為“第五屆世界學生代表大會”而停發,但極少數地方提前有出售。經改正後,正確名稱的郵票於會議開幕之日發行。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11.“黑題詞”郵票

全名《毛主席為日本工人朋友題詞》郵票,計劃於1968年9月18日發行。應日本工人學習積極分子代表要求,毛澤東主席於1962年9月18日為他們題詞。在該題詞6週年之際,郵電部計劃發行1枚郵票。此票還未發行時,日本方面就指責中國搞“大國沙文主義”,向日本輸出革命。於是該票被禁止發行,並予以銷燬。但仍有極少量流出。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12.“小一片紅”郵票

全名《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計劃在1968年11月25日發行。發行當天,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一名編輯發現,該郵票上的中國地圖未畫出我國南海諸島,而且版圖輪廓也畫得不準確。郵電部接到反映後,急令各地郵局停售,郵票全數退回。但個別郵局已提前出售,致使有少量郵票流出。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13.“大一片紅”郵票

是上述“小一片紅”郵票的前一稿。因當時中央和文革小組商議決定,不再發行帶有毛主席形象和毛主席語錄的郵票,也不再進行集郵業務,加上週總理審查該票設計稿時認為票幅過大,所以此票被退回,修改成後來的“小一片紅”。該票的存世量極少。

從香港因錯延發“饒宗頤作品”郵票說起,那些“因錯收回”的珍郵……

集郵博覽通訊員:樑耀華

歡迎來稿

《集郵博覽》投稿郵箱

期刊:[email protected]

微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