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沒喝完能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嗎?普陀“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團隊”走進幼兒園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在即,為進一步增強幼兒垃圾分類意識。今天,普陀區市容環境事務管理中心“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團隊”專家走進綠地世紀城幼兒園,為學齡前兒童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宣講活動。

飲料沒喝完能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嗎?普陀“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團隊”走進幼兒園

“知道上海每天要產生多少垃圾嗎?”“兩週可以堆出一個金茂大廈!”

“哇……”課堂下,小朋友一陣驚歎。胡佳媚是今天的宣講老師,她也是普陀區市容環境事務管理中心“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團隊”一位講師。從3月起,她就不間斷地給社區居民、學校師生、企業職員等形形色色的人群宣講垃圾分類,至今有25場多。

現場,她闡述了生活垃圾的現狀和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並就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如何辨別各種垃圾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更通過分類互動的小遊戲讓幼兒現場投遞垃圾卡片,讓孩子們根據卡片上垃圾分類投放到相對應的垃圾桶中。同時,特別解釋分析了生活垃圾分類的一些常見誤區,讓孩子們有了新的認識。

誤區一:廁紙也是紙,可以回收

可回收的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汙染嚴重的紙除外)。在一般的認知中,廁紙屬於紙張,是可回收的。但實際上,廁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餐巾紙、廚房用紙等,也不可回收,都屬於“幹垃圾”。

誤區二:乾的紙尿褲是幹垃圾,溼的是溼垃圾

不論紙尿褲溼不溼,紙尿褲都是幹垃圾!因為幹垃圾、溼垃圾並不是根據含水量來區分的,溼垃圾是指日常生活產生的容易腐爛的廢棄物,幹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以外的其他廢棄物。類似的還有餐巾紙、溼紙巾、衛生間用紙等。

誤區三:大骨頭從廚房來,屬於溼垃圾

事實上,大骨頭因為“難腐蝕”且“質地堅硬不易粉碎易損壞溼垃圾末端處理設備”而被列入“幹垃圾”,類似的還有榴蓮殼、椰子殼、貝殼等,但雞骨、魚骨、玉米棒、蘋果核等較軟 “易腐蝕”,屬於“溼垃圾”。

誤區四:將溼垃圾裝袋後,可以直接扔垃圾桶

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遠比溼垃圾更難腐蝕。此外裝過溼垃圾的塑料袋沾有各類汙跡,因此正確做法是先破袋,將溼垃圾倒入“溼垃圾”桶中,再把袋子扔進“幹垃圾”桶中。

誤區五:飲料沒喝完,塑料飲料瓶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

不可以!塑料飲料瓶裡剩下的液體,屬於純流質的食物垃圾,應先將液體直接倒進下水口,再將塑料飲料瓶沖洗乾淨後壓扁,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這樣既可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又可以壓縮塑料瓶的體積,方便運輸。類似的還有裝可樂的易拉罐、裝牛奶的利樂包裝等。

誤區六:過期食品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

過期食品,比如一包受潮過期的瓜子,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這樣做顯然不妥!因為瓜子容易腐爛,屬於溼垃圾,而包裝物(如塑料包裝袋),屬於幹垃圾,所以正確做法是將瓜子投放到溼垃圾的收集容器,塑料包裝袋投放到幹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飲料沒喝完能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嗎?普陀“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團隊”走進幼兒園

綠地世紀城幼兒園園長王嫻婷介紹說,分類垃圾的意識培養,幼兒園很早就開始了。課上,老師會傳授垃圾分類知識;課間,老師會帶著孩子一起動手把“垃圾”變成“玩具”;課後,還會邀家長同孩子們一起製作“垃圾分類”圖書。而為了讓孩子可以熟練地玩轉“垃圾”,幼兒園更添置了“分類垃圾桶”玩具。希望垃圾分類意識從“娃娃”開始萌芽,通過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示範一個社區,一起為改善生活,綠化環境努力。

飲料沒喝完能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嗎?普陀“垃圾分類青年志願團隊”走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