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一戰 永新 謝斌 陸軍 歷史客棧 2019-08-24
"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這話用在很多開國將帥身上,都是非常合適的。

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憑藉天生敏銳的戰爭嗅覺,和不斷摸索的軍事才能,依然能夠打勝仗、打好仗,比如開國少將賀慶積,就是典型的例子。

"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這話用在很多開國將帥身上,都是非常合適的。

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憑藉天生敏銳的戰爭嗅覺,和不斷摸索的軍事才能,依然能夠打勝仗、打好仗,比如開國少將賀慶積,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為什麼要說賀慶積呢?因為他曾在一年之中連打三仗,三戰三捷,還幹掉兩個師長,連升五級,從一個普通的連長,一鼓作氣升到了師長。

下面,咱就來看看這幾仗都是怎麼打的。

賀慶積最早所屬的部隊是紅軍第六軍團第17師51團,駐紮在江西省永新縣沙市鎮。當時,恰逢國民黨軍在永新縣一帶展開掃蕩,為接下來圍剿紅軍的行動清理交通要道,既然“有朋自遠方來”,那就一定要認真“招待”了,所以,面對來犯的敵軍第43旅,紅軍設好了伏擊圈,以逸待勞。

戰況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敵軍一股腦地鑽進了埋伏圈,兩千餘人慘遭圍殲。而表現英勇的賀慶積,更是率部斃傷了敵軍旅長侯鵬飛,拿下了此次伏擊戰的頭功。

這一戰,也讓賀慶積由連長升任營長。

"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這話用在很多開國將帥身上,都是非常合適的。

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憑藉天生敏銳的戰爭嗅覺,和不斷摸索的軍事才能,依然能夠打勝仗、打好仗,比如開國少將賀慶積,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為什麼要說賀慶積呢?因為他曾在一年之中連打三仗,三戰三捷,還幹掉兩個師長,連升五級,從一個普通的連長,一鼓作氣升到了師長。

下面,咱就來看看這幾仗都是怎麼打的。

賀慶積最早所屬的部隊是紅軍第六軍團第17師51團,駐紮在江西省永新縣沙市鎮。當時,恰逢國民黨軍在永新縣一帶展開掃蕩,為接下來圍剿紅軍的行動清理交通要道,既然“有朋自遠方來”,那就一定要認真“招待”了,所以,面對來犯的敵軍第43旅,紅軍設好了伏擊圈,以逸待勞。

戰況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敵軍一股腦地鑽進了埋伏圈,兩千餘人慘遭圍殲。而表現英勇的賀慶積,更是率部斃傷了敵軍旅長侯鵬飛,拿下了此次伏擊戰的頭功。

這一戰,也讓賀慶積由連長升任營長。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51團根據地旋即遭到了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困,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熟悉當地環境的賀慶積主動留下來,阻擊敵軍。賀慶積一行雖然成功拖住了敵人,但自身也是傷亡慘重,他本人更是身受重傷。在轉移途中,為了不連累戰友,賀慶積把自己拴在馬身上,硬是一路拽著馬尾巴走到了湘贛蘇區,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傷愈之後,賀慶積迴歸紅六軍團,並於1935年6月參加了忠堡戰役。

國民黨軍依靠精良的武器死守陣地,企圖把紅軍困於此地,在經過多日的拉鋸戰後,眼瞅著背後的敵人就要撲上來了,賀慶積主動請纓組成敢死隊。在炮火掩護下,賀慶積親自帶隊直殺入敵軍腹部,一舉搗毀了敵軍的指揮所,生擒敵軍師長張振漢,從而避免了紅六軍團陷入包圍。

這一戰,又讓他從營長升任團參謀長。

"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這話用在很多開國將帥身上,都是非常合適的。

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憑藉天生敏銳的戰爭嗅覺,和不斷摸索的軍事才能,依然能夠打勝仗、打好仗,比如開國少將賀慶積,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為什麼要說賀慶積呢?因為他曾在一年之中連打三仗,三戰三捷,還幹掉兩個師長,連升五級,從一個普通的連長,一鼓作氣升到了師長。

下面,咱就來看看這幾仗都是怎麼打的。

賀慶積最早所屬的部隊是紅軍第六軍團第17師51團,駐紮在江西省永新縣沙市鎮。當時,恰逢國民黨軍在永新縣一帶展開掃蕩,為接下來圍剿紅軍的行動清理交通要道,既然“有朋自遠方來”,那就一定要認真“招待”了,所以,面對來犯的敵軍第43旅,紅軍設好了伏擊圈,以逸待勞。

戰況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敵軍一股腦地鑽進了埋伏圈,兩千餘人慘遭圍殲。而表現英勇的賀慶積,更是率部斃傷了敵軍旅長侯鵬飛,拿下了此次伏擊戰的頭功。

這一戰,也讓賀慶積由連長升任營長。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51團根據地旋即遭到了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困,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熟悉當地環境的賀慶積主動留下來,阻擊敵軍。賀慶積一行雖然成功拖住了敵人,但自身也是傷亡慘重,他本人更是身受重傷。在轉移途中,為了不連累戰友,賀慶積把自己拴在馬身上,硬是一路拽著馬尾巴走到了湘贛蘇區,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傷愈之後,賀慶積迴歸紅六軍團,並於1935年6月參加了忠堡戰役。

國民黨軍依靠精良的武器死守陣地,企圖把紅軍困於此地,在經過多日的拉鋸戰後,眼瞅著背後的敵人就要撲上來了,賀慶積主動請纓組成敢死隊。在炮火掩護下,賀慶積親自帶隊直殺入敵軍腹部,一舉搗毀了敵軍的指揮所,生擒敵軍師長張振漢,從而避免了紅六軍團陷入包圍。

這一戰,又讓他從營長升任團參謀長。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估計就連賀慶積自己也沒想到,自己這個職位僅僅幹了一個月,就又高升了。

就在忠堡戰役結束後沒多久,紅軍與敵軍在湘西遭遇,結果團長蘇傑不幸犧牲,上級便決定由賀慶積來代替團長。恰恰在這時候,又趕上了國民黨軍85師來犯,於是板栗園戰鬥又打響了。

這一次,賀慶積以風捲殘雲之勢迅速擊垮敵軍,斃敵一千餘人不說,還當場狙殺了85師師長、陸軍少將謝斌,徹底把國民黨軍打慌了神。

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這樣的戰功,再當團長可就不合適了,所以賀慶積又被升為師參謀長。

"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這話用在很多開國將帥身上,都是非常合適的。

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憑藉天生敏銳的戰爭嗅覺,和不斷摸索的軍事才能,依然能夠打勝仗、打好仗,比如開國少將賀慶積,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為什麼要說賀慶積呢?因為他曾在一年之中連打三仗,三戰三捷,還幹掉兩個師長,連升五級,從一個普通的連長,一鼓作氣升到了師長。

下面,咱就來看看這幾仗都是怎麼打的。

賀慶積最早所屬的部隊是紅軍第六軍團第17師51團,駐紮在江西省永新縣沙市鎮。當時,恰逢國民黨軍在永新縣一帶展開掃蕩,為接下來圍剿紅軍的行動清理交通要道,既然“有朋自遠方來”,那就一定要認真“招待”了,所以,面對來犯的敵軍第43旅,紅軍設好了伏擊圈,以逸待勞。

戰況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敵軍一股腦地鑽進了埋伏圈,兩千餘人慘遭圍殲。而表現英勇的賀慶積,更是率部斃傷了敵軍旅長侯鵬飛,拿下了此次伏擊戰的頭功。

這一戰,也讓賀慶積由連長升任營長。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51團根據地旋即遭到了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困,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熟悉當地環境的賀慶積主動留下來,阻擊敵軍。賀慶積一行雖然成功拖住了敵人,但自身也是傷亡慘重,他本人更是身受重傷。在轉移途中,為了不連累戰友,賀慶積把自己拴在馬身上,硬是一路拽著馬尾巴走到了湘贛蘇區,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傷愈之後,賀慶積迴歸紅六軍團,並於1935年6月參加了忠堡戰役。

國民黨軍依靠精良的武器死守陣地,企圖把紅軍困於此地,在經過多日的拉鋸戰後,眼瞅著背後的敵人就要撲上來了,賀慶積主動請纓組成敢死隊。在炮火掩護下,賀慶積親自帶隊直殺入敵軍腹部,一舉搗毀了敵軍的指揮所,生擒敵軍師長張振漢,從而避免了紅六軍團陷入包圍。

這一戰,又讓他從營長升任團參謀長。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估計就連賀慶積自己也沒想到,自己這個職位僅僅幹了一個月,就又高升了。

就在忠堡戰役結束後沒多久,紅軍與敵軍在湘西遭遇,結果團長蘇傑不幸犧牲,上級便決定由賀慶積來代替團長。恰恰在這時候,又趕上了國民黨軍85師來犯,於是板栗園戰鬥又打響了。

這一次,賀慶積以風捲殘雲之勢迅速擊垮敵軍,斃敵一千餘人不說,還當場狙殺了85師師長、陸軍少將謝斌,徹底把國民黨軍打慌了神。

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這樣的戰功,再當團長可就不合適了,所以賀慶積又被升為師參謀長。

這位開國少將在兩個月內,生擒一個師長,擊斃一個師長

有趣的是,在這個職位上他同樣沒有呆太久。

原來,紅六軍團當時正好組建了一個新的模範師,就把原來17師的師長劉轉連調走了,這樣一來,就空出了一個師長的位子。這樣從天而降的好事,又落到了戰功赫赫的賀慶積頭上,這也讓他創下了一個記錄:一年內連升五級,從連長一直升到了師長。

雖然一路高升,但賀慶積對這樣的虛名卻不感興趣,1955年大授銜時,賀慶積被評為少將,很多人都為他鳴不平,認為以他的資歷,至少也得是中將,但賀慶積本人卻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說:“大將也好,小將也罷,少將不當又何妨?想想犧牲在長征路上的同志們,想想長眠於黑山的戰友們,他們可曾想過當什麼將?”

這樣的豁達心態,也讓賀慶積將軍得享高壽,活到了1998年,足足活了90歲高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