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薈創始人潘險峰:分工精細化,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成風口

幼兒園 徐青 科技 愛分析 2017-05-16

青苗薈創始人潘險峰:分工精細化,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成風口

調研 | 徐青

撰寫 | 徐青

過去財政對公立幼兒園投入不足,民辦幼兒園蓬勃發展。雖然民辦幼兒園賺取了高額利潤,但卻呈現小、散、亂、弱的特徵,行業亟需升級。

在政府大力推廣普惠幼兒園的背景下,民辦幼兒園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少數發展成為高端民辦園,主要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而大部分民辦園會以民辦公助的形式承接普惠性需求。

隨著競爭加劇,幼兒園行業分工精細化,有能力輸出整體解決方案的幼教機構受到幼兒園歡迎。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一般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專業的運營團隊。青苗薈是當前領先的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青苗薈由匯佳幼兒園創始人潘險峰創辦,雛形形成於2007年4月,2016年開始推出面向幼兒園的定製化整體解決方案,目前服務幼兒園近百家。

近期,愛分析對青苗薈創始人兼CEO潘險峰進行了調研訪談。

潘險峰認為,直營幼兒園具有明顯天花板, 直營連鎖機構達到300家幼兒園是個頂,而加盟幼兒園對品牌依賴性具有很強的時間特點。

從趨勢來看,潘險峰認為園所運營領域分工將越來越細,由此催生了對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這類供應商的成長空間在於,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標準化的產品。不過,具體落地還需要一定時間。

幼教迴歸公益性,80%幼兒園會變成普惠園

青苗薈創始人潘險峰:分工精細化,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成風口

愛分析:青苗薈業務佈局和進展如何?

潘險峰:我們現有業務包括兒童教育、兒童文化、兒童網絡、兒童商業和兒童遊樂等五個大板塊,最主要的業務是兒童教育。

兒童遊樂和兒童商業做了7、8年,正在佈局全國市場。兒童網絡有十年的歷史,當前處於產品升級階段。兒童文化主要在為青苗薈內部的教育、遊樂、商業板塊做IP形象、動畫片、繪本的生產,未來會做直接面向市場的兒童、母嬰讀物的出版。

兒童教育是青苗薈的主要業務。

青苗薈直營園定位就是樣板中心、示範中心,結餘放在直營幼兒園體系內部發展。當前,直營幼兒園有青苗薈、青苗薈雙語和青苗薈國際等三個品牌,第一所直營幼兒園成立於2015年3月9日,目前共有直營園8所,今年9月預計將達到18所,規劃5年內發展50-100所園。

幼教聯盟是兒童教育的核心,包括區域聯盟和服務商聯盟。

我們用十年時間把幼兒園整套解決方案標準化,包括品牌打造體系、教育教學體系和運營管理體系的標準化。2016年,青苗薈幼教聯盟正式落地,整體售價30萬元,目前服務幼兒園近百所。

愛分析:創辦青苗薈的初衷是什麼?

潘險峰:1998年,我創辦了匯佳,當時想給兒子做一所幼兒園。2006年離開匯佳。不再做實體園,是因為發現離我的理想越來越遠了。圍牆把幼兒園變成孤島,圍牆裡面做得很好,圍牆外面的事完全不關注。

這個行業太封閉了,在幼兒園實現不了走出圍牆的理想。互聯網能夠打破圍牆,我在2006年開始利用互聯網改變幼教的某些東西,做了8年。現在反過來做幼兒園,不靠幼兒園賺錢,幼兒園只是樣板、示範。

愛分析:青苗薈總部團隊規模如何?

潘險峰:現在我們總部是70人左右的團隊,年底會達到100人左右,即使到時候發展到50所直營園,也不需要這麼龐大的團隊。

我們有開放總部的計劃,把聯合總部開放給全國幼兒園。通過網絡、視頻、管理諮詢平臺、落地培訓等多樣化,提供不同層級的服務。

愛分析:直營園收費水平是?

潘險峰:我們大部分的幼兒園是4500平米左右、12-15個班的大園,規模較大的大園政府需求更明確,解決社區裡面普惠性的入園需求。另外,北京地區的家庭園收費區間是6000-8000元每生每月。

從全國看,幼教正在迴歸公益性本質。80%園所會變成普惠制幼兒園,收費區間大約是400-600元每生每月。

直營連鎖機構300家幼兒園是個天花板

青苗薈創始人潘險峰:分工精細化,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成風口

愛分析:直營園發展有天花板嗎?

潘險峰:有明顯的天花板,主要因為兩大限制因素:

第一, 政策,以及政策造成的場地瓶頸。當前,中國最大的三家幼教機構小金星、東方劍橋、紅黃藍,都超過了百所直營園,但是,他們主要是依靠資本併購的方式擴張。園址是直營園擴張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第二, 管理,難度在於對總部和單體園關係的理解。單體園要的是治園標準,如果不能幫助單體園實實在在提升治園能力,總部下達再多的規則可能面對也是柔性的抵抗。總部的支撐服務角色大於管理角色。

愛分析:中國市場有機會出現特大型直營連鎖幼兒園?

潘險峰:不會。200、300家到頭了。中國和美國不同,美國的幼兒園是地產模式,可以買地建幼兒園,美國最大的直營幼兒園KinderCare,在十幾年前已經有1200多家幼兒園了。而在中國,買地肯定會建樓、建商場,建幼兒園最不划算。

幼教行業資源封閉,沒有公共渠道

愛分析:服務商聯盟是什麼樣的合作形式?

潘險峰:渠道合作。幼教領域服務商具有專一的特點,做得好的能服務到上萬家公司,都是十幾、二十年的歷史。但現在他們也遇到發展瓶頸,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原有團隊能力限制渠道開拓。我們互相優化雙方渠道,達成服務商聯盟。

愛分析:幼教服務商之間競爭激烈嗎?

潘險峰:非常激烈,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渠道。億童的渠道做得最好,但只用來推廣自己的產品。其他做的好幼教機構,也都是自有渠道。幼教行業還沒有公共渠道。

愛分析:整體解決方案和加盟模式有什麼不同?

潘險峰:我們做的是定製化的一對一精細化服務,最核心的是保證品質,幫幼兒園打造他們自己的品牌。幼兒園有自己的特點,和餐飲等領域不一樣。幼兒園對加盟品牌的依賴性,時間特點很強。

幼兒園有非常明確的地域屬性、地理屬性、物理屬性,幼兒園的三公里法則決定三公里以內的社區內人員是什麼樣的屬性,社區、幼兒園就是什麼樣的屬性。對加盟品牌來說,在建、開園招生期之後,幼兒園對加盟品牌的依賴性減弱。

在資本湧入,粗放發展的情況下,前幾年加盟模式加速發展。隨著需求升級,分工越來越細,幼兒園對於整體解決方案越來越旺盛。

愛分析:前幾年,為什麼資本大量湧入幼教行業?

潘險峰:主要受政策渠道驅動。幼教行業的每一細資本大規模進入、行業升級,都是政策出臺催生的。1993年出臺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是一次,1997年頒佈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是一次,2016年11月7日民促法修法又是一次。

青苗薈創始人潘險峰:分工精細化,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成風口

分工精細化,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成風口

愛分析:這一輪行業升級,給青苗薈帶來哪些發展機會?

潘險峰:在發達的商業世界,社會分工相對細化,有需求產生,馬上就會有供應。隨著資本湧入,幼兒園行業升級,大家的需求就會越來越高端、越來越明確。需求提升,就會有青苗薈的發展機會。我認為,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將迎來發展風口。

愛分析:青苗薈整體解決方案業務增速如何?

潘險峰:成熟之後,為保證服務品質,我們會把服務幼兒園的數量控制在每年100家以內。真正要走批量的,應該是一些標準化的產品,而不是定製化的服務。幼兒園所謂的標準化,應該包含個性化服務和標準化產品在裡面。

放量的話,應該是硬件性的產品,比如課程體系、教材教輔、被褥、桌椅等。

愛分析:這部分標準化產品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潘險峰:中國的註冊幼兒園、有執照的幼兒園有二十多萬家,一年大概增長一萬家。不在冊幼兒園應該比在冊幼兒園多,大概三十多萬家,加在一起,五十多萬家幼兒園,這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估計。

當前中國幼兒園市場至少是萬億級別的。幼兒園一般分為建、開、管、提四個環節。建園、開園階段,有一筆一次性比較大標準化產品投入,每個幼兒園標準不同,大約在幾十萬到上百萬之間。

另外,通常建一所3000平米左右的幼兒園,費用大概是200-500萬元,這裡面最大頭是裝修,每平米500-1000元,佔總投入的50%-75%;其次是設備,家居、玩教具、食堂設備等等,佔總投入的10%-20%;其他還包括人員工資、流動資金、費用、租金等。

後期管園階段,花費比較穩定。工資最大頭,佔總投入的50%-60%,有高一些的可以佔到70%;運營費用包括水電煤氣、圖書、文教具的添置;其他是流動資金、不可預見的費用。

有實力的園每3-5年會提升一次,可能會有二十萬以上的投入,其中包括玩教具等標準產品的更換。

幼教信息化是方向,落地還需要時間

愛分析:如何看待幼教信息化?

潘險峰:幼教信息化是方向,但是有一個過程。園長大部分是女性,感性重於理性,不講邏輯和產品流程。這就決定了,幼兒園是互聯網相對滯後的產業,教育市場需要一段時間,先行半步是先驅、先行一步可能是先烈,時間點要掌握好。

最開始也想拿幼教信息化當入口,後來發現沒有那麼快落地,我們很早就佈局信息化了,只是當前沒有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

愛分析:青苗薈如何佈局幼教信息化?

潘險峰:我們一共包括四個板塊:1)新媒體平臺,是由7、8個行業微信公號組成的小矩陣,目前用戶超過10萬人;2)微信公號作為入口,落地後是資源平臺,3萬+幼兒園用戶;3)資源平臺落地為管理平臺,可以理解為幼兒園的ERP系統或者OA系統,在線上幫助幼兒園管理自己的品牌、運營、人力、教學、教研各個方面,用戶有1000多家幼兒園;4)最後沉澱下來的是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