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第一醫院扶貧三隊與榆社縣貧困小學共度六一

幼兒園 張曉宇 正能量 社會 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 2017-06-07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郭興政、張曉宇)近日,在第68個國際兒童節,晉中市第一醫院扶貧三隊與榆社縣貧困小學共同歡慶了這個節日。

初到李裕村時,隊長鞏衛國就趕到李裕小學瞭解了學校及孩子們的情況。李裕小學在校人數共92人,其中包含17名幼兒園的孩子,教師職工共17名。看著他們艱苦的條件、樸素的生活,他在心裡默默的堅定著信念,希望能為孩子們貢獻一點微薄力量。

他說,“窮什麼不能窮教育,苦什麼不能苦孩子,咱們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們提供最好的幫助,讓他們能夠認真學習,學以致用,走出農村,回饋社會,爭取每個孩子都能有所作為,讓孩子這一輩開始不再有貧困現象出現。”

這件事從此就成了鞏隊長的心事,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鞏隊長自費2000餘元,為孩子們從新華書店購買課外閱讀、作文寫作、硬筆字帖等書籍,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我院扶貧三隊與幫扶村的潭村小學、李裕小學兩所學校的學生,共同歡度“六一”兒童節。

樸實的孩子們懷著激動地心情為我院幫扶隊員帶上了紅領巾,立志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此刻,鮮豔的紅領巾代表了孩子們的感謝,也代表著一種樸實的責任,這是一個美麗而幸福的時刻。

大會上,鞏隊長表示,“少年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少年強則中國強,關心少年兒童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天我們帶來了一些書籍,捐贈給李裕小學的孩子們,希望你們一定要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用努力創造未來!世界是屬於我們的,也是屬於你們的,但最終是屬於你們的!”

俗話說,“人窮窮一時,智窮窮一世。”沒有觀念的轉變,不僅個人、家庭難以改變貧窮的面貌,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造成貧困的代際傳遞。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只有扶貧扶智同步進行,轉變貧困戶的思想,提高主動脫貧的意識,貧困戶才能真正脫貧奔小康。扶貧隊也定會竭盡全力去創造條件,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將教育扶貧工作持之以恆的做下去。扶貧,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